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讲好中国农业故事
——《中国农场》对外传播的心理策略分析

2021-12-01余小梅

关键词:农场受众农业

李 玲,张 晶,余小梅

(1.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北京 100024;2.云南广播电视台国际频道、云南澜湄国际卫视频道,昆明 650032;3.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北京 100024)

“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是当下对外传播工作中提升国家软实力的时代使命,是增进民族自信、提升文化自觉的必经路径,也是中国在世界舞台上践行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基础工作。2021 年5 月,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向世界“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1],是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任务。虽然学界对如何讲好中国故事已经有很多的理论阐释,但是在我国对外传播中,如何让世界其他国家的民众感受与理解一个多元、立体的真正中国,有必要从传播心理学视角进行分析和验证。

本研究以澜湄合作区域中我国对外传播的农业节目为对象,探讨如何讲好我国新时代的农业故事。实际上,东南亚地区尤其是澜湄合作区域,因为有儒家文化作为认同桥梁,娱乐流行文化的对外传播一直颇具影响力,比如一些国内热播影视剧、流行音乐、网络小说等在当地都比较受欢迎。然而,中国不仅是一个有着璀璨历史的文明古国,同时也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业国家,所有的中国故事当中,农业故事是最不可或缺却又比较薄弱的一环,以农业为基础,上可追溯到炎黄时期作为陆地国家[2]的农耕文明,下可延伸至新中国积极发展农业,为工业化打基础[3]的艰难历程,无一不体现着中华文化的凝聚力和感召力。尤其是在澜湄区域共同体内大多数都是农业国家的情况下,以农业故事为切入点,展现一个新时代下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无论是对我国对外传播的发展,还是澜湄合作的推进,以及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都十分关键。那么,如何在对外传播中让中国农业故事也能像流行文化一样产生更广泛的共鸣与共享呢?

一、中国农业节目对外传播现状

我国农业节目从1983 年农牧渔业部(现为农业农村部)宣传司与央视联合开办《农业知识》起步,随后的20 世纪80 至90 年代,地方卫视的农业节目便如雨后春笋般次第出现。另外,1996 年1 月,CCVT-7 正式开播,以军事和农业节目为主,进入21 世纪,各地方卫视也开通了专门的农民频道或农村频道,形成了从中央到地方多区域全覆盖的农村媒体服务矩阵。2019 年8 月1 日,CCTV-17(中央电视台农业农村频道)试验播出,在第二个中国农民丰收节①中国农民丰收节自2018 年首次设立,时间为每年农历“秋分”日,2019 年农历秋分为公历的9 月23 日。当天正式开播。经过此番调整,农业节目播出时长大幅增加,涉及内容更为广泛。然而,与国内“三农”节目和频道的蓬勃发展相比,对外传播中农业节目的分量并不多。从中国外文局与《对外传播》杂志社过去几年发布的“年度对外传播十大优秀案例”来看,能够成为优秀案例的,多与城市发展、文化特色相关,直接与农业相关的案例少之又少。2017 年虽然有关于安徽和山西推介案例,但仍以介绍历史背景和现代化进程为主,比如《读懂中国,从山西开始》的推介动画,网友的评价是“山西终于脱土了”[4],“土”在其中显然不是个褒义词。2018 年虽然有关于东方民乐与西方交响乐对话的案例,但是侧重点仍在文化方面,直到2019 年,以河南实践讲好“中国共产党的故事”,才将关注点放到中国农村的减贫治理工作经验和中国乡村振兴的成果上来,可以说,我国与“三农”相关的媒介内容对外传播是比较少的。主流媒体方面,2015 年9 月,CCTV-7 上线一个长秒广告专题《中国农业品牌故事》,以微纪录的方式讲述农业品牌及背后的人物故事,2019 年2 月,纪录片《记住乡愁》海外版Tracing Heritage 通过美国国家地理频道《华彩中国》栏目与西方大部分国家见面。2020 年6 月28 日,中国网上线农业频道——“农业中国”(http://agri.china.com.cn/),该频道下设农业资讯、国际农业、三农人物等多个栏目,通过国际化的语言,传播农业发展的最新资讯与经验,打造中国特色农业品牌。

