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中西礼仪文化中的社会价值观谈片

2021-12-02金维开

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21年3期
关键词:个人主义集体主义餐桌

赵 莉 金维开

(1.辽宁装备制造职业技术学院,辽宁沈阳 110161;2.东北大学,辽宁沈阳 110819)

礼仪是人类文明的产物与结晶,其内核是一个社会的文化价值观。礼仪也是反映社会文明风貌的具象表现,一个社会的文化特点可以通过礼仪体现出来。受不同社会文明影响,世界礼仪文化异彩纷呈。中西礼仪文化具有显著差异,分别体现着不同的社会价值观,如中国的集体主义与西方的个人主义。在日常生活中,中国的集体主义与西方的个人主义,均较为鲜明地存在于各自的礼仪文化中。

一、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的中西社会价值观

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分别代表两种社会理念(或社会价值观),具体指个人与群体关系的紧密程度。由于社会紧密程度的不同,两者体现的社会结构以及社会理念差异显著,其突出表现就是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地位关系的不同。集体主义主张个人从属于国家,其社会结构相对紧密,并强调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始终一致;中国传统的“家天下”观念,歌曲《国家》中所唱的“都说国很大,其实一个家”“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等,都很好地阐扬了集体主义。个人主义盛行的社会,结构则比较松散,更强调个人的利益与作用,诸多西方电影中提倡的个人英雄主义是其代表。

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的中西社会价值观鲜明地影响着中西礼仪文化。中国的集体主义讲求群体的共生性,“团结”“亲密”等元素占据了中国礼仪文化的主要地位。受个人主义主导的西方礼仪文化,则在各个方面都强调个体地位的重要。礼仪是人类社会文明的产物,也是社会价值观的反映。生活在不同的社会体系下,中国人与西方人在家庭礼仪、餐桌礼仪、交际用语等方面都受自身社会文化的影响,展现出各自的独特魅力。

二、中西家庭礼仪中的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承载着所在社会的礼仪文化,形成了鲜明的家庭礼仪特征。由于社会文化与价值观的差异,中西方的家庭结构和家庭关系截然不同,蕴含的家庭礼仪文化也相别甚远。

从宏观的角度看,家庭结构可分为“家庭本位”和“个人本位”两种类型。“家庭本位”强调成员个人对家庭整体的服从,并认为家庭的整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受儒家伦理的深远影响,传统的中国家庭就是这种家庭结构的典型。大到“家天下”的治国理念,小到“家和万事兴”的家庭观念,都受家庭本位的影响而产生。为维护这种集体主义的稳定性,“家庭本位”下的家庭礼仪文化强调成员间的等级观念,当然,这种等级观念在今天必须以辩证和发展的眼光来看待。与传统的中国家庭不同,西方家庭遵循“个人本位”,更加强调成员个人的地位、利益与发展。西方家庭并不强调成员的等级划分,也没有比较明确的家庭礼仪需要遵守。同时,西方家庭的礼仪文化具备契约性,即依据平等、公正、自愿的原则订立契约[1],这种家庭结构下的礼仪文化更加凸显个体的独立性与平等性,与西方崇尚的个人主义价值观是吻合的。

从微观的角度看,家庭结构又可具体体现在婚姻观念与亲属关系两个方面。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婚姻不仅仅是两个人的事,更是两家人的事,传统的同源家庭不断延伸分支,家庭规模逐渐扩大,亲属关系也延伸到更广阔的范围,同时需要遵循的家庭礼仪规则也会愈加繁多复杂。在集体主义价值观的影响下,中国的婚姻观念与亲属关系以家庭为核心,强调家庭作为一种集体的重要地位。但西方传统文化却认为,婚姻先于家庭,夫妻双方才是家庭的核心。在西方社会,子女成家多自立门户,在一定程度上脱离原来的家庭,因此家庭的规模都较小,家庭结构较为松散。缺少繁复的家庭礼仪,西方更倾向于发展家庭礼仪中成员的平等尊重性,这既是西方个人主义观念的产物,也是个人主义理念的反映。

三、中西餐桌礼仪中的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

餐桌礼仪是社会文化的具体体现,是人与人日常交际的重要内容之一,主要包含餐具使用、餐桌座次、就餐用语以及餐桌氛围等方面。中国集体主义与西方个人主义在餐具使用和餐桌氛围上的差异十分明显。

