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心理普查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2021-12-01李炳南
李炳南
(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学前教育学院,江苏连云港222006)
心理普查主要是指运用科学规范的心理测验,采取大规模团体施测的形式,方便、快捷、高效地收集学生的心理信息。同时,根据一定的筛选标准,对存在严重心理偏差的学生进行重点预警,以便对这类人群提前干预,避免恶性危机事件的发生。随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普及和深入,当下各级各类高校基本上都会对在校大学生,尤其是新生开展心理普查。但在实践中,笔者发现,与动辄花费数天时间、千余人密集参与的兴师动众相比,“后心理普查”阶段则显得相对低调冷清,没有发挥出与“投入”相匹配的“产出”效应。其他研究者也对心理普查的效用提出了一些质疑:“在许多学校,发生自杀的人在心理测验上往往并没有显示有危机状态,而那些提示有危险的大学生却没有发生问题。”[1]“在近几年的大学生恶性事件中,有很大一部分自杀或伤人的危机个案在大学新生普查时没有被筛查出来,而普查发现的危机个案却在大学四年中没有任何心理危机事件发生”[2]。这些都提示我们,心理普查工作虽然已成为高校的一项“规定动作”,但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不足或问题。本文将对高校心理普查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就提高心理普查的实效性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高校心理普查工作存在的问题
从总体上看,一次完整的心理普查包括测验选择、组织施测、结果运用等环节,下文将围绕这些方面分析高校心理普查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测验选择方面存在的问题
1.以临床测验为主,适切程度欠佳
相关调查显示,高校心理普查所使用的工具以临床测验为主,其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是90项症状清单(SCL-90)。[3]该测验主要用于临床诊断,其设计初衷是测查精神病门诊患者的症状行为,但在引入国内的过程中,其测评对象逐步从精神科病人扩展为正常人群,测量目标也由精神症状扩展为心理健康。[4]事实上,SCL-90 测验的题目主要来自于精神疾病症状学,涉及思维、情感、行为、人际关系、生活习惯等诸多方面。这些题目可以很敏感地把存在心理问题的个体的某种精神症状及其严重程度标示出来,但问题在于,即使是心理健康的个体,也可能存在测验题目所说的情形,如感到孤独、过分担忧、经常与人争论等,他们在回答这些题目时也可能做出肯定的选择,从而产生所谓的“假阳性”现象而被误筛选。
此外,浏览相关文献还可以发现,部分高校也会采用明尼苏达多项人格问卷(MMPI)开展心理普查。该测验虽然是国际公认的著名的临床测验,但实际上,MMPI与大学生心理普查的适切程度更低:首先,该测验至少399题,题量较大,费时甚多,学生很难有耐心做完;其次,MMPI的编制方法是经验标准法,是在系统比较了精神疾病患者与正常人对测验题目所做反应的基础上,选出那些差别显著的题目加以建构的。[5]这些题目涉及的内容极广,甚至包括宗教、性等方面的态度,这对于涉事未深的大学生来讲,显然是不合适的,最终可能会因为疑问量表(Q量表)得分过高而导致测验结果无效。
2.以自陈测验为主,表面效度太高
因为人数众多,为提高效率,高校心理普查一般采用团体施测的形式。题目结构明确、反应方式固定的自陈测验因为适应这种批量化的施测方式而被广泛使用。自陈测验的题目由一些与所要测量的心理特征相关的陈述句或问题组成,要求被试逐一回答。但这类测验存在表面效度太高的先天缺陷,被试通过题目能够很容易看出测验想要测查哪些方面的心理特征,这一点在SCL-90等临床测验上体现得尤为明显。仔细分析这些测验的题目,便会发现它们绝大部分都是关于身心方面的负性陈述,如难以入睡、焦躁不安、缺乏自信等,然后要求被试在是否或程度轻重等选项上进行选择。这种高表面效度不可避免地会使部分注重印象整饰的大学生产生防御心理,刻意伪装或隐瞒自己的消极状态,这就违背了自陈测验“被试应该真实做答”的基本假设。这种情况下,心理测验的效度必然很低,心理普查的效用也大打折扣。
(二)施测过程方面存在的问题
1.时间安排不够恰当
