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共产党建党准备阶段翻译史研究综述

2021-12-02王铭玉邹昊平

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 2021年6期
关键词:陈望道译介译本

王铭玉,邹昊平

中国共产党建党准备阶段翻译史研究综述

王铭玉,邹昊平

(天津外国语大学 翻译与跨文化传播研究院;天津外国语大学 欧洲语言文化学院)

根据学界关于建党准备阶段翻译史的现有成果,本文分别从研究方法、研究视角、研究目标、研究对象及内容等方面对其逐一解读。笔者对“建党准备阶段”这一概念进行了阐释与界定,概括分析了当前建党准备阶段翻译史的史料搜集法、史料分析法,全面梳理了建党准备阶段翻译史研究的时空视角、学科视角,同时重点解析了现有成果中译史重写这一研究目标,系统探究了建党准备阶段翻译史的研究对象及内容。最后,基于上述分析与考察,初步总结了建党准备阶段翻译史研究的现状与不足,并就此提出了科学合理的解决方案与研究展望。

建党准备阶段;翻译史;史料分析

一、引言

自20世纪初以来,由中国共产党人开展的翻译活动已有百年历史。在中国共产党百年诞辰之际,对其百年翻译史的系统研究成为当前学界的首要任务。“从史学视角来看,不管什么历史活动,不可能一夜之间突然出现,必然会有一个前期酝酿和认识的过程。”(贾洪伟,2019)因此,开展中国共产党百年翻译史的体系探究不可忽视对中国共产党建党准备阶段翻译史的追溯考察。本文从建党准备阶段翻译史的现有成果出发,对其研究方法、研究视角、研究目标、研究对象及内容进行分析解读,以期为当下中国共产党建党准备阶段的译史研究提供参考,更为中国共产党的百年译史探析奠定基础。

二、概念界定

自辛亥革命爆发至共产党成立,中国共产党的“前身”在这一阶段出现、形成,因此我们便将该阶段定义为中国共产党建党准备阶段。1942年3月,毛泽东同志在中央学习组指导学习研究中共党史时明确指出:“我们研究党史,只从1921年起还不能完全说明问题,恐怕要有前面这部分的材料说明共产党的前身。这前面的部分扯远了嫌太长,从辛亥革命说起差不多,从五四运动说起可能更好。”“不说明以前的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对于共产党的成立和以后的历史,也就不能说得清楚。”(毛泽东,1993)因此,本文的建党准备阶段以辛亥革命为起点,在时间范畴上具体明确为1911-1921年。

三、研究的总体概况

笔者选取“中国共产党早期翻译史”、“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译介”、“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的翻译与传播”等关键词,以2021年1月为截止时间,借助中国知网(CNKI)数据平台,累计检索得出132篇相关文献。经过进一步研读与筛选,最终确定符合“中国共产党建党准备阶段翻译史研究”这一主题的相关文献共计82篇,其中核心期刊论文46篇,占比56%;高校优秀硕博论文9篇,占比11%。在笔者选取的一系列文献中,核心期刊论文与优秀硕博论文的学术权威性较强,研究价值较高,保证了本文研究的科学性与理据性。

1 研究方法

史料的搜集整理与分析运用是归结史论的重要前提,也是史学研究中的关键步骤。“一个翻译史研究课题能否取得成功,关键在于翻译史料之运用;而成功运用翻译史料的前提与关键则是能搜集到足够多的、系统化的翻译史料。”(郑锦怀、岳峰,2011)因此,既往治史者对于史料搜集与分析的方法选择尤为值得我们关注。经过对上述现有成果研究方法的剖析研读,笔者现就其中的史料搜集法、史料分析法展开如下阐释。

