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引入情境教学,让学生高效学习数学

2021-12-02江苏省淮安生态文化旅游区开明中学李欣妍

数学大世界 2021年4期
关键词:数学知识创设情境

江苏省淮安生态文化旅游区开明中学 李欣妍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经验出发,创设合理的学习情境,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体会数学学科的魅力”。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入情境教学,激活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高效学习,实现学生全面发展。

一、创设游戏情境,激活学生学习兴趣

游戏是一种趣味活动,大部分学生对游戏都非常感兴趣。教师可以巧妙利用游戏这一活动形式,将枯燥的数学知识与趣味游戏活动巧妙地整合在一起,使数学知识趣味化,更好地激活学生的求知欲望,并让学生有机会边玩边学,从中体验到学习数学的快乐。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创设趣味游戏情境,营造活跃的学习氛围,促使学生主动参与。

例如,在教学初中数学“有理数加法和减法”时,由于这部分知识的学习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计算基础,且这部分训练往往比较枯燥,于是,教师在教学中就可以从学生感兴趣的游戏活动入手,让学生边做游戏边进行数学计算。课堂中,教师将学生分成三个小组,并提出一些数学计算问题,让这三个小组分别派出一名学生来解答(注意学生要轮流回答,不可只让一人回答),回答正确的小组可以获得10分的奖励,回答错误的小组要接受扣5 分的惩罚。学生在教师说完游戏规则后都非常兴奋,并迫不及待地进入游戏活动中,也在游戏中表现得非常积极,主动计算思考,对“有理数加减法”的知识内容有了很深刻的了解。

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巧妙地创设游戏情境,可以成功地调动起学生的数学学习积极性,并让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体验到学习的快乐,感受到数学的魅力,锻炼了学生的计算能力。

二、创设操作情境,促使学生有效参与

学生是数学课堂学习的主人,教师在课堂上要多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机会,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营造动手操作的情境,将学生带到自由、活跃的学习氛围中,给学生搭建好自主学习的平台,并借助学生动手操作将数学内容形象简单化,更好地促使学生高效学习。

例如,在教学初中数学“图形的旋转”时,为了让学生对旋转的性质有更好的认识,教师要引导学生动手操作。首先,教师让学生准备两张完全相同的白纸,并在这两张纸上同一位置画出一个三角形,要求这两个三角形完全相同,并将这两张纸重合在一起,然后选中纸上的任意一点作为旋转点,旋转上面的纸张,并观察两个三角形的位置、形状、大小。学生在教师的要求下开始操作,很快,学生发现这一过程就是旋转,旋转前后的图形的大小、形状并没有发生变化,只是图形的方向发生了变化。随后,教师继续引导学生找到旋转前后的对应点,并都与旋转点相连,找到了旋转角。学生通过在教师的引导下操作思考,无形中对图形的旋转有了很好的认识。

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创设操作情境,营造了活跃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体验到数学知识的生成过程,对数学知识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理解,提升了教学质量。

三、创设生活情境,发展学生应用能力

数学学科与我们的生活实际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而且很多数学知识的来源就是我们的生活。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有效利用数学与生活之间的关联,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巧妙创设生活情境,引入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应用能力。

例如,在教学初中数学“一元二次方程组”时,教师创设了一个生活情境:某商店购进一批商品,进价是21 元,如果给这一商品的定价是a 元,那么就可以卖出(350-10a)件。但是按照物价局给出的规定,利润不可以超过20%。如果商店计划要获得400 元的利润,你认为商店该如何为这一商品定价,又该进多少件这种货品呢?学生在教师提出问题后都感到很好奇,也都想凭借自己的力量解决这一问题。很快,学生想到可以利用方程的思想方法解决问题,于是,学生想到售价为a 元,购进货品y 件,然后试着列出方程。学生学以致用,无形中深化了对于数学知识的思考。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创设生活情境,巧妙地设计实际问题,让学生借助数学知识进行解决,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并让学生对数学知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总之,情境教学是数学课堂教学中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它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学生真切地体验数学知识,感受到数学的魅力。今后的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应用情境教学法,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带领学生高效学习。

猜你喜欢

数学知识创设情境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创设未来
情境新颖的概率问题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数学知识在于应用
“简约数学”创设简约课堂
从生活中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
感悟三角形的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