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教育视野下的“非遗”人才培养模式探索①
2021-12-02马卫星哈尔滨音乐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28
马卫星(哈尔滨音乐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28)
岳 亚(哈尔滨音乐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28)
互联网教育又称为在线教育,它是指利用网络开展的远程教学模式。互联网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本质区别不仅是教育技术的革新,或者说是线下转变为线上的教学模式,而是教育受众转变成为教育模式完成的主体——学生需要什么,教师便教授什么。互联网教育把教育作为商品呈现在市场经济环境之中,这种商业化行为反过来必然要求借助互联网平台传播的教育商品适合学生、满足学生的求知需求。互联网在线教育从技术层面颠覆了传统教育,进而带来了教育理念的变革,它是当代工业化语境下的新概念。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个新概念,“甚至可以说,直到进入21世纪之前,在中文语境中,仍是个使用频率极低、完全没有引起人们注意的词语”[1]。教育是传统概念,互联网和“非遗”是新概念,“互联网+”的非遗人才培养,就是思考现代社会新型的教育模式。每一次技术的革新,必然对传统模式带来冲击。如何适应这种变革下的“非遗”人才培养,是高校教育、科研工作者思考的重中之重。黑龙江省原来是一个以游牧民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省份,随着历史的更迭,逐渐演变成以汉族为主体的多民族聚居的现代农业大省,曾在古代中国创造了丰富多元的“非遗”文化项目。但是,随着当代社会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中国从一个封建农业大国逐渐转型为创新科技发展中的大国,传统语境下的以游牧、农耕为叙事对象的文化正逐渐衰退,非物质文化遗产便是这些优秀传统文化的崭新代名词。传承与保护“非遗”迫在眉睫,而“非遗”人才是“非遗”传承与保护的核心。互联网为传统教育模式带来了颠覆性变革,探索新的“非遗”人才教育教学,必然也为“非遗”开拓更加优秀的接受群体。
一、“互联网+”在线教育背景 与“非遗”人才之关联
2015年3月,李克强总理发布的《2015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引导互联网企业拓展国际市场。”作为“互联网+”概念正式进入国家的思考层面。2015年7月,国务院再次发布了《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提出了“互联网+”应该从消费领域逐渐扩大至生产领域,拓展与各领域的深度融合发展。2012年,易观国际董事长于杨首次提出“互联网+”的概念,至2015年,“互联网+”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2014年,腾讯公司CEO马化腾在《人民日报》上提出了“互联网+”是一个趋势,“+”意为传统行业与互联网的“联姻”,这为传统行业的再制造和再繁荣带来了全新机遇。从2009年“双十一”到2018年“双十一”的淘宝交易数据对比来看,其交易额从0.5亿猛增至1682亿,“互联网+”给线上商业交易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给线下交易产生了史无前例的冲击。
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给人们带来了全新的生活方式,同时也为教育模式的改革提供了新的可能。在“互联网+”下的中国教育,呈现出k12教育、高等教育、兴趣教育、职业教育等多种类模块,知名的民营教育机构层出叠见,例如新东方、沪江教育、gogokid、程序猿等。2018年12月,全球领先的新经济行业数据挖掘和分析机构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权威发布了《2018中国在线教育行业白皮书》,据数据预测获知,2020年,中国在线教育用户规模将达2.96亿人。中国的在线教育以破竹之势向传统的线下教育模式发出了挑战。
