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筛查及预后进展
2021-12-02冼秀南
冼秀南
(南宁市武鸣区妇幼保健院眼,广西 南宁,530100)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ROP)是发达及发展中国家儿童致盲的主要因素[1],主要表现为视网膜缺血、新生血管形成,甚至会出现视网膜脱离引发永久性失明,也是导致早产儿失明的主要原因[2]。虽然外科手术治疗、激光光凝治疗能降低部分晚期ROP患儿的致盲率,但预后效果相对较差,且病变对眼部视力与结构造成极大的影响,对患儿的生育发展构成威胁[3]。为此,早期给予治疗极为重要,能降低ROP的发生,降低致盲率,需积极探寻ROP的筛查方式以及预防性治疗措施。本文就ROP临床研究进行整合,报道如下。
1 ROP的发病机制
ROP主要分为两个阶段,即血管发育延迟期与血管增殖期[4]。第一阶段通常于出生至矫正胎龄30~32周左右发病,主要变现为早产后子宫相对视网膜高氧环境,及娩出后吸氧抑制低氧诱导因子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生成,同时因胎盘产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信号传导必须的非低氧诱导因子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缺乏,造成视网膜血管发育停止[5]。ROP第二阶段主要发生于矫正胎龄32~34周,主要特征是神经视网膜的生长及高代谢速率造成视网膜缺氧,视网膜无血管区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其他生长因子高表达,造成异常学赶过度生长并进入玻璃体。
2 ROP筛查和预测
及时对ROP高危因素进行筛查对早产儿极为重要,因早期治疗能改善患儿预后。现如今,美国ROP筛选指南提出[6],≤30胎龄或出生体重≤1500g的早产儿,需应用间接眼底镜对瞳孔底进行检查,首次检查时间为31周矫正龄或娩出后4周,而后开展定期检查。针对胎龄及出生超过筛选标准的新生儿,可对其权属状态进行分析,对高危患儿进行筛查。有相关资料发现[7-8],通常仅有10%参与筛查的新生儿最终需给予相应的治疗。为此需进行更早、更有效的筛查,从而精准筛选高危患儿,同时还能评估无危险或低危患儿,从而降低不必要的工作量。有学者指出[9],新生儿娩出后最初几周的体重增长差及血清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浓度低于ROP发生息息相关。现如今,上述两个因素逐渐成为早期预测ROP的主要因素。郑靖阳[10]研究发现,早产儿生后1周或纠正胎龄31周时血清中IGF-1明显偏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也相对较低,上述状况会增加ROP风险。IGF-1是ROP的独立预测因素。毛剑波等人[11]研究显示,通过严格控制超低出生体重儿生后用氧等相关因素,超低出生体重儿ROP的重症率低,而出生孕周仍是超低出生体重儿不可避免的ROP发病独立高危因素。证实检测新生儿娩出后体质增长状况时现如今ROP筛查的有效辅助方式,其能鉴别需密切观察的高危患儿,降低不必要的经济浪费。
3 ROP的治疗与预后
现如今,针对ROP筛查与预测方法的研究外,还在治疗方面进行探究,致力于持续改进治疗措施,探寻新颖的治疗措施,从而迅速缓解新生血管,降低并发症风险,最大程度保证视网膜的生理功能与结构。
3.1 早期营养支持
IGF-1可通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信号系统在血管生成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因早产时母体与胎儿相互作用中断,早产新生儿娩出后血浆IGF-1水平降低。为此,针对ROP初期给予IGF-1能促使血管正常生长,避免血管异常增生。现如今,在ROP动物模型中分析ω-3不饱和脂肪酸作用。饮食中ω-3不饱和脂肪酸能避免病理性新生血管形成。顾晓宇[12]研究发现,ω-3不饱和脂肪酸一定剂量的摄入量后对于新生鼠视网膜新生血管病变将起到一定的防治作用。说明ω-3多不饱和脂肪酸的供给,能有效避免眼底病变的出现。
3.2 后期综合治疗
在既往研究中风险,血管生长因子是作为主要的血管因子参与ROP的发展过程。在眼部其他新生血管疾病,例如老年性黄斑变性(AMD),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治疗在降低病理性血管形成中起到重要价值,该治疗也可应用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刘德林[13]研究显示,针对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患儿应用玻璃体内注射贝伐单抗治疗,能有效提升治疗效果,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但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治疗药物仅能缓解急性期病变,极易出现复发症状。且ROP复发可能出现于常规观察点后,为此需较长时间的眼科随诊及频繁的视网膜检查,从而发现晚期复发情况,增加家庭的经济与精力负担。王静等人[14]研究发现,玻璃体腔注射贝伐珠单抗治疗ROP,其疗效确切、开展的治疗成本较低,安全风险小,相比于激光管凝治疗近视的发生率较低,可以作为一种有效、安全的治疗选择。为此,激光治疗仍是ROP治疗的有效治疗措施,而后药物治疗可作为手术的辅助治疗方式,但仍需进行探究。
4 小结
总而言之,现如今极早产儿成活率明显提升,造成ROP发病率明显提升,需严密的筛查及早期治疗。早期给予有效的筛查措施,能有效降低检查压力,精准的识别高危患儿。现如今,临床主要以激光光凝治疗为主,能有效提升患者的预后状况,但其具有急性、长期并发症。较为新颖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疗法,能有效抑制后期新生血管生成,但目前针对该治疗方式尚无完善的临床评估,未广泛应用于临床,随着该治疗方式的安全性及有效性进一步研究,可为ROP患儿提供治疗的新方向,提升患儿预后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