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生数学问题意识培养的有效路径探索

2021-12-02甘肃省高台县教育局杨茂文

家长 2021年16期
关键词:意识过程数学

□甘肃省高台县教育局 杨茂文

为了进一步提高小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时需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因为问题是提升学生数学知识素养的关键,可以说是学习数学的基础。有问题才会有思考,有问题才有思考的动力,有问题教学才有意义。问题是思维的起源,学生也是在学习中不断地遇到问题、解决问题中掌握了知识。小学教育是培养学生思维地关键时期,因此培养其问题意识至关重要。

一、问题意识的概述

问题意识是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发现一些问题,并对该问题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在其推动下对问题进行分析、解决的一种思维方式。问题意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引导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没有问题,就没有改变,社会生活中各领域的发展都离不开问题的推动。学习也是如此,学生如果在学习过程中没有问题,就不会进步,因此,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的问题意识,让学生的问出兴趣、亮点、深度是教学的关键。

二、问题意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现状

有问题才会有思考,学生只有带着问题去学习,才会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地思考,真正地掌握知识。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应科学地对学生进行指导,从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受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大多时候只是对学生进行知识灌输,忽略了对问题意识的培养,很少在课堂上主动提出具有深层次的问题,导致学生缺乏数学问题意识。

(一)提问情境的设置缺乏活力

小学数学对于小学生来说是一门枯燥复杂的学科,再加上问题情景的设计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所以学生对新知识缺乏强烈的问题意识。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对于数学知识的学习和掌握不是一个简单的灌输知识的过程,而是师生之间进行不断地互动,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之中,在课堂上积极提出自己的疑问。

(二)课堂提问的氛围不够灵活

在新课改的推进过程中,需要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但是由于传统应试教育的制约,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总是缺乏一种轻松、和谐的问题氛围,教学模式单一且缺乏灵活性,授课过程中学生没有发现问题的倾向,不利于学生发散思维。学生在这种课堂氛围下很难建立完善的认知系统,造成学习效率低下,对数学的学习产生厌恶的情绪,制约了学生问题意识的形成与发展。

(三)课堂提问环节之间的关联不够紧凑

教学过程中的每个环节都存在着交叉点,只要找准切入点,理清所有关系之间的关联,数学课堂才会充满活力,才能充分体现教学效果。但是,在小学数学课堂的提问环节中,由于教师无法充分融合知识导入、知识探究、知识测评等环节,造成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很难做到整合教学资源,无法深入思考问题,提问质量得不到提高,久而久之就会偏离课堂教学改革与素质教育的目的。学生问题意识的缺乏,不仅会限制学生运用数学知识的灵活性,还会制约学生数学思维和能力的提升。

三、提高学生问题意识的教学方法

(一)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敢提问”

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数学教师结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征,设置一系列有实践式、悬念式等具有趣味性、思考性的问题情景,以此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引导学生提问题的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学生提出的想法和建议,即使学生说错了也要给予充足的耐心和重说的机会,即使有些同学的想法比较幼稚也不能轻易否定,而应对其进行耐心指导,以免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同时,也应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发言的意识,让学生耐心倾听他人的发言,有问题要等到别人发言完之后再举手发言,不能对别人的问题进行嘲笑,有利于同学们之间的关系更加友爱,课堂学习氛围更加轻松融洽。

(二)巧设问题情境,让学生“爱提问”

教师有意识地设置情景问题,更能帮助学生有效的发现问题和利用问题进行提问。教师要针对学生地质疑抛出提问地契机。根据教材内容,巧设悬念式的问题情景,让学生在好奇中“提问”。如“教学身份证”时,师生之间进行竞赛,教师根据学生提供的身份证号码说出主人的生日和性别,每当教师说的正确时,学生在好奇心的驱动下产生疑问:“教师为什么会判断得这么准确?身份证号码和生日之间有什么关联呢?”从而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和问题意识,让学生潜意识进行探究和提问。结合教材内容设置实践式情景,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问”。例如在教学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圆的面积一”时,如圆的面积和平行四边形面积之间存在着什么样的关系这一问题,教师应鼓励学生进行大胆假设并提出自己的想法,有的学生认为圆和平行四边形两者之间的面积存在一定的关联,有的学生持反对意见,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并动手进行验证,通过引导学生“将一个圆平均分成若干份,可以拼凑成一个近似的平行四边形”,进而推导出圆的面积的计算公式。

(三)教给提问的方法,让学生“会提问”

爱问是善思的前提,会问是提升学生数学学习质量的重要动力,为了培养学生提问的技巧,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运用数学思维观察一切,帮助学生实现从爱问到会问的转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给学生创造问的条件和基础,还要教会学生怎样问,引导学生提出高水平的问题。一方面,教师可以给学生进行示范,学生进行学习模仿,帮助学生养成独立提问的习惯。如在小学四年级的数学课本“三角形的特征”这一课程教学中,可以让每个学习小组准备几根不同长度的铅笔,让学生选择其中三根铅笔首尾相连,看是否能围成一个三角形。遇到没有发现其中规律的同学,教师可以进行引导“为什么有的能围成三角形,有的却不可以呢?”在教师的示范下,学生慢慢就发现了“当两根铅笔长度之和小于或等于第三根时,就不能围成三角形”的这一规律。

(四)及时进行鼓励,使学生“善提问”

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尚小,认知水平和思维能力有限,提出的很多问题一般都比较简单不够深入,有时会脱离课本。为了提高学生提出问题的质量,要注意对学生的问题进行总结,积极进行评价,以此来激发学生提问题的积极性。所以,在教学过程教师要善于从多角度地传达给学生不怕问、不怕错的观点。对于积极提出问题的学生及时进行鼓励,对表现良好的学生给予一定的表扬,使他们在获得满足感的同时引发他们提问兴趣,以此来培养学生提问的积极性。

四、结语

问题意识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阶段,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一位教师的责任与担当。总之,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数学意识的培养,善于运用丰富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养成自主思考的习惯。

猜你喜欢

意识过程数学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临终是个怎样的过程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意识不会死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
圆满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