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心灵在阅读中飞扬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探析

2021-12-02吉林省白城市洮北区铁路第一小学段文英

青年心理 2021年14期
关键词:竹节文章内容段落

吉林省白城市洮北区铁路第一小学 段文英

有效的阅读活动能够促使学生与高尚的心灵对话,汲取人类精神文明的营养,进而发展学生的心智,充裕学生的情感。如“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这句诗,能够让学生深刻感受到友情的价值;如:《窗边的小豆豆》能够让学生认识到发展的无限可能性,即便是刚开始被认为淘气调皮的小孩子,在接受有效的教育后,也能变得更加积极、阳光;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童年》等经典名著,能够熏陶学生的精神品质,让他们以积极的态度面对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这就是优秀书籍所具备的力量。因此,教师要注重课内外阅读教学,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一、“读、思、议、导”结合法

“读、思、议、导”结合法,就是让学生在深入阅读的基础上进行深入思考,并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围绕文本内容中的重难点语句展开讨论、分享与交流,然后教师再结合学生的具体反馈做出适时指导,进而全面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例如:《竹节人》这篇课文主要描写了作者小时候制作竹节人,沉迷于玩竹节人,后被老师没收后发现老师也喜欢竹节人的故事。新课标背景下的语文课堂,学生是阅读的主体,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课前加强对课文内容的自主阅读。即学生要一边阅读一边标记文章的段落,并尝试着按照段落内容给课文划分段落。也就是说,教材上的精读文章,学生不要泛泛而读,而是要一边阅读一边思考文章内容的段落层次,并深入感知文章的语言特点。当学生对文章内容有整体上的了解后,教师再呈现与文章内容相关的若干个问题,具体可以是“文章的开头有什么作用?”“文章是怎样介绍竹节人的制作方法的?”“卖毛笔的生意为什么会那么好?”“从哪些地方能看出斗竹节人的游戏非常好玩?”等等。每一个学生都要自主分析并解答问题,然后小组学生聚在一起,共同对问题进行优化整理。以上述内容中的最后一个问题为例,有学生会总结出竹节人的样子很有趣,有学生会总结出竹节人的装饰很有趣,所以合作交流的方式会让学生对问题的分析更加全面。

教师可以让小组长分享他们小组学生所做的总结,然后教师结合学生的分析情况,进行适当的引导和补充。整个阅读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感悟作者的写作方法和语言表达特点,并让学生在分析问题、感悟文章内容的过程中形成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

二、读写结合,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

传统阅读教学中,教师一般就是引导学生围绕文本内容中的重难点语句和段落展开分析理解,围绕文章内容的写作方法以及语言特点展开分析归纳,没有将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在一起。部编版的语文教材越来越注重读写结合的教学方式,在多篇文章的课后练习部分都会让学生结合文章内容展开写作练习。因此,教师要将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有效结合在一起,从而全面培养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首先,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展开仿写练习。例如:《北京的春节》这篇课文,作者按照时间顺序,描写了老北京的春节习俗,而且详略得当,突出表达了老北京的春节习俗。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仿照《北京的春节》这一文章的写作特点,写作他最喜欢的节日。比如:有学生对“中秋节”印象深刻,那么学生可以按照时间顺序,描写中秋节当天的风俗特点,可以从远在外地的家人回家开始,到家人准备团聚食物,再到家人一起赏月的时间顺序写作。学生只有将阅读中学到的写作方法内化为自己的语言表达方式,才能在日积月累中形成一定的语文素养。

其次,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展开续写练习。续写,就是让学生围绕原有的文章内容展开丰富的想象,并将其通过书面语言表达出来的一种写作练习活动。例如《穷人》这篇小说的最后,桑娜夫妇一同看向了在帐子中熟睡的邻居家的孩子。他们夫妇俩一共要养活7个孩子,这对于桑娜夫妇而言,是非常困难的。那么教师就可以让学生结合文章内容想象一下桑娜夫妇与7个孩子日后的生活,想象一下7个孩子是否能够长大成人,并将其通过书面语言描写出来。关于这个故事的后续内容大致有三个发展方向,可以是善有善报的7个孩子均长大成人了,甚至有1个孩子取得了较大的成就;可以是中规中矩的,一家9口人艰难度日的发展方向;还可以是符合当时社会特点的,因为饥饿和贫困,有几个孩子夭折了的发展方向等。

