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超声诊断在老年慢性肾病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2021-12-01陈婷婷郭明阳刘婷

中国药学药品知识仓库 2021年10期
关键词:超声诊断应用价值

陈婷婷 郭明阳 刘婷

摘要:目的:为探究超声诊断在老年群体慢性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到2020年12月期间院内收治的100名老年慢性肾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人。对照组采用常规生化诊断,研究组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对比二者肾脏指数与诊断准确率。结果:两组的肾脏指标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诊断灵敏度为92.50%、准确性达到94.40%、特异性为96.00%,均超过常规生化诊断,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于患有慢性肾病的老年群体来说,超声诊断能够对病情做出准确判断,且灵敏性与特异性较高,拥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超声诊断;老年肾病;应用价值;慢性肾病

【中图分类号】R4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107-2306(2021)0910--01

慢性肾病是肾内科室较为常见的病症之一,在老年群体中多发,且从2000年以来持续增高,患者群体也呈现年轻化特点。该病症早期特征不明显,后期典型表现为血尿、水肿、易口渴、尿液带泡沫等等,且具有复发性高的特点,不但使患者生活质量下降,严重时还会威胁生命安全。对此,应提早准确的诊断,把握最佳治疗时机,抑制病情发育,改善预后效果。本文重点探究超声诊断在该病中的诊断准确率与应用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到2020年12月期间院内收治的100名慢性肾病患者,将其分成两组。研究组男女比例为23:27,年龄在60—70岁之间,平均(63.36±2.24)岁,病史为1—8年,平均(4.26±2.37)年。对照组男女比例为24:26,年龄在62—75岁之间,平均(64.29±2.78)岁,病史为3—10年,平均(5.62±2.89)年。全体人员一般资料无可比性,P>0.05,且自愿签署知情书,本研究在院伦理会审核下开展。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生化检验,对肾脏大小、形态、内部结构以及生化指标等进行检查。研究组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主动脉血流量、叶间动脉血流量等指标进行记录,并对受检者的肾脏长径、厚度等指数、生化指标进行记录[1]。生化指标包括血尿素氮、血肌酐、肾小球滤过率三项。在检查期间,要求受检者空腹,平卧,利用型号为PHILIPS EPIQ7C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设备进行腹部超声检验,对双侧肾脏进行观察,并在标准断面检测肾脏长度、厚度等。在左右冠状切面纵切,检测肾脏长径最大值,利用椭圆面积法得出肾脏总面积[2]。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肾脏指标进行对比,包括叶间动脉血流量、主动脉血流量、肾脏长径与厚度四项;再对比两种诊断方式的结果,包括灵敏度、特异性、约登指数等。其中,约登指数可对辅检手段应用价值进行衡量的主要手段之一,数值与价值成正比。在超声诊断中,针对微小病变与肾功能变化也会有所反应,可在肾功能衰竭之前做出准确判断,使患者提早接受治疗[3]。

1.4统计学方法

将采集的数据纳入SPSS20.0软件中,肾脏与化验指标用均数和标准差表示,通过t进行检验;诊断准确率、灵敏度等指标用例数和“%”表示,通过卡方检验。当P<0.05时,说明差异具有统计价值。

2结果

2.1两组肾脏指标对比

两组的肾脏指标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主动脉血流量与叶间动脉血流量较少、肾脏长径与厚度较小,如表1所示。

2.2两组化验指标对比

两组的生化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研究组前两项指标高于对照组,最后一项指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如表2所示。

2.3针对灵敏度、准确性、特异性

根据检验结果可知,超声诊断结果为研究组阳性45人,阴性5人,对照组阳性2人,阴性48人,约登指数为0.841;生化诊断结果为研究组阳性31人,阴性19人,对照组阳性4人,阴性46人,约登指数为0.623。根据上述数据可知,超声检验特异性为96.00%,生化为86.00%,二者灵敏度分别为92.50%和62.00%,准确性分别为94.4%和79.2%,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