虽然有关农业类的大型项目和内容的对外传播仍在积累当中,但并不代表没有与中国农业农村相关的内容在国外引起关注,比如纪录片和短视频。拍摄于2010—2011 年间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成为2012 年央视纪录片海外销售冠军[5],片中大量的美食内容都取材于中国乡村。此后,这一纪录片又被译成6 种语言文字,销往75 个国家和地区,包括东南亚、韩国、美国、欧洲等诸多国家。YouTube 上的外国网友点评认为节目叙述有令人难以置信的诗意,而且“中国农村的风景也很美”[6]。进入新媒体时代,对外传播已不局限于主流媒体,自媒体同样可以加入进来,李子柒所拍的农村生活短视频便是一例。2018 年她在海外视频网站YouTube 上意外走红,仅三个月便增加了百万的粉丝量,成为草根力量对外展示中国乡村的窗口之一。视频中的中式田园生活,被认为具有东方美学的韵味。类似的传播形式改变着过去农业是“土”的刻板印象,农业并不一定与落后相关联,“三农”也并不必然与贫穷画等号,乡村也可以是美的、进步的、有文化底蕴的。实际上,从文化上看,只有乡土的东西才能展现农业之美,体现中国人“根”的情怀,对外传播工作也只有正视了这些“土”的内容,才能产生由内而外的文化自觉,有更多的自信吸引不同国度的受众。

目前,虽然国内已经有了很多优质的传播素材,但运用到对外传播中并以固定电视栏目进行播出的仍然比较少,本研究中的电视节目《中国农场》也是为了配合澜湄合作才得以在参与合作的部分国家落地播出。基于此,本文希望以电视节目《中国农场》的对外译制播出为例,分析在澜湄合作背景下农业节目对外传播的情况,从实践上探索对外讲好中国农业故事的心理策略。

二、《中国农场》在澜湄区域的传播现状

由国家广电总局指导,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创办了电视栏目《中国农场》,主要是为配合沿线工作,更好地服务于澜湄合作。澜湄合作即澜沧江-湄公河合作,除中国外还包括老挝、柬埔寨、缅甸、泰国和越南等澜沧江、湄公河沿岸国家,作为所有次区域合作中进展最快的合作区之一。2016 年至今,各国以本国具体情况为基础,针对性地解决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的问题,进一步缩小地区国家之间的差距,为联合国2030 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做出了阶段性的贡献。据2016 年世界银行对各国经济总量的数据,其中,老挝、柬埔寨、缅甸三国的经济总量分别是158.06 亿、200.17 亿和632.25 亿美元,都在千亿美元之下,这三个国家也是联合国减贫重要扶持对象国,成为澜湄区域经济总量最低一级的梯队。澜湄合作要将这一区域中山水相连的几个国家拉入一体化,首要任务便是挖掘区域优势,进行农业互补和减贫合作,而农业减贫主要针对的就是老挝、柬埔寨、缅甸这三个发展较为落后的国家。数据显示,2017 年1 月—11 月期间,中柬、中老双边贸易额增长幅度均超过20%[7],这个数字是远大于中国对外贸易平均增速的,同年,中国也成了老挝、柬埔寨、缅甸这三个国家的外资第一大来源地。基于此,本文对《中国农场》节目的对外传播现状的整理,也以这三个国家为主,具体包括内容选择和播出情况两个方面。

