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提琴演奏中音乐艺术表现力的提高策略
2021-12-01冯楠
冯楠
表演人员开展小提琴演绎活动时,在受众与作曲家之间,表演人员具有沟通桥梁价值。表演人员在创作音乐作品的关键目的是准确把握创作人员在创作过程中的思想情感,充分揭示以及表现音乐作品思想情感,促使受众能够完整地欣赏艺术作品艺术性以及思想。开展作品演绎时,演奏人员应该具备完整技术能力,为音乐表现力提供良好保障,引起听众共鸣。
一、小提琴演奏中提高音乐表现力重要性
对于小提琴乐器,具有表现力极强、音域宽广以及音色优美等特点,在乐器中的地位较为重要。虽然一些演奏人员熟练掌握了演奏技巧,然而,开展演奏工作时并无感染力,作品演奏无法动人心弦,主要原因在于演奏表现率不足。
音乐表现力涵盖情感、知觉以及听觉等内容,演奏人员开展演奏活动时,缺乏宽阔的音乐视野,并不了解作曲者情感以及作品创作背景等,并且没有充分掌握调性、和声等,无法准确控制肢体语言和声音层次等,导致音乐情感、知觉以及听觉表现力不足,所以,所演奏作品的生命力不足[1]。
小提琴演奏属于表演艺术,要求演奏人员能够充分整合情感表现、音乐性格以及演奏技巧等,进而赋予演奏良好表现力,将其艺术价值充分散发出来,充分打开听众心扉,和受众展开心灵交流,将音乐价值充分发挥出来。
二、小提琴演奏中提高音乐表现力的策略
(一)多唱谱
演奏人员应该多唱谱,并且需要大声唱,尽量跟着原版将音乐起伏充分表现出来。部分演奏人员在练琴过程中,并不习惯于唱谱,无法保证思想意识和实际操作达到同步状态,若是心中无音乐,则小提琴演奏表现力就会不尽人意。可以采用以下方式唱谱。
首先,唱谱过程中打节拍。部分演奏人员唱谱过程中不打拍,使得节奏与节拍出现混乱问题,唱谱过程可以借助脚或是手打拍子。主要是上下动作,下为正拍,弹上为反拍。此种方式能够充分提高半拍概念学习,促使弱起、切分以及附点等操作更加便捷。建议四眼看谱、耳听奏、手演奏、脚打拍以及嘴唱谱。
其次,唱谱应该唱节拍数。部分演奏人员唱谱过程中,仅仅唱音,忽略拍数,进而无法充分了解这个音实际长度。所以,对于一拍音应该唱拍数,例如,2 拍Do,即唱Do2,可以准确区分各种时值长度,特别在延音线演奏方面应该充分掌握实际拍数。
最后,应该将相关记号加入乐谱中。不仅需要多唱节奏与音符,还需要注重音乐中力度记号、演奏记号以及表情记号等,唱谱需要融合各种记号,而不是在唱会之后或是掌握演奏之后对这些记号进行考虑。例如,跳音需要唱短些,对于重音应该唱强些,而连音则应该保持连贯性[2]。
(二)多练揉弦
应该在保证音准的前提下,积极开展揉弦练习工作。揉弦练习应该保证均匀性、练习幅度、密度、持续性以及变化情况,需要保证揉弦丰满程度,才能够保证小提琴具有温暖表现力。可以采用以下方式进行练习:
首先,应该脱琴进行高抬指练习动作。①四指根据相应指法要求按在琴弦上,注意手指应该轻松固定于相应音位上,禁止对其他琴弦触碰,需要保持1—2min,练习次数为2 次,在长期练习过程中能够形成良好手型。②可以在桌面上进行高抬指练习。
其次,小指进行揉弦练习过程中,应该将3 指向小指紧靠,能够充分提高小指下摆幅度以及力度,同时,可以获得良好反向推力,进而充分提高小指揉弦幅度,可充分提高小指揉弦的音准稳定性。通过上述方法,并勤加练习,即能够充分提高揉弦灵活性。
(三)注意运弓接触点、力度、弓速变化
小提琴运功过程中弓速、力度以及接触点属于关键要素,运弓质量与演奏成熟性有着较大关联,演奏人员应该在上述三点内容多加注意。
首先,接触点。应该根据音乐需求加以变化,主要原因在于其变化会导致琴弦振动模式出现变化,进而使得音色出现变化。在接触点与指板距离较近同时压力较小情况下,横向振动是琴弦振动主要方式,而是震动较小,几乎没有扭转振动。因此,声音较为柔和、纯净。在接触点与琴马接近情况下,同时,压力较大情况下,琴音极易形成共鸣,提高音量。另外,因为其使琴弦侧向位移和伸缩位移增加,因此,扭转振动与纵向振动成分也会增加。通过高频振动和纵向振动形成高频泛音,有效提高音色明亮程度,而扭转振动形成的低频泛音能够充分提高琴音穿透力。
