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智慧教育形态 赋能立德树人使命
2021-12-02查贵庭
查贵庭
党的十九大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教育,“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信息化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智慧教育又是教育信息化的重要形式。本期的四个案例,通过不断完善智慧校园基础条件、探索泛在课堂模式和推进特色教育资源融合等,创新智慧教育的形态和模式,为“立德树人”的教育使命赋能。
一、完善智慧校园,推动全要素育人
智慧校园是基于智能感知、物联网、移动互联、云计算、大数据、社交网络、人工智能和虚拟现实等信息技术,将学校物理空间和信息空间有机衔接,为师生建立智能开放的教学活动环境和便利舒适的工作生活环境;通过感知与互动反馈、智能化控制、智能化管理、数据智能分析和智能视窗等手段实现资源和服务共享的数字化校园环境;通过对学校各项工作中产生的大数据进行挖掘、存储和分析,为学校各类资源的有效配置、教学科研活动的有效开展、行政机构的有效运行和公共服务体系的有效支撑等提供智慧支持。
为推进教育信息化全要素育人,必须全面提升智慧校园的建设水平,充分发挥智慧校园对教育现代化建设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变革传统教育方式。首先,智慧校园能够重构学习环境要素,通过现实学习空间和虚拟学习空间的结合与重构,实现教育资源的便捷获取和智能推动,从而构建新型的学习场。其次,完善的智慧校园可以推进教育机制的创新,促进教育过程全要素的整合和协同,实现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育管理方式和工作推进机制的创新。再次,智慧校园建设可以构建良好的教育信息生态环境,提升教师善用技术、善用资源、善于教学、善于评价的信息化能力,扭转片面的教师评价导向,建成能够胜任教书育人职责、具有智慧教学能力的教师队伍,培养具有较高思维品质和较强实践能力的创新型人才,真正实现以学习者为主体,个性化、多样化、智能化的泛在学习和终身学习。最后,智慧校园建设可以变革教育治理模式,全面推进基于大数据的教育数据挖掘与学习分析,以及教育精准治理和科学决策,构建“互联网+”时代的教育治理体系,可充分协调社会各方面的资源,构建家庭、社会和学校协同、线上线下结合的教育场。
二、创新泛在课堂,推动无边界育人
泛在课堂理念主要是基于现代信息技术,通过资源重构和整合,实现学科渗透和融通、促成思维跨越和创新,打破了传统课堂教育的时间限制、空间限制、学段限制、进程限制等,力求实现进程无边界、角色无边界、资源无边界,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为目标,为学习者提供了更为开阔的学业和成长的可能,推动泛在化、无边界的育人新模式。
首先,泛在课堂能够催生教学流程的再造。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少教多学,体验式学习、沉浸式学习、游戏化学习、研究性学习形态和历程也更加丰富;泛在课堂技术不仅提供更具智能、更具个性的教学内容和辅助学习工具,而且可以实现更加精准、更加耐心的智能导学,教师的工作重心将会更多地转向对学生的能力培养、素养培育、心理干预、人格塑造等,必将带来传统课堂教学流程的深度变革。
其次,泛在课堂可以推进教育供给侧的改革。传统的名师名校资源将与互联网协同进化,教育将变得越来越便民、越来越高效;基于创新、实践和体验的教育资源将成为新的需求热点;教育也从传统的知识供给转向创新供给,创客学习、STEAM课程逐渐成为大家追求的新热点,从而催生教育供给侧的改革。
三、融合特色资源,推动中国化育人
面对全球化所带来的文化冲击和技术变革,我们发展智慧教育既要关注“不落后于世界之思潮”,更需关注“不忘华夏固有之血脉”,既要着力培养具有家国情怀、高端全球治理能力的人才,更要培养具备中华文化自信、能够担当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大任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首先,中国的智慧教育须融合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特色资源,为民族的进步和国家的发展培养合格人才。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教育事业发展的方向和目标就是要培养社会发展、知识积累、文化传承、国家存续、制度运行所要求的合格人才。智慧教育应引导学生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引导学生加强品德修养,努力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践行者,做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的时代新人。其次,智慧教育必须融合爱国文化、爱党文化的特色资源,服务于教育的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我们的智慧教育也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引导学生爱国爱党,听党话、跟党走,立志肩负起民族复兴的时代重任,通过信息技术高效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最后,智慧教育还需要融合人类发展成果的特色资源,为全民素质提升、人类的文明传承和创造服务。习近平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对提高人民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增强中华民族创新创造活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发展智慧教育,不仅要通过改革创新,补齐短板,推进信息化以增强人民群众在教育方面的获得感,还要充分发挥教育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的重要作用,促进教育担当起传播知识、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新人的崇高职责,从而提高全体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