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叶圣陶“引导自学”教学思想与“能效ACP”课堂模式的融合研究

2021-12-01江苏省苏州市彩香实验中学校

青年心理 2021年30期
关键词:能效叶圣陶学案

江苏省苏州市彩香实验中学校 施 静

一、叶圣陶引导自学的三阶段理论与“能效ACP”课堂模式概述

(一)引导自学的三阶段理论

叶圣陶在1940 年撰写的《精读的指导——〈精读指导举隅〉前言》等文章中完整论述了引导自学的过程,他认为引导自学可以分三段:预习、讨论、练习。正由于它科学,实用,所以至今仍被很多教师奉为“经典”的教学进程。

1.预习:什么是预习,叶圣陶说:“预习不过就是让学生先尝试着对要学的课文进行一番翻查、分析、综合、体会、审度。”

2.讨论:讨论是教师引导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围绕学习内容开展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多项交流和合作研讨,使学习得到深化的阶段。叶圣陶强调,预习之后,“上课的活动,教学上的用语称为‘讨论’,预习得对不对,充分不充分,由学生与学生讨论,学生与教师讨论,求得解决。应当讨论的都讨论到,须待解决的都得到解决,就没有别的事了”。通过讨论,学生的思维处于亢奋的状态,相互碰撞,容易激发出智慧的火花,形成独到的见解。同时,他们的主体性在互助和研讨中也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3.练习:练习(历练)是综合运用阶段。叶圣陶非常注重“历练”环节,他认为只有通过反复的历练,学生才能将学到的知识化为自身的能力,才能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4.考查:考查实际是教与学的双向反馈和调整阶段。考查前,叶圣陶说:“在学习的过程中,匀出一段时间来温习以前读过的,这是个很好的办法。”

“引导自学”是一种教学方法,更是一种教学思想。“引导自学”的重要意义在于,能够解决学生学习中的现实问题,包括:学生不愿意学、不会学习、有依赖老师习惯等诸多问题,因而是实践性很强的教学论。本质上,教学的问题是学的问题,而不是教的问题。教师不是教某门学科,而是教学生学某门学科。学才是教学的关键,以学为核心,探讨教学的方法,无疑找对了方向。

(二)“ACP 能效课堂”概述及“六步三查” 课堂流程

1.“ACP”能效课堂的含义概述

A:active,即主动的,教学的目的是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

C:cooperation,即合作,教学过程中一些问题需要学生小组合作探究完成;

P:presentation,即展示,教学过程中在完成小组合作探究后展示合作探究的成果。

2.“六步三查” 课堂流程

(1)六步:

第一步:预习

放学前,教师下发导学案,学生根据导学案进行自学。预习要求是:先阅读书本,包括例题。阅读时注意画出重点概念、公式并理解记忆,在重点例题旁边可作标记,有疑惑的部分也可在书本上作出相应标记。阅读教材后独立完成导学案指定的内容,即A 完成问题导学、典题训练和拓展提升部分,B 完成问题导学部分和典题训练部分,C 完成问题导学部分及典题训练的部分题目;

第二步:合作(组内小展示)

每组六个人分成2A、2B、2C,然后再由1A、1B、1C 分别组成一个讨论组。每个讨论组先由B 对C 展示,A 在边上指导,找出问题;同一组内的两个讨论组的问题由组长组织交流;老师在巡视时指定分工,也可按照顺序轮流展示。第三步:展示(班内大展示)

负责大展示的学生一般是B 或A,当然也可以同组两个人一同完成展示;展示开始时说:我代表第几组进行展示;结束时说:我的展示完毕,请其他组点评、质疑;站姿要面对足够多的学生,声音要响亮;可以边讲解边板书。

第四步:点评

针对各组展示情况,学生可以自由点评。本小组点评补充,同组点评同一个问题最多两次;其他小组成员点评;教师针对展示中存在的共性问题、重难点等进行点评 。

第五步:反馈(课堂小结、达标测评)

通过前面的小组学习与展示,学生回到座位整理导学案,梳理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回顾学习目标。整理、梳理结束后,教师引导学生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或知识框架的构建,并让得分最少的小组进行展示,其他小组补充,总结。

