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21-12-02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商城路小学孙琪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商城路小学 孙琪
为了更好地帮助小学生进行语文学习,很多语文教师都开始积极尝试思维导图的应用,因为思维导图能够形象生动地帮助教师梳理课文结构,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本文主要对应用思维导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展开系统分析。
一、思维导图的概念
思维导图是模拟人类思维活动的规律,借助绘制网状结构图,将与研究主题有关的元素通过线条和网络联系起来,借助图形形象生动地展示出来的一种思维工具,它对于促进人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知识有很大帮助。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思维导图的应用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文内容,对于不断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发展也有很大意义。
二、思维导图的特征
(一)具有可视性
可视性是思维导图最明显的特征,一般来说,思维导图是依据关键词或主题,通过图像符号以及各种线条来展现各个元素之间的联系,使人们借助对图形的观察能够更好地厘清主题发展脉络。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思维导图能够使学生更加直观地看到文章内部结构之间的联系,使学生加深对课文的印象。
(二)具有发散性的特点
思维导图是模拟人们大脑思维活动而绘制的一种图形,目的是借助多角度对主题或关键词的拓展与分析,使学生全面认识这一主题,所以在图形绘制过程中,需要借助不断对主题内容的发散思维来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三)具有创造性的特点
思维导图与其他问题分析模型不同,具有非常强的创造性特点,在绘制的过程中,需要学生发挥丰富的想象力来展开对课文内容的分析,所以每个学生绘制出的思维导图都不同,都会结合自己对主题的认识来展开绘制,因此借助对思维导图的绘制和学习,能够加深学生对课文的印象。
三、思维导图对于小学语文教学的意义
(一)可以提高小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
思维导图作为一种问题分析的工具,将其和小学语文教学结合,对于促进和提高小学生的语文阅读兴趣有积极意义。因为思维导图与作业有很大不同,需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对图形进行完善,而且由于完善的过程中需要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展开思维导图的绘制,所以可以大幅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这有助于促进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大幅提升。
(二)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发展
培养小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一项重要的目标,借助思维导图,能够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因为思维导图中的很多内容都需要学生借助对课文的思考来不断完善。在思维导图的诱导下,学生可以很好地展开对课文内容的思考,这对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有很大帮助,只要教师能够运用好思维导图,就能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大幅提升。
(三)能够促进学生学习主动性不断提升
学生语文水平的不断提升,单单依靠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是很难取得预期效果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积极创造条件,促进学生学习主动性不断提升,借助思维导图可以很好地帮助学生提高学习主动性。因为思维导图是在学生自主学习基础上开展的教学活动,图形的绘制需要学生借助学习来完成,与传统的课堂教学有很大不同,在思维导图的辅助下学生能够成为课堂的主角,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也能得到不断提升。
(四)有助于改进教师的教学
思维导图应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对于促进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工作有很大帮助,在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下,各项教学活动都是围绕教师开展的。借助思维导图,能够改变这一教学现状,使教师更好地发挥出引领者的作用,教师可以利用思维导图对学生学习展开引导,使学生借助思维导图的完善,加深对课文的认识,从而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四、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思维导图应用的现状
(一)学生缺乏对思维导图的全面认知
在利用思维导图对小学生进行教学的过程中,由于多数学生缺乏对思维导图的认知,能够熟练掌握思维导图应用方法的学生很少,这导致很多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以应用思维导图来展开语文学习,这对教学过程中思维导图的应用产生了很大影响。
(二)教师应用思维导图的能力有待提高
思维导图作为一种教学辅助工具,尽管多数教师都了解思维导图的作用,但是在教学过程中能够熟练使用这种教学工具的教师很少。多数语文教师都不具备利用思维导图开展教学活动的能力,这也是制约思维导图应用的一个关键因素。
(三)在教学过程中缺乏对思维导图的应用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很少应用思维导图,尽管教师也知道应用思维导图能够很好地帮助学生提高思维能力。但是由于长期以来养成的教学习惯,教师对于思维导图应用的时机和方式依然存在很多疑问,需要不断加强培训来提高认识,这是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面临的主要问题。
五、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不断加强对思维导图应用的学习
思维导图作为一种教学辅助工具,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要想发挥出最大功效,需要教师不断加强对思维导图绘制的学习。为了促进教师更好地应用思维导图,建议教师积极参加思维导图培训活动,熟练掌握这项教学工具的应用技能,在培训过程中,要积极与其他教师就思维导图的应用展开交流,以此促进思维导图在语文教学活动中的应用。
(二)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引导学生利用思维导图展开对课文的学习
进行语文教学活动时,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积极引导学生结合思维导图展开对课文内容的学习。这项教学活动想要取得预期的效果,需要教师在备课环节就认真思考,整理出课文的主题和关键词,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紧紧围绕课文主题和关键词指导学生绘制思维导图,在绘制思维导图的过程中,要认真对学生思维活动进行引导,帮助他们系统全面地认识课文内容,这样学生才能在教师的引导下,借助思维导图的绘制加深对课文的印象。
(三)积极利用思维导图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提高阅读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它有利于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文内容,在教学活动中,利用思维导图可以帮助教师实现这一目标。要想使这项教学活动取得理想的效果,教师就要将思维导图绘制方法向学生详细讲解,在教学过程中向学生示范思维导图的绘制方法,在学生初步理解思维导图绘制方法之后,借助课内外阅读材料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教学指导,使学生熟练掌握思维导图的应用,他们就能在阅读过程中利用好这一工具开展阅读学习。由于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因此能够取得理想的课堂教学效果。
六、结语
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能够大幅提升小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所以教师要不断加强对思维导图应用的学习,在教育过程中,认真对学生进行指导,使学生掌握和运用好这一教学辅助工具,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