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幼儿科学素养发展的生活区实践研究

2021-12-02江苏省丹阳市正则幼儿园戎菊芬

青年心理 2021年3期
关键词:佩佩生活区面粉

江苏省丹阳市正则幼儿园 戎菊芬

“幼儿科学教育”的概念是在国家《幼儿园工作规程》颁布前后出现的:幼儿科学教育,又称启蒙科学教育,是指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包括直接、间接影响),通过幼儿自身的活动,对周围物质世界进行感知、观察、操作,从中发现问题,寻求答案的探索过程。也就是教师充分利用周围环境或为幼儿创设条件,提供物质材料或选择适合幼儿学习的课程。

教育部印发的《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对幼儿的科学素养发展进行了梳理,其中主要包含:喜欢探究;具有初步的探究能力;在探究中认识周围事物和现象,共3 大项内容。如何将这3 大项内容落实到幼儿的生活中去,让幼儿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得到科学素养的熏陶,是我们一直努力的方向。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一直强调将“幼儿科学素养启蒙”渗透于“一日生活”中,幼儿的一日生活包含:运动、游戏、生活、学习,等等。那么,如何在一日生活中进行渗透式科学教育呢?

我们针对幼儿园生活区的研究,将《教师观察与支持策略促幼儿科学素养发展的实践研究》梳理出的各项支持策略运用于“生活区”之中。在生活区的创设中,教师与幼儿共同商讨投放哪些材料,并且参与收集、制作、记录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教师以《课程实施质量监测——幼儿发展“科学素养”评价指标》为量表,观察幼儿行为并且分析发现:“生活区的创设”对促进幼儿科学素养发展——“运用科学的方法和能力”有着重要作用,能够提升幼儿“对事物或现象进行观察比较,发现其相同与不同”,“在观察过程,能发现一定的问题并大胆猜测”的能力。

一、亲身参与收集、制作的过程,促进幼儿强烈的观察操作愿望

最近生活区里,很多的活动都和面粉有关,在一次面粉发酵的活动,为了给面粉选一个好地方发酵,孩子们来到了四楼种植区,佩佩说:“四楼种植区,有很好的阳光,面粉吸收暖暖的阳光,肯定会发酵。”果果小手按一按:“软软的,好有弹性。”晴文也按一按:“面粉好神奇,我按的手指印不见了,它还会复原。”“面粉变大了,比原来的面粉变多不少呢。”“膨胀说明它发酵了吧。”

面粉发酵需要哪些准备?宋赞说:“我觉得还要阳光,阳光可以让面粉发酵呢。”“对”“我觉得是这样!”很多孩子都点头赞同。佩佩说:“我觉得,我要考验面粉,我要把它放在没有阳光的地方。”为什么有的发酵了,有的没有发酵呢?分享时间,孩子们说了很多想法。佩佩说:“可能是的吧,我也选了没有太阳的地方,也没有发酵。”海洋说了:“我觉得是因为有阳光的地方温度高,所以发酵了。没有阳光的外面,气温低,所以没发酵。”佩佩说:“我就说吗,是因为温度,教室里温度比外面高,所以也可以发酵哦。”

怎么就可以知道哪里温度高,哪里温度低?欣悦想了一会说:“用温度计,可以测温度。”其他孩子也附和着说:“对。”“寻找温度最高的地方!”“我选上次发酵的地方,我想知道这里温度是几度。”“温度计怎么看呀”……孩子们在科学区记录温度记录的秘密。分享时间,孩子们带着自己的记录单,跟大家交流温度记录的秘密……“一个小短线就代表一度,跟时钟一样的。”“粗粗的、长长的线条就是0 度、10度。”“看,0-10 度,旁边的图画是一件衣服,我觉得是告诉我们要多穿衣服,不能乱脱衣服。”“雪花画在零下的温度旁边,告诉我们是冬天,很冷。”下面的圆形表是表示什么呢?孩子们思考了好一阵,“应该是时钟吧?”“不对,时钟上是1-12,这里可不是。”“是指南针吧,形状跟指南针很像。”“不对,指南针上有英文数字,这上面不像。”“是圆形的温度计吧?”“不对啊,上面的数字跟温度计上的不同呢。”那是什么,孩子们一下子没了主意……第二天,佩佩一大早就来告诉我们:“是湿度表。”

每个区域之间都有他们融会贯通的地方,在生活区里引发出来的科学探索,让孩子们乐此不疲地发现这其中的奥秘。两次测量,孩子们通过自己记录,设计出了他们自己的记录表,为他们更好进行测量提供了帮助。发酵、测量温度,看似两个不同区域的活动,在幼儿的一次游戏中,融合起来。他们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积极性、主动性,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经常让我感叹他们小小脑袋里的智慧!温度的故事还在继续,发酵的活动还在延伸!

