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口蹄疫和猪水泡病的鉴别诊断及防治
2021-12-02于文举
于文举
(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高家堰镇农村工作局 223343)
猪口蹄疫和猪水泡病在临床表现上相似度非常高,在养猪生产实践中很难进行鉴别诊断,经常出现误诊,延误了最佳治疗时机,给养猪业造成很大损失,不仅增加了用药、饲料等饲养成本,还影响了猪的生长发育和生产性能的充分发挥,严重的还会出现猪只死亡的恶性后果,笔者从各个方面进行分析,将这两种猪病做出鉴别诊断,并归纳了防控措施,能更高效地防控猪口蹄疫和猪水泡病,减少发病几率,缩短治疗时间,为提高养猪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打下坚实的技术基础。
1 猪口蹄疫和猪水泡病的鉴别
1.1 病原学
猪口蹄疫属于高度接触性疾病[1],是因为猪感染口蹄疫病毒而引发的偶蹄兽的一种急性、热性和高度接触性的传染病,本病毒为小核糖核酸病毒科的口蹄疫病毒,呈六角形、圆形,对酸性物质比较敏感,本病发病率高,传播速度快。口蹄疫病毒在自然环境中具有极强的抵抗力,在干燥环境中可以长期存活,并且容易发生变异,这也是目前难以防控本病的主要原因。但口蹄疫病毒对高温和酸碱比较敏感,在温度较高环境中或经过阳光直接照射能很快失去活性。建议使用酸性或碱性消毒药物对猪群生活环境进行消毒处理,有利于提高消毒效果。
猪水泡病是因为猪感染水疱病毒感染所引起的一种传染病,病毒为弹状病毒科,呈粒子、弹状,对酸性物质不敏感。发病率和传播速度比猪口蹄疫慢。水泡病毒在自然环境中对酸性物质具有较强的抵抗力,并且对高温不太敏感,能够在温度高达50℃的环境中存活一段时间才失去活性。且病毒污染是圈舍和器具经过2 个月后还可以检测到水泡病毒,在低温环境中水泡病毒能存活11 个月的时间。
如果猪群发病后可以通过实验室进行检测,根据这两种病毒的形状,或在酸碱性物质的敏感程度,进行分析,还可以将病毒接种在试验动物体内,根据病毒复制速度来确定疾病传播速度,也可以逐步鉴定这两种疾病。
1.2 流行病学
猪口蹄疫传染性比较强,本病一年四季均可感染发病,偶蹄兽均可感染发病,所以传染源比较多,被侵害发病动物的组织、器官、粪便、尿液、汗液中都含有口蹄疫病毒,尤其是水泡液和水泡皮内含有大量的病毒,对猪群生活环境造成严重污染,极易将病毒传播给健康猪群。本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是接触传播和空气传播。通常在冬季和春季容易发生猪口蹄疫疾病,且呈地方性流行。
猪水疱病是猪特有的一种病毒传染病,本病有明显的季节性,每年夏季、秋初是本病高发期,其他季节发病较少,猪水泡病除典型类型外,还有温和型和阴性型,温和型猪水泡病传播速度比较慢,通常只在少部分猪中传播,且临床症状较轻,不仔细观察很难发病猪只已经发病,阴性型猪水泡病没有临床症状,但病猪的排泄物中有猪水泡病毒,给易感猪只带来极大是安全隐患,在养猪生产中一定要加强防控,以免造成本病的扩散[2]。
1.3 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
猪口蹄疫在发病初期部分病猪发生陂行,体温升高2~4℃,病猪食欲减退,精神不振,随着病情延长,病猪鼻镜部、口腔上皮、蹄部、舌头及乳头等部位出现水疱,水疱破裂后伤口出现溃疡、出血现象,随后蹄壳出现脱落,这样病猪因蹄部疼痛难以站立和行走。刚出生的仔猪感染口蹄疫病毒后往往发生心肌炎和胃肠炎,由于仔猪自身体质较差,往往没有明显症状就会发生死亡情况。
同时,发生猪口蹄疫病的猪只剖解可见,蹄部发生严重烂斑或溃疡,有的在鼻镜和口腔黏膜伤口也会出现溃疡面,表面呈黑色且由结痂形成。心脏有点状出血,心肌切面颜色呈灰白色。
猪水泡发病初期体温升高,精神状态极差,停止采食,有部分猪也发生陂行,病猪鼻镜、口腔上皮、舌头等部位出现水疱,随着病情延长,水疱涨破,露出真皮,生产溃疡,个别病猪还出现神经症状,临床上病猪转圈、在猪舍内四处乱撞,有的还出现强直性痉挛等神经症状[3]。
