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语文中渗透素质教育

2021-12-01王英顺

民族文汇 2021年6期
关键词:素质教育语文教学小学语文

王英顺

摘要:语文学科既是进行素质教育的一个途径,也是素质教育本身的有机组成部分。实施语文素质教育是语文教学改革的方向,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 素质教育是当前教育改革的主课题。素质教育目标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学科教学的落实。语文学科,在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语文素质和能力乃至学生各种素质上起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小学语文;素质教育;语文教学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智育包括:获得知识和形成科学世界观,发展认识能力和创造能力,培养脑力劳动文明,养成一个人在整个一生中丰富自己的智慧和把知识运用于实践的需要。这段论述说明了不能简单地把智育归结为积累知识,它既有教养,也有智力训练,它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包括世界观的形成,智慧的思想方向性和创造方向性的形成,与个性的劳动、社会积极性都有着密切的联系。我们在进行小学语文教学,当然也就不能片面地认为就是给学生以语文知识的传授,而必须是全面的素质教育。而语文教学中的思想教育也应是以人为本的,切忌生搬硬套,穿靴戴帽。

一、语文学科知识的综合性决定了语文教学要注重整体性

从语文学科内容来看,从包容的内容的多方面性看,它是一个综合性学科。从语言形式看,有字、词、句、段篇;从语言的应用规律看,语文讲究修辞逻辑;从语言的运用过程看,有听、说、读、写。这就决定了语文教学必须注重整体性。笔者尝试着从引导学生独立阅读入手,首先让学生对作品建立起第一印象,尽量减少对学生阅读第一印象的干扰,少一些扶手和拐杖,让学生自己“学步”。语文是作者心灵、语感对象化的一个整体性反映,是一个鲜活的生命体,只有学生对课文进行个性化的解读,并被学生整体性占有,作者的语感、心灵才会不知不觉地被渗入到学生的文化心理结构之中,积淀为语文素质、人文素质,最终形成自身的语文能力与修养。

文本是审美愉悦的最初源泉,语文教材选用的文章大多是内容与形式的完善统一,文体范式与人文意蕴是一种水乳交融的关系。鲁迅的《祝福》通过倒叙结构来引发悬念,引导读者去思考祥林嫂的悲惨命运产生的社会根源;《三国演义》中刘备的三顾茅庐,是通过烘托,引导读者去感受诸葛亮的雄才大略。因此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从一字一句构成的文体范式中去感受一种内在的生机、精神,结合自身的先天素质、人格素质、审美素质,内化为一种语文素质、语文能力。这说明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是不能机械地割裂和对立的。

二、优化训练程序,促进学生能学习

施教之功,重在练能。通过科学的训练,让学生获得学习的技能,从而打下扎实的学习基础,是实施语文素质教育的关键。小学语文“能力训练”实验教材设计的训练系列、训练方法,要求训练做到目标明、训练实、负担轻、效果好,充分体现了实施小语素质教育的这个关键。具体表现在:教材优势:小语能力训练实验教材构建了一个科学、合理的,有利于实施素质教育的读写训练系列。课文后的单项,单元后的多项练习,一册后的综合练习。这三类练习,各具功能又相互联系。阅读单项练习有讲读例文后的记忆性练习,巩固例文后的巩固性练习,自学例文后的运用性练习。作文单项练习有《习作例文》后的吸收性练习和模仿性练习,《病例分析》后的预防性练习。单元后的多项练习属创造性练习,目的在于让学生运用本单元所学会的读写方法独立练习。一册后的综合练习目的是复习巩固本册所传授的读写知识,沟通各项能力之间的联系,发挥整体训练的优势,强化素质训练的程序,提高素质训练的效果。这个训练序列符合“接受模仿――主动操作――创作运用”小学生能力形成的规律,有利于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认知能力。为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每篇课文后的作业均分为必做题和选做题。作业题的选编力求做到:有趣、有序,围绕能力训练项目,突出素质教育要点。教法优势:把训练引进课堂,课堂教学变“繁琐的分析”为“扎扎实实的训练”,改变了传统教学“讲得多练得少”、“练得乱”、“练得杂”的现象,做到向科学的训练要质量。

三、面向全体,因材施教。重视个性的技能发展

在语文教学的具体实施中,我采用异步教学法。使各类学生能经常体验到进步和成功的喜悦,把学习的自主权交给学生,使他们都能在一个宽松的环境中学习。对于成绩优秀的学生,除指导他们超前学习之外,课堂上我还让他们展开思维,从不同角度去分析、思考问题。而在课堂教学中,我尽量照顾中下生,让他们在40分钟内有较大收获,并注意信息反馈,及时调整教学节奏,以中下生理解弄懂会做为前提,针对他们的思维力,多启发提问,对于他们的闪光点则给予充分地肯定,作业的难度要适中。这样使中层学生的潜力得到发展,下层学生也能逐步提高,品尝进步的快乐。素质教育作为一种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的教育,与“选择性”、“淘汰性”的教育模式是相对立的,因此,我们必须把握面向全体,重视個性发展的素质教育层次性原则,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重视个性技能发展,在因材施教的基础上,注重把语文能力的培养有机地和知识教学过程相结合,将语文能力的培养寓于知识的领会、理解、运用、掌握之中,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培养他们的不同个性技能,使他们的能力得到不断提高。能力的培养离不开方法,根据认识论的观点,依照科学方法可使人的认识活动变得有序,使天分较高的上层生学到更多的东西,中层生学到想学的东西,能解决比较复杂的问题,形成个人的某种技能。

总之,语文素养的提高,需要师生的共同努力。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教学中,学生是主体,作为教师,应该让他们积极参与教与学的全过程,使每个学生都积极动脑,充分释放思维的火花。

参考文献:

[1] 张永兴. 小学语文素质教育之我见[J]. 学周刊. 2012(30).

猜你喜欢

素质教育语文教学小学语文
不忘初心,落实素质教育
在素质教育中树立文化自信
浅析我国的素质教育政策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