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导员在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角色责任
2021-12-01巴曾锐
巴曾锐
(长江职业学院 数据信息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4)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原创性科学论断,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记入了十九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不仅是民族团结教育和民族工作的指导理论和工作指南,也已成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工作和教育内容。在这项事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工作中,辅导员作为身处一线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专职人员,集对大学生的教育、管理、服务于一身,承担着不可或缺的特殊职责。认清辅导员在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角色与责任,是更好地发挥辅导员作用的前提。
一、辅导员应成为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引导者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我们的教育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1]在我们这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特殊的国情要求各族大学生都应具备牢固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是大学生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与民族、国家关系的关键认知,是大学生爱国主义思想和国家意识的体现,是大学生能否将个人的价值实现融入追逐共同理想之中的思想保证。基本国情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要求,决定了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应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于是,做好对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政治引领,便成为了辅导员的一项重要任务。
总书记在谈到对青少年的教育时,一再强调要“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纵观全球范围的意识形态领域斗争,各种反华势力和民族分裂份子从来没有停止过向高校渗透和对大学生思想成长实施影响的企图,总是编造谎言和借口污蔑党的民族政策、挑拨民族关系、破坏民族团结,妄图阻碍中国人民实现百年梦想的进程。加强对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的政治引领,就是要始终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思想教育各族学生,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各族学生的头脑,消除学生思想中各种不正确的、消极的、模糊的认识,增强各族学生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确保突出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教育主线,切实增强教育实效。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传道者应先信其道、行其道,辅导员自身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做好对学生政治引领的前提。辅导员始终处在育人的一线,是最接近大学生的教育者、引导者和陪伴者,只有当辅导员自身具有了牢固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才能准确地认识和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论断的深刻内涵和理论精髓,向各族学生做出准确的宣讲和解读;才能借助正确理论解答大学生头脑中的各类疑惑,消除模糊认识,纠正消极观念,抵御错误思潮,紧紧抓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权和话语权,使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始终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才能讲好民族团结的典型故事,教育引导各族学生深刻认识“中华民族是命运共同体”的内涵,真正理解和确立“石榴籽”观念和“三个离不开”思想,在民族团结的大是大非问题上始终做到头脑清醒、立场坚定。
二、辅导员应成为各族学生马克思主义“五观”的培育者
在我们这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青年大学生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直接影响着他们对民族与国家关系的认识,影响着他们的国家归属感、认同感和责任感,影响着他们的公民意识、国家意识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影响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总书记曾讲过:“我们的高校是党领导下的高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办好我们的高校,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要坚持不懈传播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抓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为学生一生成长奠定科学的思想基础。”[2]开展对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教育,是由社会主义高校办学性质所决定的,既是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的必选内容,也是各族学生健康成长的思想所需,是一项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固本凝魂工程。
马克思列宁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指导理论,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为我们提供了正确认识中国民族问题的思想和方法,习近平关于民族团结的系列重要论述是我们开展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的思想指导和行动指南。大学生的“五观”,是大学生对关于国家、历史、民族、文化、宗教等问题以及相关事物的基本观点,是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五个认同”以及国家意识等思想观念的生成基础。因此,在大学生中开展民族团结教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教育引导各族大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五观”尤为关键。我国的民族分布呈大杂居小聚居状态,且许多少数民族分布在偏远的边疆地区。由于居住环境的原因,有些学生在上大学前甚至还没有接触过本民族之外的同学,缺少对多民族大家庭的直接体验和感受,甚至有学生还存在着一些对兄弟民族的偏见和误解,在对待民族关系、民族与国家等事项方面,还存在着一些不正确的认识,极易受到错误思潮的影响和侵蚀。面对诸如此类的情况,辅导员的责任就是要把对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五观”教育,融入对大学生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之中,引导和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马克思主义“五观”。结合党和国家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族政策、民族地区跨越式发展的巨大成就、少数民族生活水平的巨大变化等现实素材,教育引导各族学生正确认识民族与国家、民族与宗教、民族文化与宗教文化、各民族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关系,以及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与演进历程等问题。在教育过程中,既要加强正面教育和引导,也要注意利用反面事例以示警惕,尤其是要使学生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的“五观”去观察和分析、处理民族问题,学会辨明是非、分清事实真相,主动抵御错误思潮的影响和侵蚀。由此而形成马克思主义的国家意识、公民意识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在科学理论指导下的正确判断,所形成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将会更加稳定和牢固,持久有力地支撑着各族学生的人生信念和价值追求,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辅导员应成为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知识的普及者