3讨论

随着年龄逐渐增长,人体的各个器官功能逐渐退化,在肾脏方面的表现更为明显。据刘春蕊调查可知,一般从40岁开始肾脏组织结构逐渐变化,肾功能逐渐衰退,在进入老年期之前,如若没有明显病理刺激还可维持基本功能,一旦受到较大刺激,如血管栓塞、大手术等,很容易导致肾脏病变[4]。进入老年后,肾脏功能更容易受到损伤,主要表现为消化道症状、皮肤症状等等,如恶心呕吐、色素沉着等等,还会引发高血压、骨质疏松等并发症。该病症的病程较长,且危害性较强,患者在确诊后应立即住院接收治疗,避免因拖延耽误最佳时机[5]。当前,临床主要采用超声检查、生化检查的方式诊断,其中生化检验需要投入较多人力,且准确率较低,应用价值不高。超声检验具有无创优势,可有效降低对病人机体造成的损害,且特异性、准确率较高,可准确测量病人各项肾脏指标,使用价值相对较高,可及时准确的诊断病情,使患者提早接受治療。

本文选取特定时段的100名老年慢性肾病患者,分别采用常规生化诊断与超声诊断的方式,判断超声诊断的应用价值。根据研究结果可知,采用常规生化诊断的对照组各项肾脏指数均高于研究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同时,超声诊断的准确率、特异性、灵敏度等也高于生化诊断,分别达到94.40%、96.00%和92.50%,均超过常规生化组,体现出较高的应用价值,这与谢青的研究成果相似。在他的研究中指出,因超声诊断在安全性、无创等方面具有较大优势,且与生化诊断相比准确率更高,深受广大患者的青睐[6]。但因超声诊断的准确率难以达到100%,因此可与生化等方式相结合,两种检测方式同时开展,使最终诊断结果得到进一步保障。赵丽的研究指出,超声诊断不但具有安全无创的特点,且操作方式简单便捷,对医生综合素质的要求不严格,因此检验失误的概率相对较低[7]。秦杰的研究表明,慢性肾病患者的肾功能指标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还可引发内部结构变化,使肾脏体积缩小[8]。在检查中因医师手法不同,肾脏可能因萎缩导致表面不平整、薄厚不均,进而影响肾脏长径、厚度等指标。在超声诊断老年患者此类疾病时,可结合化验结果综合分析,确保肾脏诊断准确无误。

综上所述,在老年慢性肾病诊断中,超声诊断不但无创伤、安全可靠,且操作便捷,可通过测量肾脏长度、厚度、宽度等指标,准确计算实质面积、肾体积等,还可检验血流量情况,提供真实可靠的肾实质损害信息,再与化验结果相结合,便可及时发现和控制病情,最大限度的降低肾病对老年人身体造成的伤害,且诊断结果准确度高,值得大面积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宋青青.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慢性肾脏疾病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家庭保健,2019,(13):63.

[2]李英楠,吕海涛.超声检查在慢性肾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医疗装备,2020,33(10):32-33.

[3]徐建红,刘智惠,靳霞,等.剪切波定量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在慢性肾病中应用的初步研究[J].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2019,(5):20-22.

[4]刘春蕊(综述),杨斌(审校).超声检查新技术在慢性肾脏病诊断中的应用[J].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2020,(6):551-556.

[5]涂美琳,谢文佳,陈洪宇,等.超声造影定量分析在早期原发性慢性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浙江医学,2019,(21):12-14.

[6]谢青,董婷,牟怡,等.超声剪切波组织定量技术对慢性肾脏病诊断及分期的价值[J].贵州医科大学学报,2019,221(2):86-90.

[7]赵丽,李明星.超声技术在糖尿病肾病诊治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9,30(2):305-308.

[8]秦杰,许志辉,张琴琴.超声心动图检查在慢性肾脏病患者心血管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当代医学,2020,26(9):162-164.

作者简介:陈婷婷,女,1990年10月出生,本科学历,医师职称,研究方向:超声诊断

猜你喜欢

超声诊断应用价值
企业金融管理应用价值分析
不同病理类型阑尾炎阑尾直径的ROC曲线分析
超声诊断和鉴别诊断急性右下腹疼痛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