1.1 多渠道、多形式的史料搜集

就现有的研究成果来看,建党准备阶段翻译史的史料来源丰富,搜集方式多样。例如,李永春和席云鹏的《蔡和森翻译和传播<共产党宣言>考析》一文,其关于蔡和森与译作《共产党宣言》的史料搜集主要借助于萧三、陈毅、李立三等人的回忆录,以及1920年蔡和森致毛泽东书信等资料的加工整合。《查找建党前后张西曼翻译的<俄国共产党党纲>的经过》一文中,张小曼通过中国革命博物馆、中央档案馆、俄罗斯国立图书馆、法国里昂市立图书馆等处的实地走访和互联网在线检索,对张西曼有关《俄国共产党党纲》翻译活动的相关史料展开搜集。陈祥有在《陈望道翻译<共产党宣言>》一文中主要依托对陈致道个人回忆、1981年受访资料以及朱顺佐和宁树藩等人文献记录的筛选梳理来获取陈望道翻译《共产党宣言》的有关史料。在《陈望道讲述翻译<共产党宣言>前后的故事》一文中,谈其以对《上海盟讯》相关报道的资料查阅,最终得以挖掘陈望道在1961年民盟市委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4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这一史料。在《毛泽东初读<共产党宣言>的版本及翻译史实考辨——兼与陈家新研究馆员商榷》一文中,为考证毛泽东初读《共产党宣言》的版本,杨德勇主要通过《毛泽东早期文稿》、《回忆新民学会》等文献与《毛泽东早年心路历程》、《早年毛泽东》、《毛泽东早期哲学思想探源》、《毛泽东传》等著作的研读分析实现史料的积累与整理。《从北京大学图书馆<1919-1920年西文图书登录簿>看李大钊对马克思主义的引进与传播》一文中,邹新明、陈建龙主要借助北京大学图书馆馆藏的线下查阅,完成《1919-1920年西文图书登录簿》一书的史料搜索。

1.2 多译本对比的史料分析

在建党准备阶段翻译史研究中,以译本为史料的现有成果主要采取一语多译本、多语多译本的对比分析法。一方面,关于一语多译本的史料分析,陈家新在《<共产党宣言>在中国的翻译和版本研究》一文中,通过对《共产党宣言》成舍我、谭平山、源泉、陈望道、刘秉麟、张闻天、李泽彰等人的多译本对比探析,对《共产党宣言》翻译活动的诸要素展开了挖掘。借助《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源头一瞥——从<共产党宣言>重要语句的中文翻译说开去》一文,杨金海将马君武《社会主义与进化论比较》、陈望道《共产党宣言》以及其他马克思主义著作译本进行对比,由此完成诸多译文翻译问题的探讨。在《马克思主义早期传播过程中译者的角色转化——以<社会主义神髓>四个译本的变迁为例》一文中,为进一步探究马克思主义著作译者的主体特征,汪越对《社会主义神髓》的四个译本(达识译社译本、蜀魂译本、创生译本、高劳译本)同样采取了对照研究。另一方面,对于多语多译本的史料分析,在《版本源流与底本甄别。陈望道<共产党宣言>文本考辨》一文中,陈红娟选取《共产党宣言》的陈望道中译本、赛米尔·穆尔英译本、幸德秋水与堺利彦日译本为研究史料,通过多语多译本的对比分析实现相应主题的史学考证。在《译本的历史记忆:陈望道译<共产党宣言>解读》一文中,为进行陈氏译文特征的微观探析,王东风、李宁采取了《共产党宣言》中译本(陈望道)、英译本(赛米尔·穆尔)与日译本(幸德秋水、堺利彦)的比较分析法。同样,在《<共产党宣言>的传播·翻译史概观》一文中,为开展译本史料的内部分析,大村泉对《共产党宣言》的中、日、英译本也同样作了对比研究。

2 研究视角

从研究视角来看,建党准备阶段翻译史研究成果中主要涉及两大类视角:时空视角、学科视角。

一方面,“传统意义上的时空视角,这是翻译史研究最常见的一种视角,可以研究一个国家的翻译史,还可研究一定时期的翻译史”(许钧、朱玉彬,2007)。就建党准备阶段翻译史而言,其翻译活动的研究视角既体现出不同阶段的时间特征,同时也具有不同地域的空间特征。在具体的史学研究中,时空视角虽密不可分却又各有侧重。

在《<共产党宣言>在中国的译介要素分析:1899-1949》一文中,雷芳主要侧重于时间视角,围绕《共产党宣言》在1899-1949年这一时期的译介活动进行梳理。邱少明在其博士学位论文《民国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翻译史(1912至1949年)》中,从时间视角实现民国马克思主义相关著作翻译活动的内部窥探。在《<资本论>在中国的翻译、传播和接受:1899-2017》一文中,徐洋、林芳芳两位学者重点运用时间视角,详细介绍1899-2017年期间《资本论》在中国的翻译过程。

