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视野下“中国梦歌曲”进入高校推广的实践构想
2021-12-01彭青
彭 青
2020年5月,教育部等八部门发布《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后简称《意见》)指出,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以建立完善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体制机制为关键,全面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①《意见》中还提到,要“全面推进所有学科课程思政建设”。课程思政是指充分挖掘各类课程中的思想政治元素,发挥课程育人的价值功能,努力培养出新时代所需要的可以承担民族复兴大任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在高校推广与实践“中国梦歌曲”是打造高校爱国主义教育文化的有效举措,更是有力促成高校美育、德育工作及教育价值功能融合的有效尝试。
“中国梦歌曲”是中国梦宣传教育内容的重要载体,是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包含着丰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它以音乐为物质媒介,运用艺术手段以中国梦为主题进行创作的优秀作品。鲁迅先生曾说过,要改造国人的精神世界,首推文艺。②梁启超亦曾说:“盖欲改造国民之品质,则诗歌音乐为精神教育之一要件”,也是在强调音乐在改造国民素质过程中的重要性。③
“中国梦歌曲”是中宣部自2013年以来主办的一项歌曲征集创作与推广活动,该活动以新时代习近平文艺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艺术家在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生活历练中打造了一批思想精深、艺术精湛,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等不同类型风格的主旋律歌曲。“中国梦歌曲”主题思想内涵十分丰富,体现爱国主义的精神命脉,彰显中国精神和民族自信。歌曲内容涉及我国政治、经济、文化、民生等各个方面。如《新的天地》《国家》表达中华儿女内心深处的一种家国情怀;《天耀中华》诠释了传统哲学“天人合一”的美学观念;《幸福中国一起走》《山笑水笑人欢笑》展现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的巨大成就,诠释了生态美学中“诗意的栖居”的和谐理念;《复兴的力量》《向往》表达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精神,等等。
一、推广的价值与作用
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印发《关于高等学校加快“双一流”建设的指导意见》的通知指出,立足办学传统和现实定位,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推动中华优秀教育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构建具有时代精神、风格鲜明的中国特色大学文化。④《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也提出,要“打造一批富有爱国主义教育意义的文化作品”。
“中国梦歌曲”是新时代的主旋律歌曲,它以独特的审美价值、时代精神为符号标识,彰显中国气派、民族精神。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相关讲话精神,笔者认为,“中国梦歌曲”进入高校推广可以深化大学生对中国梦思想教育宣传的认识,鼓舞大学生积极向上及增强文化自信,促成爱国主义思想情感的形成与健康向上的价值观追求,更能有利于构建具有鲜明特色的大学校园文化,增强中华民族精神的凝聚力,这是高校课程思政理念的新嵌入。此举措对大学生来说更加具有文化的吸引力,在高校唱响“中国梦歌曲”是接地气的、实实在在的爱国主义思想教育,更是在健全三全育人机制下“立德树人”思想行动的落实与践行。
(一)爱国主义情感的厚植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礼乐教化”思想影响深远,孔子曾提出教育的“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当中的“乐”其实就是艺术教育,通过音乐来对人进行教育,实现人的品德、人格的完善。“中国梦歌曲”思想内容涉及绿色中国、脱贫攻坚、爱国敬业、和谐发展、改革创新等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具有正能量和时代感,更包含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感。因此,在厚植大学生爱国情怀方面具有独特的教育功能,通过丰富多彩的课程与实践活动,在潜移默化、春风化雨中培根铸魂,立德树人,达到育人的目的。
