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青年教师加强“课程思政”工作路径探析

2021-12-01陈娟黄德春

药学研究 2021年12期
关键词:青年教师课程思政思政

陈娟,黄德春

(1.南京师范大学,江苏 南京 210023;2.中国药科大学,江苏 南京 210049)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1],除了专门的思政课程,“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2],2017年底,教育部党组印发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明确提出“课程思政”,要求高校教师要“充分挖掘和运用各门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所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融入课堂教学各环节”[3],实现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统一。

马克思曾说过,“思想根本不能实现什么东西,为了实现思想,就要有使用实践力量的人”,实践课程思政的主体是教师,建设一支能打赢课程思政胜仗的高校师资队伍就成了保质保量完成高校课程思政任务的关键环节[4],作为高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和生力军,青年教师是培养青年大学生的重要力量,探讨高校青年教师如何开展课程思政,无疑将对高校加速实现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同向共行起到关键作用。

1 加强高校青年教师“课程思政”能力的必要性

青年教师开展课程思政,在专业知识的传授过程融入价值引领,在价值传播的过程中凝聚专业知识,不仅可以让学生获得专业知识技能、更能养成良好的道德修养,形成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帮助他们掌握正确的奋斗方向,砥砺前行。

1.1 开展“课程思政”有助于促进教学能力的提升 高等教育重点在于内涵式发展,尤其是处于后疫情发展时代,教育形态发生深层次的改变,除了传统的课堂讲授教学,课外阅读、人际交流、网络资源等也都可以用来满足学习的需要。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随着信息化不断发展,知识获取方式和传授方式、教和学关系都发生了革命性变化。这也对教师队伍能力和水平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开展课程思政,要求不限于传递学科知识,更多的是引导学生从正确的价值立场出发,发现、鉴别各种信息和知识,掌握探究问题的思想工具和创新方法,而这也恰是提高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内容[5]。

1.2 开展“课程思政”有助于加快科研攻关的进展 高校青年教师在课程思政的建设中,讲好科学故事,发掘隐藏在专业知识背后的德育闪光点,阐述科学精神、科学伦理,培养学生探索未来和追求真理的坚定意识和信心[6]。价值观塑造的过程中,一是激发科研攻关的斗志,科学探索并非一蹴而就,面对挫折,“课程思政”所带来的科学家楷模作用,特别是一些杰出的华人科学家的贡献,对于青年师生来说,都是精神洗礼,油然而生的自豪感激发他们努力奋斗的热情,提升创新能力,攻坚克难;二是纠正科研攻关的方向,“科学无国界,科学家有祖国”,鼓励青年师生立足于国计民生的需求,开展艰苦卓绝的科研攻关项目,促进学术进步和发展,提升整体科研水平。

1.3 开展“课程思政”有助于加快落实“立德树人” “课程思政”的提出和建设是全面深化课程改革的必然选择,不仅是解决当代一些大学生思想、价值问题的迫切需要,也是解决专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两张皮”问题的有效措施,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题中要义[7]。“即使比较客观的自然学科,教师在教授过程中也适时地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在学生大部分时间所接受的是专业教育中,引导他们“求真”“向善”“趋美”发挥专业课程的隐性德育功能,潜移默化中塑造学生正确的思想、高尚的情操、睿智的行为,培养德才兼备的时代新人。

2 目前高校青年教师开展“课程思政”存在的一些问题

近年来高校开展课程思政,青年教师积极参与,取得一定的成绩,也有一些不足,主动开展课程思政工作的意识不强烈、认识有分歧;高效推进思政工作的能力待提高、创新性需加强,还存在“标签化”“表面化”“硬融入”等现象,整体建设缺乏多层次、多维度的支撑平台以及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

2.1 主动开展“课程思政”的意识、情感还不够积极 鉴于大部分高校实行“非升即走”的用人方式,青年教师入职之初,优先考虑的往往是科研项目、经费、论文的硬性目标,以解燃眉之急,对课程思政的认知认同和开展这项工作的自觉性、主动性还不足,教学工作仅限于完成额定的工作量,思政元素简单加入而非有效融入课堂教学。另一方面,受制于学科分类的固定化思维模式,部分青年教师认为思政教育的实施对象是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团委等部门组织,没有充分意识到专业课程中对学生进行价值取向和理想信念方面教育的重要性。青年教师作为课程思政这一创新性系统工程的责任主体,需要自觉发挥主力军的作用,将专业课课堂同步发展为思政教育的主阵地。青年教师需要主动研究学生身心发展特点,规划合理的德育目标,深入掌握专业知识,重构课程新体系,才能实现将思想品德的教育渗透于专业知识教学。在教育的过程中,如果高校青年教师缺乏真情实感,不能够主动辨识社会价值观念、正确理解社会变迁,倾情投入教书育人工作,照本宣科,也就谈不上开展有效的课程思政。