除上述时间视角之外,空间视角也在现有的研究成果中得以广泛运用。例如,在《从欧洲到温州——我国翻译、传播<共产党宣言>的故事》一文中,杨金海和范强鸣两位学者主要基于跨地域的空间视角,着重探讨有关《共产党宣言》自欧洲到温州的跨国别翻译活动。张豹在其硕士学位论文《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的日本渠道研究(1899-1921)》中,以空间视角为中心,深入探究马克思主义由日本进入中国的译介活动。在《俄国-苏联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著作传入中国的历史回顾》一文中,胡为雄重点借助空间视角,围绕俄苏马克思列宁主义著作传至中国的翻译活动展开追溯。同样,在其《赴日留学生与“日本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一文中,胡为雄侧重以空间视角,就日本马克思主义通过留学生传入中国的翻译活动详细阐述。

另一方面,多种学科视角是翻译史研究跨学科性质的重要体现。“学科的交叉与融合,能整合优质资源,碰撞思想火花”(刘巧玲、许钧,2021),这在翻译史研究方法、研究视角中有着充分体现。穆雷和欧阳东峰(2015)在《史学研究方法对翻译史研究的阐释作用》一文中认为:“目前翻译史研究方法可借鉴两大类学科方法:一是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如历史学、人类学、社会学等;二是自然科学研究方法,如计量学、心理学等。”相应地,翻译史研究视角也与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相互观照,最终构成历史学、文献学、考据学、翻译学、文化学、政治学、统计学等诸多学科视角。

2.1 历史学视角

在《恩格斯著作在中国早期传播的历史考察》一文中,于艳艳主要借助历史学视角,整体考察20世纪初恩格斯著作在中国的译介情况。胡为雄在《俄国-苏联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著作传入中国的历史回顾》一文中通过史学视角详细回顾了1920-1990年俄苏马列主义的译入活动。王宁在其《翻译在新文化运动中的历史作用及未来前景》一文中,运用历史学的研究视角,深入挖掘马克思主义翻译活动对于新文化运动的历史启示。

在《陈望道翻译<共产党宣言>的前前后后》一文中,周会会以史学视角为侧重,对陈氏《共产党宣言》的翻译活动展开梳理。周霞和曾长秋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最初传播者——介绍陈望道之前中国学者对<共产党宣言>的翻译活动》一文中,同样依托历史学视角,围绕1920年之前的《共产党宣言》翻译活动进行全面剖析。

2.2 文献学、考据学视角

在《<共产党宣言>汉译历史与译本演变》一文中,谭渊借助文献的搜集与考证,梳理了《共产党宣言》译作版本。陈家新在《<共产党宣言>在中国的翻译和版本研究》一文中,同样通过对《共产党宣言》译本史料的考析,探究了《共产党宣言》的译作翻译与版本情况。在《<共产党宣言>汉译考》一文中,黄忠廉基于文献考据视角对19世纪末至2008年间《共产党宣言》的译者、译本、出版展开文献搜集与史料考证。

在《<共产党宣言>最早中文版翻译及保存》一文中,赵立霞和素秋围绕1920年陈氏《共产党宣言》的翻译背景、翻译过程、印刷出版及历史意义进行资料搜集与译本考据。在《20世纪<共产党宣言>汉语全译本考录》一文中,郑锦怀以文献学、考据学为视角深入挖掘《共产党宣言》陈译本的初版时间。在《从北京大学图书馆<1919-1920年西文图书登录簿>看李大钊对马克思主义的引进与传播》一文中,邹新明和陈建龙通过文献学、考据学视角对《1919-1920年西文图书登录簿》这一史料予以详尽解析。

2.3 翻译学、语言学视角

在有关翻译问题的微观探析方面,陈红娟在《版本源流与底本甄别:陈望道<共产党宣言>文本考辨》一文中,借助翻译学、语言学视角对不同译本的术语译法展开对比研究。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源头一瞥——从<共产党宣言>重要语句的中文翻译说开去》一文中,杨金海也同样将《共产党宣言》的词句译法贯以翻译学、语言学视角进行深入解读。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原初问题初探——以<共产党宣言>文本翻译为例》一文中,梁振宁以翻译学为主要视角,全面阐释《共产党宣言》的文本翻译问题。在《<共产党宣言>的早期汉语节译:基于翻译视角的考察》一文中,张蝶以译学视角针对《共产党宣言》早期译本的翻译对象予以探析。李田心的《<共产党宣言>首句翻译探析》也优先选取翻译学视角,围绕陈氏《共产党宣言》译本首句的翻译问题深入解析。

