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全纳共同体”建构的路径探索

2021-12-02江苏省宿迁市泗阳县双语实验学校刘丽丽

数学大世界 2021年6期
关键词:全纳共同体教师应

江苏省宿迁市泗阳县双语实验学校 刘丽丽

“全纳教育”是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出现的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全纳共同体”以全体学生为基础,鼓励学生进行集体学习,它强调师生之间的良好合作,注重集体力量的发挥,致力于为小学数学课程教学提供助力。

一、明确学习任务,以学习任务为导向促进学生共同学习

为了构建小学数学“全纳共同体”课堂,教师首先要在备课时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了解学生之间的差异。尤其是与学生共同探讨的过程中,教师应该积极地与学生进行交流、合作,实现全体学生的共同学习。

例如,学习“千克与克”时,教师应与学生一起进行课前准备,寻找能用两个计量单位计量的物品。教师为学生准备了计量重量过程中需要使用的工具——各种各样的秤。在课堂上,教师用直观的测量让学生了解了千克的概念,然后用秤帮助学生理解千克和克之间的关系。新媒体技术的应用有利于拓宽学生的视野,帮助学生了解各式各样的秤:杆秤、电子秤、弹簧秤、台秤、托盘天平等。课堂上,师生通过共同分析探讨这些秤的特点,使学生对秤有了初步的认识。为了提升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可以为学生展示一个真的电子秤,方便学生测量物体的重量,掌握千克与克这两个计量单位的关系,进而帮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

二、创设生活化情境,为学生提供合作学习机会

数学知识较为抽象,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创设小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让他们通过合作学习掌握数学知识。这样不仅能提升数学课堂教学效率,也能让学生增进对彼此的了解。数学教师运用多媒体技术,能使学生知道数学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热情。

例如,学习“认识人民币”这节知识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随同家长一起去存钱,了解人民币的换算方法,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模拟银行交易”,让一部分学生扮演柜员,另一部分学生扮演存钱的群众,对学生进行人民币换算训练,使学生能对新的数学概念有全面的把握,进而完成课堂学习任务。

三、采取互助化学习,促进学生互动互助

小学数学课堂上,要想实现“全纳共同体”的建设,互助学习是必不可少的。教师应经常让学生进行分小组讨论,引导他们达成学习共识,活跃数学课堂学习气氛。教师可以先对数学知识点进行粗略讲解,待学生对相关知识点有了初步认知后,学生之间再进行互助探讨。

例如,学习“小数”时,教师可以先对小数的概念与特征等相关理论知识进行讲解,然后让身高差不多的学生两两组团,互测身高,这样比较容易完成测量,再让他们仔细记录测量结果,借此了解小数的概念。教师还应帮助学生建立实践合作小组,让数学成绩较好的学生带动学习成绩不佳的学生,引导学生积极探索数学问题,鼓励学生之间互帮互助,协作完成对数学知识的探索。

四、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全纳共同体”教学需要将学生当作真正的课堂主角,教师要自觉转换自身的角色定位,发挥自己对学生学习的引导作用。小学数学教师应帮助学生树立自主学习意识,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的方向,激活学生进行数学学习的动能。

例如,讲解“加减法”时,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比如小学生对一位数加法比较熟悉,但遇到一位数与两位数相加时,往往不知该如何解答。这时教师应及时对学生进行点拨,比如“6+17=?”教师可以将17 转化为10+7,然后将这个算式转化为“6+7+10=?”这时学生就会豁然开朗,并快速得出正确答案。由此可见,如果学生在学习中遇到不理解的问题,教师可以适时“上场解围”,帮助他们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这样不仅发挥了教师的教学主导作用,也能有效增强师生合作的意识,保证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效果。

“全纳共同体”教学模式的建构可以推动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帮助学生明确自己的课堂地位,也能够让课堂教学效率实现大幅度提升,提升课堂的教学质量。教师要主动拓宽自己的视野,多进行尝试与实验,在教学中多设置具有挑战性的问题,经常呈现生活化的场景,让“全纳共同体”教学模式能够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猜你喜欢

全纳共同体教师应
爱的共同体
共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构建和谐共同体 齐抓共管成合力
语文教师应具备的“文本素质”
共同体的战斗
特拉维夫首个全纳学校
公平高效:冰岛全纳教育模式及启示
小学低年级教师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基于全纳思想的高校女教师发展实践路径
教师应上好语文综合性学习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