当代大学生普遍对音乐有着强烈的热爱和审美追求,通过感受“中国梦歌曲”的美感因素带来的思想洗礼和情感的陶冶,可以感悟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代表达,激发大学生内心深处对实现中国梦的满腔激情,促使思维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不断提升,把为国家的发展而奋斗当作自觉的意识和行动,以此唤醒对美好生活憧憬,激发学习热情,培育大学生具有崇高的思想追求和爱国主义情感。唱响“中国梦歌曲”其实就是唱响爱国主义的主旋律之歌,在审美实践中接受思想道德教育,在艺术体验中感受中华民族精神的崇高美感,在高校大学生群体中会形成一股强大的精神凝聚力和向心力,为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立志成才学习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与信念支撑。
(二)核心价值观念的引导
“中国梦歌曲”作为一种文艺作品,它是当代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中国化的成果,具有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根据艺术知觉的沟通原理,人的审美意识是通过审美感知、审美体验、审美评价形成的。当审美需求得到满足,人的内部潜在功能会由此引发主体萌发一种思想道德意识,同时也可以形成一种超越功利的价值观追求,引导他们对国家的发展、人民的幸福和人的全面发展等问题产生更深层次的理性思考。“中国梦歌曲”中包含传统文化“天人合一”的思想,自强不息、精忠爱国的传统美德,也有爱祖国、爱人民、爱家乡的美好人生价值观追求。在满足人的精神情感需要中蕴积其丰富的社会核心价值观内容,在培养青年大学生对中国梦思想的文化认知和对国家未来的发展趋势有更加全面的理性思考起到积极的催化作用,并在统一的文化思维模式及道德情感培育中形成一种强大的价值观及精神追求的引导力、推动力。
“中国梦歌曲”是最具有爱国主义教育意义的教材,是中国精神与核心思想价值观的隐性表达。在高校推广与实践“中国梦歌曲”其实是一种以新的文化舆论传播手段来宣传中国梦思想,用社会主义先进音乐文化来激发人、感染人、教育人、引导人,用文艺在改造国民性的目的中培养大学生超越功利的人生价值观意识,提升民族自信心,在生动活泼的实践中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繁荣校园文化,以美育人
“中国梦歌曲”是最具有说服力的人文精神教材,它对大学生的精神引导、审美力、创新思维、艺术素养的培养发挥着极佳的美育功效。正如萨姆·摩根斯坦所说,音乐具有更加无比强大的手段和细致的语言去表现千百种不同的内心情绪因素。⑤王国维在1907年发表的《论小学校唱歌科之材料》一文中不仅强调音乐在美育当中的重要作用,指出学校唱歌根本在于音乐审美,在于对曲调与歌词之美的感受,有其独立的地位与意义。⑥2019年,教育部发布《关于切实加强新时代高等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中提出:“强化高校普及艺术教育的工作任务。”⑦
校园文化建设突出的功能就是普及艺术和文化熏陶。高校开展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是对大学生进行审美力提升、健全人格行之有效的美育教育手段。“中国梦歌曲”在高校推广首先可以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普及艺术教育,引领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风尚和融洽大学生之间的友好和谐相处;其次是有利于培养团结、协助、互助、宽容的思想美德。总之,在校园倡导唱响“中国梦歌曲”可以净化校园风气,营造良好的大学校园文化精神风貌,让大学生在现实主义的文艺精神体验中提升艺术审美的欣赏力和创造力,确立良好的道德观、文化观,民族观,以此在实践中真正实现以美育人、以美成人的教育效果。例如,歌曲《不忘初心》是以红军长征为背景进行创作的,通过开展学习学唱活动让大学生在歌曲的美感中感受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精神内涵及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奋斗的民族精神,让大学生在音乐中获得“音美以感耳”的体验效果,达到思想和情感的陶冶、精神和品格的升华。
(四)拓展实践渠道,以德育人
