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通过连环画教学培养幼儿的绘说能力

2021-12-02福建省龙岩市连城县慈济幼儿园周晓琴

亚太教育 2021年1期
关键词:放风筝想象力绘画

福建省龙岩市连城县慈济幼儿园 周晓琴

近几年来,我园把特色活动教学作为深化教育改革、提高保教质量的突破口。随着幼儿园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我园打破长期以来幼儿园美术活动中孩子依样画葫芦的传统教育模式,在大班开展幼儿连环画创作教学,培养幼儿绘说能力。这是幼儿教学主要目的之一。当幼儿从小班升至大班后,对于绘画和编说都有一定的想法和见解,幼儿也能利用画笔把自己想到的内容通过绘画呈现出来,并且用简单的话语来诠释这幅图画。通常情况下,这种诠释都是比较言简意赅的。要想让幼儿的想象力得到充分的发挥,仅仅利用简单的绘画作品是无法体现出来的。所以,教师需要考虑一下如何用更为恰当的措施来丰富幼儿的想象力,如何进一步提高幼儿的绘画和编说能力。作为教师,笔者运用自编连环画的方式来促进幼儿的发展,引导幼儿更好地利用自己的想象进行绘画,并且可以根据情节的发展情况进行编排,这样就能形成自编连环画,更加有特殊意义。

一、听故事画连环画

根据探究我们可以得知,连环画的主要特征是有比较完整的小故事内容、整个画面是比较连续的,等等。在幼儿阶段,教师需要逐渐引导幼儿明白这些特征,可以先选择一些做好的连环画,让幼儿进行画面内容的分析,对画面背景的很多事物进行讨论。在讨论环节,笔者通常会从简单的连环画开始,比如耳熟能详的《狼来了》《龟兔赛跑》等,逐步引导幼儿实现能力的提升和优化。后期就运用一些难度较大的连环画,进一步帮助幼儿分析画面内容,提升幼儿看图识画的能力。除此以外,还可以通过提供线索一步步推进幼儿对连环画的观察,促使幼儿在听故事的过程中提升自己的能力。

大班的孩子对创作故事的情节画面已具备了一定的能力,通常幼儿在了解到连环画的特点后,就可以开展听故事画画的环节。这一环节中,教师可以利用一些简单易懂的内容进行故事的讲解,引导幼儿将听到的内容利用画笔呈现在纸上。在此之前,可以先让幼儿和教师进行交流和沟通,教师可以了解幼儿的想法,引导幼儿进行画面的绘画和编排。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给幼儿做示范,提供参考,画一些简笔画来帮助幼儿开拓思维,或用语言提示可以将哪些画面作为表现的画面,并且要尽可能鼓励幼儿不要约束自己,根据自己的想法进行绘画,尽管是天马行空的想法,也要鼓励幼儿去不断创新。

绘画过程中,首先,可以让幼儿先用铅笔画出自己心中想象的画面,再进行勾勒,最后进行涂色。这样的方式可以帮助幼儿更加系统地呈现心中所想的故事内容,也能够使呈现出来的内容有一定的顺序。在刚开始学习连环画时,大部分幼儿都是处于不知所措的阶段,甚至画出来的内容差别不大。这就需要教师给幼儿解释每幅画的故事情节,逐渐引导幼儿对位置变化、环境改变等有所了解,进而提升幼儿的讲解能力。在幼儿观察和画命题画的基础上,让幼儿进行连环画的创作,让幼儿弄清楚连环画是如何画的。例如《放风筝》,组织家长和幼儿一起去放风筝,在作画之前,让幼儿说说是和谁去放风筝的,是怎样放的。孩子讲完后,教师就引导幼儿在第一幅画上画和谁去放风筝,于是幼儿画出爸爸、自己、风筝等。第二副画则是怎样放风筝的,幼儿说是爸爸教他放风筝,他拿着线拐跑着把风筝放起来的。于是教师就引导幼儿画奔跑的小人手拉着风筝,风筝高挂于空中,爸爸仰头看风筝。这样放风筝的连环画就创作出来了。幼儿能因此明白如何进行创作,教师也能够在此过程中更加注重情境的创设。当然,教师也不能对幼儿要求过高。有时候幼儿在纸上随意绘画作品,这时教师就需要及时给予意见和帮助,进一步引导学生参与绘画。

二、续编、创编连环画

续编过程主要是在之前连环画的基础上进行后续创作。在此过程中,教师需要提供之前的连环画,使幼儿在续编的过程中能够有一定的基础和思路。在分析环节,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来拓展幼儿的思维,使幼儿能够有一定的思路去展开想象。例如,教师可以问:“这幅画讲的是什么?后面可能会有什么事发生呢?”在分析之后,幼儿就可以展开想象,进一步开始编写绘画。与此同时,教师不能忽视每个幼儿的能力,需要做到因材施教,有些能力较差的幼儿,教师就需要适当地对其多加指导,并且降低要求。