在内容选择方面,《中国农场》栏目取材于国内耳熟能详的对农节目《致富经》《科技苑》《每日农经》等栏目,由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CCTV-7 农业节目制作,编译工作由云南广播电视台国际频道完成。其中,《致富经》和《科技苑》作为贴近农民群体的节目,尽管受众面有限,却仍然在激烈的国内电视市场竞争中存在了20 多年。相比之下,《致富经》秉承着“财富无处不在,行动成就梦想”的制作理念,聚焦于“人”,讲述基层群体的致富故事,《科技苑》则侧重于“技”,希望打造中国农业科教节目第一品牌,更加强调创富过程中科技所发挥的作用。《致富经》还曾经凭借观众的口碑屡获大奖,并多次占据农影中心年度优秀栏目一等奖的称号。而《每日农经》虽然已于2019 年7 月停播,但定位是经济信息服务类,内容与前两个相比,在实用之外又增加了一些日常感和泥土气。《中国农场》节目在以上素材的基础上,针对受众所在的国家,使用当地的语言,选择符合该国农业发展阶段和水平的内容,关心当地民众当务之急,满足他们的信息需求,比如如何增产增收、如何利用科技手段提高生产效率等。

在播出情况方面,《中国农场》自2016 年相继在东南亚和非洲地区的部分国家落地播出,在老挝、柬埔寨、缅甸这三个国家,由于体制的差异,具体的合作方式、播出时间上有所不同。中国与老挝的合作始于2016 年年底,《中国农场》于2017 年3 月4 日开始在老挝国家电视台固定时段保持一定频率播出,具体时间安排是每周一期,每期30 分钟。据后期双方研讨会发布的数据,接下来2 年多的时间当中,该节目的收视率保持在70%~80%[8],可以说是效果卓著。中国与柬埔寨的合作从2018 年1 月开始,《中国农场》节目在柬埔寨国家电视台等电视台播出,各台每周播出时长为1~3 小时不等,也是一种常规化的落地形式。中国与缅甸方面的合作比老挝和柬埔寨稍晚,2018 年7 月,缅甸Skynet 电视台农业与森林频道和缅甸国家广播电视台先后引入《中国农场》并安排固定的播出频次,也是每周一期,每期时长30 分钟。

三、对外讲好中国农业故事的原则

对外讲好中国农业故事需要聚焦农业问题的三个重要方面,分别是农业、农村、农民。此三个点分别从何时、何地、何人将一个故事的几大关键要素凸显出来,构成了讲好中国农业故事的三大原则,即讲好中国农业发展道路故事、讲好中国农村乡土文化故事、讲好中国农民友好合作故事。

(一)讲好中国农业发展道路故事

1994 年,美国学者莱斯特·布朗(Lester Brown)认为中国必将出现粮食短缺,并预言中国的粮食短缺会造成世界性的粮食危机。当时他还先后以《谁来养活中国?》(Who will feed China?)为题发表文章、整理数据,甚至写成了书。但如今的中国不但解决了人民的温饱问题,还凭借自身实力日渐活跃在国际舞台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所有中国故事始终围绕着一个中心,那就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农业故事也不例外。40 多年来,中国农村从联产承包到乡镇企业改革等重大创新,从杂交水稻的不断改进到现代化科技兴农的不断提升,中国农业道路是中国人民本着“摸着石头过河”的探索精神,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尽管中间有着无数的曲折与艰辛,更有很多发展科技、共同致富的经验可分享。对外讲好中国农业故事,首先就是要分享农业如何进步,如何从脱贫攻坚走向乡村振兴的故事,为有需要的国家和地区提供借鉴。

(二)讲好中国农村乡土文化故事

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不仅体现在农业为中国人提供了赖以生存的口粮上,更体现在“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性格塑形和人生态度当中。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认为,从根本上说中国社会是乡土的,无论是中国人自我的形成,还是人际关系、家国情怀,还有与天、地、自然和谐相处的处世哲学,都是乡土特征的集中体现。正如习近平“两山理论”所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以和为贵的乡土文化当中,承载着华夏民族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环保理念与思想精神。源远流长的农耕文明孕育了丰富多彩的稻作文化,围绕“稻亦有道、稻亦可道、稻亦能道”[9]的农耕哲学,承载了因稻作生产所涉及的各种习俗、仪式和生活方式,包含着丰富的物质和精神财富。近年来国家对于农业文化遗产的重视度越来越高,对古镇古村、民风民俗的保护力度也在加强,足见国家对农耕文明的重视。随着世界环保问题越来越紧迫,人类作为命运共同体更加需要关注自然生态,对外讲好中国农业故事,不仅仅要讲中国农村如何增产增收的实践故事,也要讲如何留住青山绿水,记住乡愁的故事。正是这些有着中国文化思想厚度的故事,体现着中国传统处世哲学中心系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担当精神。

