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双线交融”模式看教师专业发展——以语文学科为例
2021-12-02戴雅萍
戴雅萍
后疫情时代,“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相结合,即“双线交融”模式已成为新时期教育新形势。所谓“双线交融”,表现为“线上教学”一方面作为应急方案根据社会需要替代“线下教学”,完成教学使命;另一方面则作为“线下教学”的延伸和补充,实现教学优化。“双线交融”要求教师兼备“线上线下”的教学能力,对学科专业发展做出相应调整。
一、加大课堂思维“向心力”
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教师的一部分教学任务已经可以被“线上教学”所替代。例如南京外国语学校自主开发的“无边界课堂”,它方便学生通过网络终端自主完成学科知识的学习,然后通过平台在线练习得到反馈,了解自己在学习环节中的疏漏,从而再次巩固学习效果,直到完全掌握知识。教师通过平台数据掌握学情,从而调整相关训练。这种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对教师工作的“减负”,尤其为语文学科中识记类基础知识的考查节约大量时间。同时,这也意味着教师的职业优势受到了削减。面对这些变化,发展核心技能对教师专业发展显得尤为迫切。就语文学科而言,课堂思维“向心力”是把握课堂的核心能力,也是新格局下仍不能被广泛替代的重要能力。
所谓课堂思维“向心力”,即学生的思维始终围绕教师的引领,从而跨越自我的层次局限,得到思维领域的升华。这要求教师在语文学科中具有较高的文本解读能力,层层分解,吸引学生逐渐向其靠拢,从而专注课堂。
试以《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何首乌有臃肿的根……色味都比桑葚要好得远”一段为例。该语段是围绕“百草园是乐园”的主题展开,关于这类知识点,网络信息很容易习得。但是在教学中,真正的难点却是如何引导学生与作者产生共情,对“乐”产生深切领会,而不仅仅是课堂笔记式的纸上谈兵。根据语句“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展开思考:何首乌究竟好不好拔?学生会发现并不好拔,依据“我”的年纪尚小,力气小,再依据“臃肿的根”和“弄坏了泥墙”判断何首乌根较粗大,需要费大力气。这时我们再回顾文本,进一步思考:为什么明明那么费力,还要常常拔,牵连不断地拔?“我”不累吗?这时学生便能很快领会:这就是乐此不疲啊!
这样的课堂不论是在“线下”还是搬到“线上”,只要师生在时空中相遇便可以随时开展。就语文学科而言,扎根课本,独立思考探索仍是培养教师课堂思维“向心力”的基础,即文本细读仍然是语文教师的基本功,它可以确保教学思考的独立性,从而使其在信息的瀚海中仍具有高辨识度,甚至独树一帜。
二、强化专业信息整合力
“双线交融”模式是信息科技高速发展的产物,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对教育的需求进一步放大。随着信息技术对社会的渗透,学生的知识储备更加丰富,对知识的深入探究欲望渐强。但同时,网络信息资源泛滥,令人无所适从。这就要求教师强化信息整合力,突出学科的专业性和权威性。
专业信息整合力,要求教师不仅具备对信息的高效检索能力,还能关注学术前沿,使课堂教学充分吸收科研成果。例如,使用专业检索平台查找课程资源,通过检索与课文相关的文献,参考“相关度、发表时间、被引、下载量”等的排序情况,快速检索出最新、认可度较高的相关资料。专业信息整合力还要求教师能够将信息归纳梳理、整合衍生,实现对既有学科知识的探索和突破。
试以《出师表》为例:
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在学生以往的学习经验中,掌握对“未尝”和“不”的解释即可,但是两词词义如果简单相加却显得颇为拗口,教科书也没有对“未尝不”给出注释。于是,教师通过电子数据库筛选出时代相近的多条文献并作比对,不难发现这应是一种表示双重否定的固定结构。通过以上发现,学生再理解课文,则更能体会诸葛亮言辞之恳切。
实际上,教师不仅是信息资源的利用者,也是信息资源的开拓者。对信息的检索整理看似简单,但是高质量的信息整合却并非易事,要求教师对从教领域有持续的关注和丰富的检索经验。因此,在新模式下教师更应养成专业信息检索整理的习惯,不断强化学科专业信息整合能力。
三、拓展学科跨界交融力
“双线交融”模式将课堂空间无限拓宽,促使多学科跨界融合成为可能。在虚拟空间中,教师们围绕同一课题从不同学科角度开展教学,各出所长,互为补充,在学科碰撞交融中深入课题。
