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接受研究述评
2021-12-02于振宇门瑞雪
于振宇,门瑞雪
(长春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吉林 长春 130117)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肩负着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接班人这一教育历史使命,在促进学生全面自由发展中承担教育重任。但在实际教育过程中仍存在一些现实问题,如一些教育者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过程中传授的内容教条,语言晦涩,理论讲解不够深入、生动;理论传授与实际生活存在距离感,对于热点、难点问题无法做出有效回应等,难以激发学生学习、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兴趣。这些现实问题一定程度上使受教育者不能真正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内容、核心思想以及价值追求,受教育者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内容的科学性、理论结构的严谨性缺乏认知,对于教育过程中传递的价值观念、道德选择无法形成思想认同,以致学生无法真正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因此,如何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接受实效性,是当前学术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接受的内涵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通过人为的知识灌输,学生接受并自觉实践,以达到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激励人们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生从而最终实现共产主义伟大胜利的目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科学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实践,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并开展相关理论研究和实践工作,为培养学生良好的政治理论素养、思想道德品质、科学文化素质奠定思想、政治、道德基础。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吸收人类文明发展的优秀成果,其中包括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社会主义的教育。这些都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主要内容,它以使社会成员具备良好的政治理论素养、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极目标。
接受是个体适应外界事物的一种行为特征,其核心是价值观的认同。接受主体作为能动的人,具有明确的主观能动性。受教育者个体身心发展的广度和深度,取决于其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的高低。人的主观能动性是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力,对受教育者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接受起决定作用。因此,对于受教育者主体接受研究是当前学术界探讨的热点问题,对于明晰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接受内涵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内涵的研究主要围绕两方面进行:一是外部环境影响受教育者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接受;二是受教育者主体出于自身需要,主动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其中邱柏生认为接受活动主要受外部环境影响,尤其是在教育的控制下,接受主体能动地选择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张耀灿则将接受活动的对象划分为主客体之间的关系,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接受活动具有阶级性。接受主体出于个体自身发展需要,对一定的社会和社会群体的思想观念、政治立场以及道德规范进行一系列的反映、选择、整合、内化、外化,从而形成有效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接受。此外,还有其他学者也从不同角度、不同程度地阐述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接受内涵,但与这两个代表性的阐述没有本质区别。
通过梳理总结,笔者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接受是受教育者个体基于一定社会需要和自身需要,在环境作用下,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传授的内容进行判断、接纳、吸收,是由受教育者主导的主动接受,并内化为自身的认知结构,在现实社会活动中自觉的外化实践。
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接受机制研究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接受机制是指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活动过程中,受教育者个体需要、认知、情感、实践这几个不同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相互作用的机理和方式。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过程中,以学生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接受”为中心,强调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平等互动交流,不仅重视育人功能的落实,更加注重育人作用的发挥,切实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接受的有效性。
首先,需要是人认识活动的动力,是人类一切活动的出发点和驱动力。马克思认为,需要是人的本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并受到客观规律制约的。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认为每个人在不同的时期表现出来的各种需要的迫切程度也是不同的,所以满足受教育者的最迫切需要是推动其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接受的主要动力。受教育者的需要源于客观现实社会,又带有明显的个体主观倾向。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接受的动力分为受教育者追求理论知识水平提升、自身思想境界水平提升的内在需要,以及党和国家通过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外在需要。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接受过程中,受教育者是出于主体内在需要和外在需要,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内容加以辨别、理解、整合、内化个体为自身的思想观念、知识结构。同时,受教育者的需要充满差异性。在不同时期的受教育者由于个体自身差异,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传递内容表现的需要强烈程度、需要类型是不尽相同且经常变化的,并且需求的层次性决定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接受的层次性,高层次的需要比低层次的需要更能激发受教育者的积极性和热情,对于受教育者具有更大的激励价值。
