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爵士乐的中国演绎
——从中国化的爵士乐到爵士乐的中国化

2021-12-01胡超张润和

吉林艺术学院学报 2021年2期
关键词:爵士乐爵士流行音乐

胡超 张润和

(吉林艺术学院,吉林 长春,130021)

西方爵士乐出现于20世纪初期美国的民间创作,源自布鲁斯(Blues)和拉格泰姆(Ragtime),自诞生之日起,就是黑人音乐和白人音乐的结晶,它来自美国民间,却与传统古典音乐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广义的流行音乐出现之前,填补了民间音乐的空白,且在短时间内风靡世界各地,是音乐史长河中承前启后、不可逾越的灼灼星辰。它与传统音乐有着浓郁的血缘,却又与之截然不同。随着时代变迁而不断地更新和丰富,却始终拥有别具一格的音乐特色和艺术魅力。

爵士乐的精神内核是自由和包容。爵士乐虽出身于底层,没有高贵的血统,但爵士乐能延续至今,成为影响全世界的音乐艺术形式,恰好基于其开放、包容性的特征。它如一株野蛮生长的植物,在任何土壤生长繁茂,因而世界各地致力于爵士音乐创作的音乐人,在接纳它的同时,也在探索其与本民族融合的音乐风格。

一、西方爵士乐的早期传入和传播

爵士乐最初于20世纪20年代传入中国上海。爵士乐的即兴演奏方式和热烈奔放的特质与中国传统内敛而婉约的音乐迥然不同,它一踏入中国土地,立刻受到国人的青睐。彼时的繁华城市如广州、上海和武汉都有大型的爵士乐演出,也涌现出很多爵士乐音乐人。夜总会和歌舞厅大都有爵士乐队演出,摇摆乐是当时上海最普及的音乐形式,大乐队(Big Band)曾遍及歌舞厅。40年代上海的吉米·金(Jimmy King)爵士乐队创建,诞生了音乐史上第一支华人爵士乐队。一种外来音乐传播过来,势必要同中国本土的音乐文化相融,爵士乐也不例外。

中国早期的爵士乐作品都是建立在歌舞厅的商业模式之下,爵士乐的艺术内涵被极大忽略,彼时中国的爵士乐还停留在模仿、改编等尝试和探索阶段。自第一支全华人爵士乐队登上历史舞台,爵士乐曲就开始呈现出中国韵味,中国人开始在爵士曲调中尝试加入中国传统音乐元素。当时涌现出一些著名的爵士乐歌曲,如陈歌辛的《夜上海》,乐曲怀旧风格浓郁,歌词通俗易懂,歌曲极大体现了彼时上海的文化风貌,爵士乐又将整首曲子注入一种颇为不同的韵味并迅速走红。《玫瑰玫瑰我爱你》更是声名远播,甚至一度蜚声美国,至今仍留下深深的时代印痕。

早期中国的爵士乐有两个体现。在音乐旋律方面,中国人遵循西方大乐队的模式,却在西方大小调的基础上弱化了4级和7级音,用以模仿中国的民族调式。显然这一时期中国的爵士乐以西方元素为主,中国元素比重较小;在音乐发展与传播方面,第一支全华人爵士乐队、阿金爵士乐队的诞生体现了中国人对这一外来音乐的演奏技法日臻成熟,为此后中国爵士音乐的深入探索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爵士乐——中国化的西方爵士乐

1.音乐创作方面

爵士乐因其自身的文化历史和精神内涵以及独特的音乐结构,拥有最为自由的精神内核,这种最自由的音乐几乎能够融合一切音乐元素。中国人在改革开放后的精神自由与爵士乐的自由性极为契合,因而,爵士乐成为这一时期最为崇尚的音乐表达。

20世纪90年代,摇滚乐开始在中国出现并逐渐掀起热潮,进而成为流行音乐。与此同时,网络的迅猛发展也促进了流行音乐向多元化发展。在中国消弭了几十年之久的爵士乐终于迎来春天,重新复苏,开始出现一些爵士乐队和唱片。上海交响乐团音乐人周万荣创建的老年爵士乐队重拾爵士乐的风光,爵士乐在中国如雨后春笋般茁壮发展。

中国爵士乐音乐人历经几十年的不懈求索,爵士乐渐渐褪去“水土不服”,在与中国本土音乐文化的不断融合中,也渐渐生长出自己的力量,成为中国流行音乐中的重要因子。爵士乐的广泛传播使中国流行音乐的审美价值观念发生了变化,使流行音乐的先锋性得到更大程度的彰显。中国乐坛涌现出如陈胤希、谷峰等杰出的爵士乐歌手,他们在创作中加入诸多的爵士乐因子,迥异的曲风令人耳目一新。这些音乐人不仅为爵士乐在中国的新发展开创了道路,也为中国流行音乐的新发展做出了巨大而有益的尝试。

