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情感共鸣的小学音乐欣赏课教学研究
2021-12-02福建省泉州市第二中心小学庄丽雅
□福建省泉州市第二中心小学 庄丽雅
一、在小学音乐欣赏教学活动中引发学生情感共鸣的现实意义分析
(一)保证教学质量与育人效果
任课教师在组织音乐欣赏教学的过程中为引起学生在情感与理性等不同方面的共鸣,应当主动采用具备实用性的分层次教学策略,根据学生对音乐作品内在思想情感的理解程度选择较为适宜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学会聆听音乐,唤起多数小学生的学习热情与探究意识,促使学生调整对不同类型音乐作品的态度,获得思维层面的启发与情感共鸣。小学生能够集中精力钻研教师所播放的音乐作品思想内涵,并通过观察、品鉴作品的内在音乐元素,感受作者个人的思想感情,进而全面提高小学音乐鉴赏教学活动的实际育人效果与教学质量水平,使学生在参与课上艺术鉴赏活动的过程中获得良好的审美体验,发挥小学音乐欣赏课的美育作用与能力培育功能,为小学生发挥自身想象力与艺术理解力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条件,发掘、培养当代小学生的艺术潜能与文化思维。音乐教师可对小学生解读音乐作品的思路与分析方法进行规范与指导,使学生的思考不受外界环境因素的限制,督促小学生顺应自身的好奇心与学习兴趣进行艺术联想与创作,不断提升当代小学生的文化素养水平。
(二)有利于强化小学生的艺术理解力
为高效培育当代小学生的艺术理解力与文化鉴赏能力,任课教师应当在课前搜集类型各异、主题一致的高质量音乐素材,保证学生能够在音乐欣赏课上接触到大量富有文化意义的优质音乐作品,获得较为丰富的个人情感体验,使学生逐渐熟悉各类音乐作品中的常见艺术元素与其使用方式,促使学生能够准确把握音乐作品的内在段落结构与主题思想的关联,不断提升自身的艺术鉴赏能力与人文素养水平。任课教师还可通过组织音乐作品鉴赏活动,与有较强学习热情的学生进行互动,使音乐鉴赏活动成为师生之间进行情感层面深度交流的重要纽带,有利于改善师生关系、提高教学质量,学生通过在短时间内学习大量高质量音乐作品,能够获得先进艺术文化的熏陶,掌握品读音乐作品的基本技巧,当代小学生可在音乐教师的引导下感悟创作者在作品中所表达的思想情感与艺术观点,领悟经典音乐作品的社会文化价值与艺术内涵,降低自身学习音乐课程基本知识的困难程度,促进个人听觉记忆力与文化理解力的发展。
二、基于情感共鸣组织音乐欣赏课教学的可行策略研究
(一)鼓励学生深入思考作品内涵
任课教师应当在授课过程中不断鼓励小学生根据自身生活经验与艺术创作经历思考音乐作品的内涵,并与其他同学合作进行共同探究与集体讨论。教师可面向学生提出富有探究价值的问题,使学生带着问题欣赏经典音乐艺术作品,并有选择性地截取与问题有关的音乐文化元素,以此为基础探析创作者的艺术思想理念与作品主题的文化意义,品位不同音乐作品之间的内在艺术价值差异,发挥个人感知能力与思考能力,将不同领域的多样性知识与技能结合运用,主动探究未知领域,并从音乐家的个人经历、社会文化背景等不同因素入手进行思考。教师应当督促学生自行寻找与个人艺术兴趣相符的音乐作品进行品鉴,以此进一步开阔当代小学生的艺术文化视野,强化其艺术感知能力。
(二)营造直观、生动的艺术情境
任课教师应当在教学活动中利用多媒体设备与多样性素材营造情景交融的艺术情境,在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使小学生获得丰富、多样的艺术体验,音乐教师必须在详细解说音乐作品艺术价值的过程中使用生动、简练的语言描绘作品所展现的艺术意境,间接性地引导当代小学生发挥个人艺术理解力,感知教师所营造的艺术意境。小学生能够在教师艺术化语言的引领下理解作品中的各类文化元素,感受到音乐作品的艺术氛围,在理解作品艺术价值的同时把握创作者的艺术风格,遵循音乐艺术创作的客观规律,在原有个人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想象。
(三)组织音乐演奏,丰富学生个人体验
任课教师应当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理的艺术鉴赏活动主题与组织形式,以提高学生艺术鉴赏能力、促进其个人文化感知能力发展为基本目标,督促学生轮流上台参加音乐演奏或个人才艺表演,使学生在小学音乐欣赏课上获得个性化的实践经历,使学生将自身对作品思想内涵的理解与体会渗透到课上艺术表演活动中,使演奏者沉浸在音乐作品所营造的艺术意境之中,最终促使当代小学生能够在深入理解艺术作品文化价值的前提下获得多样化的情感体验。任课教师应当选择具备一定概括性与代表性的音乐文化作品,并采用合唱、独奏等多种文艺表演形式,让学生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灵活选择演奏方式,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到音乐鉴赏活动中,获得情感层面的共鸣与思想层面的启发,获得理想中的良好教学效果。例如在讲解《对鲜花》这一课的音乐知识时,任课教师应当组织全班学生在鉴赏活动中进行合唱,学生必须在教师的指导与督促下使用活泼、愉快的声音延长我国北方民歌《对鲜花》,唱出民歌特有的诙谐、悠扬的韵味,初步感知此类民歌的艺术特性与文化价值,感受民俗艺术的多样性与丰富性,增添个人对我国传统民间艺术的学习热情。教师应当在合唱活动结束后面向学生普及民间常见的“对唱”艺术表演形式,并组织学生以对唱形式将歌词的不同段落演唱一遍,教师应当在此过程中矫正学生错误的唱歌姿势与声调。
(四)合理利用多媒体信息科技
新时代的小学音乐教育必须通过合理利用多媒体技术设备拓展基本教学内容的教学方式,在音乐欣赏课上调动小学生的多种感官,使之集中精力参与艺术鉴赏活动,为降低学生对经典音乐作品的理解难度,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与认知正确性。任课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个人学习能力与艺术基础重新设定音乐作品讲解方式,引入多种形式的信息媒介,展现音乐作品丰富的内在思想价值,如与音乐主题有关的图片、记录创作者个人生平的纪录片等,通过使用多媒体设备播放此类能够增进学生理解力的教学素材,可使学生全面、准确地把握作品的社会文化背景与创作过程,有助于学生发现艺术作品的故事性。例如在讲解《森林水车》这一经典作品时,任课教师应利用多媒体设备在课堂上播放展现森林水车运作方式的视频或描绘森林中自然景色的图片,使学生基于教师所提供的学习素材分析作品的曲式与调性,学生可在教师的指导下总结乐曲中的旋律变化规律。
三、结语
总之,任课教师在组织音乐欣赏课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应当积极创设富有思想性与艺术性的学习情境,使学生在艺术情境中体验音乐作品中所蕴含的情感,对音乐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与文化因素进行广泛联想与深入思考。当代小学生可在任课教师的引导与帮助下高度集中精力、发挥个人艺术感知能力、分析音乐的旋律变化与调式结构,以及精确、全面、持久地体验音乐作品的情感,并不断积累鉴赏音乐艺术作品的个人经验,突出自身的课堂学习主体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