其次,认知是受教育者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接受的关键影响因素。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过程中,受教育者面对新的知识内容、教学形式等外部刺激,会吸收新的知识信息,将其纳入已有认知结构当中,用以丰富和发展认识主体。这一信息整合过程是在受教育者已有的认知基础之上形成的。个体认知是社会存在通过人脑的反映进行信息加工形成的观念,进而支配人的行为接受和认同的心理转化过程。根据皮亚杰认知结构理论,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接受过程中,由于受教育者认知结构不同,受教育者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内容的接受具有一定的解读性、选择性。对于符合受教育者认知范畴的事物,受教育者首先理解、选择、接受与自己的立场、价值观念相近的信息,并从自身的思维定势习惯出发,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中传递的信息进行理解、加工、整合。因此,接受主体认知结构、内化能力和精神状态等方面存在个体差异,必然会造成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的差异。当教育内容与受教育者认知结构存在偏差时,受教育者会因外部环境的变化及教育中传递的教育信息发生变化,而对已有的认知结构进行重组、改造,即个体的认知结构因外部刺激的影响,旧的认知结构发生变化以适应新认知的过程。前一种情况的发生是受教育者认知结构数量的扩充,后者则是认知结构性质的改变。
情感是受教育者个体认知的产物,同时也是认知催化成行为的最佳助力剂。没有情感参与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接受活动是不存在的。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选择获取和整合内化环节中,受教育者会通过感觉、知觉等对教育者及其传递的信息产生一定的情感倾向,并在一定程度上决定认知过程的选择和定向。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接受过程中,积极情感起协调、促进作用,消极情感起破坏、瓦解作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过程并非单方面灌输的填鸭式教学,而是师生之间多向、多重、多样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包含丰富的情感体验和明确的价值判断选择。教育者与受教育者良好的互动交流关系,将会促进受教育者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传递内容形成强烈的认同和共鸣,是受教育者有效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最佳时机。
实践是教育过程中由最初的知识接收所形成的初步认知转向行为自觉的最终环节,是检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接受实效性的唯一标准。马克思认为人的属性是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的统一,这种统一正是在实践活动中得以实现的。实践使人的需要的对象、内容和满足方式不断发生变化,从而不断地改造和发展着人的自然属性。受教育者的自觉行为实践,生成和发展着人的社会属性。实践构成了人的存在本体,马克思在实践和社会关系中发现了人的本质,为我们提供了一种从实践活动出发正确理解和把握人的本质的思维方式。人类认识规律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的周期过程,而实践和认识的每一循环周期的内容,都相应地进到了比较高一级的程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接受的有效性体现在受教育者在思想观点、道德认知等方面与教育者传递的思想观点相一致,将自己所认同的、新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结合在一起,构成一个统一的思想体系,并且成为自己人格的一部分,并达到无意识的将内在的个体意识转化为外在的行为自觉。外化阶段是提高受教育者思想认识的重要步骤,也是实现认识飞跃的必然选择。受教育者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接受活动,必然要经过由理论接受到行为实践循环往复的发展过程。
三、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接受的具体优化措施
优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接受的具体措施,主要从优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外部环境以及关注受教育者接受的内部机制影响因素等两方面进行探析,并根据相应的影响因素提出具体优化措施。
一些学者从优化外部环境的角度出发,认为良好的环境能够促使学生积极乐观心态的养成。社会环境影响学生对于教育内容的认同心理,满足其接受心理,能够在潜移默化中促进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接受。注重提升教育者素质,及时更新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内容,使理论适应现实,促进指导实际生活。社会环境和校园环境等外部环境的优化,将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提供无形支撑力量,营造良好环境氛围,构建良好育人环境。
关于受教育者接受的内部机制影响因素优化研究,学者们认为:
首先,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过程中要注意满足受教育者主体的需要,深入考察受教育者实际需要,有针对性地采取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过程中,注重传授内容的灵活性和人性化,理论讲解时尽量做到深入浅出、声情并茂。教育过程中注重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受教育者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立场、方法分析热点、难点问题。升华受教育者的个人追求,注重受教育者个人自由全面发展的同时,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做到社会需要与个人需要相统一。
其次,纠正受教育者主体的认知偏差,纠正不合理思维,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掌握受教育者的认知规律,探析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传授内容、价值选择等与受教育者主体认知上的差异,选择相应的内容、方法对受教育者进行教育引导,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实效性。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过程中,要注重丰富不同层次的认知图式,使马克思主义理论真正内化于受教育者的个体认知之中,而非一味地同化和顺应,在追求平衡的同时保持理性调节。
