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中西融通的文本选择与对外译介

2021-12-02卞建华

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 2021年6期
关键词:译介林语堂文本

卞建华,石 灿

基于中西融通的文本选择与对外译介

卞建华,石 灿

(青岛大学 外语学院)

促进中外话语体系的有效对接,增强中国文化的亲和力,增进国际社会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和理解,助力中外文化的和谐共生,是翻译在新时代所肩负的重要责任和使命。在中国文化由输入向输出转型的当下,在中国文化要真正走出去且要融进去的当代,堪称文化译出典范的林语堂及其中国文化对外译介思想和实践,无论在当下还是未来,依然值得学习和借鉴。面对全球化过程中的“逆全球化”声音,林语堂的中国文化对外译介实践启示我们要瞄准西方受众及其特定文化需要,作出有针对性的清晰筹划,制定合理的措施,采取合适的策略,助力中国文化走进西方受众的心里。

中西融通;文本选择;对外译介;中外话语体系;有效对接

一、引言

近年来,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中华民族逐渐走向世界舞台中央,让中国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向世界贡献中国智慧,发出中国声音成为新时代的需求。然而,部分西方发达国家开始出现“逆全球化”以及“中国威胁论”的声音,这在某种程度上助长了民粹主义和区域性极右势力的泛起,威胁着全球经济发展和国际社会的稳定(习近平,2021)。这种不和谐的声音表面上看是经济发展和贸易往来的不平衡,实际上与政治制度、文化思想、意识形态等方面的差异有着密切关系。如何在全球化过程中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求同存异,和谐共生,实现“和而不同”、“美美与共”,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理解包容和交流互鉴,需要世界各国、各地区、各民族共同努力。我国实施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就是针对“逆全球化”声音所作出的回应。

后疫情时代,中国文化对外传播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如何用世界听得懂的方式,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文化,贡献中国方案,“努力塑造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向世界阐释推介更多具有中国特色、体现中国精神、蕴藏中国智慧的优秀文化”(习近平,2021),促进中西文化之间的相互吸纳和融合,已成为党和国家以及学界同仁共同关注的问题。而促进中国话语体系与西方话语体系的有效对接,增强中国文化的亲和力,增进国际社会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和理解,助力中西文化的和谐共生,是翻译在新时代所肩负的重要责任和使命。在全球文化格局分化重组的过程中,作为翻译主体的“译者站在了不同语言和文化的交织点上,肩负着传递文化信息、解释文化差异、缓解文化冲突、推动文化融合的使命”(陶丽霞,2013),译者的文化态度、文本选择和译介方式等,自然也成为当下翻译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两脚踏东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的林语堂是中西文化交流史上杰出的学者,其创作、翻译、批评、研究,多栖并行,建树颇丰。作为“中国现代文人中较早面向西方、用英语阐释中国古典文化传统、颇为成功且影响力巨大的一位先行者”(赖勤芳,2013),林语堂秉承中西融通文化观念,坚持中国文化对外译介,倡导在充分消化吸收双重语境中的文化质素的基础上,以易于目标语接受者理解的方式重塑中国经典,兼顾中国文化异质性与异域传播,读者遍布全球各地,影响极为广泛,在国际上享有文化使者的美誉。作为中国文化输出的典范,其丰富的中国文化对外译介实践对于当下中国文化对外传播具有很好的启示和借鉴意义,值得我们认真分析和研究。

二、林语堂的文化观念和态度:中西融通

面对不同的文化,译者往往会采取三种文化立场:“一是站在源语文化立场上,二是站在目标语文化立场上,三是站在沟通源语文化和目标语文化的立场上。第一种文化立场往往导致‘异化’策略及相关的方法,第二种立场则可能使译者采取‘归化’策略及相关办法,而第三种立场则极力避免采取极端‘异化’与‘归化’策略,试图以‘交流与沟通’为翻译的根本宗旨,寻找一套有利于不同文化沟通的翻译原则和方法。”(许钧,2009)林语堂采取的是第三种立场,即中西融通的文化立场,其对中国文化对外译介的成功亦与其中西融通的文化观念和文化态度有关。林语堂在《谈中西文化》一文中指出:“处世哲学社会制度终归东西不同。……西方主动,东方主静;西方主取,东方主守;西方主格物致知之理,东方主安心立身之道;互相调和,未尝无用。”(林太乙,1994a)正如乐黛云(2015)所言:林语堂“对中国文化有深刻而广泛的热爱和了解,能够捕捉到中国文化的精髓;……他比较容易理解西方读者的文化趣味和内心需求,因而有可能针对他们的兴趣爱好,对中国文化给予准确、到位、贴切的解释。”林语堂秉承中西融通文化思想,致力于中国经典重构,在中国文化对外译介过程中,从文本选择、对外译介等各个环节,都精心策划,用心揣摩,对中国文化进行了有的放矢地译介,对中国文化重新编码加以阐释,使其焕发出现代灵性。