在餐具使用方面,中国人习惯使用筷子,西方人习惯使用刀叉。筷子不仅是中国传统、主要的饮食工具,也是华夏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被赋予了丰富的象征意义。例如,一双筷子由两根筷子组成,想要成功地就餐,需要手中的两根筷子的配合。在餐桌礼仪上,筷子的使用代表在餐桌上要秉持“和和气气”的理念,将这种相互配合的理念放大应用于日常交际中,就体现了团结和谐的寓意,因此有“一根筷子易折断,一捆筷子抱成团”等谚语,充分展现了中国社会的集体主义思想[2]。与中国的筷子需要配合使用不同,西方的刀叉采用分用方式。两种工具各司其职,在社会意义上与个人主义价值观相一致。在西方餐桌礼仪中,不同的菜品使用的工具也有区分,例如吃沙拉用的叉子与叉肉的叉子是不同的。西方餐具种类更多,且每种餐具都有其使用规则,这一点就如同西方社会结构,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承担着各自的职责,体现着西方文化的个人主义理念。

在餐桌氛围上,中西方习惯也有很大差异。正如筷子代表的含义,中国人更喜欢餐桌上和气热闹的氛围,“独食难肥,共食才能汲取营养;独食无味,共食才会其乐无穷”[3]。因此,在中国人的餐桌上,经常会出现彼此敬酒等现象,以向对方表达深厚的情感。同时,中国人也将聚餐共食当作人情往来的重要途径,无论是好友相聚还是商业洽谈,餐桌都是中国人的重要社交依赖。然而,在西方人的餐桌上,雅静的氛围是其追求的标准。西餐厅十分安静,很少有大声交谈的情况,每个人都有相应份数的餐食。因此可以说,中国人的聚餐共食与西方人的分餐独食,是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的不同社会价值观的具体写照。

四、中西交际用语中的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

交际用语是人们日常交际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是一个人内在修养的重要体现。通过得体的语言表达,人们可以避免与他人发生冲突,维护良好的人际关系,从而有利于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受不同社会文化影响,不同国家或地区都有其特定的交际用语习惯与规则。生活在不同社会体系下,中国人与西方人的交际用语也存在显著区别,同样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不同的社会价值观念。

例如在请托语使用中,中文的“请”和英文的“please”,在中西方交际用语中就有很大差异。中国人一般在正式场合使用“请”字,多用于与长辈、上级、陌生人或与自己关系一般的人对话,以表示对对方的礼貌与尊敬。但对于亲戚朋友等关系亲密的人,中国人很少使用“请”,因为在中国人的交际理念中,“请”字蕴含着一定的距离感,缺乏亲近感,与集体主义强调的群体紧密关系理念相背离[4]。但在西方社会的日常交际中,“please”的使用频率更高、范围更广。在使用对象方面,“please”不仅仅局限于长辈、上级、陌生人等,亲属朋友间也频繁使用;在功用方面,“please”不仅表示请求,也可用来消除歧义。因此,“please”的使用,在西方更强调个体地位的基础上,已逐渐演化成西方人特定的表达习惯,其原有的隔阂感在西方交际社会中已逐渐日常化。

中西方的称谓语也凸显出各自的社会理念。在亲属称谓体系中,中国有十分细致的称呼方式,例如对父母的兄弟姐妹的称呼,被细化为伯父、叔父、舅父、伯母、婶母、姑母等,然而西方只用“uncle”和“aunt”集中概括了相似的亲属关系。可见,中国社会利用更加细化的亲属称谓,来强调亲密的亲属关系以及“家文化”的集体主义理念[5]。称呼亲属时,中国人会使用上面提及的亲属称谓,而非西方人的直呼其名,因为中国人认为直呼其名是一种不礼貌的体现,并且无法反映出家人亲属之间亲密的情感。但是,在西方人看来,直呼名字更能凸显个体的存在,突出个体的地位。因此,中西方不同的称谓语也是两者不同社会理念的体现之一。

从上述家庭礼仪、餐桌礼仪、交际用语三个方面的分析不难看出,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作为两种不同的社会价值观,分别深刻地影响着中西礼仪文化,又以鲜明而不同的礼仪文化特征表现出来。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我们应更加深入地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开放的胸怀扬长避短,创新发展中华优秀礼仪文化,发挥礼仪文化在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上的重要作用。

猜你喜欢

个人主义集体主义餐桌
色彩缤纷的腊月餐桌
关于将集体主义引入经济理论的思考
以活动为载体的大学生集体主义教育问题与对策研究*
集体主义教育:从个体出发建构共同体
反对个人主义做合格共产党员
大餐桌,小小船
小餐桌上来点“鲜”
概念起源时间错了
个人主义能不能一分为二?
个人主义能克制得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