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皖南城市公共设施设计探究

2021-12-01贾杜娟刘文涛

绥化学院学报 2021年11期
关键词:皖南文化

贾杜娟 刘文涛

(1.安徽工程大学艺术学院;2.安徽师范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 安徽芜湖 241000)

皖南即安徽南部地区,以长江为界,包括黄山、池州、芜湖、宣城、马鞍山、铜陵六市,横跨黄山和九华山等多条山脉,自然资源丰富,商业发达,素有“无徽不商”的说法,地处长三角腹地,受中原文化影响,在漫长的历史长河里孕育出了璀璨夺目的地域文化,世界级非遗有3项,国家级的有36项,省级非遗数量则是达到二百余项[1]。优美的自然环境与独特的人文艺术令皖南拥有丰富多彩的旅游资源,区内各城市旅游业蓬勃发展,近年来纷纷深挖城市特色文化,以此塑造城市独特的旅游形象,打造具有地方文化底蕴的旅游品牌城市。公共设施作为遍布城市的街道家具,在为公众提供服务的同时亦为城市景观重要组成,展现城市文明程度、文化特色。本文对皖南地域文化结构特征进行解读,赋予城市公共设施浓郁文化底蕴和地域特色,并为宣传弘扬皖南地域特色文化探索有效途径。

一、皖南地域文化结构解读

文化的层次结构可划分为三层:外显有形层即物质化的有形属性,如物的色彩、材质、造型、纹样、结构、图饰等;中间行为层即社会性的行为,主要表现为人们在特定地域环境下形成的风俗习惯、生产和生活方式等;内隐无形层是内隐的而不可以轻易感知的精神内涵,必须经过系统、深入的剖析才能有效获取的文化内涵[2]。

皖南地域文化在皖南人民生活中诞生,具有为现实生活服务的物质载体,表现形式丰富多样;极具地方特色的习俗活动以及这些文化现象中蕴含的精神内涵和艺术魅力均源于皖南地区民众的群体意识、情感气质和宗教信仰等。对皖南地域文化的解读需要通过分别对外显、行为、内隐这三个层面进行剖析。

(一)皖南地域文化的外显有形层。

1.造型形态要素。皖南地域传统器物、建筑、传统工艺以及民俗舞蹈等民间艺术在造型形态、表现形式方面所呈现出艺术风格、艺术造型特点各异奇趣,各具特色。其取材内容和表现形式从造型上而言可以基本分为人物图形、动植物图形以及抽象图形这三种图形符号。

(1)人物图形符号。皖南很多民间艺术都以神话传说故事、戏剧故事、名人轶事等等为题材创作主题,徽州很多人家的门楼砖雕、窗棱木雕上就有体现生活民众方式的渔樵耕读图、游春行乐图以及如“三顾茅庐”或战争画面的三国故事图等,构图生动活泼、细节精巧繁复。

(2)动植物图形符号。在皖南文化中,各种花卉、鸟兽、虫鱼动植物因其谐音或形象上的某一特征而引发人们美好联想和祈愿所以被广泛运用在各种艺术载体之上。芜湖铁画最常见的题材之一就是梅兰竹菊四君子,蝙蝠、荷花、仙鹤等祥瑞在徽四雕作品中更是频繁出现。绩溪手龙舞、广德火狮灯、无为鱼灯等无不体现着皖南民众对于美好生活的热切向往。

(3)器物、景观图形符号。皖南文化中很多主题都是与民众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因此很多诸如花瓶、铜钱、桌椅、灯、伞等等常见生活器物以及自然景观环境、建筑物等都是常见的图形符号。极具浓郁生活气息的青阳农民画中大多展现的是农民劳作、生活场景,因此除了人物外,各类劳作、生活器具以及环境场景都是其绘画主题,展现出青阳农民积极热情的生活态度。

(4)抽象图形符号。皖南地域文化各种艺术形式中均有诸如表现为“卍”的万字纹、交叉菱格的方胜纹以及云纹、水纹、冰梅纹、竹节纹等纹理。皖南建筑门窗隔扇上围绕中间的图案往往配有各种抽象装饰图形纹样或干脆整幅均由特定纹样构成。