比如,地理教师可利用屏幕投影介绍长江流域相关知识,一边讲解一边切换三维地形图,标记特征: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其中青藏高原为第一级阶梯,四川盆地为第二级阶梯……长江从青藏高原经过山高谷深的横断山脉,汹涌澎湃地奔流向东侧地势崎岖的四川盆地,因此长江川江段,即从四川宜宾到湖北宜昌段,自古以“滩多流急”著称,通航条件差。四面环山的四川盆地,只在东侧巫山山脉处有一地势缺口,这也是最便捷的出蜀途径。出口处的巫山山脉位于地势第二、三级阶梯交界处,落差大。气势恢宏的长江便从狭窄的巫峡处喷涌而出,造就了三峡中巫峡的壮丽景色……
长江流出巫山后,流向第三级阶梯,此处地势低平,河道开阔,水流速度减缓,泥沙易淤积,尤其在长江荆江段,即湖北省枝江至湖南省城陵矶段,河道蜿蜒曲折,素有“九曲回肠”之称。这一带地势低洼,长江带来的泥沙在此大量沉积,多浅滩沙洲。荆江段的河床比两侧的平原高出数米,呈现“地上河”的景观,洪水宣泄不畅,故极易溃堤成灾,有“万里长江,险在荆江”之说。
接着,屏幕转切到语文学科。语文教师围绕刚刚地理教师讲到的知识点继续开展文学探究:结合刚刚学到的地理知识(找出依据),再来细细体味“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由此展开合理想象,诗人正在遭受何种经历,产生何种心理。
由“地势落差大、水流湍急、通航条件差”,引导学生感悟李白出蜀的经历——颠簸急行,怀着随时失舵舟毁的隐忧,唯赖月光才得到些许抚慰,最后连明月也被峭峡阻隔,瞬间被黑暗淹没。再由此体味诗人的内心感受:在孤独害怕中对家的眷恋无限放大。结合前诗和“地势低平、河道开阔、水流速度减缓”等地理知识,体味诗人初见“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时的内心感受,并加深对“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的理解。
在充分讨论后,语文教师总结:虽然江水湍急凶险,却是出蜀的唯一捷径,感谢重重山峦间的这条路径,将我快捷地远送千里,开拓人生视野。由此进一步体味故乡与诗人间的母子关系——因为母亲的狠心放手,孩子顿失依赖,迷茫恐惧以至号啕哭喊,待尝到独立自由的甜头,方才领悟母亲的苦心。
学科跨界融合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教师的教学思路,更开拓了学生的认知视野,是在教育新模式促成下的专业发展新方向。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教师工作的需求也在悄然变化。“双线交融”这种教学新模式既是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挑战,也是对教师专业成长的推进,使教师的职业魅力在新时代浪潮的洗礼下更加熠熠闪光。
·链接·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进行的大规模在线教育实践,不仅有效抵御了疫情给我国教育系统带来的冲击,还为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提升信息素养与应用能力提供了契机。疫情终将过去,广大教师应如何利用好疫情期间积累的宝贵的线上教学经验,在专业发展道路上行稳致远?一是要敢于拥抱变化,打破思维定式。教师要时刻准备拥抱变化、积极学习、自我更新,以应对高度智能化的、不确定的未来。二是应提升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法知识(TPACK)能力,善于利用技术为教学赋能、为学生赋能。三是学会适应新的教师角色。未来社会,教师的社会化分工将越来越精细,教师也要适应更多新的角色,尤其应该学会如何与他人及人工智能分工协作,共同完成教书育人的工作。四是深度参与线上教研,在网络学习共同体中快速成长。可以预见,线上教研将成为未来教育的常态。教师通过线上教研结成网络学习共同体,将有力推动互动学习与专业发展,促进优质资源的流动和共享,而广大教师从线上教研和集体备课中所取得的经验,也会移植到他们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中,改进和提升学生的学习体验。
——摘编自《中小学数字化教学》2020年第9期刊发的《后疫情时代的教师专业发展》一文,作者系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部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朱旭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