“文艺是民族精神的火炬,是时代前期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民族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⑧“中国梦歌曲”聚焦时代主题,生动反映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绩,用打动人心的音乐旋律阐发中国梦的时代精神内涵,它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社会风气的形成起到积极的精神推动作用,同时更突出了“育德”的文艺功效。高校通过开展中国梦主题实践活动,进一步拓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践育人的载体和渠道,提升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式发展及校园思政文化的软实力,为扎实做好立德树人的育人工作提供培育空间和路径。“中国梦歌曲”具有德育教育价值功能,它可以创新建构高校音乐德育模式工作的新局面,在高校“大思政”环境下实现思想政治教育行为模式的新拓展,用音乐来启发人的道德情感和思想品德,塑造正确的价值观以达到健全人格的发展目的。
音乐作为一种可以广泛传播且反复传唱的艺术形式,则对推进学生德育起到唤起兴趣、引起共鸣、反复激励的作用,对于德育效果的提升也会产生较大实效。⑨例如,《我们都是追梦人》《我和2035有个约》《青春跃起来》等歌曲焕发着青春、动感的时代朝气,表达了大学生对未来梦想的追求,爱国情感可以得到升华,对生活更加充满热情,萌发出珍惜美好时光,为梦想而奋斗学习的进取精神;《我奋斗我幸福》《再一次出发》《信仰》等歌曲表达我们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定理想信念;《小康时光》《中华民族唱起来》《看山看水看中国》等歌曲表达了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所取得的辉煌成就,百姓安康,人民幸福,激发大学生热爱祖国和热爱生活的强烈情感,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充满信心!“中国梦歌曲”进高校推广大大避免了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传统枯燥的理论说教,通过新时代大学校园“乐制”文化推动铸造形成高校“学堂乐歌”的艺术氛围,在润物细无声中落实课程思政的育人理念,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目的。
二、推广与实践的创新性原则
(一)坚持理想信念教育为主导的原则
“中国梦歌曲”蕴含着丰富的思想理念和价值观追求,从中可以提炼爱国主义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这些对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和思想道德情操发挥着重要的教育作用。“中国梦歌曲”的推广实践全面优化了大学课程思政建设体系,是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的育人工程,是课程思政建设中不断创新研发的新教材、新通识教育课程。为此,我们必须坚持理想信念教育主导的原则,在推广实践中必须最大化挖掘“中国梦歌曲”的思想内涵、道德价值才能更好地提升课程育人的教育质量,让“中国梦歌曲”在课堂教学、校园文化等各方面实践中全面发挥引导大学生爱国、爱家、爱民等高尚思想品德价值观念的形成。
(二)坚持感性体验的原则
“中国梦歌曲”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的创造性转换,需要坚持感性体验的原则,即引导大学生在听、赏、唱、演等环节中实现它的道德滋养和人文教化,它更多的是一种情感审美体验活动。因为,“中国梦歌曲”具有新时代音乐的美感因素,而这种美感因素更多是当今社会主义中国梦内涵集中性意识形态的现代表现,是形式美和思想美的完美结合,是精神美和艺术美的统一体现。大学生可以在感性体验中获得一种审美情感的满足和愉悦,领略到歌曲的丰富精神内涵。这种审美体验中暗含一种价值观引导的倾向性的功能,引导大学生在丰富的情感体验与想象中形成一种精神力量,激发思想道德情感的共鸣,唤起内心中对真、善、美的高尚追求,从而达到“中国梦歌曲”思想文化宣传的最佳育人效果。
(三)坚持普适性的原则
“中国梦歌曲”进入高校推广,其对象是全体大学生,是在大学校园中探究一种陶冶式的艺术审美教育,因此,在具体实践中要坚持普适性的原则,要以全体大学生思想道德情感教育为宏观目标,不断阐释、提炼艺术作品的中国精神、时代价值观及共同的精神家园意识,要让充满民族精神的主旋律歌曲唱进每一个大学生的心中,厚植爱国情怀。我们可以选用时代性强、通俗易唱、易学且符合大学生心理审美特点的作品,如《不忘初心》《天耀中华》《美丽中国走起来》《青春跃起来》《梦想星光》《我们都是追梦人》《时间都去哪儿了》《中国》《向往》《满城烟花》《我和2035有个约》等旋律优美的歌曲进行普及推广,出现问题及时解决,以此赢得大学生的普遍喜爱和参与学唱。这些都体现了新时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时代性、大众性、融合性,让每一个大学生感受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使命感,最终实现对中国梦理念的情感认同,激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爱国情怀。
