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三人舞《安代传说》作品分析*
2021-12-01关阳美
关阳美
安代是流传于内蒙古库伦、辽宁阜新等地的一种具有多元文化属性的综合性民间艺术。安代舞作为蒙古族民间舞蹈,具有悠久的历史。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随着人民群众艺术审美水平的提高,“土生土长、原汁原味的民族民间舞蹈在很大程度上已经不能适应现代人的欣赏口味。”[1]传统的安代舞也顺应时代潮流,吸收多种艺术形式,通过文艺工作者的努力,在保留安代舞核心舞蹈动作的基础上,涌现出了一批优秀的作品。
由内蒙古自治区哲里木盟(今通辽市)群众艺术馆金荣老师创作的蒙古族三人舞《安代传说》,便是这些作品中的代表。该作品以安代产生的背景为创作源泉,以安代舞的形式讲述了安代的缘起。其最主要特点是打破了以集体舞出现的形式,仅利用三个人的角色,阐释了舞蹈的内涵,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鉴于此,本文对三人舞《安代传说》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作品分析。
一、创作背景
据金荣老师回忆,1980 年代初期,在下乡采风过程中,听闻安代老艺人讲述安代的起源,受此启发,便创作了三人舞《安代传说》,并亲自参演。该作品先后荣获了内蒙古自治区比赛表演二等奖,全国民间音乐舞蹈比赛创作三等奖。金荣老师至今珍藏着该作品的脚本。通过细读脚本,可知该舞蹈创编的时间为1986年5 月1 日,在创编过程中由时任内蒙古自治区艺术馆馆长的乌恩老师进行了审查和指导。作品的主要情节是在吸收原“安代传说”故事的基础上而加以创编的。
二、剧情分析
关于该作品所涉及的人物、时间、地点分述如下:
人物:阿爸—老牧民;疯姑娘;青年—众人—情人
时间:古老的时候
地点:蒙古镇
道具:古老的大柳树
舞蹈角色构思巧妙。例如,“青年”这一角色,在一些情况下代表“众人”,而在另一些情况下代表“姑娘”的“情人”;道具“古老的大柳树”则为虚置,并不是真实存在于舞台之上的,由女舞者根据情境来加以诠释,为营造“绕蓬松茂树而舞蹈,直踏出没肋之蹊,没膝之尘矣”[2]的气氛埋下了伏笔。这两处舞蹈情境,既虚又实,虚实结合,用最简单的人物,展现了宏大的叙事场面。
舞蹈内容富有表现力。整部舞蹈分为安代的引子、产生和尾声三部分。安代的引子为整个舞蹈的重点。在这部分中又细分为四个部分,分别是姑娘出场、阿爸出场、阿爸和姑娘出场、“青年”出场。“姑娘出场”,以独舞的形式展现姑娘疯癫的病态,运用红绸巾、环场跑动配之以昏暗的背景和一阵阵又哭又笑的哭喊声等。阿爸出场则以独舞的形式、生活化的舞蹈动作表现了寻找女儿、为女儿病情着急的情境。疯姑娘和阿爸的双人舞则表现了阿爸带女儿外出看病的过程。“青年”的出场,以众人和情人角色的转化表现了救助父女二人的场景。之后,众人舞动红绸巾,欢快的顿踏、跳跃,姑娘的病情痊愈,加入众人行列,舞动绸巾。欢快的顿踏、跳跃则表示了安代的诞生。
三、动作解析
瑞士著名的作曲家和音乐家达尔克罗兹注意到了人类情感与音乐、体态律动之间的关系。他认为:“人类的情感是构成音乐的一个重要部分,而身体动作是表达情感的一种有效方法。”[3]三人舞《安代传说》便是通过富有表现性的肢体动作,将人物情感变化表现得淋漓尽致,为故事叙述提供了强力支撑。
(1)情节性肢体动作:根据舞蹈脚本描述的情节通过舞蹈肢体表现出来。所谓情节就是在特定场景的一些肢体动作所代表的涵义。所谓情节就是在特定场景的一些肢体动作所代表的涵义。肢体动作带有意向性解读,贴切的刻画人物内心。例如,作为该舞蹈核心人物的女舞者,通过肢体动作将由悲痛到欢喜这个情绪转化过程表现得淋漓尽致。在引子部分,女舞者通过一起一蹲仰头下后腰等动作,表现人物相思之苦半疯半呆的悲痛欲绝情绪。正如金荣老师在舞蹈脚本中所言“疯狂的跳起她的独舞,舞蹈语汇上表现出疯姑娘心灵上失去爱情的痛苦。”最后,在表现疯姑娘病情痊愈时,则采用了典型的安代舞动作“踏步—走步—对打—跳跃—旋转”,动作欢快、粗矿、奔放、热烈、刚健。最终病人抬起了头,束起了头发,与众人一起跳起了安代舞,表示疯姑娘病情的痊愈。整部作品中,女舞者由跪着到起身,由慢到快,由缓到急的舞蹈动作充分表现了人物内心由相思之苦、忧郁之情到欢愉、快乐的过程。