(三)讲好中国农民友好合作故事

对外讲好中国农业故事,还应当突出讲述中国农民友好合作的故事。讲好中国农业故事与影视文学作品的文化故事不同,农业故事的讲述需要更系统灵活的互动载体,比如各类“农博会”“丰收节”等,这些平台不仅有利于农产品的流通,还增强了生态观念的互动,让中国农业故事潜移默化地发挥作用,通过各种方面力量的联动促进资源和观念的共享,更好地展现中华文化对于农业与自然之间可持续发展的态度。中国农民积极减贫、改善粮食供给的创新智慧,可为一些仍在解决温饱问题的国家所用,在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同时,推进区域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中国农业国际贸易涉及国家众多,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和本土化的表达方式,有必要在农业农资农产品的贸易互动中,在农机农具科技兴农的交流共享中,发挥各自的优势,秉持“和而不同”的开放心态,实现不同背景下的合作共赢,让整个区域的联系更加紧密,发展也更为均衡。

四、电视《中国农场》对外传播的心理策略

《中国农场》的对外传播,对于澜湄区域的观众来说,既是一个了解中国的窗口,同样也具有追求致富的榜样作用。节目在展示先进的农业科技时,也向当地民众传递着中国农业文明与合作共赢的价值理念,成为中国电视节目对外树立中国形象,积极构建可用于减贫发展的中国参照模式样本之一,节目本身传播的心理策略可总结为以下几点。

(一)满足当地受众需要以吸引有意注意

与一般文化类节目的对外传播不同,农业节目的对外传播往往是与实际合作相关联,并配合区域合作而设计的,比如《中国农场》内容选择就是与澜湄合作的具体项目和实际进展紧密关联。早在2016 年澜湄合作首次领导人会议所发布的《三亚宣言》上,各国就将农业和减贫确定为五大优先领域之一,因为依山傍水的几个国家几乎无一例外都非常依赖农业,这方面的合作不仅有利于该区域部分国家减贫工作的推进,还可以进行优势互补,取长补短,互利共赢。过去几年是澜湄合作的培育期,在农业合作方面,不仅建立和健全农业合作机制,实施了一批重点合作项目,涉及农林、养殖、渔业等多个方面,在减贫合作的多边交流上,也取得了不菲的成绩。然而,接下来的合作将从培育期逐步进入成熟期,即到了“授人以渔”的重要阶段,需要老挝、柬埔寨、缅甸这些国家在从发展农业的过程中,转变生产观念,从自身优势和特点出发,激发减贫致富的内生动力,形成良性的向上发展循环。在这一阶段,与减贫致富相关的技术效用、使用技巧、获取方式等信息就显得尤其重要,而这正是《中国农场》播出的应有之义。

良好传播效果的获得首先必须引起受众的注意,正所谓“注意力经济”。传播心理学认为,受众注意是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是受众对信息的筛选机制,可以分为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其中有意注意是有目的地筛选,在节目内容符合其需要与兴趣时表现出来,相比于无意注意,有意注意具有更好的传播效果,因为此时的受众处于一种“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10]的主动注意状态。《中国农场》节目内容的选择与澜湄合作的农业减贫方面并行,满足当地农民切身需要,对吸引受众有意注意很有裨益。以老挝为例,老挝属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全境雨量充沛,生物资源丰富,农业虽然重要,但技术水平却比较低。中老之间其实在澜湄合作之前就有过农业方面的合作,比如2013 年年底建设并投入使用的“中国(广西)—老挝农作物优良品种试验站”,就已经利用数年时间在试验农作物新品种,筛选合适的在老挝推广。《中国农场》中有关科技探索经验的内容就有很多是中国农业科学家历时数年探索优良品种的故事,这与当地农民对优良农作物的需求相匹配。《中国农场》积极配合农业减贫合作设置节目内容,以有意注意优化传播效果的同时,也提升了本地观众科技兴农、快速致富的信心。以至于老挝国家电视台副台长肃旺直言:“一些农民观看电视节目后,很受启发,认为这是他们看到的最好的节目。”[11]