再次,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写作读后感,即阅读感悟。例如:学生读过《鲁宾孙漂流记》这一小说后,会被主人公的精神品质所深深吸引。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将他们的阅读感受写出来,可以是对主人公精神品质的赞美,可以畅谈对航海冒险的看法,也可以是其他方面的内容等。

三、借助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加强阅读教学

教育信息化是现代社会的发展趋势,所以基于信息技术的多媒体课件、网络微课以及App等已经成为课堂的重要辅助教学工具。而且,图文并茂的呈现方式更能引导学生加深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分析,进而促进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提升。因此,教师要借助信息技术的便捷性和直观性,加强阅读教学。

首先,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丰富阅读教学素材。大多数文章内容的写作都基于一定的背景特点,并且由于语言文字是思想情感的外在表达,同一个作者写出的文章内容在思想情感的表达方面大体一致。所以,课件图片中可以呈现作者的生平经历,从而帮助学生加深对文章思想情感的理解。还有一些描写景色特点的文章内容,多媒体课件同样能够帮助学生加强理解。例如:《只有一个地球》一课,学生脑海中对地球的印象模糊,对地球珍贵性的理解不够深入。虽然教材内容一再强调地球是唯一适合人类居住的星球,且地球上的很多资源都是不可再生的,然而图文并茂的呈现方式要比单一的语言文字说明更能加深学生的印象。因此,教师可以通过课件视频的方式,呈现宇航员在太空中拍摄到的地球图片,呈现地球因为生态平衡遭受破坏而产生的恶劣后果等。

其次,教师可以借助信息,促进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阅读是一件持之以恒的学习活动,所以教师可以借助App或者微信的打卡功能,引导学生养成每天坚持阅读的良好习惯。具体可以是要求学生拍摄自己的阅读视频,然后将其上传到教师指定的位置等。

四、群文阅读,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

阅读是语文学科教学内容的重中之重,所以语文教材中推荐了很多优秀的课外读物,而且语文新课标中也指出学生要注重课外阅读,并明确规定了学生的课外阅读字数。群文阅读模式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其会引导学生在短时间内集中阅读多篇相关联的文章,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阅读速度和阅读能力。因此,教师完全可以通过群文阅读的方式来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

首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以文章的作者为点,由点及面地呈现多篇相关联的文章。例如:《少年闰土》这篇课文的作者是鲁迅,闰土这一人物形象曾多次出现在鲁迅的文章中。因此,教师可以将其进行一定的归类总结,并借助多媒体课件呈现出来。具体有《再见闰土》,有《故乡》中描写“杨二嫂”的段落内容,还有《朝花夕拾》中描写人物的段落内容等。当学生集中性地阅读鲁迅笔下的人物形象时,就会发现每一个人物身上都有着特殊社会的烙印,都能感受到鲁迅先生对底层劳动人民的关爱之情。

其次,教师可以以文本内容为点,由点及面地呈现多篇文章。语文教材的一些文章都节选自某些经典名著,因此教师可以呈现整个经典名著内容,从而引导学生加强对教材章节内容的理解分析。比如:《鲁宾孙漂流记》一课,语文教材只是节选了整篇小说内容的一部分,那么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课件直观呈现小说中的其他内容,并引导学生进一步展开阅读分析,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总而言之,阅读是一场心灵与心灵的对话。所以,多样化的阅读活动能够让学生的心灵飞扬起来,能够让学生的视野更加开阔。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读、思、议、导”的方式加强阅读理解,引导学生展开群文阅读以及读写互动活动,科学恰当地运用信息技术,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

猜你喜欢

竹节文章内容段落
趣味•读写练 答案
廖瑞霖:竹节人
竹节人风波
学做“竹节人”
Harry Potter
70 Days in a Lifeboat
THE THREE MOST INTELLIGENT MACHINES FOR YOUR HOME
【短文篇】
“竹节人”中说“趣味”
心理小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