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借英语戏剧表演促进高中生英语核心素养培养

2021-12-02福建省安溪第一中学王荣欣

亚太教育 2021年1期
关键词:排练戏剧思维

福建省安溪第一中学 王荣欣

戏剧教育主要是指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合理地融入戏剧表演艺术形式,以生动形象的方式对枯燥难懂的专业知识进行呈现的教学模式。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广,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使学生成为均衡发展的高端人才,已经成为当前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目标。而将英语戏剧表演应用于高中英语教学中,以戏剧表演的方式帮助学生巩固、掌握和应用英语知识,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同时还能促进学生语言能力、学习能力、文化品格及思维品质等多项能力的提升。具体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下述几个方面。

一、戏剧表演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

高中英语教学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与综合应用能力,而听、说、读、写能力则是学生学习的基础。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必须加强对学生上述几项基本能力培养的重视,从而促使学生对于英语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得到提升,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满足新课改的教育要求。

戏剧表演活动的开展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有效途径与平台,学生在参与戏剧表演时,必须认真倾听别人说的是什么、观察别人做的是什么,然后才能明白自己应该要说什么或者做什么,做到准确地配合。同时为了保证戏剧表演顺利进行,在表演前小组成员通常会做好协商交流,对角色的定位、角色的台词等进行明确,以保证每个表演者都有机会开口说话。为了保证表演效果,演员们在表演前通常还会认真地背诵、记忆台词,反复地揣摩和理解台词的含义,以保证在表演中能够发挥最好的状态,成为表演的“焦点”与“重心”。这样的方式不仅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表演热情与参与欲望,同时还能在潜移默化中锻炼学生的听、说能力,强化学生对于相关知识的印象与掌握情况,这对于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此外,相对于常规阅读方式而言,阅读“剧本”对于学生来说更加具有吸引力,更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与阅读热情,促使学生将关注点和注意力都集中在“剧本”上,这种聚精会神的态度正是优秀的阅读者应该具备的品质。同时,戏剧表演内容多是由学生根据课堂内容、教师要求进行自主改编的,其台词也需要由学生自己编写,在完成表演后还可引导学生以英文表达方式书写表演感受,在这个过程中有效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对于高中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培养具有强大的推动作用。通过这样的形式组织学生阅读剧本,并以戏剧形式对于剧本内容进行表演和呈现,从而为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提升提供更多助力。

二、戏剧表演有助于培养学生思维品质

思维品质即个人的思维个性特征,是对个体思维的逻辑性、创新性与批判性的反映。而英语戏剧表演的一项重要环节即揣摩、解读戏剧文本。这一过程需要学生通过逻辑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对故事情节的发展进行梳理,分析戏剧中人物的性格特点、行为变化与情感变化,从而更深入地理解文本的内容,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只有通过深入的分析与解读,学生才能更准确地把握戏剧演绎的核心与关键,才能以更生动、更精彩的方式对戏剧故事及人物情感进行呈现。这一过程的开展是对学生认知能力、理解能力及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与提升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理解戏剧文本内涵的基础上,想要更好地演绎戏剧故事,还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创造性思维。对于高中学生来说,英语戏剧中的很多跌宕起伏的情节是他们从未经历与体验过的,比如国破家亡、事业受挫、失恋等。而想要更好地演绎这些故事情节,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想象力与创造性,通过想象力将自己融入角色,深入地体会戏剧中人物的内心世界,从而以更真实、更自然的方式表达情感,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与锻炼学生的创造性与表现力。当然,受客观条件的限制,戏剧中的很多情节在表演中难以呈现,那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具体情况对剧本进行适当的改编,而改编剧本的过程也是对学生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和锻炼。

比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对《仲夏夜之梦》这一剧本进行适当改编,将剧本中两男两女的四角恋简化为两女一男的三角恋,对于精灵帕克给男主角施魔法的剧情也可以用男主的梦境或者合适的音乐替代,对于剧本开始部分男女主角私奔到森林的剧情,也可以改变为自己熟悉的场景,等等。同时也可以由教师对该戏剧的开始部分进行适当改编,然后引导学生进行故事情节续写,让学生在续写、改编、演绎故事情节的过程中锻炼学生的英语续写能力,同时培养其逻辑思维能力、想象力及创新力,促使学生的思维品质得到有效培养和提升。

三、戏剧表演有助于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戏剧表演的成功开展并不是随随便便得来的,成功的戏剧表演不仅仅需要演员自己的努力,同时还需要众多人的协作和共同努力。戏剧表演并非只有台上展示环节,从剧本的选择改编、内容的揣摩分析、动作设计、反复排练以及舞台的布局、道具服装、背景音乐的选取等,每一环节的作用都是不容忽视的。其不仅仅需要表演者具备良好的舞台表现力、熟练的口语表达能力,同时还需要所有参与表演人员的共同努力和通力合作。戏剧排练前,需要学生积极查阅各种各样的戏剧作品,从而选择心仪的剧本。在选定剧本后则需要结合具体情况进行适当的改编与调整,在调整好剧本后还需要寻找合适的背景音乐、服装道具,搭建舞台,并进行反复的揣摩与排练,同时还需要教师针对性地点评与引导、学生之间的相互讨论与交流,从而在不断的排练与讨论中一点点完善剧本与表演,任何一个环节的缺失都可能会对戏剧表演的成功开展造成影响。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所收获的不单单是一场精彩的戏剧演绎,而是坚韧不拔的毅力、团队合作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合作探究能力、活动组织能力及艺术鉴赏能力的提升,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与锻炼。

此外,戏剧表演从剧本选择、改编到最后的表演呈现,教师所发挥的作用仅仅是在必要时为学生提供指导、帮助与点评。各环节的操作与实践均需要学生自己参与,是真正的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方式,充分凸显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这对于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同样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四、戏剧表演有助于培养学生时间规划能力

戏剧表演的成功开展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心血,这对于课业紧张的高中学生来说是一项非常大的挑战。如何平衡学习与课余生活,如何合理地规划时间,做到学习与戏剧排练两不误,是学生所面临的重要问题。当然任何问题都有两面性,如何平衡学习与排练对学生来说既是挑战也是锻炼,学生只有在实践中才能真正学会处理问题,才能更好地对课余时间进行规划和调整。比如,在进行戏剧排练时,学生可以根据具体的课业情况及课余时间对排练时间进行规划,同时结合学习情况进行灵活调整,如在课业不紧张、业余时间充足的前提下,可以进行一周三次的排练,而在面临模拟考试或课业增加时,可以将排练时间调整为一周一次,同时在周末进行两次加强训练。此外,为了便于沟通交流,学生可以在放学后或周末通过线上交流的方式讨论和对台词,以灵活多变的形式对于排练时间、排练时长进行设置,让学生在实践中逐步培养自身的时间观念,提升自身的时间规划能力,这对于学生未来的学习与发展同样具有长远的影响。

总而言之,戏剧表演是一门集合了各种艺术形式的综合艺术。一台戏剧的成功演绎需要学生花费十分多的心血和时间,当然这个过程也是对学生各项能力的培养。将其应用于高中英语教学中,不仅能够很好地调动学生的英语学习积极性,以全新的形式巩固和应用英语知识,同时对于学生思维品质、综合能力的培养也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是培养学生英语学科素养的有效途径,值得在今后的教学中应用和实践。

猜你喜欢

排练戏剧思维
舞动未来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有趣的戏剧课
A quieter world during the lockdown
两个大忙人
戏剧“乌托邦”的狂欢
戏剧观赏的认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