(2)生活化肢体动作:生活化的肢体动作是安代舞的精华,也是安代舞的显著特征。在该作品中,编者大量运用生活化的肢体动作表现故事情节的发展。如男舞者以一个三百六十度旋转肢体动作,加之左右手交替探望、远眺,表现老牧民翻山越岭寻找自己女儿的急切及担忧的心情;老牧民抱姑娘坐上勒勒车、挥鞭赶车、拉车的动作则与生活中完全一致。又如,男舞者挥着鞭赶车的动作、模仿牛拉车的动作则完全是生活化的动作;男舞者身体的左右晃动则表现路途的颠簸,行进的艰辛;男女舞者后仰摔倒在地的动作表示车轮陷入坑中,勒勒车倾倒,则既拟人又形象。还有众人合力将勒勒车推出泥潭的动作等等,都是以非常生活化的肢体动作表现出来。这样,让舞蹈更贴近于生活,增加了舞蹈的真实性和亲切性。
(3)舞台化语汇:带有艺术性的表演。作品中,女舞者所持红绸巾是典型的安代舞道具,又是作品的灵魂。舞动的红绸巾是架构疯姑娘病情演变、安代产生的核心元素。让三人舞的舞台化语汇结合故事情节更加具有舞台艺术美感。如表演的开始,女舞者借助红绸巾的摆巾、甩巾搭肩以及绕巾走步、持巾追步等动作表现了姑娘精神状态;尾声部分,三个人奋力挥动红绸巾配之以旋转,展示奔放欢愉场面。
(4)继承了传统安代动作:安代有“甩巾轻搭肩、起步必踏足”的舞蹈特点。顿踏、顺拐、横步跳跃、旋转、摆巾、甩巾、绕巾等为传统安代的经典动作。这些动作在作品中都进行了全面的展示。例如,大量使用顺拐顿踏动作。这是安代舞蹈区别于其他舞蹈的主要特征,动作舞起来气势恢宏,能振奋精神,焕发力量。这些都是对传统安代的继承。
(5)舞蹈服饰与道具:舞具是构成安代特征的要素之一。传统安代的唯一舞具是歌手的领舞铃鞭。后来参加的人们效仿铃鞭的舞动,甩起了手巾、腰带,逐渐形成挥舞绸巾作舞具。在三人舞《安代传说》中,道具采用了红绸巾。
四、音乐分析
该作品的配乐编曲是由通辽市作曲家罗庆谱写的。根据故事情节发展的需要,配乐由引子、发展、高潮、结尾四部分组成。主要借鉴了蒙古族科尔沁民歌曲调和安代曲调。
(1)蒙古族民歌曲调的应用,使舞蹈的情节性凸显。科尔沁民歌主要特点就是叙事性极强,一首民歌讲述一个故事。三人舞《安代传说》是一部叙事性舞蹈,据此,编曲者充分借鉴科尔沁叙事民歌的曲调,以舞成曲,以曲促舞,相得益彰。如编者将科尔沁民歌曲调作为背景,展现老牧民寻找女儿、带女儿看病的故事情节。
(2)传统安代舞曲的应用,不仅让舞蹈更加切合主题,而且让舞蹈更具特色。该舞蹈虽然在形式上已经突破了传统安代舞的框架,但是,其主要元素仍然是安代舞。鉴于此,编曲者大量吸收了传统安代曲目,让舞蹈的节奏与乐曲统一,让观者即体会到了传统安代的魅力,又领略了安代的创新之处。如在舞蹈的高潮部分——安代的产生,采用了传统安代舞曲调《李金才》,随后节奏稍快,则进入安代另一曲调《额耶勒》。
五、舞蹈特征分析
通观该作品脚本及影像资料,可以发现该作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突破:
(1)表演形式上的突破。传统安代舞都是以群舞的形式出现。这一点在关于安代的诸多起源中都有相同或者类似的表述。流传至今的传统安代影像资料也显示安代舞是群舞。而三人舞《安代传说》突破了群舞的表演形式,采用三人表演。并且又将独舞、双人舞、三人舞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又将群舞这一舞蹈形态隐藏到了其中。尤其值得称道的是,舞蹈编导巧妙地处理了“青年”这一角色,采用一人分饰多角的方式,根据剧情发展需要,分饰情人和众人,不仅满足了舞蹈故事情节的发展需要,而且满足了舞蹈本身人物的需要。
(2)表演情节上的突破。传统安代舞以群舞的形式展现热闹、欢喜的场景,基本没有故事情节可言。但是,三人舞《安代传说》则以故事的形式,表现了安代舞的产生。在舞蹈中,疯姑娘病情的演变是贯穿整个舞蹈的核心,从其出场时的疯癫状态,到其父亲带其看病,再到众人围绕勒勒车欢跳,病情痊愈,加入众人的欢跳,故事情节环环相扣,引人入胜。
(3)舞蹈形式上的突破。编导借助安代舞这一形式,将安代故事与安代舞完美结合,用安代舞的形式表达了安代的传说。这是该作品的亮点,也是该作品的创举!践行了舞蹈“以动态形象传承民族文化的”[4]宗旨。
总之,三人舞《安代传说》形式独特,以叙事性表演为主;构思巧妙,以安代舞讲述安代的故事;配乐精准,以蒙古族叙事民歌和传统安代曲目为主,实现了音乐与舞蹈的完美结合。从舞台设计、背景装饰布置、灯光到配乐都是按照故事情节发展进行情境再现。仿佛将观众再次带入故事情境中。因此,笔者认为该作品在形式上、构思上都实现了创新,对于安代舞的发展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注释
1 关于安代的起源,在白翠英、陈稚卉等人编纂的《安代研究四十年》(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有比较完整的介绍。
2 手稿原文如此,应该为“蒙古贞”—笔者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