二、生活区步骤图的使用,助推幼儿对事物或现象进行比较观察

在生活区中,每一个活动的开展,都会有一本步骤图挂在旁边,这个步骤图有的是老师画的简单示例图,有的是小朋友自己制作事物后的理解,有了这个步骤图,孩子们在区域活动的时候,遇到难题就会去翻看它,当有人询问操作步骤时,也会直接拿出这个图来介绍。

投放步骤图,鼓励幼儿将自己的发现记录下来,不仅能够让幼儿对自己所操作的步骤有清晰的了解,而且能够让幼儿对自己在操作过程中出现的状况进行对比式观察。因此,步骤图的巧妙使用,能够助推幼儿对事物或现象进行比较观察。

三、宽松氛围的创设,为幼儿观察、提问、猜测提供了土壤

在成人的世界中,只有营造出宽松、自由、和谐的氛围,人们才敢表达自己的言论。其实,在孩子的世界,亦如此。在班级中,生活区里的氛围是最宽松的,活动主题的确立来源于孩子,材料以及工具的选择来源于孩子。所以在生活区中,教师建立起良好、多元的师幼关系,让幼儿感到温暖和愉悦,孩子们便乐意将自己的发现与同伴、教师一起分享,并且敢于大胆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教师积极参与到孩子们的讨论中,不遏制幼儿匪夷所思的古怪想法,肯定他们的创新思维,使得幼儿有了更多层出不穷的新想法。

所以,我们认为:教师为幼儿创设宽松、自由的氛围,是为幼儿观察、提问、猜测提供了土壤,充分尊重、保护了幼儿的好奇心,让每一个孩子都有可能成为一名小小科学家。

四、借力同伴的影响,激发幼儿敢于讨论、大胆猜测

“同伴影响”是指利用幼儿间相当的心理发展水平和认知发展水平,在交流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的成人无法取代的独特作用和重要适应价值,影响并推动幼儿的发展。幼儿在制作美食,操作各种工具的过程中,同伴发挥了重要的影响。例如:具有好奇心的幼儿发出的“惊奇声”能够吸引其他幼儿对于食材或者工具的关注;观察细致的幼儿会引导其他幼儿睁大眼睛观察他们以前从来没有注意过的地方;积极调动生活经验大胆猜测的幼儿也会带动其他幼儿调动已有经验进行猜想等。

我们发现:同伴的确能发挥成人无法取代的独特作用,他能在最自然的状态下,激发幼儿大胆讨论、猜测,进一步探索、发现。

(一)保持了孩子永久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孩子总是以他们视野角度来观察着这个世界,以他们的思维方式来想象着这个世界。在现代终身教育背景下的幼儿教育,强调科学教育首先就是要精心呵护和培植幼儿对周围事物、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这将使幼儿永远保持探究和学习的热情,获得终身积极主动学习的动力机制。而在生活区中,不论是烹饪的制作,还是精细动作的锻炼或自我服务类的活动,都能帮助幼儿发现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提供给幼儿尝试的机会。

(二)培养了孩子实际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

问题来了怎么办?就要孩子想办法解决它。科学素养的目标就强调幼儿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而这些又与生活区的活动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生活区的所有活动都必须在幼儿的操作中体现它所蕴含的价值。

幼儿的发展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它所涵盖的范围很广,这次针对的是幼儿科学素养发展的观察,所以在生活区的实践研究中对幼儿别的能力发展没有做全面的阐述。在生活区的活动过程中幼儿、老师、家长得到的发展是否还有别的呢?这些都需要我们更深入地去研究、观察记录,所以还需做到:“点”要更实,“线”要更密,“面”要更宽。即每一个“点”的培育要做得更加扎实。从一个区扩展到更多领域,对不同的学习样态、教育策略有更清晰的梳理。每一条“线”要更密,要涉及到每一个儿童和每一个教师,每一个“面”要更广,要用更专业的视角来发现儿童,更专业的智慧来支持儿童,更专业的精神来成就儿童。

我们的探索是一个动态而又追求自身专业成长的过程,用专业视角来发现儿童,用专业智慧来支持儿童,用专业精神来成就儿童,让我们的专业成长伴随孩子的童年,一路改变一路收获。

猜你喜欢

佩佩生活区面粉
我亲爱的小伙伴
马蹄花香
面粉多少吨
一把面粉揉出的“民俗图腾”
小班生活区活动材料投放的实践研究
浅谈自升式钻井平台生活区设计要点
建筑施工生活区节电设计探索
探讨医院生活区推行物业化的可行性
管好你的嘴
玩转0面粉烘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