(二)以垂直领域的高语境促进信息同化

跨文化传播的文化语境理论认为,任何交流都有其语境,而语境又有“高语境”和“低语境”之分,前者因为交流双方已经有了一些背景信息,只需极少的信息便可交流,比如同行之间的专业术语等;后者则因为语境中缺失背景信息,交流时需要补充大量信息才能完成。跨文化传播就是典型的低语境交流,因为文化差异导致背景信息不充分,造成受者接收的和传者所传达的不匹配甚至错位,难免会产生文化折扣。中国与老挝、缅甸、柬埔寨虽然因为地缘关系在文化价值观上有一定的相似性,但是社会背景的差异终究还是比较大的,克服文化折扣的方法,除了利用传受双方的相似点,还可以通过垂直领域的内容寻找共鸣。所谓垂直领域,指的是专业的、细分的、非综合的领域,比如农业领域就因为同样扎根泥土,有共同使用的词汇和常识,更容易找到高语境文本,将文化折扣降到最低。

然而,要更好地发挥垂直领域的优势,还需要让节目以国外受众可接受的方式呈现,让受众以同化而非顺应的方式接受节目所传达的信息。同化和顺应是认知心理学家皮亚杰在解释我们如何认识世界时两个重要的关键词,同化是将外部信息整合到已有认知结构中,顺应则是当已有认知结构无法同化新信息时只能重组或改造的情况。很显然,顺应比同化对受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他们消耗更多的认知资源,即使有垂直领域的高语境文本加持,传播效果也依然会再次打折。以《中国农场》对已有素材的改造为例,缅语节目《粮食种植大户是怎么诞生的》的主人公是与其目标受众同样身份的农民,所介绍的也是他们可学习、可操作的农业知识和技术。因为取自《致富经》的致敬改革开放特别节目《了不起 中国农民》中的一集,原标题为《禾下土》。在翻译成缅语的过程中,制作方不仅改了片头,加了“China Farm”的标志,也将题目改为了更适合对外传播的《粮食种植大户是怎么诞生的》,毕竟《了不起 中国农民》情感过于浓烈,在国内周年纪念时使用,确实更能激发爱国情怀,但在对外宣传时就失去了“既开放自信也谦逊谦和”的叙事基调,同样《禾下土》作为标题,虽然有深厚的中国文化韵味,却不够通俗,不利于缅甸当地农民受众理解。

克服文化折扣,帮助受众以同化而非顺应的方式观看节目,在制作理念上就要变对内宣传为对外传播,运用先进的国际传播理论,推动对外传播从形式到内容的守正创新。既要满足国外观众对农业信息的需求,融真实性、客观性、趣味性为一体,又要规避某些教导式宣传所带来的逆反情绪,将自身的姿态放平,以抵消不可预知的文化折扣,即“以理解与和谐共处为目的,而不是去评判甚至摧毁那些不与自己原有文化相吻合的东西”[12]。过去,我国对外传播着重强调国家形象建设,在讲述“中国故事”时常常从大处着手,讲历史故事、改革成就。这些内容所形成的中国印象是抽象的、框架式的,而今更需要展现一个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就需要进一步推进中国故事和中国声音的全球化表达、区域化表达、分众化表达,提升中华文化的亲和力。