互联网的线上教育发展趋势如潮汐般涌来,在高等教育方面,慕课(MOOC)是近些年来在国内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在线教育平台。该平台包含了网易和高教社联合打造的大规模在线课程——中国大学MOOC——已经包括北京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等多达317所国内高校共享教学资源的规模。MOOC课堂剔除了以教师为中心的授课模式,收录了各种优质的教学课程,为受教育者提供诸多免费的教育资源。随着参加“中国大学MOOC”的学生越来越多,该平台终将成为国内规模最大的慕课课程平台。“互联网+”中的“+”意为融合,传统教育行业与互联网的嫁接,“互联网+”便是利用互联网对传统教育行业的新的资源整合,教育方式的更新。此外,“互联网+”也促生了翻转课堂这一教学模式,极大地提升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探索黑龙江省“非遗”人才的培养,试图构建“互联网+”教育新模式,以黑龙江高校艺术类、文化类、“非遗”类的专业人才培养为主,搭建“非遗”项目的教学指导,探索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教学形态,提升“非遗”教学的目标性和针对性。
二、目前“非遗”人才培养 呈现之问题
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截至2018年底,中国已有40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列入联合国“非遗”名录。追随联合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步伐,中国先后于2006年、2008年、2011年、2014年公布了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全国范围内共有31个省自治区和4个直辖市分别公布了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各地级市(县)也公布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自21世纪初期开始,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政府行为,形成了一项由上而下的全民参与的活动。但是,“非遗”的保护工作绝对不仅仅是列入名录为止,传承才是“非遗”得以可持续发展的要点,才是文化得以延续的根本目的。
“非遗”是古代人民在长期日常劳动中,日渐形成的具有文化内涵的民间艺术或技艺,是古代中国人智慧之结晶,更是我们现代中国人为之自豪的文化标识。如今“非遗”名录的申请在全国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以黑龙江省为例,省级“非遗”名录达301项,但是,“非遗”项目在现代社会的传承举步维艰。“非遗”人才是“非遗”传承得以维系的硬性条件,所以,人才培养是“非遗”教育的重中之重。传统“非遗”的传承以“师徒制”为主,即便有些高校开设了“非遗”专业,也仅仅停留在田野考察或者采风,搜集资料式的传承手段。诸多开设“非遗”专业的高校,一般采取引进“非遗”传承人讲座的形式来教授“非遗”课程,鉴于大部分“非遗”传承人来自民间,每当讲座完毕,他们都要回到自己的生活所在地,难以在高校达到一个持续而高效的教学效果。另外,“非遗”项目种类繁多,所属地区分布广泛,“非遗”传承人大多生活在民间,在讲授“非遗”课程的人选方面,难免顾此失彼。当然,“非遗”项目的传承,不仅是停留在某一项技术层面,而且应该提升传承人的理论视野。以各项“非遗”技能的学习为基础,培养传承人从特殊“非遗”学习转至一般“非遗”研究,拓展“非遗”传承人的文化理论视野。研究“非遗”的目的,不仅是让“非遗”人才学习项目的技巧或技能,而且是通过理论学习,探究各民族或者同一民族在不同时代中的发展“非遗”项目的原理。
民族艺术是不同民族的艺术,它并没有优劣好坏之分,不同的民族艺术构成了整个世界艺术。艺术是一个民族的内在意蕴的表征,有了独具特色的民族艺术,民族才能持续绽放属于自己的光彩。非物质文化遗产里的项目,大部分是传统艺术,如何让这些传统艺术在多元的现代社会里得到大众的认同,是“非遗”保护需要思考的一个重点。大众对于传统艺术的认同,源于优秀的“非遗”人才供给。同时,“非遗”人才的培养,绝不能停留于口头之上,而是要真正把握中国独特的艺术学话语,充分利用“互联网+”的资源和思维模式,让高素质的“非遗”人才成为未来“非遗”传承与保护的主力军。
三、“非遗”MOOC模式
黑龙江省“非遗”所公布的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两批扩展项目,在国内的省级“非遗”名录里位列前茅。黑龙江省作为多个民族聚集地,它诞生了少数民族文化,也诞生了独特的汉族文化。关注黑龙江民族的特殊性,以哈尔滨音乐学院艺术学研究所为主体,搭建非物质文化遗产各项目课程的MOOC平台,指导学生完成相关学术论文撰写,进而彰显理论指导实践的科学性、实践验证理论的可行性。
(一)厘清黑龙江“非遗”项目与“流人”史之相关性
黑龙江主要的少数民族是游牧民族,而汉族则是随着古代中国“流人”文化涌入黑龙江境内的外来民族。不同民族文化的融合,孕育了与黄河流域迥异的“非遗”项目。研究黑龙江省“非遗”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必须抓住这个关键问题,厘清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尤其是各艺术项目之间的区别和联系,从民族艺术学层面整体把握黑龙江的“非遗”特点。