在有关翻译活动的译学分析方面,李百玲借助《从翻译看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一文,从翻译学视角对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翻译活动的意义与价值详细考察。王东风和李宁的《译本的历史记忆:陈望道译<共产党宣言>解读》从译学视角出发,以语言学视角为基础,系统探析《共产党宣言》译作的语言特征。王铮在《陈望道——中文<共产党宣言>全译本第一人》一文中着重从翻译学视角围绕陈望道的翻译活动及其译学价值进行解读。在《陈独秀的译事活动和译学见解》一文中,韩虎林借助翻译学的研究视角,对陈独秀20世纪早期的翻译活动展开内部考察。在《汉译日文图书在早期马克思主义传播过程中的作用论析》一文中,金鑫荣和田雁采用翻译学视角,就日译本对于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翻译传播的译学价值进行深入挖掘。

2.4 传播学视角

在《从欧洲到温州——我国翻译、传播<共产党宣言>的故事》一文中,杨金海和范强鸣借助传播学视角对《共产党宣言》从欧洲到温州的译介与传播进行探讨。从娇娇在《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及其当代启示》一文中以传播学的研究视角,对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传播的背景与意义深入挖掘。王刚的《<共产党宣言>在中国早期传播的特点——以<共产党宣言>的翻译和传播为视角》基于传播学视角,结合《共产党宣言》中译本的传播方式展开梳理。在《五四时期李大钊向青年学生群体传播马克思主义的途径研究》一文中,舒悦通过传播学视角实现对李大钊关于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传播路径考察。

在《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原因及方式探析》一文中,张馨月基于传播学的考察视角,对翻译著作、兴办报刊、设立进步社团等马克思主义传播方式进行归纳。在《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路径及其启示》一文中,张磊以传播学视角对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背景、过程与意义展开系统探析。

2.5 译介学

在《<共产党宣言>在中国的译介要素分析:1899-1949》一文中,雷芳主要运用译介学视角,围绕1899-1949年《共产党宣言》在中国的译介对象、方式等特征展开研究。在《陈望道译本之前的<共产党宣言>译介及其政治目的分析》一文中,王新刚以译介学为视角,对20世纪初至十月革命时期《共产党宣言》译介的主体、过程、问题及价值进行解读。

方红在《20世纪早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译介传播》一文中从译介学研究视角对五四运动前马克思主义的译介背景、译介方式等深入阐释,在其另一篇文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译介源头探析》中,同样以译介学的研究视角,详细探析马克思在中国初期译介的来源、背景、方式及效果等要素。张殿清的《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与出版印刷界的贡献——纪念马克思诞辰二百周年和<共产党宣言>发表一百七十周年》一文侧重译介学视角,着重考察出版机构对于马克思主义著作译介的作用与影响。

2.6 政治学视角

在《李汉俊对早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贡献及启示》一文中,虞志坚和钟声借助政治学视角详细探究李汉俊早期马克思主义翻译活动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在联系。在《马克思、恩格斯著作翻译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作用研究——以<共产党宣言>的翻译出版为例》一文中,高淑玲运用传播学的研究视角,对马克思主义著作翻译、《共产党宣言》翻译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之间的深层关系展开剖析。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前后马列主义著作的翻译及传播研究》一文中,辛旭基于政治学视角围绕马克思主义译介活动对于中国革命的指导过程进行解读。闫子玲的《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研究》一文同样从政治学视角深入挖掘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的传入对于中国革命、中国共产党成立的价值与意义。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马克思恩格斯著作在中国的翻译与传播》一文中,李伟和马静通过政治学视角全面考察马恩著作翻译活动对于中国革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价值与意义。

除了上述6个主要学科视角外,建党准备阶段翻译史现有成果中关于其他学科视角的体现相对较少。例如,在硕士学位论文《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的日本渠道研究(1899-1921)》中,张豹选用统计学视角,针对1899-1921年期间日本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译作刊发情况进行计量分析。王东风和李宁在《译本的历史记忆:陈望道译<共产党宣言>解读》一文中,以文化学视角为参照,围绕陈氏《共产党宣言》的译文翻译与新文化运动的历史文化语境展开探讨。

