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现状及教学对策

2021-12-02福建省闽清职业中专学校毛优婷

亚太教育 2021年1期
关键词:音乐课岗位中职

福建省闽清职业中专学校 毛优婷

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主要是为幼儿园培养专业化教师,培养的学生大部分将成为培育下一代的启蒙教师,他们的自身业务素质和综合素质必须过硬,才能培育好祖国的花朵。音乐课又是学前教育专业必须掌握的一门技能课程,在学生必备的基本技能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一、学前教育音乐课存在的问题

(一)生源素质差,程度不一

农村中职学校的学生多数来自各乡镇,由于初中音乐作为非中考科目不受重视,大部分学生只在小学、初中音乐课上学过一些音乐基础知识,导致学生基础差。很多农村中职学校录取分数线低,学生对专业选择随意,缺乏教师和家长的引导,学校也没有对学生进行专业面试。由于录取门槛低,专业选择把关不严,一个班学生人数多,这给音乐教学带来很大困难。

(二)教材滞后,不适应岗位技能的需求

长期以来,中职学前教育音乐课程教材存在严重问题,教材的内容与结构滞后不能满足专业改革与发展的要求,不能体现职业教育的特征。主要表现在:(1)教材理论知识过多,更多地体现概念性与理论性的东西,没有很好地将技能与理论内容进行有机融合,内容乏味且难以掌握;(2)教材陈旧,教材没有根据职业发展和市场的需求做相应调整,没有及时将近年来专业发展的各种前沿知识列入教材,教学内容滞后于岗位实际需求。

(三)教学模式陈旧,教学方法单一

以往中职音乐课往往按照“程序化”模式上课,基本是先由教师说教,说些概念性、理论性知识,或介绍名家、名曲等,或给学生讲解示范,再让学生练习。如此程序化的教学,师生之间互动少,合作学习探究少,学生主体地位没有得以体现,使得课堂呆板、沉闷,说者没劲,听者无趣,更谈不上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创造性思维得到开发。教学方法基本停留在讲授法、讲练法、示范法等,如此教学方法存在诸多弊端,如理论知识不易记住,不少学生甚至不懂音乐专用名词,有的学生在见习或实习时面对幼儿园教材无从下手,实践能力不足,等等。

(四)专业培养目标不够明确

从教学角度来说,音乐教师最关注的是学生是否掌握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从专业角度来看,音乐教学还要与今后从事的幼儿教师这一岗位相结合,掌握专业技能。这里所说的“专业技能”是指学生进入幼儿园或相关教学岗位后应具备的执教技能,目前培养的学生职业特性不明显,只注重专业课本领域的教学,忽视了幼儿园从业人员应具备的职业能力,存在培养目标与岗位需求脱节,违背了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课培养的目标。

二、提高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教学质量的策略

(一)明确教学目标,科学处理教材

中职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不同于高等艺术学院,艺术院校更多地强调技能技巧和舞台表演能力,他们培养的方向是高精尖人才,而中职学前教育专业主要培养幼儿园教师,音乐课只需要教授给她们一些必备的技能和本领,以就业够用就行,更多的是教她们如何体验音乐,学会怎么选择幼儿教学歌曲,怎么教幼儿歌唱,怎么结合音乐组织游戏,等等。

从中职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材来看,内容明显滞后于培养幼儿园教师的实际需求,教材偏旧,理论偏多,必须进行科学的删减、添加和整合,删除过难或不适用的内容,增加教学必需且学生乐于接受的内容。在教材处理上以岗位需求为依据,大胆加入时尚且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元素,大胆将一些流行内容、积极向上的歌曲和流行的乐器引入课堂,把教材上活,激活学生学习兴趣。同时,在音乐教学中要进行学科渗透,培养学生的语言、舞蹈、绘画、游戏、科技等方面的技能技巧,培养学生多才多艺。

(二)因材施教,分层次教学

声乐课最好采用小班上课,声乐教学个性化特点非常突出,每一位同学都具有各自的特点,并不是一种教学方法就能适应所有的学生,因此,教师教学要因人而异,因材施教。但是,中职的班生数基本在40 人以上,他们音乐基础和素养都不相同,怎样才能顾及全体学生?分层次教学能有效解决这一问题,首先,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全面的摸底调查,根据学生的音乐基础和素养把学生粗略地分成两三个层次(分太多层次教师顾及不过来),然后根据不同层次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安排不同的教学进度和教学内容,同一曲目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求掌握的程度也不同。