三、林语堂基于中西融通的文本选择

林语堂对文本的选择目的性明确,涉猎面广泛。梅中泉(1994)曾用“涉猎的非凡广度,阐释的非凡精度,开掘的非凡深度,行文的非凡自由度”来评价林语堂系列著译作品。林语堂治学文、史、哲三管齐下,总是以全球意识甚至超全球意识研究相关学科,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的,均力求全面透彻的了解。林语堂著译作品内容特别丰富,涉猎过散文、评论、传记、小说、诗歌、戏剧、教科书、词典等各种体裁。在诸多文学流派中,他对性灵派古典文学作品情有独钟,选择的题材多是表达中国人旷怀达观、高逸退隐、陶情潜兴、涤烦消愁的生活方式和浪漫高雅的东方情调的文本。这样的文本选择在当时不仅在认识上填补了西方读者对于中国的认知空白,而且还用东方文明的悠闲哲学批评了美国高度工业机械化社会所造成的人的异化(施建伟,2017)。

四、林语堂基于中西融通的译介策略

基于中西融通的文化观,林语堂摒弃机械的忠实观,秉承“译学无成规”、“翻译即创作”的译学思想,在融化、吸收中国文化的基础上,通过导读整合、互文类比、阐释注释、萃取拓展、亦译亦写等策略,将中国智慧创造性地介绍到西方语境,表现出强烈的读者意识,这些中国文化对外译介策略完美地诠释了其“翻译即创作”的译学思想。其著作讲究精确,言之有据,深度挖掘,域外关照,其行文方式“言必己出,把圣贤和八股先生置之度外”(林太乙,1994b)。林语堂传播中国文化的思维方式正好跟当时的美国社会非常契合。在美国人看来,一方面林语堂讲的生活方式仿佛就是美国的生活方式,因为这是现代社会共有的东西;另一方面他讲的又不完全是美国的东西,因为引用的都是中国的说法。这就是一个很好的结合,这种既有新知又有故识的交流方式,因契合美国读者的阅读视野而引起了强烈共鸣(钱锁桥,2018)。

1 导读整合

林语堂在其著译作品之前大多增加了前言、序言,对相关主题进行导读和介绍,并对其译介的典籍融汇于心,重新排列整合,以便为目标读者提供更加有利的解读语境。例如,林语堂著译作品《老子的智慧》()、《孔子的智慧》()、《生活的艺术》()、《吾国与吾民》()、《苏东坡传》()等著译作品中均有精彩的前言进行主题导读,内容丰富多样,极具研究价值。

2 互文类比

互文性“指语篇生成过程中各种语料相互交叉的、复杂的、异质的特性。一个文本与其他文本之间的相互影响与联系,与之相关的其他文本就是互文(intertext)”(方梦之,2004)。互文性分“宏观互文性和微观互文性,前者指一个文本的整体写作手法与另一个或多个文本具有相似或相关之处,是文本在宏观上与其他文本的联系。微观互文性是指一个文本的某些词句或某些段落的表达与另一个或几个文本相关。”(同上)“互文翻译就是译者在翻译一部文学作品时广泛参照和利用相关互文资源,在借鉴其他文本的基础上力争产生精品译文。”(冯全功,2019)类比是基于两种不同事物或道理间的类似,借助喻体的特征,通过联想来对本体加以修饰描摹的一种文学修辞手法。

我们在阅读林语堂的中国文化著译文本时确实可以感受到显著的互文性特征,即同时期和不同时期经典格言、文化负载词、历史典故和诗词曲赋的多重交织(Barthes,1977;任东升、卞建华,2014),主要体现在林语堂在自己的行文中或隐或显地植入一些相关文本或文本片段,对圣哲思想进行相互印证、解读和对比,如《老子的智慧》和《孔子的智慧》中对庄子、孟子等人论著的借用;借鉴前人的译文,如《孔子的智慧》中的《中庸》部分直接修改并借鉴了辜鸿铭的译文,在《老子的智慧》中借用了亚瑟·威利(Arthur Waley)《道德经》的译文和吉尔斯(H. A. Giles)《庄子》的译文;吸收和利用相关研究资源,如借鉴前人(如G. G. Jung等)对典籍的解读等(冯全功,2019)。