2.材质要素。皖南地理环境得天独厚,物产丰饶,木材、石材、竹材、矿产资源丰富,因而皖南地域文化艺术的选材多为皖南当地特产。闻名遐迩的徽四雕正是根据其材料木、石、砖、竹而命名;铜工艺品和芜湖铁画得益于当地发达的金属冶炼技术和其周边丰富的矿产资源;以青檀树皮为主材料的宣纸既是皖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皖南特产,十兽灯以竹蔑为骨,宣纸为皮。材料具有可以被人们感觉系统感知的质感,人们通过视觉观察、肌肤触碰可以得到材料质感信息。视觉质感受材料表面色彩、光照条件以及观者自身记忆联想的影响;触觉质感依靠人的轻触、捻、揉、捏等动作触碰感受而得到。未经上色处理的原色木材往往给人以细腻、亲和、中性温和感,石材则根据表面工艺以及石料种类的不同给人以光滑或粗糙质感,竹材通常光滑细腻感较强,这些天然材料都具有强烈的原生态韵味。金属材料的质感则深受其加工方法的影响,比如芜湖铁画是铁与火的艺术,其上遍布斑斑锤痕,给人以冷峭奇崛之感。

3.色彩要素。在色彩运用上,皖南地域文化视觉元素根据其艺术类型的不同呈现出截然不同的意境氛围。首先是黑白灰的色彩运用,皖南地区传统建筑以徽派建筑形式为主,徽州木雕、石雕、砖雕作为建筑组成部分时往往色彩处理较为单纯,大多本色示人,建筑中木黄色的雕栏窗门;灰白或青黑石雕的柱础、抱鼓石;黑色瓦当、门楼、灰白砖雕花窗等等配合粉墙,质朴的黑白灰营造出宁静简约之感。芜湖铁画以黑铁为画,白为底,亦是黑与白的色彩。徽州木质家具上常施以朱漆,金粉描画,凸显艳丽生动;徽州竹雕通常着本色或通过着漆以呈现出黄褐色、古铜色这种具有文雅易趣的古朴之色。除了这些表现淡雅、古朴的配色外,皖南地域文化中许多色彩鲜丽的民俗艺术表现形式,如雉山凤舞、手狮灯、跳钟馗、傩戏、徽州剪纸、青阳农民话等,色彩浓烈极具视觉感染力。

(二)皖南地域文化的中间行为层。皖南民间有许多反映着当地民众对天地神灵的崇拜和美好生活的憧憬向往的祭祀祈福习俗活动。一些祭祀活动集中在过年期间,如灯会、傩戏等。冬至花灯是皖南地区古老的传统灯会,在皖南各地分别由十兽灯、狮子灯、八仙过海灯等等各种形式各异的花灯组成,当地民众每逢腊月就会开始灯会的准备工作,先进行请灯仪式,将供于祠堂的灯头恭敬地请下来,进行修缮、排演,除夕吃过年夜饭后,在锣鼓和鞭炮声中开始走村串乡的灯会表演。池州傩也是在春节期间举行的当地驱邪扶正、祭祀祖先、祈福求安、祝祷丰收为目的宗族祭祀活动,祭傩具有固定的程式规仪,一般为请傩、游傩、祈福、安堂、唱戏、送傩,整个仪式都非常讲究庄重[3]。

(三)皖南地域文化的内隐无形层。皖南地域文化隐藏在物质载体外在表现背后的意义,即所蕴含的思想、内在涵义是丰富而复杂的,对其进行研究需要透过外在表征认知其隐喻内涵,进而提取其文化价值。

皖南地域文化与皖南当地民众精神信仰、习俗紧密相连,不仅表现为劳动群众对生产劳动生活的祝颂,而且更多地趋向对农事、物产、年运等的祈愿,蕴含趋吉避凶,迎祥纳福之意[4]。各种图形符号的背后均有着美好吉祥的含义:蝙蝠与“福”同音同义;取“榴开百子”之意的石榴图形,象征“百年好合”的荷花;意指万寿无疆、吉祥连绵不断的“万字不到头”的“卍”的万字纹;象征“同心合意”“优胜吉祥”的方胜图形;蕴含“礼义忠孝”历史典故场景、人物形象;象征文人“傲”“幽”“澹”“逸”的梅兰竹菊四君子。

皖南地域文化中浓墨重彩的徽州文化主张人与自然和谐统一,讲究天人合一,深受新安理学影响的儒商精神,强调“以商从文、以文入仕,以仕保商”,因此徽州建筑的线面造型、色彩运用以朴素清丽、淡雅高洁的视觉效果呈现出独特的文人气质。