(三)塑造农民草根人物展现微观立体中国形象

中国要在澜湄合作的对外传播中体现一个有胸怀的、和平发展的大国形象,不仅仅要有扎实的硬实力,更需要平等自信且诚恳有力的软实力,以多主体、立体式的大外宣格局,塑造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在缅语节目《粮食种植大户是怎么诞生的》当中,一开始的镜头是农村的田间地头和厨房的锅旁碗边,一段朴实的讲述结束后,两鬓斑白的农民凌继河双手端起一碗热腾腾的米饭送到镜头前。黑色的背景下是一张皮肤黝黑又粗糙的笑脸,可以说,作为一个种粮的中国人的自信与真诚,也满满地写到了这温暖的笑容当中。中国作为澜湄合作当中经济条件更好的国家,曾经也有过积贫积弱的灰暗历史,从苦难中探索而来的中国人在自己完成脱贫目标的同时,也希望用自己在摸爬滚打中积累来的点点滴滴来帮助更多的人,以实现一整个区域的合作共赢。

在具有文化差异背景的传播实践当中,更能够打动人,引发共鸣的往往不是伟人、圣人,而是那些和当地农民受众一样参与到田间地头、生活在柴米油盐中的草根人物。《中国农场》正是通过一个个鲜活的小人物形象,将中国人肯吃苦、敢奋斗、能坚持的拼搏精神一一展现。比如老挝语节目《洪水里漂来亿万身家》中的传奇农民蔡云楼。在洪水漂来的水面里,很多人都去捕鱼,但都一无所获,蔡云楼也一样,所不一样的是别人都不再去的时候他却依旧在坚持,这才让他发现了藏在水草里的鱼群。在洪水退掉之后,面对一片无人认领的盐碱地,他又决定改良土质,于是挖沟引水,养芦苇、养螃蟹、种水稻,依然是数年看似无谓的坚持才将一片盐碱地变成了良田。为了让故事中的人物与观众贴得更近,制作方将故事重点从人中之事转变为事中之人,“从独特的经营思路到人如何形成这样独特经营思路”[13],让观众真实地感受这些人物的人格魅力。除了直接表现主要人物外,还通过周边人物进行衬托,比如在蔡云楼赚到一百万却要再投资时,他的妻子担心得要掉眼泪,盐碱地终于可以种水稻时,他的员工私下承包土地还笑对着镜头说“别让我老板知道”。这样的安排让受众感受到中国农民既有奋力拼搏的一面,也有温情可爱的一面,他们是中国农业财富的创造者,更是一个个微观立体的“人”,正是这一个个贴近生活的小人物,才形成了对外传播中可信、可敬、可爱的中国。

(四)故事性讲述拉近国外受众心理距离

有心理学研究认为,人们做出决策或选择往往不是基于概念,而是倾向于那些易于获得的,亲眼所见、亲耳所闻的真实故事。换句话说,当受众能够看到一个个有人物有情节,还有起承转合的故事,又了解到这些故事是真实发生的时候,其态度行为会更容易受到影响。《中国农场》通过故事化的讲述方式,带着观众体验真实的人生经历,从中提炼出可借鉴的操作技巧和相对适用的致富经验,让观众找到“所有草根群体都可以企及的谋略精神”[14],自然而然地将观众带入积极的共情体验当中。比如缅语节目《粮食种植大户是怎么诞生的》里面的农民葛浩新,作为种粮大户他的故事却不是直接从他怎么种麦子开始,而是跟着他的回忆,回到贫困的20 世纪70 年代,那时他还是个青少年。随着记忆的时间线层层展开,观众便能看到他与乡亲们在与饥饿斗争的过程中,怎样解放思想、创新思路,激发村民们种粮的积极性,实现从吃饱饭到有余粮,再到盖新房的转变。

