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绘本教学对幼儿行为习惯的影响

2021-12-02甘肃省武山县第一幼儿园宋小丽

家长 2021年24期
关键词:行为习惯幼儿教师多媒体教学

□甘肃省武山县第一幼儿园 宋小丽

绘本教学在幼儿教育体系中颇为常见,绘本通过画面的形式,生动形象地展现某种场景、情感、动作等,在充分牵引幼儿形象思维下,辅助幼儿完成知识的建构、行为素养内化等过程。但在具体应用时,绘本教学容易出现较多偏差,导致绘本教学在幼儿行为习惯塑造上创造的价值不高。因此,教师有必要重视绘本教学对幼儿行为习惯塑造的影响,及应用途径、应用措施。

一、绘本教学对幼儿行为习惯塑造的影响

绘本教学可以从思维层、内容层、情感层,对幼儿行为习惯塑造产生影响。从思维层的角度来看,幼儿逻辑思维能力差、知识储备少,面对某一问题时很难对其进行抽象的分析。这就需要幼儿教师在展开教学时将课程内容生动形象化,绘本教学可以依托形象思维,强化幼儿认知过程。从内容层的角度来看,当下可用于幼儿教育的绘本较多,帮助幼儿塑造某种行为习惯时,教师就可以从丰富的素材中抉择适宜的绘本。从情感层的角度来看,绘本中的大量图画,可以引导幼儿认知形形色色的情感表现,同时文字内容也可以在幼儿教师的引导下,被幼儿逐步领会,可以较为高效地帮助幼儿从绘本中获得情感体验。

二、绘本教学应用于幼儿行为习惯塑造的途径

绘本教学应用于幼儿行为习惯塑造的途径主要包括目的、内容、手段、氛围。其中目的是在运用绘本教学时,明确应该塑造幼儿哪种行为习惯,以此为导向优化课程内容、手段、氛围等。其中,内容是在运用绘本教学时,基于教学目的及幼儿认知能力、知识基础等,明确绘本素材、教学语言等。从手段的角度的来看,采取必要措施降低教学难度,提升幼儿学习积极性等,可以较好地保障课程教学质量。从氛围的角度来看,氛围可以牵引幼儿的思维、情感,辅助幼儿学习活动。

三、绘本教学应用于幼儿行为习惯塑造的措施

(一)介于教学目的下的行为习惯塑造措施

在展开教学活动时,幼儿教师应当重视对幼儿行为习惯的分析及对方案可行性的分析。从幼儿行为习惯分析的角度来看,幼儿行为习惯分析包括整体性分析和个性化分析,其中整体性分析是介于幼儿群体,分析幼儿行为习惯共性,并从共性中识别出幼儿行为习惯弊端,若能行之有效地进行针对性的解决,这样可以更好地辅助幼儿行为习惯的优化工作。个性化分析是依托个性化差异,对各个幼儿的行为习惯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识别出行为习惯弊端,从而针对性地展开因材施教教学法。例如,在展开绘本教学中对幼儿行为习惯进行整体性分析时,如果发现幼儿普遍存在行为习惯不佳的情况,幼儿教师便可以结合幼儿需要,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个性化分析时,可以具体细分到洗手习惯、脏衣服更换习惯、规避脏东西习惯等,若能针对某个幼儿的某种坏习惯进行有效的引导,则可以在幼儿卫生习惯塑造上形成较好的教学效果。需要注意的是,对教学目的进行可行性分析时,因为幼儿对消毒液的认知颇为匮乏,若初步拟定消毒习惯为教学目的,经方案分析,了解到消毒液对幼儿的危害性,就可以放弃该项教学方案。