其次,运弓力度。在琴弓准备运功过程中,要将右手重量借助琴弓施加到琴弦上,保证琴弦和琴弓有效粘附,即“钩住”琴弦,此时,两者接触为重力集合点,并非牢牢压住琴弦,弹性地集中压力,进而形成良好力量出发点。这种强度的组合非常重要,不是简单的坚硬,弱音也要有强度,否则无法形成声音。由于弓毛会影响琴弦摩擦力,主要是由横线拉力和压力共同作用形成,因此,开工前,琴弓压力需要超出琴弦弹性,同时具有良好强度,进而才可以充分积累琴弦弹性能量,进而通过横向拉力形成摩擦力让琴弦振动。
最后,运功速度。弓速与横向拉动相对应,因此,弓速在琴弦振动方面的影响一般为横向振动,并不会影响扭转振动以及纵向振动。所以,随着弓速增加,琴弦振幅随之增加,音量也随之增加。但弓速作用和弓压之间正相反,对于音量有着直接影响,并不会影响音色。
(四)身体的协调动作
在练习过程中,应该尽量保证稳定不动,进而充分有效舒展右手。然而,在演奏过程中,应该能将全身力量充分调动起来充分阐述音乐,让身体参与到演奏工作中,两脚要保持稳定性,腰部以上应该保持良好灵活性。比如,大臂,大臂放松具有重要作用。将弦上弓子停留于中弓位置保持不动,而手肘位置应该高于持弓手指高度,保持该高度之后,彻底放松手指、手腕以及大臂,保持一段时间之后即能够感受大臂出现发胀以及沉重问题,大臂如同挂在肩膀上。之后对长弓轻轻拉动,运弓时应该保持此种悬挂状态,移动过程中需要感觉肩膀和大臂连为一体状态,进而做出任何调整动作,均可以感受大臂协调与参与。
三、小提琴演奏中音乐艺术表现力的挖掘
(一)挖掘情感内涵
小提琴演奏人员,应该通过熟练技巧方法向听众灵活地传递音乐符号,为了保证受众能够充分了解音乐作品情感以及内涵,演奏人员要对音乐作品中情感以及精神进行充分发掘以及表达,进而充分表现创作人员的情感以及艺术内涵。卡尔福莱曾说:小提琴演奏人员应该具备良好热情表现能力。所以,演奏人员需要具备良好热情,进而充分提高感染效果,向受众传递音乐作品内涵以及情感。演奏人员开展演奏活动前,需要对音乐创作思想以及背景进行充分了解,同时,保持高度投入状态,进而精准表达思想情感[3]。
(二)提升演奏者综合素养
演奏人员个人修养和演奏效果具有直接关联,对于小提琴演奏主要是借助外在形式将演奏人员思想情感充分表达出来,严重效果主要受到演奏人员艺术观、审美观以及其他方面影响。受众借助演奏人员实际演奏情况即能够了解其文化修养。演奏人员要想保证小提琴琴声动人心扉,将音乐作品实质内容充分展示出来,应该具有良好文化素质。所以,需要积极提高演奏人员文化修养,进而才可以充分展现音乐作品文化底蕴,为受众传达所要表达内容,进而带领受众在音乐海洋中自由遨游。进行小提琴演奏时,经常出现失误问题,良好综合素养可以从容不迫地展开处理,进而保证整体演奏效果不会受到较大影响。同时,演奏人员音乐素养对于演奏效果也有着较大影响,另外,和音乐表现力之间存在紧密关系,演奏人员需要积极学习专业知识,同时,还应该积极提升音乐修养。开展演奏活动时,可以将自身情感适当融入其中,进而对音乐作品情感以及内涵进行充分感悟,以有效提高演奏效果。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于一名演奏人员而言,应该全面负责乐曲中出现的音符。但是在工作实践中,一些人员对于学习快慢较为重视,即便在慢练过程中,也无法充分静心平气,并不能够充分保证练习与演奏的效果,进而无法将小提琴艺术充分变现出来。对于练习者以及演奏者应该足够热爱与敬畏小提琴作品和音符,对其表达情感予以充分理解,并将自身情感赋予其中,进而才可以保证作品音乐表现力更加丰富,才可以有效引导受众和演奏者共同享受音乐,有效引发受众共鸣,将音乐价值充分发挥出来。应该积极借助多唱谱、多练揉弦、注意弓速、力度、接触点以及身体的协调运动等策略强化音乐表现力,并借助挖掘情感内涵、提升演奏者综合素养等策略进行表现力挖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