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小学班级管理新策略
2021-12-02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青少年活动中心侯咏梅
□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青少年活动中心 侯咏梅
班级管理工作在小学阶段教育工作中起到发展学生综合素养的作用,良好的班级管理模式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组织纪律能力、核心素养水平等。在互联网技术的支持作用下,现代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与以往的班级管理工作存在一定的差异,不仅丰富了管理方法,同时有效拓展了管理范围,提升了管理效果。
一、利用多媒体生动性特点开展主题班会
在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中,主题班会的开展是常用的管理方法之一。通过主题班会,班主任可以将多项教育目标融入其中,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促进提升班级管理效果。在互联网背景环境下,班主任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开展班会,从而促进丰富班会内容,提升班会的生动性,同时强化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效果。例如,在以“防震减灾”为主题的班会开展中,班主任可以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为学生播放我国历史上比较重大的地震视频纪录片,使学生在观看的过程中深度了解地震为人民带来的严重灾害,充分感受地震的破坏性,从而促进提升学生的防震减灾意识。同时,班主任可以将防震知识和具体逃生方式以多媒体形式呈现,使学生可以真实直观地学习到紧急避险以及迅速撤离的方法,以此提升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另外,为了提升班会开展效果,在基础展示结束之后,班主任可以利用演戏的方式使学生进一步掌握逃生避险的方法。因此,充分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直观性的优势特点对学生开展主题班会,是促进提升班会开展效果,强化班级管理效果的有效方式。
二、利用互联网背景强化沟通与交流
班级管理工作中,班主任要加强注重学生的心理变化和发展特点,结合学生的基础情况设计针对性的管理措施,以此促进提升管理效果。对此,班主任要以加强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作为核心基础,充分激发学生的表达能力,同时了解学生的内心需求和心理发展特点,从而帮助学生解决生活和学习难点。由于小学阶段教学时间跨度较大,教育的过程中,学生逐渐成长,其心理状态不断改变,但是并不会外露。而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工作期间,加强与其进行沟通和交流是提升管理效果的重要基础。在互联网信息技术的支持作用下,班主任可以通过网络背景与学生进行沟通,实现高效沟通的目的,从而促进提升沟通及交流效果。例如,班主任可以建立线上沟通交流平台,充分利用微信、钉钉等软件与学生和家长进行课后的沟通和交流,以此避免学校内沟通时间较少等问题。同时,与家长建立线上沟通渠道是促进班级管理工作的关键因素,可以帮助班主任及时准确了解学生在家中的基本情况,从而设计针对性的管理措施。与此同时,家长也可掌握班主任的管理模式和教育目标,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形成较强的一致性,进而促进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因此,利用互联网背景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是促进提升班级管理效果的有效措施。
三、引导学生参与至班级管理工作中
在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中体现民主元素是促进培养学生公平、平等意识的有效措施,同时是提升班级管理效果的重要方法。班主任可以在班级管理机制的设计环节中体现民主元素,引导学生参与至班级管理机制的设计和制定环节。在互联网大背景下,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方式构建班级交流平台,并让学生在平台上发表自身对班级管理的意见、建议,以此借助互联网力量,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激发学生的责任意识,使学生以较强的好奇心和积极态度面对班级管理工作,为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奠定良好基础。此外,在互联网交流平台上,教师还可以引领学生进行师生互动及生生互动,班主任可以将公平、民主的管理模式运用至班级管理的各个细节中,从而促进提升班级管理效果,强化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还可以让学生对此发表自身的看法,以此提高互联网交流的实效性。此外,还可以通过线上调查问卷的形式,让学生通过互联网表达自身的想法,以此引导学生通过互联网调查问卷对相关管理机制进行投票选择,并制定班级管理机制,使学生既可感受到班级管理的人性化,又可自觉遵守班级管理条例。例如,对于班级卫生打扫机制的制定,班主任可以利用班级信息管理平台,将不同的与卫生打扫相关的方案进行展示,让学生具有自主选择权,可以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从而形成完整的卫生管理机制,提升班级卫生管理效果。另外,公平与平等元素可以体现在以学生为主体方面,使学生成为班级的管理者,从而促进提升学生的自主意识。对此,班主任可以利用班级信息管理平台,对班级管理者的管理人员名单进行随时调整,并通过多媒体进行展示,让学生能随时查看到管理人员名单,从而达到较强的管理效果。因此,在互联网背景环境下,引导学生成为管理的主体者,是提升班级管理效果的有效方式。
四、通过互联网探究搜集教育资源
班级管理工作本身比较复杂,为了提升班级管理效果,在互联网大背景下,班主任可以利用互联网背景环境,以全方位、立体化的模式,在网络上为学生搜集教育资源,并运用至班级管理工作中,从而促进提升班级管理模式的科学性效果。首先,班主任要确定班级管理目标,结合具体目标在网络环境下,搜集相关教育资源,以此丰富管理方式,并将其体现在班级管理措施上,从而实现科学化管理模式。例如,班主任可以通过互联网搜集与学生良好生活、学习习惯相关的元素,利用真实案例、图片等内容结合的方式以动、静态画面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展示,同时,为巩固教育的长效性,班主任还应将在网络上搜集到的资源在班级板报或校园宣传栏上进行体现,为学生营造更加多元的教育模式,使学生融入至其情境中,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的良好学习生活习惯,进而达到班级管理的根本目标。另外,班主任可以通过不同的形式体现班级管理元素,注重细节导入和渗透,课堂生活、课堂教学、课后活动环节均可以融入管理教学,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及电子信息技术的优势,将班级管理的内容借助多媒体集音、形、影于一体的优势在学校生活的不同层面对学生进行渗透,以此确保让学生在每一个生活、学习阶段,都有章可循,进而也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从而促进提升班级管理效果。因此,通过互联网共享性特点探究及搜集相关教育资源,是促进提升小学班级管理效果的有效措施。
五、班主任加强自身互联网使用水平
在互联网背景环境下的小学班级管理模式运用过程中,班主任要注重加强提升自身专业水平和互联网运用能力,与时俱进地使用互联网为班级管理工作做好服务,从而促进提升班级管理效果与效率。对此,学校可以加强开展互联网班级管理模式的培训工作,突出利用互联网形式开展班级管理工作的主要方法,从而促进提升班级管理效果。与此同时,班主任可以经常以自主探究学习的方式探究互联网管理措施,从而达到较强的管理效果。例如,学校可以月为单位组织班主任进行互联网班级管理模式的培训工作,将全新的互联网管理模式教与班主任。同时可以组织班主任进行合作探究分析,将各自在班级管理工作的良好方法进行分享和交流,从而发掘更加科学的管理模式。
六、结语
根据互联网的发展背景与技术支持作用,当前的小学班级管理工作已经打破传统模式,以高质量、高效率的模式促进强化班级管理效果,发展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