3 研究目标

通过史料的搜集、甄别与分析归纳得出科学、全面的译史史论是译史研究的重要任务。对既有史论去伪求真,空缺译史开展填补,即译史重写成为译史研究的必需环节,也是译史学家们的主要研究目标之一。一方面,关于译史重写中既有史论的去伪求真,谢天振(2019)教授曾在《百年五四与今天的重写翻译史——对重写翻译史的几点思考》一文中作出以下解读:“对于一些被译界普遍接受的观点,诸如对严复“信、达、雅”的认识、对林译价值的认识等,也应该站在今天的理论认识高度,进行新的阐释和分析。”另一方面,译史重写过程中还要求治史者对以往学界鲜有提及或尚无关注的空缺译史开展填补研究。就本文的中国共产党建党准备阶段翻译史研究而言,体现译史重写这一研究目标的现有成果占比较小,共计5篇。

3.1 史论的去伪求真

在由陶柏康译、石川祯浩的《关于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一文中,作者对日本出现的《共产党宣言》出版物、手抄本等史料深入挖掘,最终得出陈望道译本以《共产党宣言》日译本为参照这一史论,推翻既往学界陈氏译本以英日译本为参照蓝本的错误观点。借助《20世纪<共产党宣言>汉语全译本考录》一文,郑锦怀运用文献学、考据学方法,对《共产党宣言》陈译本的出版时间进行挖掘,得出《共产党宣言》陈译本于1920年8月由又新印刷厂印刷面世的客观史论,纠正既往学界《共产党宣言》陈译本于1920年4月在社会主义研究社出版的错误结论。

在《毛泽东初读<共产党宣言>的版本及翻译史实考辨——兼与陈家新研究馆员商榷》一文中,杨德勇通过对报纸、文献、刊物等大量的史料分析,充分证实毛泽东初读的《共产党宣言》为罗章龙译本这一史论存在偏颇,并得出1921年11月前罗译本并不存在,《共产党向宣言》刘仁静译本并不存在及毛泽东初读的《共产党宣言》为陈译本的最新史论。

3.2 译史的空白填补

《查找建党前后张西曼翻译的<俄国共产党党纲>的经过》一文中,为弥补张西曼遗著委员会解散导致的译史空缺,张小曼通过对张西曼《俄国共产党党纲》译作版本的全面搜集,填补了学界关于张西曼翻译活动的译史空白。邱少明在其博士学位论文《民国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翻译史(1912至1949年)》中,对1912-1949年期间(包括建党准备阶段)学界少有提及的《列宁的妇女解放论》(1921)、《俄罗斯的新青年问题》(1920)等马克思主义非经典译作进行挖掘,填补了译史的空白。

四、研究的主要问题

笔者从现有成果的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展开探讨,以期对中国共产党建党准备阶段翻译史研究的重点问题全面把握。一般而言,翻译史的研究对象涉猎广泛,层次丰富。许钧和朱玉彬(2007)两位学者在《中国翻译史研究及其方法初探——兼评五卷本<中国翻译通史>》一文中指出:“翻译史作为一门学科史,它的研究对象可以说是过去和现在发生的种种翻译现象,重点包括翻译活动、翻译事件、翻译人物、翻译机构、翻译流派等。”关于译史研究对象的探讨,穆雷和欧阳东峰(2015)也有类似阐述:“翻译史研究有不同的描写对象和叙述结构,如翻译家、翻译机构、翻译思想、翻译理论、翻译作品、翻译运动等。”参照上述定义,通过对现有研究成果的分析解读,根据其思想内容的导向侧重,笔者就当前中国共产党建党准备阶段翻译史的研究对象进行如下划分:翻译人物、翻译作品、翻译理论、翻译活动、出版机构。

1 以翻译人物为导向

此类研究成果共计17篇,其中身份考证类2篇,教育、工作经历类5篇,思想立场类6篇,翻译目的与动机类5篇,译者构成类2篇,译者风格类2篇(文献分类数据存在重复,下文同)。由于文章篇幅所限,笔者在下文只择取相关的部分成果予以介绍。

关于译者身份的考证,周国长《<十月革命给了我们什么>的翻译与传入》在一文中对建党前《十月革命给了我们什么》的译文作者展开追溯。在《蜀魂是我国最早全文翻译<共产党宣言>的人》一文中,黄国秋和田伏对1907年《共产党宣言》的最早译者“蜀魂”的身份深入挖掘。

对于译者教育背景与人生经历的探讨,在《陈望道翻译<共产党宣言>》一文中,陈祥有围绕陈望道的教育背景、工作经历进行详细梳理。许黎英和朱顺佐在《简论陈望道早期宣传马克思主义与建党活动》中对《共产党宣言》译者陈望道参与、组织上海共产党等相关生平事迹予以探究。