2.2 顺利实施“课程思政”的教学能力还有所欠缺 高校青年教师刚刚实现从学生到老师这一身份的转变,对于自己所从事的专业方向的研究了解比较深入,科研意识突出、科研目标相对明确,但缺乏教学理论修养和实践经验,一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薄弱。“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承担着神圣使命。传道者自己首先要明道、信道。”但当前少数青年教师自身对于教学内容把握不足,理解不透彻,也不愿意花费过多的时间精力进行课程思政方面的融合改革,从而导致专业课和思想教育成为两张皮,有深搬硬套之嫌。二是课堂教学的方式方法上还不够开放自如。单纯的思想说教是枯燥的,缺乏艺术,照本宣科,难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课堂成为教师的“一言堂”、“独角戏”,学生身在曹营心在汉,沉迷于手机世界,出现“隐性逃课”的现象[8],进一步影响专业知识的教学。

2.3 支持培育“课程思政”的平台还不够完善 课程思政的建设任重道远,需要一个多层次、多维度的平台,目前高校对青年教师岗位培训的重点还是在专业教学、科研等学术职业能力上,课程思政要纳入相关专题培训中,培训既要包括“课程思政”技术层面的指导,也应涵盖专业学科教师思政理论知识的系统梳理。

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资源的缺乏必将导致课程思政效果不佳。课程思政要想真正落地,融于青年教师的专业课程教学,需要建立健全优质资源共享机制,不断完善思政课程的数据库平台建设,在课程体系规划、教材制定与选用、教学方法建设等方面不断补充、积累宝贵经验,为课程思政建设不断出现的重点、难点、前瞻性问题的研究夯下坚实的基础。专业课不同年龄层次教师之间、专业课教师与思政教师之间也需要一个教研深度合作的实践指导平台,充分发挥合作育人的优势。

2.4 有效推进“课程思政”的评价机制还不够合理 《纲要》提出,要引导青年教师主动发挥其他所有的学科课程育人功能,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同向同行,形成整体课程体系协同育德、育人效应,要用好评价这根“指挥棒”,但目前课程思政质量评价体系不够完善,考核评价指标不尽科学,激励机制不健全的问题比较突出。在青年教师聘期考核、结题验收、岗位聘任、职称晋升等评价机制中,更多看重的是青年教师发表高水平论文的数量、影响因子和引用率,追求的是固定期限内科研项目数量和资助层次、“重科研轻教学”、“重眼前轻长远”的评价导向,从根本上制约了青年教师将时间和精力投入到课程思政实践、潜心育人、“甘当孺子牛”的自觉性和主观能动性。

3 高校青年教师如何开展“课程思政”

高校青年教师是开展“课程思政”的主力军,青年教师个人的自身修养、育人能力、培育平台和评价机制建设对青年教师的支持、引导都直接影响着课程思政的实施效果。

3.1 固本强源,提高自身修养,是开展“课程思政”的前提 “课程思政”对高校青年教师修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青年教师应该以身作则,发挥示范作用,守好自身德育责任田,自觉承担起学生德育的重要责任。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认为,“学生没有一种特别的本领,使自己只从算学老师那里学算学,而不起一毫别的关系,如思想的影响和性情的感染之类。”教师自身是一种天然的力量,教师的理想信念、道德品质、职业操守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引领学生,言传身教方能春风化雨、润物无声[9]。

理想信念上,青年教师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自觉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头脑,将政策理论内化,与专业知识的融合发展,坚定为人民服务,对党忠诚,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明辨是非,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添砖加瓦。道德品质上,青年教师要以德立身、以德从学、以德施教、才能更好地培育学生良好的品德,教书育人,为祖国培养德才兼备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职业操守上,要认同教育价值,严格规范职业行为,做到学术规范、作风严谨、言行有度、有仁爱之心,有使命之迫,向学生传递昂扬、向上的正能量,实现专业知识与道德建设的有效融合。