这一时期的音乐人对爵士乐的未来发展也开始进行审慎的思考。对于外来音乐,“拿来主义”和模仿模式并不能促进中国音乐的发展,中国音乐需要自己的声音和自己的风格。一批优秀的中国爵士乐先锋开拓者诞生,如刘源、孔宏伟、顾中山等人,他们用爵士音乐讲述了新时代的音乐哲思与音乐内涵。在他们的努力下,《中国制造》《蓝调在东方》《缠》《中国民谣爵士》等一系列新专辑的诞生,他们将爵士乐、布鲁斯融入中国民族音乐,在《嘎达梅林》等民歌中也加入爵士乐曲风,为中国流行音乐带来新的气象。

2.爵士乐的传播和推广

1993年8月23日至25日,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北京国际爵士音乐节”在北京中山音乐堂首次举办。九支爵士乐队众多首创作品亮相,囊括了传统爵士、电子爵士、环境音乐等多重风格。此次北京爵士周充分展示了欧洲爵士音乐前沿的发展状况,也体现了爵士音乐在中国发展的迅猛态势。

1996年11月9日至15日,“第四届北京国际爵士乐集萃”在北京世纪剧院举行。克里斯托夫•劳尔三重组(德国)、迪岩柯•贝茨四重奏乐队(英国)、新丛林乐队(丹麦)以及大地乐队(美国)应邀前来,其中不乏世界重量级音乐人,诸如德国低中音萨克斯管演奏大师劳尔和即兴演奏派大师米莎•曼格尔伯格,以及享有“欧洲最近30年最具创造力的鼓手”称号之一的汉•班尼克等。这次活动涵盖传统与现代,从各个侧面充分体现了爵士乐的多重风格。

1998年11月17日,“98北京国际爵士乐节”在北京保利国际剧院拉开帷幕。近20个国家的爵士音乐家在中国上海、大连、温州、宁波、杭州、成都、长春七个城市同步举办国际爵士乐节活动,爵士节毫无悬念再次掀起了中外音乐文化交流的热潮。

中国自1993年至2001年连续举办了6届国际爵士乐节,不仅促进了中国人对外国优秀音乐文化的了解,同时也使世界更加了解中国爵士乐的发展。

三、近二十年爵士乐的中国化——中国音乐文化的自我表达

1.音乐创作方面

进入21世纪后,西方爵士乐在中国向纵深发展,众多世界知名爵士音乐人如杜克·艾林顿(Duke Ellington)和比利·斯特雷霍恩(Billy Strayhorn)等,已为中国音乐人所熟知,他们的音乐作品在中国已经广为流传,也备受瞩目。随着爵士乐更加深入人心,许多年轻歌手开始热衷于爵士风格,在众多音乐选秀节目中涌现出越来越多的年轻爵士歌手。此后,爵士乐与中国流行音乐的关联日渐紧密,爵士乐已经超越自身固有的外在形式,更加自由地渗透中国音乐文化中,成为中国音乐人的灵魂体现和中国流行音乐自我表达的元素。北京、上海、长春等诸多中国文化名城屡屡举行国际音乐节和国际爵士节,为中西流行音乐的深度交流提供广阔的空间和舞台,中西音乐文化在这里的碰撞交融,生发出新的潜力和坚固力量。刘元、孔宏伟、夏佳、黄勇等当代中国爵士音乐前沿的领军人在中西音乐交融中,已经找到各自的音乐灵魂和呈现角度。他们将中国民族音乐的精髓纳入爵士乐之中,使中国爵士音乐升华到一个崭新的高度。

孔宏伟的爵士乐专辑《夏日皇宫》一经问世,便引起音乐界一片哗然。他在西方爵士乐的基础上加入了中国五声调式,专辑中多首爵士乐曲吸纳了中国传统民族乐器,诸如三弦、竹笛和古琴等,加之中国戏曲、京韵大鼓。中国传统音乐元素的比重极大增加,在乐曲配器上,西方爵士乐元素大大让位于中国元素,这些民族乐器俨然化身为抑扬顿挫的老北京话,而带着鲜明的北京符号意义的三弦贯穿始终,使得充斥着西方爵士味道的乐曲又自始至终被中国色彩覆盖。音乐文本中的皇宫、纳凉儿、日落西山描绘了老北京的样貌。爵士乐的华丽、欢快与老北京的悠闲和慵懒相互穿插,像极了在高楼大厦、北京胡同里来回穿梭,怡然自得。《夏曰皇宫》的成功不仅仅是将中国乐曲与爵士乐融合的成功,更是东西方两种音乐形式、两种音乐文化更深层次的亲密碰撞。中国传统音乐在与爵士乐的融合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此时,一种全新的音乐风格——中国民族爵士乐登上世界音乐的舞台。

西方爵士乐在中国经过漫长的蜕变轨迹,已然从外在形式的中国化表现化为内在精神特质的深度变迁,是中国音乐文化中一种新的音乐特质的彰显。中国流行音乐也在千禧年前后进入鼎盛时期,在中国乐坛出现了“中国风”浪潮,“中国风”作品乍现便惊艳了整个世界。中国华语乐坛的杰出音乐人——周杰伦、王力宏、陶喆等不遗余力地创作了许多“中国风”流行音乐作品。陶喆创作的歌曲《Susan说》将多种中国音乐文化元素与布鲁斯结合起来。如以竹笛、琵琶等中国民族乐器作为配器,以及插入京剧《苏三起解》的唱段,获得了不俗的效果。

