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甘谷县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现状及对策

2021-12-02

甘肃畜牧兽医 2021年3期
关键词:资源化养殖户农作物

(甘谷县畜牧兽医事务服务中心,甘肃 甘谷 741200)

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可以稳定农业生态平衡、在缓解资源紧张、减轻环境压力、降低养殖成本,在缓解人畜争粮矛盾,发展循环经济,促进草食畜牧业发展、农民增收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农民生活方式的转变、能源消费结构的改善和各类替代原料的应用,农作物秸秆区域性、季节性、结构性过剩现象不断凸显,秸秆利用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1 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现状

甘谷县地处渭河上游,位于甘肃省东南部天水市西北部,渭河东西横贯全县。渭河两岸地势平坦地区以种植蔬菜、瓜果等经济作物为主,南北两山区以种植小麦、玉米、马铃薯等粮食作物为主。全县农作物秸秆产量较大、分布较广,是重要的可再生资源。据统计,甘谷县农作物播种面积112.17万亩,常见饲用秸秆主要有玉米秸秆和小麦秸秆,其中玉米种植面积17.13万亩,产量7.47万t,小麦种植面积33.07万亩,产量7.19万t。根据农作物草谷比等方法进行计算,农作物秸秆资源理论产量达16万t,可利用潜力大。

甘谷县为生猪养殖大县,畜禽养殖以生猪为主,草食畜牧业较少,2020年全县大牲畜存栏为48 745头,出栏15 049头,其中肉牛存栏22 805头,出栏6 261头,奶牛存栏1 295头,出栏90头,羊存栏24 645只,出栏8 698只,因此对秸秆饲料的利用较少。同时,随着农村生活方式的改变和生活条件的改善,秸秆的焚烧利用量逐渐降低,而劳动力和运输成本的增加,导致随意抛弃和违规焚烧等现象越来越严重。

2 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存在的问题

2.1 机械化程度低

由于渭河水系及各支流长期切割,导致境内梁、峁、沟、壑起伏纵横,山多川少,无法使用大型机械进行收割,农作物及其秸秆主要依靠人工收获。近年来在城镇化的背景下,农村年轻劳动力减少,劳动力和运输成本相对增加,导致农作物秸秆被随意抛弃和违规焚烧,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尽管相关部门已出台很多管理措施,但农户对焚烧秸秆造成的危害认识不足,效果并不明显,偷偷焚烧的现象一直存在。

2.2 饲料化程度低

甘谷县以生猪养殖为主,草食动物养殖较少,并且养殖场规模较小,且大多数采用自种自收的方式进行利用。对于较大养殖场(户),由于甘谷县饲草料加工企业较少,短缺的饲草料也从周边其他县(区)购买,增加了运输成本。由于本县缺乏秸秆收购、加工企业,导致秸秆交易缺乏市场。农户对于过剩的秸秆不知道如何处理,又缺乏资源化利用的相关知识,只能通过焚烧还田,这种方式对环境造成了污染且导致土壤病菌滋生,使土地资源受到严重的破坏。

2.3 资金投入力度不大

要实现秸秆的资源化利用,农户需购置相应的机械设备和掌握一定的技术,而昂贵的机械设备和匮乏的技术知识限制了农户对机械设备的使用。同时,由于地形制约,农作物种植面积分散,没有集中连片种植,使得秸秆生产分布较分散,不利于秸秆的收集。同时,相关部门对农作物秸秆的使用不够重视,缺少扶持政策的支持,没有形成产业链和农作物秸秆深加工企业,没有形成积极有效的引导作用。

3 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的对策

3.1 加快草食畜牧业发展

甘谷县草食畜牧业发展相对滞后,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群众对牛、羊肉的消费呈明显上升趋势,草食畜发展有广阔的前景,因此可以通过增加饲养量的方式来提高秸秆饲料资源的利用。近年来,甘谷县积极推进草食畜牧业发展,扩大县域内草食畜养殖量,通过发放草食畜养殖贷款,鼓励农户进行草食畜养殖和扩大养殖规模,目前已惠及全县200余户养殖户;通过实施草食畜牧业助推项目,示范带动更多农户进行草食畜养殖;通过开展养殖技术培训、观摩规模养殖场等方式方法,提高养殖户养殖技术。

3.2 普及现代化机械

甘谷县地势山多川少,且秸秆类农作物主要种植在山区,因此无法使用大型机械设备。结合畜牧业发展实际,甘谷县于2018年组织10个草食畜农民养殖专业合作社实施了草牧业发展助推产业扶贫项目。通过项目示范带动作用,积极推广现代化机械设施,提高养殖效率。该项目通过财政补贴的方式,共计投资420万元(其中财政扶持280万元),扶持养殖户购置农用四轮拖拉机、三轮车、小型秸秆收割机、秸秆揉丝机、打包机等适宜的机械设备52台(套),提高了秸秆饲料的收割、加工效率,降低了劳动力成本和运输成本,建设饲草料棚5 000 m2,极大地改善了养殖场的养殖条件。鼓励养殖户和周边农户签订土地流转协议等方式,开展集中连片种植,扩大种植面积,便于机械进行收割。

3.3 提高秸秆的饲料化利用率

农作物秸秆粗纤维含量高,蛋白质含量低,消化率低,适口性差,使用受到一定限制,通过合理的加工可以提高秸秆的适口性和营养价值。常见的秸秆加工方法包括物理加工方法、化学加工方法和生物加工方法。其中物理方法是指通过改变秸秆的物理性状来提升秸秆的适口性和消化率,主要方法有切断、粉碎、揉丝、蒸煮等;化学加工方法是指通过添加一定的化学物质来改变秸秆的物理结构,从而提高其消化率,主要方法有碱化处理和氨化处理等;生物加工方法主要有青贮、黄贮等,其中青贮是以青绿秸秆为原料进行厌氧发酵,黄贮是以干秸秆或半干秸秆为原料进行厌氧发酵,为了提高发酵效果,可添加微生物菌剂等。

3.4 提高商品化程度

通过政府投资和吸收民间资金等方式,建立和发展一批秸秆收购和深加工企业,可有效解决区域性秸秆过剩等问题,满足甘谷县养殖户饲草不足等情况,减少养殖户饲草运输成本。同时,通过和农户签订保底收购协议等,提高农户种植和收割积极性,扩大农民增收途径,充分利用秸秆资源,减少焚烧。目前,甘谷县已建成1家玉米秸秆加工企业,由于仅对周边农户秸秆进行收购,导致秸秆收购不足,年加工秸秆饲草量约4 500 t,不能满足周边养殖户的需求。甘谷县农作物种植较分散,导致不能大规模的收集农作物秸秆,大多农户不知道农作物秸秆收购信息。下一步应对秸秆收购进行积极宣传,扩大秸秆收购范围,在农作物秸秆资源丰富村、镇建立代收购点,减少种植户运输成本,同时增加秸秆收购量,从而增加饲草量,满足养殖户更多的需求。

猜你喜欢

资源化养殖户农作物
磷石膏资源化综合利用任重道远
高温干旱持续 农作物亟须“防护伞”
俄发现保护农作物新方法
旗开得胜!5亩养出过万斤金刚虾,虾中60元抓虾!养殖户:有信心养
蛋鸡养殖户这回该笑了 三季度蛋价有望涨至年内高点
夏季农作物如何防热害
口碑制胜!龙感湖十多万亩龙虾塘,看养殖户认准了谁?
CO2资源化回收技术分析
建筑垃圾减量化资源化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厉害了!农作物“喝”上环保酵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