第六步:汇总(记录得分,整理导学案)

教师在学生做达标测评时根据各环节的计分,核算每个小组的总得分,结束前进行简单点评,副班长下课时将分数填在纸质记录表上。

(2)三查(三次学情调查)

一查:在学生独学(预习)时;二查:在组内小展示(合作)时;三查:在整理导学案、达标测评(反馈)时。

(三)“ACP 能效课堂”和叶圣陶“引导自学”思想

我认为“ACP 能效课堂”和叶圣陶“引导自学”思想的高度契合之处在于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1.明确学习目标,让学生学有动力

两者都重视在课前让学生充分预习,预习的最大优点就是让学生带着目标和疑问来进行课堂学习,这样在学习时做到有的放矢,学习的过程变得更有动力。

2.教给学习方法,让学生学有所法

两者都强调学生通过讨论、思考,得出结论,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怠,只有把学习和思考相结合才是比较好的学习方法,才有助于学生把知识内化为自己所掌握的内容。

3.提供展示舞台,让学生兴趣高涨

课堂教学中,两者都强调教师不能“一言堂”,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给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舞台,在课堂上学生敢说敢讲,让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4.即时评价反馈,让学生学有激情

课堂上,两者都要求教师对学生的表现给予及时的评价和反馈,这就时刻让学生保有对知识的渴求和激情,从而课堂气氛活跃,上课效率提高。

二、“能效ACP”课堂模式运用效果调查

对2017 级初一年级学生进行了一个学期的小组合作学习之后,对初一年级的学生和教研组全体教师进行了学生问卷调查。2017 级共有382 名学生,全体学生均参与调查。从学生问卷中,大致可以把“能效ACP”课堂模式的运用效果归纳如下。

(一)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

72.3%的学生表示对学习有兴趣,经过进一步调查发现,学生的兴趣点主要来源于小组讨论环节、教师点评环节和小组活动环节。由此可见,小组讨论时学生之间思维的碰撞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学生课堂参与度提高

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中,学生上课的主要任务是认真听讲,偶尔回答老师的提问,这样就容易造成学生课堂参与度不高的情况。“能效ACP”课堂模式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此外,传统教学模式中老师问、学生答通常是一问一答,而“能效ACP”课堂模式下,所有学生都参与到课堂讨论中来,展示环节中,除了负责展示的学生,也同样需要负责补充和点评的学生。从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来说,如果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能够为自己和所在的小组争取更多的得分,这就给了学生极大的动力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

(三)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增强

“能效ACP”课堂模式下,学生不能“各自为政”,“能效ACP”课堂模式强调的是小组的整体表现和成绩。根据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几乎每个人都有不同于他人的优势和特长,“能效ACP”课堂模式下,要求小组中的每个学生在进行小组活动时,把自己的优势和特长挖掘并展示出来,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团队意识有意无意地增强了。

(四)学生的语言表达、自主探究、逻辑思维等能力得以提高

67.3%的学生认为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提高,69.2%的学生认为自己的自主探究能力提高,73.4%的学生认为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了。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课堂中,教师不再单纯扮演传道授业者的角色,而是通过设置不同的问题让各个小组参与讨论。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会针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发散性思维,需要他们通过自己已有的知识进行判断或者在不具备该知识储备的情况下,通过查找资料等方式进行解决。这些行为都使得每个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得以提高。教师上课时设置的问题通常具有一定思辨性,作为初中生,几乎没有经历过专门的逻辑思维训练,但是在小组讨论时运用到的“是什么” “为什么”和“怎么办”这三个问题,在无形中提高了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猜你喜欢

能效叶圣陶学案
浅论执法中队如何在洪灾中发挥能效
霜的工作
新版空调能效标准正式实施,空调市场能效测试将更加科学、规范
《背影》导学案教学
乡愁导学案
“能效之星”产品目录(2018)
燕子,住下吧
“比例尺(一)”导学案
平板电视能效国标实施 14.5%液晶将退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