三、自创、自编连环画

幼儿对连环画的了解需要在不断的练习中巩固。连环画主要是以讲故事的形式呈现的,而幼儿各方面都还处在发展的过程中,大部分幼儿活泼好动,对故事有很大的兴趣。因此教师要做学生的积极引导者,不断加深学生对连环画的掌握,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与想象力,进而使学生可以自己创作连环画。例如,教师可以为幼儿展示一个自命题题目,或者是展示一个人物、事物,令学生自己发挥想象力,根据在日常生活中和自己遇到的事物,大胆进行创作。这样幼儿创作出来的作品也就不会单一,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想法,因此内容也更加丰富。比如说,当笔者向幼儿展示美人鱼在水里游的画面后,幼儿就可以根据自己的想象创编水中的美人鱼,画出自己心目中的美人鱼,把少女和鱼类的造型特点创造性地融合到一起。与此同时,在引导学生绘画时,不仅要重视幼儿在课堂上的绘画情况,还要重视生活环境对幼儿的影响作用,让幼儿在参与生活中点点滴滴的过程中去不断学习事物的呈现方式,在观察和发现的过程中去增强自身对事物结构、颜色等方面的认知。“水中的美人鱼”这一活动中,学生就积累了人和鱼及其他的相关经验,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相关的创造。除此以外,笔者在引导幼儿进行描述时,不单单让幼儿在课堂上进行连环画的讲述,还让幼儿在课后能与朋友和家人们分享,让家长能够明白幼儿连环画的内容,形成有图有字的连环画。

四、家园同创连环画

教师如果想要学生更好地进行连环画的创作与学习,可以安排家长与学生一起进行连环画的教学活动。首先,教师可以通过家长群与学生家长商讨家校合作的策略,征得家长的同意。家长可以带领学生在周末或者放学之后进行连环画的学习。最好的就是带领学生在公园或者动物园这样的地方作画,学生在观察之后,更有利于想象力与创造力的发展。而且在观赏之后,学生可以有更多的思路去创作。家长的陪同与引导更有利于幼儿创作,幼儿更能开阔视野。另外,家长还是一个诚恳的听众,他们能静静地聆听孩子讲述自行编画的故事,认真观赏孩子的作品,并把讲述的内容记录在连环画背后。笔者在向家长开放活动的时候,让家长一起参与孩子们的连环画创编,让家长感受孩子们连环画的创作。

五、生活运用连环画

幼儿园是有不同文化符号表征的社会关系空间,这个空间的主角是儿童。幼儿园的环境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如今的幼儿园倡导以幼儿的视角来审视环境,儿童亦可以在教育实践活动中尽情表达自己的想法。这种表达一方面可以了解幼儿在学习过程中的想法和处理方式,另一方面也可以帮助幼儿在游戏环节进行后续的思考、交流和反思。幼儿连环画的绘说方式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得以运用,孩子们自创的绘画语言在环境创设中起着交流作用,如运用在班级公约、新书推荐、区域规则、户外游戏玩法中等,借助于儿童的自我表达、自我探索、自我体验与自我创造,完善与丰富幼儿园的环境创造。在班级中,孩子们每天的学习计划、过程与反思,都会展现在和儿童身高相等的主题墙上。在开展教育实践活动时,教师可以利用如对话、观察等多种方式对其外部行为进行意义阐释,这样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幼儿的想法和行为,也能够进一步增进幼儿和教师之间的情感。

幼儿在看待事物和表达方式上都和大人有一定的差别,所以在绘画过程中,对于情感的表达和内容的呈现方式也与大人不同。幼儿往往会利用天马行空的想法来表现,此时,我们就需要以鼓励的态度去对待,让幼儿能够在鼓励中勇敢表现自己。不要以成人的角度去看待他们,这样幼儿才能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更好地展现自己的内心世界。在大班开展连环画教学的收获很多,大班的孩子们绘画的技能技巧提高了,就应该提供让他们表现的机会。创编连环画为孩子们提供了充分表达想象力的空间,提供了多种说话的机会,培养了他们创作连环画的绘说兴趣。教师只要正确地引导和启发,幼儿就能画出色彩缤纷的世界,能用童真的语言展示他们的童话世界。

猜你喜欢

放风筝想象力绘画
看见你的想象力
打开新的想象力
放风筝
放风筝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
当当三人行
嘿,来点想象力——读《跑酷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