民族艺术学,首先要把握各民族蕴含的深层文化,明确各民族之间的差异性,再寻求民族与民族艺术的关联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艺术学的主要研究对象,在当今的社会环境下,大部分“非遗”项目已经日渐衰微,逐渐失去了受众群体,所以,保护和传承“非遗”项目不能流于表面,培养优质的“非遗”人才方能吸引优质的“非遗”受众,这也是为“非遗”的可持续发展创造前提条件、提供重要保障。
(二)建立“非遗”MOOC教学平台
普通高等学校在培养黑龙江省“非遗”人才方面,应该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大力推进在线MOOC教学,并实时运用翻转课堂,构建教与学深入互动关系,真正做到以学生求知需求为中心的在线课堂模式。
以哈尔滨音乐学院为例,借助哈尔滨音乐学院艺术学研究所这一平台作为教学科研中心,在研究艺术理论方面,努力创造能同时满足学生快速进步和教师长足发展的教育教学模式。现已筹建了“非遗”人才培养的教学体系,搭建了校级在线教学模式,深入到省级“非遗”项目的申报单位以及传承人所在地,制作具有代表性的“非遗”艺术项目教学视频,并选择适合的“非遗”项目主讲人,作为学院慕课课程的答疑解惑者。黑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繁多,以不同民族作为“非遗”项目的整合点,寻求各民族“非遗”类项目的区别与联系,探索出其中蕴含的民族文化深意。在具体的教学视频录制中,采用专业导师和教学助理双轨制,具体教学模式包括艺术类专业导师协助教学助理梳理清楚每一个民族下“非遗”项目的重点教学内容,教学助理深入“非遗”主讲人所在地录制“非遗”课程视频,并协助“非遗”主讲人解答学生问题。挑选言语表达清晰的“非遗”传承人作为“非遗”主讲人,教学助理协助“非遗”主讲人做好每堂课程的主讲内容,这样既可以做到充分利用“非遗”主讲人的业余时间,又可以让“非遗”主讲人免去劳碌奔波,提高教学效率。
(三)提供“非遗”学术写作指导
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只需要一部手机或电脑,就可以做到随时随地在线学习,学习的进度可以自行调节,每当“非遗”课程结束后,以提交相关“非遗”类学术论文作为考核标准。由于“非遗”主讲人不擅于论文的撰写,各自的专业导师可以承担学生论文的选题和修改任务,力求每学期发表一篇“非遗”类学术论文。哈尔滨音乐学院艺术学研究所,具有一级学科艺术学理论的学术型师资,负责“非遗”人才相关论文撰写,以提升学生的学术能力。艺术学理论下设艺术史、艺术理论、艺术批评三个二级学科研究方向,教授们分别以不同视角,对学生论文做出主题性指导。以黑龙江说唱类“非遗”项目——伊玛堪为例,这是一种无伴奏的、说唱结合的少数民族艺术形式,它记录了赫哲族在不同历史时期中的各种反应普通人的生活的、描绘民族英雄的、歌颂自由和爱情的故事。伊玛堪以艺术形式承载了赫哲族的历史文化,具有一种“活化石”的文化意义。“非遗”类学生在论文撰写中,不能仅仅停留于说唱技巧和表演能力,更要从该艺术形式中寻求其反映的民族艺术特点和民族文化内涵。
“非遗”人才的学术论文指导,应把“非遗”项目的技巧技能与学术论文指导相结合,既能够获取最直接的实践能力,又能够在论文中提升学术能力。“非遗”人才的培养,一旦脱离技能技巧训练而空谈理论,难免“张冠李戴”;脱离理论只谈技能技巧训练,又会疏于学术能力的提升。“互联网+”在线教学模式,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达到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艺术类的资源和信息共享的目的,促进教学资源的优质优化。
结 语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艺术学的主要研究对象,但是,民族艺术学在研究“非遗”的过程中,绝不能仅仅停留于书面上的记录,而要真正做到艺术学学理上的融会贯通。“非遗”的传承与保护也绝不仅仅是一个口号,要把培养科研学术较强的艺术学理论人才,作为培养“非遗”接受群体的一种重要方面。哈尔滨音乐学院研究生培养方向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一项,它为黑龙江省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了优秀人才。哈尔滨音乐学院艺术学研究所整合了黑龙江省艺术学理论科研高端人才,在艺术学基础理论、黑龙江民族艺术学、艺术史学方面有一定的积累。哈尔滨音乐学院艺术学研究所一直在探索“互联网+”大环境下的“非遗”人才培养新模式,以民族艺术学角度,搭建黑龙江省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异性和共生性的平台,真正做到优化网络资源,促进学生进步之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