小学数学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分析
2021-12-02甘肃省定西市岷县麻子川镇占扎路小学贾杰
□甘肃省定西市岷县麻子川镇占扎路小学 贾杰
在目前的教学中,教师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是教学的重点。要达到这个目的,教师就需要对课堂教学方案进行针对性设计,即为学生提供更多自主学习的机会。在理论知识的引入与教学阶段,教师可以构建研究情境,并在情境中添加学生喜爱的元素,以这种情境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动力,并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指明方向。在知识的深入理解与习题训练阶段,教师则可以融合分层理念,并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以此提升教学的效率。
一、构建研究情境,提高自主学习兴趣
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构建情境,便是将数学知识与生活中或者想象中的某个片段融合在一起,以趣味性的方式将数学知识向学生呈现。教师可以把单元主题作为核心,选择学生感兴趣的生活元素或者动画元素,然后构建具有一定趣味性、探究性的情境。这样的情境具有多重作用,既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可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如在《观察物体》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低年级小学生爱幻想、爱看动画的特性,结合有名的动画为小学生构建具有引导性的情境,以此培养学生的自主思考与自主学习能力。
教师:看大屏幕,今天“柯南”又遇到了一件案子,小偷在桥上偷了一辆汽车中的许多钱,警察们从监控和路人的描述中得到了小偷的画像,并找到了几个有前科的嫌疑人。请结合画像,分析谁是小偷。
(随后,教师向学生展示了正面、侧面、背面、上方四个角度的黑影轮廓图。)
教师:你们能够这些轮廓图中发现什么?
学生1:从A 图(正面图)来看他的头形很宽,所以我们可以排除掉第一个头形很长的嫌疑人。
……
学生3:是嫌疑人4,因为从C图(上面)来看他的脑袋中间比较低,而嫌疑人4正好是个“地中海”。
教师:非常棒,大家这么快就找到了嫌疑人,警察叔叔非常高兴。那么现在老师想问大家一个问题,这些图片分别是从哪几个方向看的呢?这个案例对我们观察物体又有什么启示呢?请他们在小组中交流,然后告诉老师答案。
学生2:摄像头在墙上,可以看到秃头,然后路人在前后左右,所以可以看到……
学生3:总的来说,我们在观察物体时要从正面、侧面(包括左边和右边)、上面来观察,只有这样……
综上所述,教师可以把情境作为基础,活跃学生的思维,然后以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思考与总结,以此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组织合作学习,增强自主学习质量
合作学习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一种重要手段,能够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质量、效率。在教学中,一个学生的思维深度、思维方向会受到各种原因的限制,而在小组中,学生便可以通过相互交流实现思维的发散和自主探究。教师在这个过程需要做好组织与引导工作,使学生在小组中能够实现有效合作,以此达到提升合作学习质量,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发展的目的。
在《长方形周长》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在课堂导入之后为学生提供一个长方形图形,然后引导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寻找计算长方形周长的方法。
教师:看大屏幕,这是一个长方形,请计算它的周长,然后在小组中说一说自己的计算方法。
(以小组1为例)
学生1:我是这样算的,长加宽加长加宽,4+5+4+5=18。
学生2:我用了乘法,这样更快,4*2+5*2=18。
学生3:我也用了乘法,不过和你的方法不同。(4+5)*2=18。
教师:请大家说一说自己的方法。
……
教师:大家想的方法真多,那么你们能说一说不同计算方法的意思吗?或者你觉得哪种方法更好?
学生4:我更喜欢方法1,这种方法最直接。
学生5:我喜欢方法3,因为这种方法不同意出错。如果用方法1,那么在加的时候容易变成“4+5+4+4”这种情况。
教师:很好,大家喜欢不同方法。但如果要应用这些方法,我们要知道哪些信息呢?
学生6:要知道长方形的边长。
综上,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自主探究的问题,让学生发挥各自的想象力,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此外,教师还需要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方法,并思考各种方法的利弊,以此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融合分层理念,提升自主学习效果
如前文所述,学生的思维深度、思维方向存在着差异性,这就要求教师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时考虑到不同任务对不同学生的影响。对此,教师应当在教学中融合分层理念,如在课前将班级学生分成异质小组或者同质小组,然后针对小组成员的特点设计学生需要以个体自主研究完成的任务或者需要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完成的学习任务。
如在教学《分数的混合运算》时,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分层问题,然后将学生分成异质小组,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解决这些问题。题目如下:五年级共有153 名女生,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1/3。问题一:男生有多少人?问题二:五年级男生是六年级男生的3/4,六年级男生有多少人?问题三:六年级女生是男生的2/3,五六年级共有多少学生?这三个问题的难度逐层增加。在布置完任务后,教师便需要引导学生着手开始进行自主探究。教师首先需要设定两分钟的时间,让学生先通过单独思考,解决第一个问题。在两分钟后,教师便可以引导学生尝试解决第二个问题,并在几分钟后让解决了问题的学生举手,以此了解各小组中学生的解题情况。在教师的示意下,班级中大约2/3 的学生举了手,教师便能得到结论,即班级中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无法解决第二和第三个问题。对此,教师便需要直接示意学生合作解决第二和第三个问题。此外,教师还需要对学生进行指引,即要求学生不能一个人解题之后直接向小组中其他同学教学,而是需要各自先说明解题思路,并确保其他同学能够理解思路,然后在有思路的基础上再进行合作验证,以此方式促进各能力层次的学生发展自主学习能力。
四、结语
综上所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助于学生数学素养的发展。而要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就需要从知识的引入、讲解、深入剖析、应用练习等方面进行考虑,对教学的过程、内容进行针对性设计。并且,在设计时,教师还需要将小学生的学习方法偏好、学习内容偏好、学习能力发展程度等因素作为设计的考量。如此,教师设计的教学活动便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发挥激发学生参与积极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