在译者的思想立场方面,陈德用和张瑞娥在《杨明斋的翻译活动探微》一文中就译者素养、文化态度等方面深入探析。在《从翻译看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一文中,李百玲以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著作译者的政治立场为对象展开相关阐述。许黎英和朱顺佐在《简论陈望道早期宣传马克思主义与建党活动》一文中对陈望道自身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培养与塑造进行介绍。

关于译者的翻译目的与动机,方红和王克非在《<共产党宣言>在中国的早期翻译与传播》一文中针对1920年前《共产党宣言》译者翻译动机的变化全面解读。汪越在《马克思主义早期传播过程中译者的角色转化——以<社会主义神髓>四个译本的变迁为例》一文中就《社会主义神髓》四个译者的翻译目的展开逐一剖析。

至于译者的构成问题,胡为雄在《赴日留学生与“日本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一文中对20世纪初日本马克思主义的中国译者构成(摩汉、李凤亭等日本留学生,陈独秀、施存统、王右木等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以及范寿康、陈溥贤等在日学者、媒体界人士)实现系统梳理。在译者风格方面,程运麒在《李季<社会主义史>马克思章的译介问题研究》一文中围绕李季《社会主义史》偏于白话的翻译风格进行解析。

2 以翻译作品为导向

此类研究成果共计37篇,其中译作出版类12篇,译作版本类9篇,译作语言与内容类11篇,译作传播类5篇。

关于译作出版,张小曼《查找建党前后张西曼翻译的<俄国共产党党纲>的经过》一文中对于《俄国共产党党纲》的出版信息展开追溯。在《陈望道最早翻译<共产党宣言>》一文中,杨金海和胡永钦就《共产党宣言》陈氏译作的出版背景予以探究。郑锦怀在《20世纪<共产党宣言>汉语全译本考录》中对陈氏《共产党宣言》译本的出版时间进行系统考证。

关于译作版本,张小曼在《查找建党前后张西曼翻译的<俄国共产党党纲>的经过》一文中对《俄国共产党党纲》的现存译本展开系统搜集。在《版本源流与底本甄别:陈望道<共产党宣言>文本考辨》一文中,陈红娟主要对陈氏《共产党宣言》的译本分布及其参照底本详细探究。

对于译作的语言与内容,王东风和李宁在《译本的历史记忆:陈望道译<共产党宣言>解读》一文中围绕陈氏译作中的语言文体、修辞色彩深入解析。张蝶在《<共产党宣言>的早期汉语节译:基于翻译视角的考察》一文中也就《共产党宣言》早期汉译本的语体问题系统考察。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原初问题初探——以《共产党宣言》文本翻译为例》一文中,梁振宁以马克思主义译作中的精神内涵、意识形态等内容展开详细探讨。

对于译作传播,陈红娟在《<共产党宣言>在中国的翻译与传播》中着重围绕《共产党宣言》中文译本传播的受众群体予以解读。在《<共产党宣言>在中国早期传播的特点——以<共产党宣言>的翻译和传播为视角》一文中,王刚对《共产党宣言》译作的多路径、多梯次等传播模式进行系统归纳。

3 以翻译理论为导向

此类研究成果共计11篇,其中翻译方法与策略类9篇,翻译思想与理论类2篇。

关于翻译方法与策略的探讨,李田心在《<共产党宣言>首句翻译探析》一文中就陈氏中译本首句spectre一词的翻译方法展开重点阐述。在《<共产党宣言>在中国的早期翻译与传播》一文中,方红和王克非对于《共产党宣言》翻译中的译名拟定与译法规范进行深入探讨。在《20世纪早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译介传播》一文中,方红以五四运动前关于马克思主义著作的翻译策略为对象进行系统研究。

对于翻译思想与理论的解读,在《陈独秀的译事活动和译学见解》一文中,韩虎林对陈独秀的“翻译为革命、政治服务”和“翻译即为求真”等译学思想开展全面解析。在《李季<社会主义史>马克思章的译介问题研究》一文中,程运麒就李季翻译中的译词选择、归化理论分别予以探究。

4 以翻译活动为导向

此类研究成果共计33篇,其中翻译与译介类27篇,翻译活动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类6篇。