究竟何时对新生开展心理普查?关于这一问题并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大部分高校往往根据大学新生教育管理的时序要求,通常将心理普查安排在第一学期,或入学后1~2 周内完成,或军训结束后1~2周内完成。[6]但不可忽略的是,新生在刚入学的第一学期,普遍面临诸多生活应激事件,如环境改变、人际矛盾、习惯重塑、军训压力等,有研究表明,应激事件越严重,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越低。[7]此时,用SCL-90 等状态性测验对学生进行心理普查,往往会高估其心理问题的严重程度。因为,上述生活应激事件所衍生出的问题,更多地属于情境性问题、发展性问题或成长性问题,一般会随着时过境迁、认知重构或适应能力增强而逐渐减轻消失。胡燕等人的研究证实了这一点:SCL-90 筛查出的158名高危心理学生中,有约80%的个体面临的问题仅仅是新生适应不良的发展性问题,一个月后的约谈发现,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绝大部分学生都已能够调适自我,适应当下。[8]
2.主试素养不够专业
随着心理测验软件的普及,高校的心理普查基本上都是采用电脑施测的形式。在这种场景下,施测似乎就变成了一种简单自动的人机对话过程。这种错觉导致部分高校对主试专业化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没有进行专门的培训,就直接要求班主任辅导员,甚至是大学生心理协会的学生到场组织实施。这可能会带来诸多问题:施测现场缺乏必要的专业“仪式感”,影响学生的答题态度;主试对施测现场的“控制力”不够,对学生的一些诸如出声读题、观看他人答题等不当行为未能及时有效加以制止;因为缺乏专业的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与素养,主试对学生提出的有关测题方面的问题不能进行专业解答。凡此等等,不一而足,这些现象都会影响心理普查结果的有效性。
(三)结果处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1.反馈程序不够规范
一些高校在对心理普查结果进行反馈时,采用的是层级式的“上传下达”的方式,即由学校心理中心反馈给各二级院系,二级院系再通过各班级的辅导员或班主任反馈给班级学生。但辅导员、班主任的心理健康专业素养良莠不齐,这会导致许多问题的产生。最为严重的便是,有些辅导员、班主任或是工作习惯的原因,或是保密意识的缺乏,直接将普查结果在班级QQ 群或微信群发布,让班级同学都能看到其他人的结果。但学生对结果报告里的某些术语,如“神经质”、“精神质”等缺乏专业解读,对结果报告的某些结论,如“存在严重的心理问题”等也没有全面认知。这样,极有可能以讹传讹,给部分被筛选学生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2.结果运用不够充分
心理测验软件的广泛运用,给高校心理普查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在实际使用中也存在着过度依赖的情况,即只是按照软件给出的结论对学生的心理状况进行解释、评价和筛选。但事实上,测验软件输出的文字毕竟只是几句似是而非的“套话”,缺乏个体性与独特性;测验软件所使用的筛选标准也只是基于陈旧的一般常模而设定的,缺乏近时性与针对性。由此可见,仅仅依赖测验软件,会使得测验信息的挖掘不够丰富、全面,普查结果的运用自然也不能准确、充分。
二、提高心理普查实效性的对策
要提高心理普查的实效性,我们首先必须树立科学全面的心理普查理念。尽管从肇始上讲,开展心理普查的最初目的是将有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筛选出来。但经过了对大学生心理问题检出率的众说纷纭,我们对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认识更加客观全面。恰如林崇德教授指出的:当前,广大学生在心理健康状况上有“两个主流”,一是学生心理健康是主流;二是有些学生由于人际关系、学业、生活环境的压力产生暂时的心理不适要求咨询和辅导这也是主流。[9]基于这个判断,我们认为,心理普查应该包括消极心理筛查与积极心理挖掘这两个方面,即不再只是为了筛选出少数有心理危机的学生,也应该为全体学生的自我认知、人格优化、潜能开发、职业指导等服务。由此,我们提出以下几个方面的对策。
(一)优化心理普查工具组合
从横向上,可以采用“状态”加“特质”的测验组合方式。状态类测验主要指心理健康评定方面的临床测验,如SCL-90、大学生人格问卷(UPI)等。这类测验主要检测最近一段时间(一个星期到一个月)的心理健康状况,其结果只是对当下心境的反映,往往是一过性的,无法对今后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较好的预测。状态测验的作用在某种程度上类似于体温计,反应灵敏,且可以在不同时间反复使用。特质类测验主要指人格评估方面的测验,如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问卷(16PF),艾森克人格问卷(EPQ)等,这类测验既可以用于正常个体的人格评估,也可以从相对稳定的人格特质的角度来提示个体的心理健康状况,如:16PF 的忧虑性(O)和紧张性(Q4)特质,EPQ 中的神经质(N)和精神质(P)维度等均与心理健康有着密切关系。特质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应激-素质相互作用模型”加以理解:当个体在面对外部应激事件时,应激源和个体的人格特质交互作用而产生应激反应和应对行为,其后果既可能是疾病,也可以是适应和成长。后果是什么,既取决于应激源的严重性、外界的社会支持和应对资源等,也取决于个体的人格特质。[10]姜巧玲等人的研究表明,状态测验与特质测验的结合使用,不仅可以提高筛查的效度与信度,危机干预的成效也得到了保障,从而提高了心理普查工作的科学性和针对性。[11]黄艳苹等人的研究也认为,将EPQ、UPI 相结合使用开展心理普查是个较好的选择。[12]
