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养良好习惯 夯实学习基础
——论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

2021-12-02江苏省丰县东关小学王海芳

数学大世界 2021年4期
关键词:小组讨论良好习惯周长

江苏省丰县东关小学 王海芳

笔者以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的教学为例,探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方法。

一、培养“认真听”的习惯

认真听讲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学习习惯。笔者建议教师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培养学生“认真听”的良好习惯:首先,善于提醒,使学生抓住“重点”;其次,善于留白,使学生消除“盲点”;最后,善于引导,使学生产生“观点”。因此,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养成边听、边想、边说的习惯,促使学生在听讲过程中形成自己的观点。

例如,在“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的教学中,在推导周长公式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培养学生“认真听”的习惯:首先,分组讨论,形成“观点”。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使学生在聆听与表达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的观点。其次,出言提醒,强调“重点”。当教师带领全体同学共同总结小组讨论成果,一起推导周长公式的时候,教师可以出言提醒:大家注意了,我们本节课的重点来了,验证大家讨论成果的时候也到了,请大家认真听讲。通过这种方式,帮助学生抓住听讲的重点。最后,适当留白,消除“盲点”。在周长公式推导完毕之后,教师可以给学生留3 分钟消化、理解与反思的时间,学生可以利用这个时间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也可以提出自己的疑问或想法,从而消除听讲中的“盲点”。

二、培养“仔细看”的习惯

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培养学生“仔细看”的习惯:首先,善于观察。“看”是“想”和“做”的基础。教师应该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的习惯,让学生在观察身边事物的过程中获得学习灵感,发现学习规律。其次,善于审题。学生只有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才能形成良好的答题能力。最后,善于检验。无论是课堂练习还是随堂检测,无论是课后作业还是阶段测试,教师都应该督促学生认真书写并认真检验,从而逐步形成规范的书写习惯和严谨的学习态度。

例如,在“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的教学中,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学生“仔细看”的习惯:首先,引导学生善于观察。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边长特点及公式特点,发现二者周长计算公式的转化规律。其次,引导学生善于审题。教师可以给学生出示习题:将边长为20 厘米的正方形剪成四个大小相等的长方形,这四个长方形两两组合后,形成的新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解题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细节:要剪成“长方形”,而不是“正方形”;要求得的结果是剪完的长方形“两两组合”后的周长,而不是单个长方形的周长。最后,培养学生善于检验的习惯。在学生完成习题后,教师提醒学生注意检查得数、单位等细节,避免犯“低级错误”。

三、培养“独立想”的习惯

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学生“独立想”的良好习惯:首先,善于预习的习惯。教师应该传授学生预习的方法并培养学生预习的习惯,构建“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促进学生独立思考。其次,善于探究的习惯。教师应该通过课堂提问、小组讨论、任务驱动等方式,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和探究的习惯。最后,善于反思的习惯。教师应该培养学生善于反思的习惯,使学生对于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经常进行回顾、总结与完善,提高学习效率。

例如,在“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培养学生“独立想”的习惯:首先,布置任务,鼓励预习。将本课的重难点知识提炼出来,融入问题情境当中,并形成预习任务,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主动预习的习惯。其次,小组讨论,鼓励探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来推导周长公式,以此培养学生善于探究的良好习惯。最后,思维导图,鼓励反思。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课下通过绘制思维导图的方式对本课的学习过程和成果加以总结与梳理,以此培养学生善于反思的良好习惯。

综上所述,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高效学习的前提。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从 “认真听”“仔细看”和“独立想”等方面努力,促进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

猜你喜欢

小组讨论良好习惯周长
认识周长(部级优课)
圆的周长
幼儿午睡良好习惯培养之我见
半圆的周长就是圆周长的一半吗
辽宁省盘锦市注重培养学生良好习惯
小组讨论法在高中课堂教学中的窘境
“自能”课堂中小组讨论的实施策略
高中数学课堂小组讨论1+1模式教学应用
试论如何处理好历史课堂小组讨论和独立思考的关系
小学体育教学中良好习惯养成策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