对于翻译与译介的多元考察,王辉在《真理的味道非常甜——陈望道首译<共产党宣言>往事》一文中以陈望道《共产党宣言》翻译活动的背景、过程及价值为对象进行系统梳理。1998年《光明日报》刊登的《<共产党宣言>已有六种少数民族文字翻译文本》一文围绕朝鲜族早期共产主义者李东辉关于朝文版《共产党宣言》的翻译出版活动展开探讨。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的译介》一文中,罗列对于早期中国马克思主义著作翻译活动中的理论旅行、意识形态操控、概念建构等问题予以深入阐释。雷芳的《<共产党宣言>在中国的译介要素分析:1899-1949》一文借助译介学的研究视角,对1899-1949年期间中国关于《共产党宣言》译介活动的内容、途径、受众与效果进行全面考察。在《20世纪早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译介传播》一文中,方红对20世纪早期马克思主义中国译介的载体、背景与意义等要素开展深入解析。

对于翻译活动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多维探析,虞志坚和钟声在其《李汉俊对早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贡献及启示》一文中运用政治学视角,从李汉俊关于马克思主义著作的翻译出版活动中归纳得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源动力、基本前提等。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研究》一文中,闫子玲就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翻译活动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共产党成立的作用与启示予以深度挖掘。

5 以出版机构为导向

此类研究成果相对较少,共计3篇。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的日本渠道研究(1899-1921)》一文中,张豹对1899-1921年马克思主义译作(日本传入中国)的刊发情况、出版机构以及地域分布进行梳理。王东风和赵嘏在《五四运动前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翻译与传播》一文中围绕《晨报》、《每周评论》、《新潮》、《新青年》、《国民》等翻译出版机构展开介绍。张殿清的《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与出版印刷界的贡献——纪念马克思诞辰二百周年和<共产党宣言>发表一百七十周年》一文对出版机构在马克思著作译介传播中的作用予以深入探析。

五、研究不足与未来展望

从研究方法来看,学界现有的史料搜集法以线下馆藏、线上网络的新型模式为主,而对于调查走访历史亲历者或其亲属的传统模式有所忽视。一般而言,通过后者获取的史料价值与可信度往往优于前者。以现有成果来看,大部分译史学家均采用整理回忆录、查阅馆藏文献、阅读书信报纸以及筛选网络数据库等史料搜集法,只有陈祥有、张小曼等少数研究者通过译史事件当事者或其亲信实现更高价值的史料获取。

从研究视角来看,在历史学、文献学、考据学的基础之上,本文现有成果多以翻译学、语言学为研究视角,对于传播学、译介学、政治学,尤其是统计学视角的运用相对不足。就现有成果而言,传播学视角多限于译作传播背景、传播方式、传播价值等基本要素的探讨,政治学视角目前仅集中于翻译活动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关系解读,而统计学视角仅在译作印刷版次、译本数量研究中有简单体现。

从研究目标来看,现有研究成果对重写译史这一治史目标关注较少。译史研究者们普遍专注于对建党准备阶段翻译史的顺向挖掘,缺少对既有史论的反向考证和对译史空白的查漏填补。在现有成果中,仅有邱少明、张小曼、杨德勇、郑锦怀等学者进行既有史论的求真考证、空缺译史的及时填补。

从研究对象及内容来看,对于翻译人物主体风格、翻译作品传播、翻译思想与理论的研究成果较少,关于翻译机构、翻译流派的研究也有待补充。研究者主要围绕译者的思想立场、翻译动机展开阐述,对译者构成、译者风格等要素少有提及。译作传播研究的内容多局限于传播模式、传播特点的解析。当前学者对于建党准备阶段翻译史中的译学思想与理论还尚未进行全面、系统地梳理归纳。学界关于建党准备阶段翻译机构、翻译流派等其他对象的研究稍显滞后。

鉴于上述问题与不足,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一是重视对历史事件亲历者或其亲属的史料获取。一方面,重视从历史当事者处获得史料。“在一个事件发生的时候,往往当事人自己的记述价值比较高。”(楼飞燕,2011)而对于译史研究中因历史当事者离世而造成的史料错失,穆雷(2000)曾遗憾表示:“对于已故翻译家的研究,只能依赖留存在世的译著译论和其他文字材料,如能抢在他们过世之前,与活生生的翻译家对话,则能更加深刻而生动地了解他们的翻译思想和心理状态,使翻译家研究更具权威性。”由此,当下译史学家们应加快研究进程,努力在最短时间内向历史当事者获取更多、更有价值的一手史料。另一方面,重视对历史当事者亲属的史料获取。相较于历史当事者,与其关系密切的亲属也是治史者获取宝贵史料的来源之一。使用学界现有史料搜集法获取的史料,其价值则稍显逊色。当前,译史研究者们普遍通过博物馆、档案馆、文化馆等线下实地考察,抑或借助文献库、资料库、数据库等线上网络索引进行史料搜集。相比之下,针对译史事件亲历者或其亲信开展探寻走访,往往能获得预期更好、价值更高的珍贵史料。例如,陈祥有在《陈望道翻译<共产党宣言>》一文中通过对陈望道胞弟陈致道的问询走访,获得了关于陈氏翻译活动的宝贵史料。又如,张小曼借助对译史事件当事人——其父张西曼遗存译作的整理,为后续张西曼翻译活动的研究展开提供了可信度更高的一手史料。因此,学界应在沿用现有史料搜集法的同时,大力加强对译史事件当事者或其亲属的史料挖掘,提高译史研究的整体水平。