再次,学界普遍认为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应建立固定、通畅的交流渠道,建立有效沟通机制,加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多向互动。传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双方处于不平等的状态,在教育过程中缺乏情感交流,不利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内容的传递。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互动交流直接影响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接受效果。良好的互动关系有利于教育者深入了解受教育者的认知水平和态度,准确把握所要传达的思想内容与受教育者认知结构之间的差异;有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主动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接受、自主构建认知结构的热情;便于调整教学方式、内容,受教育者通过有效互动管道将思想态度、认识水平、接受程度反馈于教育者,通过双方良性平等互动交流,有利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接受活动针对性和实效性的落实。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当重视师生之间多边、多重以及形式多样的情感交流的相互作用和创造力。
最后,将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具体实践中去。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过程中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强调受教育者的主动性、创造性,组织受教育者参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实践活动,如调查研究、专题讨论、专家讲座、实地访谈等,进行教学式社会体验,在实践中感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真理性和科学性,从而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自觉地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化为受教育者的个人修养,从而最终指导社会实践。从家庭、社会、学校等不同维度构成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合力,保证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连续性、持久性和深入性。
四、评价与展望
(一)既有研究成果述评
“接受”逐渐成为当今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接受实效性和针对性,也将是未来一段时期内学术领域的重要议题。过去的几十年,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接受研究从无到有、从微观到宏观,学者从不同角度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接受进行深入研究,并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接受内涵、接受机制等方面达成共识,这些研究成果将为进一步构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接受研究新格局奠定基础,也为实践中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接受提供依据。
目前,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接受研究范围较广,涵盖多个视角、多个维度,为全面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接受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但目前现有的研究也存在一定不足。首先,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接受理论体系尚未构建完备,仍处于借鉴心理学、传播学等相关学科的基础上,需要进行深入的理论研究和进一步的实践探索。其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接受的相关实证研究较少。目前学界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接受的探讨仍停留在辩证的逻辑分析推理上,缺乏实验、调查的数据支撑以及全面、扎实的理论和实践辩证统一的理论论证。最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接受的追踪调查研究较少,由于人的心理和行为特点会随着时间不断地发展变化,因此,对受教育者进行系统、长时间的连续观察和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接受研究未来展望
首先,应进一步整合教育学、心理学等相关学科理论,加深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接受的研究和探讨,并将之运用于具体实践。对于影响受教育者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相关因素需要进一步分析,具体的优化路径需要在不断实践中进一步调整、细化,以保证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接受研究的实践性和科学性,以期培育能够展现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接受的新成果,创建与思想教育、心理教育相融合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接受新理念,构建科学的理论体系、内容体系和方法体系。
其次,应增强实证研究,强化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辩证关系,扎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接受科学理论开展实证研究,建立精确、完整的数据库,选取适当的实证检验方法,运用现代计量学分析方法科学运算。提出明确研究结论,为解决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接受中存在的问题提供具体的优化方案,并增强方案的可行性,为研究者提供有价值的借鉴,进一步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科领域的纵深发展。
最后,对受教育者进行追踪调查研究,分析得出的数据,清晰地呈现出受教育者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接受的整个过程的心理、行为特点和变化规律,便于观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对受教育者学习生活、社会生活的长期或短期影响。对受教育者的追踪观察可以帮助我们吸取经验、总结规律,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受教育者的具体需要、认知结构变化、情绪波动等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接受的影响,对于调整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内容、教育模式和教育方法等都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