3.2 多管齐下,提升教书育人的能力,是推动“课程思政”的核心 “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者也。”教书育人的能力是教师的“看家本领”。青年教师不仅要教授学生“谋事之才”,更要教给学生“立世之德”。树立正确的课程观,深入挖掘“思政元素”,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寻找专业知识中包含思维方式、科学方法和价值取向。在教育实践的过程中,一是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相结合。积极走出校门、参与社会服务,了解社会的实际需求,定位自己的奋斗方向,实践出真知。二是注重理想与现实的相联结。“课程思政”的理想是将共产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美好理想深耕于学生的心田,但理想的教育离不开历史和国情,离不开鲜活的生活阅历和经验。可以通过开设社会形势系列讲座、举办优秀历史电影巡展等活动,帮助青年教师更好地认识国情、了解当下,把握主旋律,增强课程思政的实效性。三是注重线上与线下的相融通。在信息化深度革命的今天,要提高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的能力,发挥“网络思政”的作用,关注新媒体平台发布的社会热点议题、校训校风、校园文化等内容,及时了解学生思想动态、通过翻转课堂,跟帖、留言等互动方式中激发学生兴趣,发挥在线教育资源的教育隐性功能,创建快捷高效的传播平台,打造课程思政教育新高地[10]。

3.3 培育拓展,加强平台建设,是丰富“课程思政”的抓手 在培育上,发挥老教师传、帮、带的作用,引导青年教师围绕立德树人,进一步加深对“课程思政”内涵、要义与实施路径等方面的理解,教书育人不仅传授书本知识,也塑造学生品格、德行。以教研室、课题组为单位,集体备课,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法、课程的育人资源挖掘方面的探讨,有经验的老教师重点建设几门示范课程,开展课程交流分享,带领年轻教师致力于能力与价值观于一体的教学设计研究。青年教师平时和思政课程、心理教师多交流、多请教,深入了解当下大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寻找专业知识与思政内涵的多方接触点,联合开展学科德育重点、难点问题的专题研究,在学科知识的框架内融入学生乐于接受的德育资源。

拓展“课程思政”资源平台,首先是加强既有的优质课视频资源、优秀教学案例库、同课异构教学设计、教学观察与分析资料、教学辅助材料资源库建设,同时随着“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逐渐推进,针对社会价值观的新要求、课程建设中出现的后疫情时代的新情况、学生成长涌出的新问题,高校需突破传统观念,以创新意识,不断丰富数据库的建设,培养青年教师资源开发的能力,促进优质资源在不同区域、多个层次的共享共用。纵向上,高校的课程资源数据库还应注重与中学阶段的衔接,开展不同学段的教学观摩讨论,讨论教学重点、教学模式、方法、教学评价要点、构建有机统一、丰富高效的课程思政平台,逐步形成“三全一体”的协同育人机制[11]。

3.4 多元并举,完善评价机制,是促进“课程思政”的保障 要实现青年教师“课程思政”能力的整体提升,高校应当进一步破“五唯”(唯论文、唯帽子、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纠偏差(“重教书轻育人,重智育轻德育,重科研轻教学”),不断改革和完善现有的教师考核评价机制。

3.4.1 丰富评价的内容 课程思政评价,不仅要考察教师完成的课时工作量、科研产出量,还应该包括衡量教学活动是否对学生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发生改变的考评。这些改变并非是“无心插柳”,而是取决于教师是否有合理的学科德育整体规划,是否对课程德育元素充分挖掘、是否在师生互动中准确把握住教育的最佳时机、在关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多地聚焦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3.4.2 补充评价的方式 观念的改变具有潜隐性、模糊性,价值观的提升也并非数字化那边具备操作性,可以采用课程教学中的形成性评价与课程教学结束后的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教学评价中尽量提出易于接受的情境性主观题和有道德价值判断的客观题,采用深度访谈、小组讨论、问卷调查等方式加以评价补充,及时反馈评价结果、进一步提升课程思政的实施效果。

教育部在《纲要》中特别提出,课程思政建设成效将成为学科评估、专业认证、课程建设等绩效考核等的重要内容,落实《纲要》要求,高校应积极鼓励青年教师投身于课程思政,优化资源配置,特别是在项目申报、绩效考核、评奖评优、职称评聘等方面予以政策倾斜,优化配置,引导和保障课程思政的不断前行[12]。

猜你喜欢

青年教师课程思政思政
重视“关键事件” 助推青年教师专业成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结合能动专业地方高校提升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的探索与实践
青年教师“赴考”
多措并举,助力青年教师实现教育梦想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