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夏季热应激对奶牛的不利影响和应对措施

2021-12-01楚国强

乡村科技 2021年13期
关键词:产奶产奶量牛舍

楚国强

(柘城县畜牧局,河南 柘城 476200)

通常情况下,奶牛可以通过自身恒温机制来调节身体温度。但在外部环境温度升高、瘤胃发酵和营养物质代谢不断产生热量的共同作用下,如果奶牛体内高温得不到有效散发,就会出现热应激现象。一旦出现热应激,奶牛采食饲草的量会大幅下降,产奶量也会明显减少。炎热的夏季,温度越高、空气湿度越大,奶牛承受热应激的影响越严重。已有试验表明,温、湿度指数超过68时(如温度超过22.2℃、相对湿度超过45%,或者温度超过26.7℃、无湿度),泌乳牛的产奶量开始下降。这里强调的是,温、湿度指数同时作用影响泌乳牛的产奶量,而不是单一指标。奶牛处于热应激状态时,呼吸频率增加,体内的热量通过呼吸散发出来。奶牛生理活动量是奶牛产生热量的主要影响因素,奶牛采食量越多,产奶量越高,体内的热量也越多,这个阶段对热应激也越敏感。当奶牛日产奶量在40 kg以上时,在热应激状态下,奶牛自我调节体温的能力下降5℃。试验表明,促进牛舍空气流动可有效提高奶牛承受热应激的能力,在牛舍中安装通风设备,奶牛可以承受比不安设备时更高的温度。围产期奶牛经受热应激后会严重影响产后的生产性能[1]。

1 夏季热应激对奶牛的影响

1.1 热应激对奶牛行为的影响

从奶牛站立时间可以判断奶牛是否遭受热应激。在炎热的环境下,奶牛试图通过长时间站立增加散热面积来降低自身体温。生产中发现,热应激对奶牛跛行率有直接影响。奶牛站立时间越长,躺卧时间越少,跛行的发生率就越高。因此,经受热应激的奶牛理论上跛行率更高。为降低奶牛的跛行率,需采取相应措施。

1.2 热应激对奶牛采食量的影响

研究发现,奶牛的体温从38.5℃上升至40.0℃时,其对干物质的采食量平均减少6 kg左右。奶牛的采食量降低,能有效降低其因消化、代谢产生的热量。但奶牛采食量明显降低会直接影响奶牛的产奶量以及牛奶乳蛋白、乳糖和乳脂肪的含量,从而降低牛奶品质。

温度和湿度对奶牛采食量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当奶牛处在25℃以上的温度环境时,采食量开始下降;温度超过30℃后,奶牛的采食量明显下降。研究发现,影响奶牛采食量的因素除了温度外,还有其他环境因素,如风速、日照、相对湿度等。当温度在20℃、湿度为50%时,奶牛的采食量不会受到影响;当湿度不变,温度上升至24℃以上时,奶牛的采食量明显下降。温度升高,奶牛的呼吸、喘气频率降低,肺的散热能力降低,导致奶牛采食量减少、体温升高。多所大学经过试验得出,遭受热应激的奶牛,日采食量和产奶量均减少了6.35 kg。奶牛开始发生热应激的环境温度为22℃、湿度≥45%。炎热的夏季,为提高奶牛白天对更高温度的耐受度,夜晚可采取降温措施将环境温度降至21.1℃以下,这样能有效预防热应激现象。东北地区夏季昼夜温差大,为缓解奶牛的热应激及其对产奶量的影响,可在夜间开放运动场来调节奶牛的体温,防止采食量和产奶量降低[2]。

1.3 热应激对不同泌乳阶段和胎次奶牛的影响

热应激对不同生理阶段的奶牛的产奶量影响程度不同,产奶中期出现热应激对奶牛的影响最大,其次是产奶后期,再次是产奶早期。泌乳早期,奶牛用身体储备能量来补偿环境热量的影响,即使干物质采食量降低,也不影响产奶量。通常,泌乳牛随着泌乳天数的延长,受热应激的影响程度越重,但也有产奶早期奶牛热应激影响大于产奶中期奶牛、产奶后期奶牛热应激的特殊情况。此外,奶牛生产的胎次越多,在热应激状态下采食量降幅越大。总之,奶牛在泌乳高峰期受热应激的影响最大,一旦受到炎热天气的影响,奶牛的产奶量会急剧下降,因此,做好泌乳高峰期奶牛的热应激防控工作尤为重要。

