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好中国故事,创新话语体系
2021-12-02王晓辉
王晓辉
讲好中国故事,创新话语体系
王晓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必须建立与其国际地位相适应的对外话语体系。对外话语体系是在对外传播实践过程中不断探索出来的,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今天,讲好中国故事就是最好的对外传播实践。站稳中国立场,追求共同价值,挖掘有效资源,真诚坦率沟通,避免自说自话,提升语言能力,建立话语体系。
对外话语体系;建设;创新
对外话语体系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国际交流实践中,逐步形成国际社会普遍认可和接受的系统话语表达,蕴涵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政治立场、价值取向、文化传统和语言表达等多种要素。
对外话语体系是一个奢侈品。我们常说弱国无外交,其实是弱国没有自己的独立话语体系,一个国家有了发达的经济、强大的军事和影响力广泛的文化,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了重大作用,才能拥有自己独立的对外话语体系。
今天的中国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上,日益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现在的中国有能力、有条件、也必须建立起自己独立的对外话语体系。
建立对外话语体系必然要涉及到立场、观点和方法。
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道路、中国共产党领导、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我们的政治立场。从这个政治立场出发,中国要为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谋福祉,这是我们追求的人类共同的价值。
确定了立场和观点,我们就要从方法上多下功夫。翻译教学和对外传播工作,是中国话语表达的“最后一公里”,直接关系到话语体系建设的成效和质量。
第一,对外话语体系的建设和创新应该建立在“四个自信”的基础上。中国5000年的悠久文明,100多年可歌可泣、追求民族自由解放的斗争,40年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还有56个多彩多姿的民族文化、壮丽的河山以及丰富的美食,这些都为我们讲好中国故事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素材。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伴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文化也成为了一张靓丽的国家名片,京剧、书法、剪纸、武术,正在吸引越来越多关注的目光。在国际事务中,中国也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中国不仅高效地控制了疫情,在全球抗疫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还竭尽所能向其他国家提供支持和帮助。这一切都坚定了我们在国际舞台上的“四个自信”,为我们建立对外话语体系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第二,对外话语体系的建设和创新是贯穿思想观念、话语输出、语言转换的全过程,需要用心、用力、用情做好每一个环节。一是要找准对外传播的资源。中国的故事每天都在发生,但并不是每一个故事都适合对外传播。在选择的过程中,我们要寻找、提炼那些外国受众能够理解并且容易引起共鸣的内容,换句话说,也就是共同性和相关性。二是要用好语言。用好语言包含两个层次,即沟通交流层面上的语言和社会文化层面的语言。首先,从事翻译和对外传播的工作者要有坚实的语言基础,能够清晰熟练地用外语表达;其次,要对传播对象的历史文化、社会宗教、风俗习惯有比较深入的了解。熟练掌握外语是建立对外话语体系、讲好中国故事的基础。因历史文化的不同,任何一种语言都有其独具特色的表达方式和语言风格,翻译的时候要格外注意。例如,中文说“牛饮”,英文则说drink like a fish;中文说“鸡皮疙瘩”,英文则说goose bumps;中文说“睡得像猪一样”,英文则sleep like a log;中文说“烂醉如泥”,英文则说as drunk as a fiddler。这些中英词汇意思十分相近,但存在细微的差别,在语言转换过程中一定要认真体会。
也许是因为中国改朝换代大多是通过农民起义和战争来实现的缘故,汉语中与战争和兵器相关的成语特别多,译者在翻译时稍有不慎就可能造成误解。例如,中国人争论问题叫“唇枪舌剑”,观点对立叫“针锋相对”,目的明确叫“有的放矢”,指出问题叫“一针见血”。说话既可以“绵里藏针”,也可以“单刀直入”;既有“笑里藏刀”,也有“口蜜腹剑”;既有“含沙射影”,也有“两面三刀”。改革要“大刀阔斧”,干事要“真刀真枪”,为大局要“壮士断腕”,为朋友要“两肋插刀”,为理想要“赴汤蹈火”,为主义要“粉身碎骨”。这些词语如果直译,外国人会认为我们中国人个个舞枪弄棒,都是玩命的主儿。又如“打好组合拳,帮助贫困户”这样的表达,如果翻译的时候不假思索,随手译成help the poor families with combination blow就会闹出笑话,因此在翻译时要格外注意。
从事对外传播除了语言层面的问题,还要格外重视社会文化层面的差异,也就是说,我们要用外国受众能够理解和接受的方式进行传播,其效果往往事半功倍。20世纪50年代初,周恩来总理率中国代表团参加日内瓦会议,这是新中国外交的首秀。中国代表团带去了一部电影——《梁山伯与祝英台》,目的是让与会代表能在会议期间了解一些中国的文化和艺术。节目单做好之后,周总理发现了问题,把《梁山伯与祝英台》译成Liang Shanbo and Zhu Yingtai,外国朋友能看得懂吗?最后,按照周总理的建议,电影名字被翻译成了Chinese Romeo and Juliet。对于熟悉莎士比亚戏剧的西方受众来说,看了这个名字他们马上就能够明白大致的剧情了,同样凄美的爱情故事,尽管发生在不同的国度、不同的时代,但是同样能够打动受众。