(二)介于教学内容下的行为习惯塑造措施

教学内容是课程信息的集中体现,介于教学内容展开行为习惯塑造时,教师需要重视幼儿的学习能力、绘本素材挖掘、教学语言设计。从幼儿学习能力的角度来看,展开绘本教学需要结合幼儿学习能力,有针对性地降低绘本教学课程的学习压力,除了按照经验为大小班幼儿设置不同难度的课程外,还需要积极地收集课程反馈数据,了解幼儿在某种难度层次上的学习质量,以此在不断优化调整教学计划下,逐步形成适宜于幼儿学习能力的课程。从绘本素材的挖掘来看,考虑到绘本素材的价值体现在形象思维上,因此幼儿教师应当根据需要抉择图画生动形象性强、插画数量多、文字及故事内容精炼、简洁、易懂等特点的绘本。这样可以在保证具有知识内容的情况下,又方便幼儿认知、内化。从教学语言设计上,教学语言是将知识内容向幼儿传递时,幼儿教师组织语言并阐述结果。这也就意味着幼儿教师语言加工能力往往左右着知识传递效率、质量。一般来说,幼儿教师面向幼儿时,应当重视语言诙谐化、轻松化,拉近与幼儿的距离,重视知识浅显化、直白化、生动形象化,以帮助幼儿掌握相关知识点。例如,重视幼儿学习能力时,教师就可以为小班幼儿开设生活技能类课程,先帮助幼儿逐步形成自理能力,为大班幼儿开设主动发现类课程,帮助幼儿主动塑造行为习惯。重视绘本素材挖掘下,就可以在引导幼儿学会穿衣服时,抉择动作剖析生动形象的绘本,这样幼儿就可以在幼儿教师的辅助下,逐步认知各个步骤,透过模仿、肢体记忆,逐步完成行为能力的增强过程。重视教学语言设计上,考虑到要和幼儿拉近关系,展开教学时,幼儿教师可以尽量使用生活化课程,利用能让幼儿感同身受的生活趣事等,拉近与幼儿的距离,随之再延伸课堂知识内容,尽可能规避幼儿学习的倦怠感,以帮助幼儿更主动地参与到课程教学活动中。

(三)介于教学手段下的行为习惯塑造措施

教学手段下的行为习惯塑造措施,旨在从降低教学难度,提升幼儿学习积极性方面优化教学课堂,可以重视多媒体教学法、实物教学法、兴趣激励法等的综合运用。从多媒体教学法的角度来看,多媒体教学法具有强大的信息数据处理能力,在课堂活动中渗透多媒体教学手段下,教师可以配合绘本教学,让静态的动作活动起来,将单调的绘本阅读过程转化为视听体验。这样不仅可以有效激发幼儿参与的积极性,还可以提升幼儿对知识的认知效率、质量。从实物教学法的角度来看,实物教学法是依托实物的形式,引导幼儿透过实物掌握某种实物的操控方式,不仅可以帮助幼儿直观形象地认知某种物品的形象,还可以帮助教师结合实践教学,引导幼儿投过直接操作形成肢体记忆。从兴趣激励法的角度来看,兴趣激励法是基于幼儿兴趣爱好,有针对性地优化课堂教学趣味性,一般教师可以在绘本教学中加入游戏教学、音乐辅助教学等,积极活跃课堂气氛,使幼儿学习倦怠感得到限制,学习积极性得到增强。例如,重视多媒体教学应用下,幼儿教师就可以在引导幼儿正确使用餐具前,播放一段餐具使用视频。帮助幼儿直观性地了解餐具使用后,教师就可以着眼于绘本,让幼儿观察餐具使用的细节,这样幼儿自然可以兴趣盎然地展开学习活动。重视实物教学法,就可以结合具体的勺子、筷子、餐盒等,引导幼儿边看绘本边进行实物操作,这样可以较好地保障幼儿行为习惯塑造效果。重视音乐辅助教学下,就可以激发喜欢音乐幼儿的学习积极性。

(四)介于教学氛围下的行为习惯塑造措施

教学氛围下的行为习惯塑造措施包括教学氛围渲染、活跃性气氛渲染等。从教学气氛渲染来看,教学气氛可以从知识教育过程方面强化课堂教学质量,在此基础上,幼儿行为习惯自然可以得到较好的优化。从活跃性气氛渲染的角度来看,活跃性气氛是以教学辅助的形式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幼儿教师可以从教学语言、教学手段、教学内容及幼儿管理等,尽可能地在幼儿群体中塑造权威,增强幼儿信服力,这样在展开教学活动时,幼儿的课堂参与度往往可以得到有效保障。例如,重视教学氛围渲染下,教师就可以在教学中重视知识教学有效性。培养幼儿正确吃饭的行为习惯时,就可以重视吃饭知识理论的教学,从而保障幼儿行为技能的培养效力。重视活跃性气氛渲染下,就可以在展开吃饭行为习惯教学时,运用音乐辅助教学过程,缓和课堂气氛,冲抵幼儿学习倦怠感。

总之,绘本教学可以从思维层、内容层、情感层对幼儿行为习惯塑造产生影响。绘本教学应用于幼儿行为习惯塑造的途径,主要包括目的、内容、手段、氛围。具体应用措施上,可以从教学目的确定、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手段优化、教学氛围增强等方面,充分发挥绘本教学的功能作用,优化幼儿行为习惯。

猜你喜欢

行为习惯幼儿教师多媒体教学
良好的行为习惯要从幼儿抓起
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重要性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探讨
体育课中留守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幼儿教师能力提升策略
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三个维度
多媒体教学在语文课堂的有效应用
多媒体教学为高中语文课堂插翅添翼
如何正确认识多媒体教学
应用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取与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