1.4 热应激对奶牛繁殖性能的影响

热应激会影响奶牛的繁殖性能,导致奶牛发情延迟、受孕率和早期胚胎存活率降低等。另外,热应激会直接影响奶牛的性行为,导致奶牛公牛精液品质下降、性欲降低,母牛性欲降低,严重影响母牛受孕,甚至造成奶牛不孕、母牛受精率降低。初生牛犊常因母牛热应激导致体质量较轻。这是因为妊娠奶牛受热应激影响而采食量减少,导致子宫血流量减少,使牛犊营养吸收减少,从而生长减缓[3]。

2 预防奶牛热应激的具体举措

2.1 控制环境温度和湿度

奶牛的体温只有保持在相对恒定的状态,才能保障正常的新陈代谢。为了更好地将热量传递到外部环境中,奶牛的自身体温应略高于所处环境温度。当奶牛所处的环境温度高于热中性范围时,必须采取降温措施,防止奶牛因体温过高而不能与环境顺利进行热交换。通常采用的降温措施有遮阴、加强通风、使用“喷雾+风扇”等方式。这些方法均能有效降低牛舍内温度,缓解热应激。其中,降低奶牛体温的最有效办法是给奶牛淋浴的同时吹风扇。需要强调的是,当牛舍环境湿度比较高时,如果对奶牛进行喷雾,不但不能缓解热应激,还会使空气更潮湿,从而加重奶牛热应激反应。因此,在降温的同时一定要控制好牛舍的湿度,使牛舍湿度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即45%~55%。过高的湿度不仅无法有效散热,在炎热的夏季还会诱发奶牛出现乳腺炎、奶牛蹄病等病症[4]。

2.2 保证水分供给充足

奶牛喜欢喝20℃左右的水,将饮水温度控制在这个范围,可有效缓解热应激对奶牛的影响。在炎热的夏季,奶牛的出汗量增加、呼吸频率增加,会消耗大量的体液和电解质,容易导致奶牛出现心血管疾病。为避免这种情况发生,要为奶牛提供干净的饮水。一般用自来水饮水,没有自来水的可用深井水,但经过消毒处理后才可使用。

2.3 合理饲喂营养物质

优质充足的青贮饲草是维持奶牛反刍、保证瘤胃缓冲能力和提高奶牛消化率的必要保障。处于热应激条件下的奶牛呼吸和喘气的频率增加,反刍的时间相对减少,形成的唾液量减少,导致瘤胃内容物和血液的缓冲能力降低。在炎热的夏季,单纯提高日粮精粗比例并不能有效提高能量浓度,如果给奶牛饲喂低品质的牧草,还会使奶牛产生更多的热量。因此,建议给奶牛饲喂营养高的青贮玉米、饲用高粱等。另外,高温下奶牛会出汗,体内大量的钾和钠会随着汗液流失,因此,需在饲料中适当添加碳酸氢钠、碳酸钾等物质,保持奶牛体内钾和钠的含量平衡。根据奶牛热应激程度不同,可以选择使用功能性添加剂,如饲喂含有酵母、过瘤胃脂肪粉的配方饲料或饲喂含饱和脂肪酸的添加剂等,均能缓解奶牛热应激,提高奶牛的产奶量和繁殖能力。研究发现,给热应激期的奶牛饲喂酵母培养物后,奶牛对物理纤维的消化率提高,直肠温度和呼吸速率降低,瘤胃环境稳定[5]。

3 结语

夏季,热应激会对奶牛产奶造成不利影响,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能够有效防范和降低热应激带来的危害。在实际操作中可通过遮阴、通风、使用“喷雾+风扇”等措施来防暑降温,并要加强奶牛饲养管理,饲喂充足的牧草和精饲料等。这些措施均能够使奶牛在夏季仍然保持较高的生产性能,保证奶牛健康生长、繁殖,有利于奶牛养殖业健康平稳发展。

猜你喜欢

产奶产奶量牛舍
牛红眼病如何预防
轻乐章可助母羊多产奶提高羊羔成活率
提高母猪产奶量的方法
发酵床牛舍与散放式牛舍对荷斯坦牛泌乳性能的影响
荷斯坦牛各胎次产奶量规律研究及相关性分析
基于低屋面横向通风牛舍空气交换率优选模拟
天津地区不同季节对奶牛产奶性能的影响
瘤胃可降解缬氨酸对泌乳后期奶牛产奶量的影响
家庭小规模肉牛舍建造
半胱胺和酵母培养物添加量对奶牛产奶性能及氮排泄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