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研究进展

2021-12-02沈文蓉

今日健康 2021年6期
关键词:核苷酸抗病毒蛋白酶

沈文蓉

(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广西 南宁,530000)

艾滋病(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AIDS)是因人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所引发的T细胞呈进行性减少与损伤细胞免疫功能,并因此引发诸多微生物继发感染或出现肿瘤为特点的一种高死亡率的传染性疾病。虽现有的抗逆转录病毒疗法能对艾滋病病毒的繁殖进行有效抑制,但无法彻底根除这类整合性病毒。最近有相关研究人员[1]通过蛋白质改造的重要工具“分子定向进化”法研发出现一种命名为Brecl的重组酶能精准的识别定位大部分临床上多见的艾滋病病毒株,并精准安全的在受感染细胞的染色体中彻底清除整合原病毒,自此人们开始思考治愈艾滋病的可能性[2]。基于上述内容,本文现对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的研究作下述简要综述。

1.抗病毒治疗的时机

抗病毒治疗的最佳时机当前尚未有统一意见,因长期应用药物会出现不良反应,患者治疗依从性低及病毒耐药性与经济压力等因素,抗病毒治疗并不是越早期开始越好,需在明确其利弊端的基础上选择适当治疗时机[3]。成人及青少年开始反抗转录病毒治疗的时机:一旦确诊为HIV感染,不管CD4+T淋巴细胞水平高低与否,均建议立即展开治疗,在开始高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之前,一定要获得患者的同意与配合,指导患者保持良好的治疗与服药依从性;若患者处于严重的机会性感染期与以往慢性疾病急性发作期,应等到以上机会性感染控制病情得到稳定后再开始进行治疗。展开HAART后,需终身进行治疗,除上述标准外,在治疗时与按照感染者与患者实际情况选择最佳治疗时机[4]。

2.抗病毒治疗的药物与方案

2.1 抗病毒治疗药物

当前全球应用在临床的抗病毒治疗药物已有6类共32种,分别为非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核苷酸类反转录酶抑制剂、融合抑制剂、蛋白酶抑制剂、整合抑制剂及进入抑制剂等[5]。

2.2 抗病毒治疗方案

HIV抗病毒治疗的研究历经多个阶段,80年代开始的抗病毒治疗只单纯应用核苷酸类反转录酶抑制剂,疗效持续时间较短,且患者易出现耐药性。90年初代试用的联合应用2个核苷酸类反转录酶抑制剂,疗效虽有提高但仍不理想,90年代末在研发出蛋白酶抑制剂原则上,有研究提出[6],联合应用3个或4个药物,即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试验结果显示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能有效且长期的抑制HIV的繁殖。当前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有较多方案,较为常用的方案有以下几种:1.蛋白酶抑制剂+2个核苷酸类反转录酶抑制剂,其是最初的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的联合方案,大量报道显示[7],其有极强的抗病毒效果,但该种方案用药繁琐,难以坚持用药,患者依从性较低。当前已不提倡单一使用蛋白酶抑制剂联合治疗,而主张使用两种蛋白酶抑制剂药物进行联合治疗,其通过药物相互协作的原理,选用一个低剂量的蛋白酶抑制剂作为激动剂,可显著增加另一个蛋白酶抑制剂的血药浓度,加长药物的半衰期,降低药物的使用剂量与次数,同时患者依从性较好,且未明显增加药物的毒副作用,相比既往应用过抗病毒药物的患者效果更为理想。2.个核苷酸类反转录酶抑制剂+非核苷酸类反转录酶抑制剂,其是当前抗病毒治疗的主要方案,多项研究显示[8]其效果好于蛋白酶抑制剂+2个核苷酸类反转录酶抑制剂,且患者用药次数与剂量较少及依从性较高,但因该方案是作用与HIV繁殖的同一阶段(反转录酶),一个或局部位点出现变异便会出现耐药性,特别是无法在最大程度发挥抗病毒作用时更易产生。3.3个核苷酸类反转录酶抑制联合治疗,其是最为多见的三核苷治疗联合方案的联合制剂,该种方案的优势是患者用药次数与剂量相对较少,且依从性能得到较为满意的保障。但此种方案抗病毒效果较差,一般不建议应用,但部分特殊情况,如患者依从性差与考虑到病毒毒性时可应用该方案[9-10]。

3 服药依从性

既往报道显示[11],患者年龄、性别及文化水平均对抗病毒治疗的效果不会产生太大影响,但患者漏服、间断停药及选择何种治疗方案均是影响治疗效果的相关因素,这都是依从性影响因素。依从性指的是患者遵从医生提出的治疗或干预方式的配合程度。但当前国内外对依从性的定量标准与评估方式暂未有统一意见,在临床实际工作中通常采用一定时期内患者实际用药量占医生医嘱提出用药量的百分比来评估其依从性。有研究显示[12-13],当服药依从性达到95%时,才能使大部分病毒得到抑制。艾滋病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好与差对治疗效果产生直接影响,依从性较差的患者不仅无法获得理想的治疗效果,还易出现耐药菌株,为后续治疗增加难度。患者依从性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患者本身文化水平、年龄、生活与精神状态均有可能影响其依从性。2.治疗方案的繁琐程度、药物毒副作用及药物耐受性与患者依从性负相关,治疗方案越麻烦、药物毒副作用越多、药物耐受性越高,均会使患者丧失坚持服药的信心,就会明显降低其依从性,反之其依从性便会有效提升。

4.小结

抗病毒治疗能较好的重新建立艾滋病患者免疫能力,使人们对艾滋病的认知有所改变,随着各项研究的深入,人们开始探寻艾滋病治愈的可能性。全球各地都在探寻治愈艾滋病的方法,相信艾滋病患者的生存质量与预后效果都会得到更进一步的改善与提升,但在彻底治愈艾滋病前,应为更多的艾滋病患者提供更完善更高品质的抗病毒治疗以提高其生存质量。

猜你喜欢

核苷酸抗病毒蛋白酶
单核苷酸多态性与中医证候相关性研究进展
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是关键
徐长风:核苷酸类似物的副作用
抗病毒治疗可有效降低HCC的发生及改善患者预后
抗病毒药今天忘吃了,明天要多吃一片吗?
对抗病毒之歌
Acknowledgment to reviewers—November 2018 to September 2019
IgA蛋白酶在IgA肾病治疗中的潜在价值
冷却猪肉中产蛋白酶腐败菌的分离鉴定
广东人群8q24rs1530300单核苷酸多态性与非综合征性唇腭裂的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