所以,我们的对外话语体系建设不仅是一个翻译的问题,它是一个全链条,更是一个系统工程建设。
第三,对外话语体系的建设和创新并不意味着标新立异或华丽的语言,而是要力求实事求是,平实准确。目前我们的汉语表达受公文文体、政策文件、口号式宣传以及互联网的影响太严重,汉语中的雅言正声受到很大冲击,有话不好好说的现象非常突出。
笔者曾看过一个电视美食节目,介绍如何做螃蟹。但是解说词让人震惊:“蛋黄的温柔与辣椒的清香,为螃蟹的鲜美注入了洪荒之力。不知不觉中你时刻陶醉在舌尖的高峰体验中。”如此铺锦列绣,摛章绘句,只不过是在讲述食用螃蟹的感受,这样的话语表达与对外翻译让受众如坠雾中,不得要领。
第四,对外话语体系建设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要强调目标导向。不仅要让中国的受众清楚,更要让外国的受众明白。笔者曾参加过一次翻译工作,中外的两个市长坐在一起,国外的市长就谈自己的城市有哪些美食、美景,欢迎大家去参观旅游。我们的市领导讲当地市政府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把群众的利益摆在前面,把群众的冷暖放在心里,绝不把群众的安危放在脑后。如此转换成英语,一会儿是前面,一会儿是后边,一会儿是心里,搞得外国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我们在介绍中国国情的时候经常会提到“改革开放以来”、“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十八大以来”,但是对于那些不甚了解中国的外国人来说,他们很难算清楚上述时间段究竟是多长时间,从什么时候开始。有些对于我们来说是常识,但对于外国人来说就是知识,在翻译和对外传播中必须充分考虑目标受众的文化背景与接受能力,寻找中外文化的契合点和共同话语。
第五,对外传播工作者的素质与基本要求。对外话语体系建设要求从事翻译、外交、新闻等一线对外传播工作者应该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素质和能力:
一是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展示中国形象。
二是要做到内知国情,外知世界。对中国的传统历史文化和当今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国际形势,尤其是传播对象国家的文化、社会、经济和宗教的相关知识,要有深刻的理解和把握。在今天“一带一路”建设的大背景下,如果不了解汉唐历史和古丝绸之路的历史以及中国和丝绸之路沿线国家交往的历史,就很难讲好今天丝绸之路的故事。
三是要有强大的议题设置能力。西方的智库和媒体非常擅长议题设置,通过“龙象之争”、“修昔底德陷阱”等概念的提出、论证和传播,将本来是开放发散的话题圈在预先设置的议题当中,从而掌握舆论的主动权。以“龙象之争”为例,这是英国学者戴维·史密斯在20世纪90年代在《龙象之争:中国、印度与世界新秩序》()一书中提出的概念,经过不断的传播、解读和放大,这个概念可以说是深入人心,给人们留下龙与象(中国与印度)一定要竞争,而且一定要争个没完没了甚至你死我活的错误印象。这个议题设置对中国和印度的发展以及两国关系造成了巨大的障碍。因此,中国在建立对外话语体系的时候,就必须要培养强大的议题设置能力,通过“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平崛起”、“中国方案”等议题设置,为中国的发展和世界的和平稳定提供良好的舆论氛围。
四是要有扎实的语言基本功和高超的翻译能力。语言翻译是对外传播的最后一公里,翻译质量决定传播效果,也会对话语体系的建设产生深刻的影响。林语堂的作品为什么能够成为西方世界了解中国的窗口?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林语堂用优美纯正的英文,通过《吾国吾民》()、《京华烟云》()、《浮生六记》()、《生活的艺术》()等创作和翻译,把中国的故事讲得栩栩如生。中国迈进了新时代,建立和创新对外话语体系亟需高质量的翻译人才,这是学校、社会和国家应该共同关注并要付出长期努力的一件大事。
五是要有运用新媒体和新技术的能力和营造互动的能力。互联网和以Facebook及Twitter为代表的新媒体为国际传播提供了广阔的新空间,使我们的声音能够绕开西方传统媒体的壁垒,在社交媒体上触达西方受众。总体上,社交媒体是观点个性化表达和碰撞的平台,所以,媒体产品要适合在社交平台传播且能激发互动。总之,建立对外话语体系必须要考虑时代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从内容、形式、技术、渠道等多方面下功夫。
六是要具备深深的家国情怀。讲好中国故事,建立对外话语体系,从事对外传播,必须饱含对国家、民族的深情和对中国文化的热爱,这样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并为此付出艰苦的努力。
话语体系是在对外传播的实践中形成的,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话语体系的建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和复杂的系统工程。我们要有信心、有决心,通过理论和实践层面不断探索,构建表达准确、真诚坦率、端庄大气的中国对外话语体系。
D822
A
1008-665X(2021)6-0007-05
2021-09-27;
2021-11-02
王晓辉,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党委书记、总编辑,中国翻译研究院副院长,北京语言大学博士生导师
(责任编辑:张新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