三、推广的实践构想
“中国梦歌曲”进入高校推广与实践可以从学科教学、校园文化等方面进行构建,对全面推进所有学科课程思政建设和健全高校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机制的形成起到互相支撑的作用。
(一)通识课及专业课教学的融入
学校艺术教育既是文艺工作的延伸与落实,也是学校美育教育的最重要内容与途径。无论是文艺工作的使命还是学校美育的责任,无论是文艺的铸造灵魂优势还是学校美育以美育人的特质,最终都离不开学校艺术教育这一实施载体。⑩“中国梦歌曲”在高校推广与实践可以试行在通识公共美育选修课中开设,让“中国梦歌曲”文化多维度的渗透到通识教育课堂中,以发挥美育课程中的育人功能。例如,试行“中国梦歌曲”赏析课可以纳入学校公共艺术选修课学分中,安排一个学期32课时全部讲授。教师遴选以国情、家情、人情等不同篇章、主题内容的“中国梦歌曲”进行单元内容的编排。在歌曲赏析的环节中可讲授歌词的文化内涵、创作背景,甚至可以安排歌曲的“创新表演”环节,鼓励学生用不同的表演方式重新演绎,或用吉他弹唱、舞蹈等形式进行表演,改变以往“教师讲、学生听”的课堂灌输局面,加强课堂师生互动环节的审美体验与交流,丰富学生艺术情感,提升艺术素养。“中国梦歌曲”进入通识课教学体系改革了以往大学通识课程的单一性,从而更加完善和丰富了通识课程的学科体系和教学资源,培养了大学生良好的艺术审美力和高尚的思想情怀,体现了课程育人的价值导向。又如,在军事训练(公共基础课)上,可以现场播放“中国梦歌曲”背景音乐,渲染军事训练教学实践的气氛,加强学生为国争光的意识,提升学生的爱国情怀。
在专业艺术教育领域,高校声乐教学中可以将《不忘初心》、《天耀中华》和《扬鞭策马追梦忙》等思想性、艺术性、时代性的歌曲纳入声乐教学曲目的学习范围;在钢琴即兴伴奏课上,可以选择流行风格歌曲《时间都去哪儿了》或进行曲风格《共筑中国梦》进行和弦功能演奏的编配,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即兴伴奏课的积极性,提高课堂学习效果,在即兴弹奏中感受音乐的情感美,领悟作品中蕴含的思想感情,发挥专业教学课程思政的育人功能。教师也可有效地将“中国梦音乐”融合到音乐鉴赏、视唱练耳等其他专业课教学中,选用“中国梦歌曲”旋律的片段进行鉴赏、视唱或者听音模唱等,挖掘歌曲中的文化和审美意蕴,不断提炼课程思政元素,体现育人意识,从而促进课堂教学与课程思政的有效融合。
(二)打造校园思政文化品牌
“中国梦歌曲”是新时代爱国主义音乐,在高校推广与实践是校园精神文化的积极构建,有助于打造大学校园思政文化品牌活动。
1. 歌曲创作与文化讲座
在校园文化活动方面,高校可以与当地音乐家等协会单位加强文化交流合作,邀请当地具有一定知名度的作曲家、专家到高校来进行“中国梦歌曲”专题讲座,可以用网络直播访谈的形式让全校师生观看,彼此交流歌曲创作过程中的体会,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文化观,并对中国梦思想的价值支撑、社会思潮等问题与学生进行面对面交流。主办不同内容的专题文化讲座,开拓大学生文化视野,吸引更多的大学生对中国梦文化及文艺创作的兴趣和关注度,同时也让“中国梦歌曲”在高校的推广真正落实并做到在学生中熟知、传唱,不断形成大学校园思政文化建设和发展的一面新旗帜。
2. “中国梦歌曲”艺术实践
高校之间可以联合主办“中国梦歌曲”合唱展演、歌唱比赛、诗歌朗诵等文艺活动,实现文艺宣传与传播态势的良好发展,增强中国梦思想文化的辐射力,体现高校政治文化的主导话语权。例如,《我们都是追梦人》《天耀中华》这些歌曲已经深受大学生喜欢并已经传唱开来,可以请相关专业人员进一步编配成合唱版、男女声二重唱版进行校园舞台上的二次表演,这样能够符合不同审美趣味的学生用多样化的艺术表演形式对歌曲进行传播推广。在“高雅艺术进校园”品牌系列活动中,建议高校与音乐家协会牵头组织优秀歌手、歌唱家深入高校进行巡演。例如,中央电视台曾经在20世纪90年代主办“同一首歌”大型演唱会,在全国巡演中赢得了大学生的普遍欢迎,如今在高校组织“中国梦歌曲”演唱会即通过选用大学生喜爱的歌手、歌唱家巡演能够制造“粉丝”文化效应,掀起大学生对“中国梦歌曲”的热情关注和兴趣。此外,主办以中国梦时代主题的校园原创歌曲、歌词比赛活动,让大学生拿起手中的笔抒写时代的梦想之歌,推出一批具有爱国主义思想教育意义的原创歌曲作品。
3. “中国梦歌曲”精品课程数字化建设
“互联网+”是在网络传播背景下高校改革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下的创新发展,“中国梦歌曲”的推广与实践可以借助网络传播技术,研发数字精品课程。2014年至今,中宣部官方平台已经推出七个批次的百首优秀“中国梦歌曲”,我们可以利用互联网的线上平台教学模式研发,如以教唱、教学、赏析为一体的“中国梦歌曲”跟我学精品慕课课程,打造校园思政文化品牌。先通过高校大学生网上投票的方式产生20首“我最喜欢的‘中国梦歌曲’”,然后对投票产生的歌曲进行后期的课程制作、设计、在歌曲背景分析、歌词讲解、旋律分析、教唱环节进行数字课程的开发、建设,注重大学生的文化知识、演唱能力、情感表达目标的统一,以新颖的教学形式体现审美传播、审美鉴赏、审美创造的一体化,吸引大学生参与学习“中国梦歌曲”课程的热情。在课程的“布置作业”环节可以让学生将自己录制的演唱视频上传网上进行展演,大家进行投票评选综合打分,评出“中国梦歌曲”优秀歌手等荣誉称号进行校园奖励与表彰。这方面需要学校各部门多方合力共同完成“互联网+”“中国梦歌曲”数字化精品课程的建设。