例如,意大利民歌《我亲爱的》,这首歌要求通过气息的控制掌握不同力度的变化,对程度较低的学生多以声音示范和语言引导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气息训练时,笔者引导说:“闻闻我们面前这盆花有多香(缓吸),遇见多年不见的好朋友那种惊喜的感觉(急吸)。”让学生用生活类似的经验引发他们的音乐思维,通过示范模仿掌握歌曲的基本要求。对程度较高的学生多用语言引导和心理感受,让学生感受主人公对心爱的人无比依恋和深情,产生心理共鸣,从而更细腻地感受主人公情感的变化,把歌曲中不同的力度要求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虽然学生的基础不一样,但教师要有教学信心和耐心,对于基础差或者是对音乐兴趣不高的学生,教师要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克服心理障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改革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

音乐课要根据教学内容适时变化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要精心创设问题情境,科学安排任务,适时组织讨论探究,合理安排实践活动,充分利用信息化教学资源助力教学,课堂要运用哪些教学方法,要根据教学需求和效果进行使用。

例如,在上“认识休止符”一课教学时,笔者是这样设计幼儿活动情境的:在巩固环节,以游戏方式进行,如在练习二分休止符时,给同学们发小毛巾,播放儿歌《小毛巾用处大》,游戏要求根据几段音乐休止的地方,发挥小毛巾的作用,做不同的动作。第一段可以做亲亲小毛巾的动作;第二段给自己擦擦脖子、耳朵;第三段给同桌擦擦耳朵、眼睛,通过这样儿歌结合的游戏,让学生快速记住休止符的时值,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

(四)引入评价机制,营造学习氛围

音乐课中适时引入课堂评价机制,关注每个教学环节中的学生表现,适时有效地对学生进行评价,激励学生积极参与评价活动,评价内容与评价方式视教学需求而定,对实践教学过程中各个环节进行讨论和评价,解决实践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

例如,教授《中国民歌之山歌》时,笔者事先设计好一张评价表,内容不仅包含学生参与活动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实践操作能力、问题反思能力等方面,还包含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情感品德方面。评价内容体现个性化差异,从多方面评价学生,评价的目的在于鼓励学生,了解学生掌握的知识与技能,帮助学生修正学习行为和习惯,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五)教学与岗位对接,培养岗位需求人才

中职教师长期面对十六七岁的中职生,周而复始的教学形成了相对固化的教学模式,但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的学生是未来的幼儿园教师,幼儿园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活动场景是完全不一样的。因此,教师要改变教学模式,在平时教学活动中多创设幼儿教学模拟情景,多开展模拟教学实践课堂。教师在安排模拟教学活动前,可组织学生观看幼儿教师上课录像,播放幼儿活动情景,也可以观看往届学生开展幼儿活动的视频,让学生开阔视野,既锻炼了学生的胆量,也增强了学生的职业认同感。同时,我们要做到“走出去,请进来”,不仅强调课内实践教学,还要加强岗位实践锻炼。一方面,定期请资深的幼儿园教师到学校上课,讲解给幼儿上音乐课的技巧和方法;另一方面,定期派教师和学生到幼儿园见习或实习,让教师和学生感受幼儿园的真实情景,学习幼儿园教师应具备的音乐素质和应掌握的音乐知识和技能。中职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要与幼儿园教师岗位深度结合,学以致用,才能培养适应幼儿园岗位需求的有用人才。

总之,教师要以新的教学理念思考教学行为,在教育教学的改革上要广开思路,探究问题所在,找出解决办法,注重实践环节和岗位能力需求,让学生的职业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和发展,以培养合格的幼儿教师。

猜你喜欢

音乐课岗位中职
在保洁岗位上兢兢业业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音乐课的“乐”要大于“讲”
我的成长之路——参加“第七届中小学音乐课观摩活动”有感
上好音乐课的三点思考
观“第七届中小学音乐课观摩活动”有感
实施HR岗位轮换 打造复合型HRM团队
张晓东:倒在岗位上
浅谈中职英语教育三部曲
果真是“误了百万中职生”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