在《老子的智慧》中,为了便于西方读者理解老子思想,林语堂常用西方读者熟知的西方思想来做类比。他还把老子、庄子与西方的著名人物进行类比。林语堂译介中国文化、传播中国智慧、描述中国人物时,非常重视通过互文和类比的方法,为目标读者搭建恰当的认知空间,帮助读者在熟悉和陌生信息之间建立有效关联,降低读者理解陌生信息的难度,从而唤起读者的共情,提高信息传播效果。

3 阐释注释

George Steiner(2001)说:“语言永远处在一个动态变化之中,而在语言的历时和共时现象中,解释或翻译活动始终如一地贯穿其中,即一切交际或交流都是通过解释或翻译来实现的。”由于中西文化在诸多方面存在差异,阐释注释型策略成为中国文化对外译介过程中最常用的策略之一。阐释注释型中国文化对外译介策略指的是以具体的中国文化主题为脉络,以文内注解和文外加注等解释性策略为手法,对所涉及的文化内容进行译介或重写(任东升、卞建华,2014)。这种策略的使用主要由于源语读者和目标语读者存在语境视差,所以要补偿相关信息,旨在为目标语读者提供更有利的理解环境。由于中英双语存在着巨大差异,林语堂在《老子的智慧》正文中增加了许多脚注来解释正文的含义。据统计,大约有179个脚注,其中有97个脚注直接解释了中国哲学的特殊术语。林语堂对老庄思想并非简单地、按照通常意义的翻译,不是对原文一译了之,而是对其加以理解、消化后采用各种方式进行重述,这种重述不仅明畅可读,而且在注释中对许多字词的英译以及原文的主要思想加以评论,并结合中国语言文化进行阐释、阐发,自然十分精彩,易于读者理解和接受。

从林语堂的中国文化对外译介策略中我们可以看到,当按照原文字面翻译不能使目标读者理解原文内容时,林语堂一般采取阐释注释型策略以帮助目标读者理解译文内容。该策略的运用源于其对原作的透彻理解,对目标读者阅读期待的深刻了解,对文本交际效果的热切期望。在目标导向翻译策略的统领下,林语堂翻译方法不拘一格,灵活多变。在具体的操作中,他时而对原文的内容加以扩充,增加解释的文字;时而用解释性文字加以重述,将原文意义转译;时而增加脚注进一步解释说明等,充分发挥了其作为译者、作者、语言学家和文化传播者的主观能动性,有效实施了中国文化对外译介活动。

4 萃取拓展

萃取是对“对原著的叙事品质和语言艺术、目的语诗学规范和预期读者审美进行综合判断后,在译前或译中甚至译后对原著文本的精选取舍”(任东升,2018)。林语堂深知中西文化差异较大,要想让西方读者对孔子学说感兴趣,必须先萃取中国文化思想中的相关核心概念,用多种方式的译介说明使受众领悟到其中的含义,然后再进一步解读相关思想。林语堂在《孔子的智慧》中专门萃取仁、礼、君子、小人等儒家思想中的核心概念,在第五章“论语”和第六章“第一讲:论以六艺施教”分别专论,把孔子内容相关而相对零散的谈话集中在一起,使读者比较容易从整体上把握领会其内涵。林语堂在探讨这些核心概念的含义时,根据语境确定其涵义,再用相应的英文进行阐释。

5 亦译亦写

亦译亦写是翻译原作全部、部分或主要内容并加以评论、阐释和拓展的方法,译写根据特定读者的要求,增加与原作相关的内容,除了阐发和评论外,还包括添加、补充和拓展性创作,加大了译作的信息量和创作的成分(黄忠廉,2002),是一种典型的混杂性或杂糅性翻译。

亦译亦写型中国文化对外译介策略指的是林语堂在援引中国典籍来论证自己文化观点时不完全依照原本进行对译,而是保留其中国文化底蕴的边译边写和兼写兼译,是在翻译写作过程中对中国典籍进行过滤式重现。林语堂在论证自己文化观点时善于援引中国典籍,借助精心编制的文本输出中国文化主题和元素,满足西方读者对中国文化的好奇,同时发挥自己的写作才华增强作品的可读性,引起西方读者的阅读兴趣。他这种亦译亦写的风格无疑是基于对英语读者文化感知力的充分把握。