(三)打造“思政+美育”特色师资队伍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美育教师队伍是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主力军。高校可以加大对美育教学名师、学者的评选比重,开展课程思政为特色的美育骨干教师的培训以扩充师资。首先,“思政+美育”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课外活动方面将“中国梦歌曲”的文化内涵、特色结合实践活动对大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在歌曲的歌词美、旋律美、演唱美的意蕴体验中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爱国情怀,培养大学生树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理想抱负。其次,学校各个部门要协同合作,与思政课形成同向的合力,共同营造高校“大美育+大思政”的文化环境,通过围绕中国梦主题进行专题讲座、文艺创作、表演实践等不同方向活动的拓展,大力弘扬主旋律文化,渐进式渗透人生观、理想观、价值观教育,培育学生对祖国、人民的深厚情感。进行试点示范活动建设,将教育成果、经验进行积极推广,推进中国梦思想宣传教育活动的深度和广度,打造中国梦主题的各种校园思政文化品牌活动,体现高校课程思政背景下大学课程建设的特色性、时代性、先进性,以此积淀培育大学生共同的核心价值观念和理想追求。再次,构建“中国梦音乐文化”的网络教学共同体互动平台,掌握大学生的兴趣所在,优化组合“中国梦歌曲”资源,建设“中国梦歌曲”资料数据库和App、微信公众号,程序内容包括歌曲的介绍、歌词、歌谱、伴奏带等,方便大学生手机及时检索和学唱,教师要加强和学生网上的交流互动,开设“研修社区”平台,及时解决学生在歌曲学唱中的各种问题。总之,让美的旋律走进学生的心灵,激发他们对美的向往,促进审美理想的精神建构,全面推进了大学美育和德育思想教育工作的高质量发展。
结 语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中国梦歌曲”在高校的推广是深化大学生对中国梦时代主题的宣传教育,是课程思政建设中育人实践的全面深入,是美育教学资源的结构优化。高校学生在“中国梦歌曲”的实践活动中提升了审美境界,厚植了爱国主义情感,从而更加坚定文化自信。大学在“一校多品”的文化建设中也充分发挥了中华美育精神的育人功能,推动社会主义优秀文化的传播,落实在课堂教学、校园文化等多维体系构建中实现以文化人、以美育人、以乐养人、以德成人的教育成效,培养出新时代所需要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注 释
①教思政〔2020〕1号《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详见http://www.moe.gov.cn/srcsite/A12/moe_1407/s253/202005/t20200511_452697.html。
②详见http://culture.people.com.cn/n/2014/1015/c22219-25842812.html。
③齐柏平《“学堂乐歌”的历史演变及其影响》,《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8年第5期。
④教研〔2018〕5号《〈关于高等学校加快“双一流”建设的指导意见〉的通知》,详见http://www.gov.cn/xinwen/2018-08/27/content_5316809.htm。
⑤张前、王次炤 《音乐美学基础》,人民音乐出版社1992年版。
⑥代百生《“音乐美育”的内涵与实质》,《美育理论》2012年第4期。
⑦教体艺〔2019〕2号《关于切实加强新时代高等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详见http://www.moe.gov.cn/srcsite/A17/moe_794/mode_624/201904/t20190411_377523.html。
⑧同注②。
⑨韩丽娜《高校音乐教育的德育功能初探》,《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4年第6期。
⑩郭声健、刘珊《新时代学校艺术教育必须把握的几个基本点》,《美育学刊》2019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