从纵向上,可以采用“简单”加“专业”的测验组合方式。考虑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总体上是好的,因此,在面向全体新生开展初次心理普查时,可以使用一些题量较少、结构简单、筛选便捷的心理健康测验,如UPI等。对于筛选出来的部分可能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可以在约谈时再行施测一些相对专业化的专门测验,如焦虑自评测验(SAS)、抑郁自评测验(SDS)、自杀意念问题(SOISS)等。林静在研究中先用UPI 对全体大学新生进行普查,然后再对筛选出来的“一类学生”进行SCL-90的测查,最后结合两种测验的测查结果,筛选确定重点观察对象,这样不仅能提高筛选正确率,还提高了工作效率。[13]
此外,为了避免自陈测验表面效度太高、被试容易虚假作答的缺陷,在心理普查中也可以尝试采用一些投射技术,如房树人测验等。投射测验因测量目的的隐蔽性和反应方式的自由性,可以很好地避免自陈测验的缺点。尽管投射测验存在记分困难、不易解释等不足,但研究者也在试图抛开之前整体性的解释思路,努力探索细节特征的临床意义并进行量化,这一点在房树人测验上已经比较成熟。新生心理普查中,投射技术和问卷技术的综合应用是未来发展趋势,也是提高新生心理普查科学性、有效性的重要手段。[14]
(二)完善心理普查实施程序
做好普查的宣讲工作。心理普查所使用的心理健康测验、人格测验等均属于典型作为测验,其特点是要求被试按照通常的稳定态度和习惯方式做出反应。因此,被试的测验动机直接影响普查结果的真实性和有效性。在心理普查实施之前,可以通过《大学生心理健康》等课程向新生宣讲心理普查的目的、意义和作用,让他们知道心理普查不仅可以知晓自己的心理健康状况,还可以了解自己的人格特征、职业倾向等。这对于正处于“自我同一性”发展关键期的大学生来讲,可以充分激起他们参加心理普查的动机,从而避免因为对心理普查心存芥蒂而虚假作答,或不知所然而敷衍了事等情形。
恰当选择普查的时间。心理普查所使用的心理健康测验、人格测验等均是对心理活动的间接测量,即只是通过被试对测验题目的反应来推测其心理状况。新生在入学之初会面临许多应激事件,在测验题目上的“阳性”回答也会相应增多,从而夸大心理问题的严重程度。因此,新生心理普查应该避开这一“多事之秋”。一般而言,可以考虑在新生入学两个月之后进行。因为,此时的大学生活已经进入到一种相对平稳有序的状态,绝大部分新生也已适应这种生活。这样可以把那些真正存在适应问题或人格有缺陷的个体筛查出来,从而提高心理普查筛选的正确率。
注重主试的专业作用。心理普查所使用的心理健康测验、人格测验等均应该是对心理活动的客观测量,要做到客观化,就必须对测量的4个环节——测验题目、施测过程、评分计分与结果解释进行标准化。在电脑施测普及的背景下,测量的标准化就重点体现在施测过程和结果解释这两个环节上,而主试的专业素养对于施测过程的标准化至关重要。就心理普查而言,我们建议由受过专门培训的有一定专业背景的心理老师或辅导员担任主试,具体指导学生的答题过程。首先要注重施测时的“场面设定”,如安静、有序、独立等;其次,要强化“指导语”的作用,如测验对时间范围的要求、真实作答、无对错之分、直觉反应等。此外,主试还需要对学生提出的与测题有关的具体问题给出专业化的解答。
(三)规范心理普查结果运用
心理普查是一项专业性极强的工作,尤其体现在普查结果的反馈和运用上。对于消极心理筛查而言,可以由高校的专兼职心理老师对筛选出来的疑似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直接进行约谈,而不应简单地层层下发最后交由班主任辅导员解决,这样可以提升这项工作的科学性和专业化程度。约谈首先应该分析被筛选学生的测验报告,要让他们充分参与结果的解释,比如:自己对这个题目是如何理解的?当时为什么在这个题目上做阳性选择?这样可以对被筛选学生的测验结果进行客观恰当的理解。其次,考虑到测验只是诊断心理问题的一种辅助工具,约谈应将心理普查结果与观察访谈资料相结合,从而对被筛选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作出全面科学的评估。对于积极心理挖掘来讲,高校可以通过心理健康课程或心理健康社团等平台,对新生的人格测验结果进行集体反馈或个别解读。这样,可以避免心理普查的结果被束之高阁,从而最大程度地发挥这项工作的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