五、结语

林语堂在中国文化对外译介过程中采取灵活多变的策略是其中西融通文化观在实践层面的体现。林语堂具有多重身份,他不仅是中西文化大使,而且是语言学家、文学家、翻译家和编辑,因而其文化观、语言观、文学观、翻译观四位一体,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辅相成。这就赋予了其更开阔的中西文化交流视野、更深刻的多元文化思想、更自由的译者主体性、更强烈的读者友好意识,也获得了更多目标读者的了解、理解、共鸣和接受,在特定的历史时期起到了促进中西文化文明交流互鉴的作用。当然我们并不讳言在林语堂中国文化对外译介过程中,由于受文本内外因素的影响,其著译作品得与失并存,存在着历史局限性。但这是中西方文化由隔阂走向共融的过程中必然要经过的一个阶段。我们在评价林语堂当时的译介目的和策略时,需尽力把其还原到当时的历史语境下,探究其传播中国语言文化的目的、策略及得失,只有这样才有助于我们以史为鉴,继往开来。习近平主席在2016年5月17日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出:“我们不但要让世界知道‘舌尖上的中国’,还要让世界知道‘学术中的中国’、‘理论中的中国’、‘理论中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中的中国’,让世界知道‘发展那中的中国’、‘开放的中国’、‘为人类文明作贡献的中国’。”习近平主席2021年5月31日在十九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时又强调:“要采用贴近不同区域、不同国家、不同群体受众的精准传播方式,推进中国故事和中国声音的全球化表达、区域化表达、分众化表达,增强国际传播的亲和力和实效性。”在中国文化由输入向输出转型的当下,在中国文化要真正走出去且要融进去的当代,面对世界全球化过程中的“逆全球化”声音,堪称文化译出典范的林语堂及其“入西述中”思想和实践,无论是在当下还是未来依然值得研究和借鉴。我们要瞄准目标受众的阅读期待和接受心理,作出有针对性的清晰筹划,选择展现真实、全面、立体中国的文本,采取多元化译介手段和传播途径,助力中国文化走进目标受众的心里。

[1] Barthes, R. 1977.[M]. London: Fontana.

[2] Steiner, G. 2001.[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s Education Press.

[3] 卞建华. 2005. 对林语堂文化变译的再思考[J]. 上海翻译, (1): 47-50.

[4] 方梦之. 2004. 译学词典[Z].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5] 冯全功. 2019. 中华译学馆·中华翻译家代表性译文库·林语堂卷[C]. 杭州: 浙江大学出版社.

[6] 黄忠廉. 2002. 变译理论[M]. 北京: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7] 赖勤芳. 2013. 中国经典的现代重构——林语堂“对外讲中”写作研究[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8] 李雪. 2017.“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想性与现实性[J]. 探索, (5): 105-109.

[9] 林太乙. 1994. 林语堂传[M]. 太原: 北岳文艺出版社.

[10] 梅中泉. 1994a. 林语堂名著全集(第1卷)[M]. 长春: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11] 梅中泉. 1994b. 林语堂名著全集(第18卷)[M]. 长春: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12] 钱锁桥. 2018. 林语堂的文化底色[DB/OL]. https://culture.ifeng.com/c/7nbNRLeeJ4i.

[13] 任东升. 2018. 萃译之辩[J].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4): 16-20.

[14] 任东升, 卞建华. 2014. 林语堂英文创作中的翻译现象[J]. 外语教学, (6): 95-99.

[15] 施建伟. 2017. 近幽者默——林语堂传[M]. 北京: 华文出版社.

[16] 陶丽霞. 2013. 文化观与翻译观——鲁迅、林语堂文化翻译对比研究[M]. 北京: 中国古籍出版社.

[17] 许钧. 2009. 翻译概论[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8] 乐黛云. 2015. 从中国文化走出去想到林语堂[N]. 中国文化报, 12-18(3).

H059

A

1008-665X(2021)6-0030-07

2021-09-27;

2021-11-02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林语堂作品的中国文化变译策略研究”(14BYY012);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文化传译策略研究——以林语堂编译写策略为个案”(11CWXJ03)

卞建华,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中西译论、中国文化海外传播、翻译教学

石灿,讲师,博士,研究方向:中西比较诗学、翻译史、古诗英译

(责任编辑:张新萌)

猜你喜欢

译介林语堂文本
晚清来华德国人的中医典籍译介及其学术影响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三字经》裨治文的两次译介行为考察
林语堂:幽默艺术与快乐人生
作为“文本链”的元电影
搭文本之桥 铺生活之路 引习作之流
探访林语堂故里
余华作品译介目录
阎连科作品译介①
1940年林语堂短暂的重庆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