除了人物故事之外,《中国农场》还经常用讲故事的方式来做科普。实用的技术往往枯燥乏味,为了把它变得简单易学,《中国农场》想到的办法就是发现科技背后的故事,选择新奇的题材再通过真实的人讲出来,让受众觉得这样的技术和妙招离自己并不遥远。比如有一期柬语节目,标题就叫《让水牛多产奶》。首先,水牛产奶的题材,本身就很超出人们正常的理解范围,为什么要让水牛产奶?水牛怎么产奶?跟奶牛一样吗?一连串的问题呼之欲出。叙事方式上的倒叙、插叙等戏剧化的处理方式,大大提升了节目本身的故事性。因为水牛产奶并不简单,节目通过主人公李祖平一连串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故事,以及人与牛相处过程中各种啼笑皆非的画面,使得这一尝试既特别又具体,仿佛画面中的事情就发生在自己家后院一般。从理论上说,对农节目本身因为对实用性的强调,难免会带有说教的成分,如果不能与生活习惯和现实需求关联,便很难在受众中产生共鸣,但如果受众能够更多地使用“偶然的、外围的、背景化的特征”[15]来解释某一事物,比如通过留下悬念、设置幽默、制造冲突等故事化场景再现,便可以拉近与受众的心理距离。在这样的氛围中,受众更有可能带着期待和好奇进入节目,在轻松有趣的氛围中不知不觉就学到了新的科技知识,又通过解决问题让他们带着收获结束观看。

五、结论与反思

综合上述,本研究以电视《中国农场》在老挝、柬埔寨、缅甸三国的传播为例,经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即中国农业节目对外传播的心理策略大致可分为以下四个方面:一是要吸引对象国受众的有意注意。在对象国本地拍摄素材不足,仅能使用国内现有素材的情况下,需要以内容与合作的贴近性为主导,针对各国不同的农业发展情况进行选择,才能吸引受众的有意注意;二是要尽量符合对象国受众已有认知图式。通过农业这一垂直领域的高语境文本帮助受众用已有认知图式同化新信息,节省认识资源,而不是让他们以顺应的方式重构认知图式;三是要从小处着眼,通过一个个微观立体、勤勉友善的草根小人物和发生在他们身上的平常、朴实又励志的故事,展现出一个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四是要提升故事性,虽然都是真实发生的事,但却同样可以用悬念、幽默和冲突等戏剧化的处理来增强节目内容的故事性,增加记忆点,拉近中国与国外观众的心理距离。

在以上心理策略的基础上,本文对如何对外讲好中国农业故事进行以下三点反思。第一,坚定文化自信是讲好中国农业故事的根本。实际上,如果从农业出发去讲中国故事,会有源源不断的可挖掘材料,因为中国本来就是乡土的,只有把最真的一面展示出来才是最美的,也是最需要底气与自信的。第二,深入合作时不断跟进对象国需求是关键。区域农业减贫合作与媒体讲好农业故事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以本案为例,对外讲述农业故事的最大特点就在于节目播出与澜湄合作同步展开。这些生动的中国农业故事,同样也需要紧紧围绕合作目标,既要保证实用性,又要保证时效性,不可与对象国当前发展阶段和区域合作进展脱节。第三,电视与新媒体多平台互动是未来方向。如今新媒体浪潮席卷全球,有必要通过多种方式满足受众需求,比如很多受众更愿意通过新媒介观看节目。可以考虑将已有内容制作成短视频,借助YouTube、Instagram 等国际化社交媒体平台发布,进一步增加与对象国受众的互动。

最后,随着我国在完成了全面脱贫任务进入实现乡村振兴的阶段,当下更要求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新闻媒介作为一个社会的瞭望者,在内容制作上应当具有引领性,《中国农场》栏目在促进与对象国的减贫合作的同时,也要以各种生动感人的事例,让对象国的受众看到一个由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的光明未来,因为中国发展本身就是对世界的最大贡献,能为解决人类共同的问题贡献智慧。

猜你喜欢

农场受众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农场假期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融媒体环境下的受众计算:途径与挑战
农场
基于受众需求谈电视新闻编辑如何创新
一号农场
网络时代受众心理的分析和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