皖南地域文化中源自广大劳动民众的民俗艺术给人以浓烈、热情之感,体现出皖南民众追求美好生活的拼搏精神。配色以五色观为主,融入民众色彩观的十兽灯造型朴实生动、色彩鲜艳,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傩面具造型受周边九华山浓郁的佛教文化气息感染,脸型以方而阔为主,除特定凶神丑角外,大多慈眉善目、雍容富态,色彩也深受佛教影响,象征阴险可怖、桀骜不驯的青;象征高贵身份的黄;象征忠勇的红;象征仁慈、纯洁、善良的白;象征率真、刚正和朴直的黑,这五色分别都具有特定含义,象征角色的性格身份。

二、皖南地域文化结构特征在公共设施中应用方法

(一)应用方法。将皖南地域文化结构特征融入现代设计,可以遵循上文中分析的皖南文化结构的三个层次,对外显符号进行转译处理,即对其外在形式进行抽象处理,转化成由线条基础图形、色彩、材料等基本元素构成的具象的、简洁可视的符号[5];通过产品具体操作性、功能性来体现行为层;以能代表和象征文化内涵特征属性的视觉元素来展现地域文化特征。

皖南地域文化艺术表现形式极为多样,为不同的皖南城市进行现代创意设计时需要注意选择具有地域代表性的视觉元素进行转译,比如为芜湖设计旅游纪念品或者城市公共设施时就可以选择铁画为代表性地域文化元素;黄山可以选用徽派建筑中蕴含的视觉元素;池州则可以选择从傩戏出发进行文化外显特征的提取。

皖南地域各种民间艺术工艺精湛,造型各具特色,如雕工华美精致的徽州木雕、造型朴拙夸张的十兽灯等。这些视觉形象直接套用到现代设计中与现代审美格格不入,显然是不可以取的。应该运用解构分析手法,先对图案、色彩等视觉元素进行提炼概括,将其特质通过抽象、简化或者夸张的手法进行图形重构,获得具有其典型视觉特征的设计元素符号。符号转译的过程核心在于一减一加,一是减去非主要的繁复装饰留取最具代表性特征的图形线条,二是根据现代情感表达加入现代设计元素,得到形象鲜明且符合当代大众审美的视觉符号。符号转译时,要注意对其思想内核和象征寓意进行感知解读,注意根据其内涵隐喻进行视觉元素简化抽象,甚至可以将其隐喻、象征意义提取成简约图形元素或结构线条,应用于产品形态或结构设计中,设计出能够具有浓郁地域文化特征,展现地域文化内涵和人文精神的作品。

(二)应用设计案例。该方案是为黄山市做的公共休息亭,通过把徽文化中的外显特征和蕴含象征隐喻的形象进行简化、提取、重构,以具有现代感的线条、图形应用到公共休息亭的外观造型设计。

首先,徽派建筑中最居视觉冲击力的便是粉砖黛瓦的山墙,大面积的白色配以黑色边线,含蓄而内敛,在将其进行进一步的简化后运用在了座椅靠背上,前后高低错落有致,既具有徽派建筑清雅的韵味又简约时尚。

图1 公共休息亭设计草图

其次,顶棚结构参考了徽州古民居中天井的结构特点,雨天可将雨水汇聚于“井口”,导水的同时,形成的雨幕也别具易趣,营造出“四水归堂”的意境。

图5 公共休息亭效果图

结语

皖南地域文化资源丰富,极具旅游开发价值,是皖南城市发展旅游业的根基,也是当代设计师可以反复取用的灵感宝藏,与城市公共设施设计的结合能够赋予设施当地民俗韵味和文化属性,使公共设施成为城市最生动的形象名片。皖南地域文化同样可以为皖南城市的旅游纪念品、城市环境设施、建筑造型、室内设计等现代设计提供最直接最有效的素材,让底蕴深厚、内涵丰富极具艺术价值的皖南地域文化得到有效宣传,在新时代下焕发新的生机和魅力。

猜你喜欢

皖南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皖南的秋天》《余晖》
《马头墙》、《皖南印象》之二
《皖南印象》
谁远谁近?
文化之间的摇摆
项英在皖南和皖南事变中的是与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