二是加强对译史研究视角的运用与拓展。首先,强化建党准备阶段译史既有研究视角的运用。例如,深度挖掘翻译活动对于开展中国革命、建立中国共产党的价值与意义,丰富政治学视域下的译史研究。同时,对翻译机构、出版机构、翻译流派的构成与分布予以量化研究,以此凸显译史研究中的计量学视角。其次,拓展当前建党准备阶段译史的研究视角。除了历史学、文献学、政治学等人文社会学科视角,译史研究者们还可以借助语料库语言学、心理学、计量学等自然学科视角。例如,基于语料库语言学视角,译史学家们可择取“翻译人物”、“翻译主题”、“翻译作品”、“译事赞助方”等参数,尝试设计构建“中国共产党建党准备阶段翻译史史料库”。

三是注重对译史研究对象与内容的丰富与补充。一方面,丰富译史的既有研究内容。例如,学界应重视对于翻译家个人翻译风格的考察与把握,既为译作语言特征的解读奠定基础,也为译作传播效果的分析提供参考。鉴于当前建党准备阶段翻译思想与理论研究零星散乱,史学家们应在全面梳理的基础上对其进行系统化归纳。另一方面,填补译史研究的空白版块。例如,在文献考据的基础之上,学者们可借助定量分析法,对翻译机构的地域分布、设立时间、刊物成果等指标进行统计考察。对于马克思主义专题著作的译者,学界可按照翻译风格、教育背景、政治立场等要素,实现该专题译者流派的初步划分。

[1] 贾洪伟. 2019. 国内翻译史研究的几个问题[J]. 外国语文, (1): 118-127.

[2] 毛泽东. 1993. 毛泽东选集[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3] 楼飞燕. 2011. 基于史料分析与问题探讨的“史证教育”探究[J]. 兰台世界, (5): 53-54.

[4] 刘巧玲, 许钧. 2021. 如何拓展翻译研究视野——许钧教授访谈录[J]. 中国翻译, (2): 87-93.

[5] 穆雷. 2000. 重视译史研究 推动译学发展——中国翻译史研究述评[J]. 中国翻译, (1): 44-48.

[6] 穆雷, 欧阳东峰. 2015. 史学研究方法对翻译史研究的阐释作用[J]. 外国语文, (3): 115-122.

[7] 谢天振. 2019. 百年五四与今天的重写翻译史——对重写翻译史的几点思考[J]. 外国语, (4): 4-6.

[8] 许钧, 朱玉彬. 2007. 中国翻译史研究及其方法初探——兼评五卷本《中国翻译通史》[J]. 外语教学与研究, (6): 451-455.

[9] 郑锦怀, 岳峰. 2011. 翻译史料问题研究[J]. 外语教学与研究, (3): 445-452, 481.

H059

A

1008-665X(2021)6-0012-13

2021-09-27;

2021-11-16

北京语言大学语言资源高精尖创新中心项目“中央文献核心语汇多语种词典编纂和数据库开发”(KYD 19027)

王铭玉,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语言符号学

邹昊平,博士生,研究方向:党和国家重要文献对外翻译

(责任编辑:张新萌)

猜你喜欢

陈望道译介译本
晚清来华德国人的中医典籍译介及其学术影响
《三字经》裨治文的两次译介行为考察
到底是谁让陈望道翻译《共产党宣言》的
陈望道: 误把墨汁当红糖吃
《红楼梦》包腊译本的定量研究
信仰的味道(连载二)
王际真与麦克休《红楼梦》英文节译本编译策略比较
《红楼梦》霍克思译本中的古诗词增译策略及启示
《红楼梦》霍克思译本中习语英译的跨文化阐释
余华作品译介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