2017年5月26日晚,《跨越:中国戏曲与爵士乐》在中国珠海首演。这是一场融合中国传统戏曲与西方爵士乐的跨界音乐会,音乐会的演出作品由金爵士大乐团创作。这部作品将京剧、秦腔、越剧等中国传统戏曲曲目与西方爵士乐相融合,通过将中国戏曲和爵士乐的融合来实现传统音乐的“旧曲新唱、老戏新演”,《跨越》以中国戏曲故事情节贯穿爵士乐,使中国戏曲有了新的表现形式,重新焕发生机。它是对中国音乐文化新形式的沿袭和传播,也是中国戏曲的再生和新生。中国戏曲的历史价值和爵士乐的市场价值成为《跨越》诞生的基础。这部中国民族爵士乐作品,较之孔国伟的爵士乐作品,在民族化和社会功能性方面更前进一步。西方的爵士乐元素从早期的绝对主角蜕变为配角,充分说明中国的爵士乐堪当大任,可以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音乐文化。此外,该乐团在乐队编制上,中国民族器乐成为爵士乐队的固定乐器,以中国的民族乐器演绎爵士乐,更彰显中国音乐文化的惊人实力。

在最近几年里,国内又涌现出越来越多的爵士音乐人,他们将自己的思考融入音乐创作之中,爵士乐有了更多的发展方向。音乐人邵夷贝在音乐创作中将中国民谣与爵士乐元素相融,在编曲中加入了BossaNova等多种音乐风格,全新的编排方式为乐曲注入了新的生命力,增强了音乐的感染力和渲染力。音乐人詹小栎不局限于传统爵士乐的框架,融合多样的音乐风格,将中国现代诗人和经典文学作品与爵士乐跨界结合,使诗歌与爵士乐产生了交汇,为爵士乐注入更多的创新和思考。青年爵士吉他手张雄关创作的专辑《Dangerous Territory 危险地带》,突破了传统的爵士乐专辑,在爵士内核中添加了摇滚、电子等多种元素,获得了较大的成功。

2.爵士乐的传播和推广

2004年“五·一”期间,“第一届上海国际爵士周”闪亮登场,其前卫先锋的表演风格不仅赢得了业界的一致好评,更是得到了社会的热烈反响。2005年4月“第二届上海国际爵士周”再次华丽亮相上海。“传统和流行”的演出主题贯穿其中,极具影响力的爵士天后——戴安娜•克劳特别应邀出席了开幕式演出。她以感染力十足的演出充分诠释了本届爵士周的“流行”主题。此次上海国际爵士周又一次引领了新的爵士乐热潮。

从2004年至2020年,上海爵士音乐节已走过16个春秋,成为国内最重要的爵士乐盛会。自2015年至2020年长春爵士音乐节已连续成功创办五届,其影响力不断扩大。此外,2013年长沙国际爵士音乐节、2020年广州爵士音乐节等各种音乐节不断涌现,充分显示爵士乐发展的勃勃生机。诸多爵士乐盛宴的成功举办给中国人创造了极佳的学习交流机会,国际上大量的爵士音乐与其他民族音乐成功融合的典范,为中国爵士音乐的发展提供了优秀经验,极具借鉴意义。

四、结语

爵士乐自诞生起,既带有黑人音乐狂放不羁的属性,又包含欧洲古典音乐的优雅特性,这与生俱来的包容性使它轻而易举地融入世界各民族音乐之中,并茁壮生长。而中华文化的精髓和要义是兼容并蓄、厚德载物。纵观泱泱中华文化的历史进程,许多外来文化元素都被消化吸收,移植为中华文化的因子。爵士乐自出现在中国,至今已有百年历史,中国无数的爵士乐音乐家为其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中国爵士乐如同异域风情的音乐之花,在中华音乐文化的丰厚土壤中蓬勃生长,傲然绽放,其风采独树一帜、熠熠生辉。中国的爵士音乐几度沉浮,历经岁月的洗礼和蜕变,从早期中国化的爵士乐到新兴的音乐风格,中国民族音乐爵士乐的诞生,终将抵达爵士乐中国化的新境界,当代的中国爵士乐已成为具有独特灵魂的音乐力量。

猜你喜欢

爵士乐爵士流行音乐
新西兰:爵士苹果开始出口
爵士啦啦操“跳跃类难度”动作运用分析——以2019年啦啦操世锦赛前六名为例
唱片、广播——西物东渐与中国都市流行音乐的诞生
Dad and daughter jazz duo父女爵士乐二人组
阿多诺流行音乐理论视域下的中国流行音乐思考
那英 流行音乐的时代见证
书评|《流行音乐与文化关键词》:为流行音乐研究树范本
浅谈爵士乐
Music
爵士乐的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