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敦煌市肉牛产业发展现状及建议

2021-12-02岩,杨

甘肃畜牧兽医 2021年3期
关键词:肉牛养殖场牛肉

赵 岩,杨 育

(1.敦煌市莫高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甘肃 敦煌 736200;2.敦煌市畜牧兽医技术服务中心,甘肃 敦煌 736200)

近年来,随着城乡居民收入的不断提高,饮食结构的逐步改善,人们更加喜欢低脂肪、高蛋白、营养丰富的牛肉作为肉食。随着消费需求的增加,牛肉供应量也在不断增长,牛肉价格一路上涨。随着牛肉价格上涨,养殖效益增加,养殖场(户)补栏积极性不断提高。据统计,2019年我国牛肉人均消费量5.95 kg,而世界人均约为10 kg,因此肉牛养殖具有良好的市场发展潜力。

1 发展现状

1.1 肉牛养殖基本情况

2020年敦煌市肉牛饲养总量0.36万头,全市规模养牛场(户)5 个,百头规模养殖场3 个,规模肉牛养殖量0.1 5 万头;建成肉牛冻配改良点3 个,年冻配改良肉牛550头。

1.2 饲养品种

目前,敦煌市肉牛品种以西门塔尔杂交牛为主,部分养殖场(户)饲养新疆褐牛和安格斯牛。但肉牛产业发展中存在着品种杂乱、良种改良进程缓慢、饲养管理标准化水平低、机械化程度不高、劳动强度大、养殖效益不高等诸多问题。

1.3 肉牛养殖效益分析

当前,购买一头250 kg左右的西门塔尔牛犊需要13 000元左右。育肥12个月,粗饲料平均每天9~10 kg,青贮玉米和其他秸秆饲料按照0.8元/kg计算,需要投资2 880元;玉米面、豆粕等精饲料按照平均每天3~3.5 kg、2.8元/kg计算,需要投资3 520元;防疫、水电、人工平均每头牛按照1 500元计算。育肥750 kg出栏,按照当前市场价平均35元/kg,一头牛售价26 250元,平均每头牛获利5 300元左右。

2 存在问题

2.1 养殖基础薄弱

近几年,随着经济的稳步快速发展,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群众膳食结构改善,牛肉的消费逐步增加,牛肉食用价值凸显,肉牛养殖被人们重视起来。目前,敦煌市规模养牛数量不多,处于散养和圈养相结合状态,圈舍简陋、养殖方式落后,养殖效益不高。

2.2 良种化程度低

敦煌市黄牛原来主要为役用型,随着近年来肉牛杂交改良,良种化程度变低。本地肉牛的饲养数量减少,品质降低,生产性能下降。

2.3 缺乏资金扶持

规模养牛场从圈舍修建、购买种牛、种植饲草和疫病防治等方面都需要大量资金,且成本回收周期较长。因农户资金有限,养殖数量较小,规模化程度较低,饲养管理标准化水平不高。由于国家扶持的肉牛产业发展项目基本都是规模大、设施较为齐全、示范带动效应比较明显的大型规模养殖场,农户发展的小型规模养殖场缺少必要的资金扶持和政策支持。因此,缺乏资金扶持是制约敦煌市肉牛养殖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2.4 饲养方式落后

当前,敦煌市肉牛养殖仍然以家庭养殖为主,养殖设施较差,大多养殖场(户)文化水平较低,饲养管理不科学,疫病防控意识较差。养殖场(户)沿用传统的养殖技术管理养殖场,已不适应新形势下的肉牛产业发展要求。

3 发展建议

农牧部门要加大宣传培训和指导力度,抽调技术骨干深入乡(镇),开展科技服务,抓好动物疫病防治技术指导工作,确保养殖户饲养管理、疾病防治等工作有良好的技术支撑。同时,政府相关部门要制定畜牧业长期发展规划,特别是扶持肉牛养殖的发展规划,引导鼓励更多农户从事肉牛产业养殖工作。

3.1 加快完善良种繁育工作

一是加快品种改良工作,提高肉牛良种普及率。西门塔尔牛生长速度快、育肥周期短,适合敦煌市气候环境,是一个大众化品种;安格斯牛肉品质好、出肉率高,适合较为高端的市场供应。通过不断优化选育和杂交改良,逐步建立适合本地发展的安格斯牛、西门塔尔牛种牛繁育基地。二是加大对人工授精品种改良的财政扶持力度。安排专项资金用于良种肉牛引进和冻精改良补助,提高敦煌市肉牛良种的供应能力。三是加大养殖场(户)扶持力度,解决资金短缺问题。坚持项目资金整合,以镇为单位,重点扶持一批懂技术、会管理的养殖场(户)以及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树立养殖典型,示范带动周边群众,共同发展肉牛养殖。

3.2 制定完善养殖技术规程

一是抓好标准化建设,制定实施严格的标准化养殖技术规程,实现良种繁育、饲料调制、疫病防治、饲养管理统一的技术标准,提高饲养管理水平和养殖效益。二是生态环保、农业机械、畜牧兽医等部门密切配合,从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等方面,为养殖场(户)提供科学规范的建设标准,抓好肉牛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工作,普及推广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设施,不断提高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率,促进肉牛养殖与生态保护协调发展。

3.3 发展新型经营模式,壮大肉牛产业发展

农户养殖肉牛普遍存在的问题是缺乏养殖技术,缺乏对市场的分析判断,担心市场波动。应积极探索推广“专业合作社+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采取订单生产、技术服务、保底收购、养殖保险等措施,建立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和肉牛养殖场(户)“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合作共赢”的利益共同体,共同分享交流养殖技术,抵御市场风险,有效提高养殖效益。

3.4 延伸产业链条,提升产品附加值

依托郭家堡镇、黄渠镇、转渠口镇种植紫花苜蓿、青贮玉米、甘草的优势,建设牧草交易市场,做大做强颗粒饲料、青贮饲料等专业化牧草加工企业,为敦煌市肉牛产业发展奠定基础。进一步加大财政扶持力度,扶持肉牛加工企业完善肉牛精深加工生产线建设,提升产品附加值。逐步完善牧草种植、肉牛养殖、产品加工、电商销售、冷链运输等相关环节,推进肉牛养殖产业产、加、销一体化发展。

做好肉牛产业发展和敦煌旅游的深度融合,积极发展智慧农业,充分利用本地区有机肉牛资源优势,将上游第一产业养殖,中游第二产业加工,下游第三产业休闲服务相结合,利用大数据和智慧农牧信息系统,实现肉牛养殖加工、牧场观光、产品体验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带动敦煌乃至周边地区畜牧养殖业快速发展,实现肉牛产业高质高效发展,帮助农牧民增产增收。

猜你喜欢

肉牛养殖场牛肉
牛肉价格低迷
冬季肉牛咋喂精料
冬春如何提高肉牛采食量
我国大型畜禽规模养殖场全部配套粪污处理设施装备
老挝肉牛输华实现突破
肉牛口炎咋防治
养殖场管理技术要点
寻味牛肉
牛肉怎么做,好吃又嫩?
韩49处养殖场检出“毒蛋” 当局下令一律回收销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