1.4 鉴别诊断
通过上述分析,由于猪群感染口蹄疫病和感染水泡病后,在临床症状方面表现非常相似,但这两种疾病的病原体不同[4]。通常猪口蹄疫病毒可感染偶蹄动物,往往对牛群和羊群也能产生危害,而猪水泡病毒只感染猪群。同时根据上述两种病原体特性、流行特点和临床症状等,可以对两种疾病进行鉴别诊断。
2 猪口蹄疫与猪水泡病的防控
2.1 治疗方法
由于猪口蹄疫与猪水泡病都是由病毒引起的,具有较快的传播速度,在猪群发病后应立即将病猪封锁隔离,同时将疫情上报畜牧兽医部门,兽医工作人员采用各种方法尽早确诊,主管部门根据病情和疾病流行情况决定处置措施。对已经确诊且没有治疗价值的病猪采取扑杀、焚烧、深埋等无害化方式进行处理,在专业防疫工作人员的科学指导和监督下,确定扑杀数量和扑杀范围,然后进行科学合理无害化处理。防止病毒进一步扩散或蔓延开始,对当地健康猪群造成巨大威胁。
如果疫情发现的及时,且病情比较轻,能完全治愈时,水疱破裂后在发病部位先用来苏尔儿清洗消毒,用鱼石脂软膏涂抹,然后用无菌绑带包扎伤口,以利伤口早日康复。当伤口出现溃疡时,先用碘酊甘油处理溃疡面,同时肌肉注射抗生素药物,以防止发炎及败血症的发生[5]。
对发病猪群需要改善生活环境,适当提高圈舍温度,减少冷应激对病猪产生的不良影响。同时,供给营养全价且容易消化吸收的饲料,促使机体尽量获取较多的营养物质,减缓体质下降给病猪带来的危害。随时清洗和消毒病猪使用的料槽或饮水器,减少病毒对机体产生的二次危害。还可以在饲料中添加抗病毒药物,这样在发病初期和发病后期能很好地抑制病毒复制,帮助猪群尽快恢复健康状况。
2.2 预防措施
养猪场最好坚持自繁自养和全进全出的养猪原则[6],确需从外场引种时需做好引种场的流行病学调查工作,并经兽医检验检疫合格方能引入,猪只到场后需要隔离饲养,在隔离期间仔细观察、科学饲养,隔离期结束后经检验检疫合格才能混群饲养。
根据本地猪疾病流行情况,结合本场养猪实际经验,科学合理制定猪的免疫接种程序,并从正规渠道购买所需疫苗,严格按照疫苗使用说明书去运输、存放、稀释、使用,以保证免疫接种效果,使猪只产生更好的免疫应答,猪体产生更高的抗体水平。
养好种猪,并做好母猪配种、接生工作,以保证仔猪体质强健、母源抗体高、抗逆能力强。饲料应依据猪只生长发育阶段而配制符合需求的全价配合饲料,所用的原料不能发霉变质甚至有毒有害,各种营养成分能满足需要,并且各种营养成分配比科学合理。养猪场用水应符合人用水需要,不能含有毒有害物质、重金属离子及病原微生物存在。
日常饲养管理要精心、精细,有条件的养猪场应安装供暖、降温设施,利于在寒冷及炎热季节供暖及降温,给猪只提供温暖舒适、干净卫生、干燥安静的生活环境。正常情况下,每周对猪及猪舍四周消毒2 次,当发生疾病时,应对猪及猪舍四周每天消毒2 次,以杀灭病原微生物,给猪只提供卫生安全的生产环境,利于猪只健康生长,充分发挥生产性能,提高养猪场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另外,养猪场要做好粪便处理工作,每天定时清除粪便,经过消毒后移到指定地点进行发酵沤肥,以杀灭猪排泄物中的病原菌,减少猪只发病机会。
更换使用消毒液,严格按照使用说明去稀释,并在有效期内使用,以保证消杀效果,避免出现耐药性,降低消毒液的功效。生产区严禁外来人员和车辆进入,生产区工作人员进出生产区时必须洗澡消毒,更换工作鞋帽、工作服后方能进出,以保证生产区卫生安全,降低猪病传染途径,减少猪病发生机会[7]。
3 结语
在对猪口蹄疫和猪水泡病进行诊断时需从病原学、疾病流行病学、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仔细的分析、归纳,准确鉴别、诊断,避免出现错诊,耽误治疗,给猪群带来更加严重的损伤。在预防措施上注重免疫接种、饲养管理等工作,防重于治,给猪提供卫生、安全、温暖、舒适的生长环境才能减少疾病的发生,才能提高猪只成活率和出栏率,提高养猪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