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识字教学探究
2021-12-02山东省青岛西海岸新区兰亭小学樊明侦
山东省青岛西海岸新区兰亭小学 樊明侦
《义务教育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导读与教学实施(2011 版)》中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也是贯穿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识字是小学低年级学生的重要学习任务。鼓励引导学生从小热爱祖国汉字,引导低段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是低段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刚刚进入小学一年级的学生识字现状是怎样的?识字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有哪些?本文针对以上疑问,总结多年教学实践经验,提出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措施。
一、一年级新生汉字掌握情况调查分析
认字是在生活中的一种需要,而不是硬性规定,强制记忆。在整个低年段语文教学中,识字是贯穿始终的教学重点,识字量的多少、快慢直接影响着学生阅读能力。在学龄前阶段进行识字不应该采取拒绝或者回避的态度。
初入学的一年级学生识字量差别很大,有两极分化现象,大部分孩子有一定的识字量和识字兴趣,后续的识字学习比较轻松。受家庭教育的影响,少数孩子在一年级入学前能认上千个的汉字,基本的阅读已无大碍。也有极少数孩子,对汉字不够敏感,识字极少,直接影响孩子的学习兴趣和效率。
二、低年级学生的识字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一)低年级学生识字的兴趣逐渐降低
一年级的拼音、识字学习对孩子来说都是陌生的。若幼小衔接不足,家长的关注度又低,学生的拼音学习水平会直接限制他们的汉字学习,这样学生的学习也会感觉困难。部分学生尽管在教师的专业教育之下仍不能有效掌握,教师教学疲惫,学生学习十分吃力,也比较枯燥,渐渐丧失对汉字的兴趣。
(二)低年级学生的识字能力不高
汉字是音、形、义的有机复合体,学生要学习好汉字,就要将这几方面整合在一起。但是一年级学生的主动认知建构能力较低,缺乏主动的识字方法,加上他们的辨别能力有限,若是再次遇到类似汉字,就可能出现泛化现象,混淆一些形近字、义近字等,如“土”和“士”“进”和“近”等。教师要尊重学生的认知特点,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为学生完善教学方案,避免或者降低这些问题的发生概率。
(三)教师对教学目标的把握不够准确
新课改后,教师需要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确立教学目标,学生的学习也随之更加明确,但是部分教师在这方面做的不够到位。例如:一些教师的识字教学依然延续习惯做法,他们教学的指向还是学会做题,能在考试取得高分。传统的应试教育让他们忽略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意识淡薄,缺乏激励性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了评价目标应多元化、评价主体应多元化、评价方式应多于化。但部分教师的评价语言单调、空洞、笼统,缺乏激励性和趣味性。甚至一些教师不能适时进行评价,整堂课对学生学习没有肯定和鼓励,没有提醒和要求。课堂的有效性极低。还有教师对于学习评价仅仅立足在学生的卷面分数,评价的语言也缺乏新意,让学生失去了学习的动力。
三、小学一年级识字教学对策研究分析
(一)研读新课标,确立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是教师对学生达到的学习成果或最终行为的明确阐述。一切教学活动都是围绕教学目标来进行和展开的。识字教学中,教师要明晰新课程标准对低年级识字教学的要求,准确地设立识字教学的目标。教学目标要着眼于学生而不是教师,着眼于学习结果而不是学习过程,根据学生的接受度去教学,设置保底下限,也要有弹性空间。
(二)深入研究教材,选择恰当手段
教材对识字内容的编写,遵循儿童的心理发展阶段、认知方式和特点,渗透汉字文化,体现汉字规律,着力于激发识字兴趣,培养识字能力。
1.分析教材的编排体系和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教材中所讲的知识,要放在知识整体中去认识,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分析研究,以真正掌握它的内容,认识它在整个教材结构中的地位,认识与其他知识之间的联系。
2.分析研究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关键
在认真分析教材的编排体系和知识之间内在联系的基础上,还要结合学生认知现状,分析研究教材的重点、难点与关键,以便科学地组织教学内容,设计教学过程,做到在教学中抓住关键,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全面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3.教师不仅要分析教材还要分析学情
教师要分析教材认真备课,同时也要仔细分析学生的学情,优化教学目标和要求。同样的教学设计,面对不同的学生,教学效果是不一样的。所以教师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特点和基础,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
4.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和态度,优化教学手段和形式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多使用多媒体技术。这不但可以提高上课的有效性还可以提高学生兴趣。我们应不断改进教学方式、优化教学手段,加强学法指导,提高教学效率,努力实现从有效教学到高效教学的转变。
阅读文本、书籍识字是最常用的识字方法。特别要抓住教材安排的“和大人一起读”这样的教学资源。
5.进行教学后的反思
每节课后,教师都应该进行课后反思。发现自己的不足,总结今后教学过程中的注意点,这样才能更好地落实对教材的理解。
(三)增强识字教学趣味性,提高识字效率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要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学中要合理安排高效的识字方法,创设各种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让学生兴趣盎然地积极参与到识字学习中来,减少泛化阶段对学生的负面影响。
1.把“字理”带入课堂。“字理”即字的构字原理。字理识字让学生充满兴趣,它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字意,区分同音字、形近字,有助于知识的准确性。字理识字有以下几个方面:
(1)图文对照,象形识字。如教学“飞”字,画一只飞鸟与“飞”字作对照,引导学生发现“飞”字的“横斜钩”是鸟的身躯,撇和点是小鸟展开的翅膀。随着积累,还引导学生知道汉字中有很多字都是根据自然生活中的具体事物描画出来的,这样的字我们称为象形字,并让学生在观察感知中潜移默化地认识汉字的特点。
(2)分解部件,会意识字。如教学“看”字,我先让学生说说由哪两个字组成,再引导学生跟着做一做,把手放在眼睛上是什么动作呢,得出“看”。这样教学生识字,出现在学生面前的就不是抽象的笔画符号,而是一幅幅图画,甚至还会浮现出动态的影像。
(3)对比辨析,形声识字。形声字占据了汉字的83%以上,依据其形旁表意的特点,学会了一个偏旁就能带起一串形声字。如:学了“雨”字头后,学习“霜、雪、雷、雾、雹”等字时就能与气象联系起来。这样,了解形声字的构字规律,感受形声字音形义之间的联系,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识字兴趣,也提高了识字效率。
(4)多种有效的实施方法。字理教学让学生充分掌握了字的音、形、义,也让他们从识字中感受到汉字的魅力,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但字理教学不是一味地说文解字,我们可以用多种方法来体现。可以编成顺口溜,如“坐”字:“两个人,土上坐”;还可以编成浅显的字谜,如“一人胆子大,敢把大王压”为“全”字……
2.充分利用生活资源加强识字。要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巩固自主识字的成果,同时不断扩大识字成果。可以利用教科书中的识字实践活动,鼓励学生自主识字,提高学生识字水平。可以让学生收集食品袋,并将上面认识的字剪下来贴在纸上,在课堂上进行交流展示。要求认广告、路牌上的字,通过读书看报认字等。
(四)多样化评价方法,增强学生识字能力
在一年级起始阶段,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认真地了解儿童的心理,运用多样生动有趣的评价,激励学生去学习,让学生获得更多的自信。
综上所述,基于多年的教学经验,通过科学的调查研究,总结了小学一年级识字现状,对一年级识字教学中的问题也进行了深入挖掘,提出了科学的对策。识字教学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更是难点,必须要通过科学有效的途径和方法,结合学生特点突破重点,攻克难点。让学生在识字中感受到祖国文字的博大精深,让他们在不断的“新发现”中感受到学习带来的快乐,培养他们主动学习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