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行为分阶段转变干预模式在胆囊炎合并胆囊结石手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2021-12-01马晴

河南医学研究 2021年33期
关键词:分阶段胆囊炎意图

马晴

(商丘市中医院 外科,河南 商丘 476000)

胆囊切除术适用于胆囊结石、胆囊炎等多种病症,但术后可能会发生结石残留、胆管损伤、胆瘘等并发症,加之外科手术的刺激,患者易出现不良心理,甚至影响患者生活质量[1]。可见,对接受胆囊切除手术治疗的患者采取有效护理措施十分必要。行为分阶段转变干预模式强调行为转变是一个连续、渐进、复杂的过程,并结合不同行为阶段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最终促进患者行为的改变,在多种疾病护理中取得较好的应用效果[2]。鉴于此,本研究旨在观察行为分阶段转变干预模式对胆囊炎合并胆囊结石手术患者的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9年6月至2020年7月商丘市中医院收治的80例接受手术治疗的胆囊炎合并胆囊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男23例,女17例;年龄34~57岁,平均(39.15±1.70)岁;病程1个月~7 a,平均(3.52±0.41)a;确诊时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18.85~26.63 kg·m-2,平均(22.04±1.17)kg·m-2。观察组:男25例,女15例;年龄31~59岁,平均(39.36±1.74)岁;病程2个月~6 a,平均(3.47±0.40)a;确诊时BMI 18.80~26.71 kg·m-2,平均(22.09±1.08) kg·m-2。两组性别、年龄、病程、BM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商丘市中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

1.2 选取标准(1)纳入标准:①胆囊炎合并胆囊结石符合相关诊断标准[3],且经腹部超声、腹部X线检查证实;②于商丘市中医院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③意识清楚;④患者及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2)排除标准:①合并抑郁、焦虑;②存在严重并发症;③既往发生肛门直肠疾病。

1.3 干预方法

1.3.1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入院后接受常规护理,主要包括术前健康宣教、用药指导、生命体征监测、预防切口感染、饮食指导等,患者出院时医护人员耐心告知其自我护理的重要性,并每周进行电话随访。

1.3.2观察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行为分阶段转变干预模式。(1)规范化培训:建护理小组,应包括1名主管医生、1名主管护士、4名责任护士,由主管护士担任组长进行培训,完善干预方案,确保形成规范的干预模式。(2)干预方式:采用电话或家庭随访等方式随访,电话和家庭随访频率为第1个月每周1次,2~3个月每2周1次,4~6个月每3周1次。(3)分阶段转变干预:行为改变主要分为2个阶段,第1阶段为无意图期和意图期,第2阶段为准备期、行动期和维持期。①无意图期:通过合理交流增强危机感,使其明确自身不良行为亦可严重危害接受低风险手术患者的身体健康,告知术后护理、遵医行为的重要性,提高护理依从性。②意图期:患者已意识到术后护理的重要性,护理人员可通过交流明确患者的矛盾心理,识别行为改变障碍,并采用PPT讲解康复相关事项,通过图片、视频进行健康宣教,制定康复计划,确保切实可行。③准备期:患者已有确切的态度,此时护理人员应加强沟通,交流时采取不评判原则,将患者倾诉重新组织后反馈,及时解决患者存在的问题。④改变期:为患者树立目标,对达成目标的患者进行鼓励,肯定近期护理效果,增强主观能动性;每周评估患者目前健康行为和目标之间的差异,给予行为选择。⑤维持期:表达同理心,倾听患者的言谈,理解其处境;争取患者家人或朋友的监督,维持患者良好的行为。两组均连续干预6个月。

1.4 评价指标(1)焦虑症状:分别于干预前、干预6个月时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4](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评估两组患者焦虑症状,该量表主要包含14个条目,采用0~4分5级评分制,总分56分,分数越高表示焦虑症状越严重。(2)生活质量:分别于干预前、干预6个月时采用胃肠疾病生活质量指数量表[5](gastrointestinal quality of life index,GIQLI)评估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包含日常社会活动、躯体生理功能、自觉症状、心理情绪状态等4个方面,共36个条目,每个条目分值为0~4分,总分0~144分,分数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高。(3)满意度:干预6个月时采用商丘市中医院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表进行评估,该量表科伦巴赫系数α为0.811,重测效度为0.839,内容包含及时性、适宜性、连续性与全面性4个维度,每个维度0~25分,分数越高表示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越高。

2 结果

2.1 焦虑症状与生活质量干预前,两组HAMA、GIQL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6个月后,两组HAMA评分均低于干预前,GIQLI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HAMA评分低于对照组,GIQLI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焦虑症状与生活质量比较分)

2.2 护理满意度观察组护理及时性、适宜性、连续性、全面性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分)

3 讨论

胆囊切除术是目前治疗胆囊炎合并胆囊结石的常用方案,通过手术可促进临床症状缓解和消除[6-7]。但术后患者会出现消化不良、胃肠功能失调等症状,且胆汁分泌减少可对人体的营养代谢造成一定影响,进而影响患者身心健康与生活质量[8]。常规护理只重视患者的基础护理,缺乏系统性干预措施,需积极探寻更为合理的干预模式。

行为分阶段转变理论由若干行为干预模型组成,主要用于应对比较复杂的问题。个体的行为转变是连续而迂回的过程,通常可分为无意图期、意图期、准备期、改变期和维持期等5个阶段[9-10]。行为变化阶段具备稳定和改变双重特性,若缺乏有计划的干预措施,患者的行为往往停留于早期阶段,此时采取特殊的行为改变原则能够帮助患者过渡,逐步满足患者需求,使其意识到干预方法带来的益处[11-12]。

本研究显示,干预6个月后,观察组HAMA评分低于对照组,GIQLI评分高于对照组,表明行为分阶段转变干预模式应用于胆囊炎合并胆囊结石手术患者,能够改善患者心理状况,提高生活质量。分析其原因为,在胆囊炎合并胆囊结石术后,根据患者个体行为变化过程,在不同阶段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其中无意图期和意图期使患者充分意识到自身不良行为的危害以及遵医行为的重要性,加强健康宣教,可提高患者自护行为。在准备期初步制定护理方案,并结合患者的心理状况给予相应干预,将患者的倾诉进行阐述和反馈,及时消除患者负面情绪。在改变期落实每项措施,并进行规范处理,形成全面、系统的护理模式,利于促进术后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在维持期强化患者健康行为,并联系其家属或朋友共同参与护理与监督工作,进一步减轻患者焦虑症状,维持患者良好的行为,并成为其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本研究还发现干预6个月后,观察组护理及时性、适宜性、连续性、全面性的护理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表明行为分阶段转变干预模式可提高胆囊炎合并胆囊结石手术患者护理满意度,这可能与该护理方案可改善患者焦虑状况、提高生活质量有关。

综上所述,行为分阶段转变干预模式应用于胆囊炎合并胆囊结石手术患者,能够改善患者心理状况,提高生活质量,患者满意度较好。

猜你喜欢

分阶段胆囊炎意图
原始意图、对抗主义和非解释主义
陆游诗写意图(国画)
PTGD联合择期LC在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的应用
制定法解释与立法意图的反事实检验
分阶段减少母猪限位栏的使用
有步骤,分阶段,有效实施高中英语写作训练
蒙药治疗慢性胆囊炎疗效观察
蒙医药治疗慢性胆囊炎65例疗效观察
分阶段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严重Pilon骨折临床观察
课堂巧分阶段 搞好英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