历史是对过去所发生的一切的真实记录,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解释当下问题的最好办法就是在历史中寻找答案、发掘真相。中华民族共同体与民族、国家都属于历史的范畴,有着其自身的历史渊源、社会环境、民众基础及演进历程。要想真正认识和了解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现实,感知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未来,就需要去了解中国的民族关系史,了解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过去。翻开中国的历史,就可以清晰发现,“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3]。历史清晰地记载了中华历史上各民族共同开拓了祖国辽阔的疆域、共同创造出了灿烂的中华文化。历史上的中华各民族,都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与发展做出了特有的贡献,中华人民共和国今日的成就是56个民族共同浴血奋斗的结果。
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分析和凝练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演进和生成基础、内在动力的基础上讲到:“中华民族和各民族的关系,是一个大家庭和家庭成员的关系,各民族的关系,是一个大家庭里不同成员的关系。”[4]准确地描述出了56个民族之间的依存关系和血浓于水的情感交融特点,为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指明了方向、划出了重点。在日常的教育实践中,辅导员应善于从浩瀚的中华民族演进史料中寻找重点,抓住核心要素、典型事件和代表人物,与中国共产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相融合,教育引导各族学生走进历史、学习历史、感悟历史,在历史的场域中感知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必然和中华民族强大内聚力的生成根源,感受“中华民族和各民族的关系是一个大家庭和家庭成员的关系”的真正内涵;感受“共同团结奋斗是我国各族人民的深切愿望,共同繁荣发展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根本途径”[5]的民众心愿;感受“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凝聚各民族、发展各民族、繁荣各民族”[6]的实践总结;感受“我国各族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奋斗历程是中华民族强大凝聚力和非凡创造力的重要源泉”[7]的历史事实,从而使各族学生能够通过对多民族国情、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的深入了解和理性思考,增强“五个认同”,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各族学生自身思想素质的提升,增强抵制和反击历史虚无主义、碎片历史等别有用心的言论及行为的能力。
四、辅导员应成为用中华文化浸润各族学生的实践者
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深深地影响着个人、群体乃至整个社会。人类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在影响着人的思想、塑造着人的品格。在不同文化的熏陶之下,会造就出不同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正如总书记所讲:“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8]从中华文化的形成历史看,她不是哪一个或哪几个民族的文化,而是中华各民族文化的集大成,中华历史上的各民族都为灿烂的中华文化做出了各自的贡献。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滋养着中华各民族,是现今56个民族的共有文化和精神财富,是中国精神的生成基础,是中华民族走向未来、实现伟大复兴的力量源泉。
习近平说:“文化是一个民族的魂魄,文化认同是民族团结的根脉。”[3]人们思想的培育,需要从文化中汲取营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同样离不开中华文化的滋养。用中华文化浸润各族学生的关键是“浸润”的方式方法,文化浸润的重点在于需要营造出一个充盈着中华文化优秀因子、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团结主旋律的良好育人环境,使各族学生能够沉浸其中,像感受空气一样,时刻都能够接受中华文化养分的滋润,实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用中华文化浸润各族学生是一项校园的文化育人工程,由于辅导员一直处在学生教育的一线,因此,文化浸润工程同样离不开辅导员的参与。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就是辅导员的工作责任。在文化浸润工作的实施过程中,辅导员所承担的工作就是要将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爱国主义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家国情怀等优秀思想,有机地融入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各种学生活动之中,体现在学风、班级文化、寝室文化的建设之中,使各族学生能够始终浸润在中华文化的浓厚氛围当中,充分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魅力之所在,并学会使用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正确看待本民族文化、兄弟民族文化、中华文化,真正认识到认同中华文化对个人的健康成长及事业发展、民族地区的建设与发展、国家的前途与命运等重大利益的重要作用,使学生的心灵得到净化、品格得到提升、思想得到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得到进一步明确;充分利用中华文化所蕴含的思想教育资源,培育各族学生共同的价值观,构建共有的精神家园;以对中华文化的共同认同,促使各族学生的心灵相通、精神相依,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深地根植于各族学生的心灵深处,从根本上筑牢民族团结的思想基础。
五、辅导员应成为校园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活动组织者
任何教育活动都是建立在具体的教育实践基础上,没有教育实践支撑的教育活动是不存在的。校园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既是大学生接受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的重要活动载体,也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有效途径。中办、国办曾联合下文强调:“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向纵深拓展,把重心下沉到社区、乡村、学校、企业、连队等基层单位。”[9]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因此应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也曾多次强调要不断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和载体,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全面深入持久开展起来,尤其是“要重视加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把爱国主义精神贯穿各级各类学校教育全过程,把爱我中华的种子埋入每个青少年的心灵深处”[10]。这既对学校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提出了具体要求,也为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民族团结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等工作划出了具体的工作目标。
“人创造环境,环境也创造人。”[11]大学校园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既是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深入推进的必然结果,也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所必需的育人环境建设。因此,大学校园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将会因大学的环境和教育对象的不同而表现出鲜明的个性特征。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组织者和落实者,辅导员应充分认识到大学校园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特殊性,既要充分考虑到大学的文化及育人特点,又要考虑到年轻大学生朝气蓬勃、思想活跃、崇尚新事物等个性特点,利用各种中华民族优秀传统节日、革命纪念日等节点,采取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有机地将校园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与学生的课外活动、先进集体(文明寝室)评建、校园文化建设、环境营造等相结合,融入“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校园生活中,贴近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成长实际,增强活动的吸引力和参与度。尤其要注意在学习、竞赛、社会实践等各类团队组建,以及班级安排、学生干部构成、学生寝室组合、结对帮扶等方面,应以“互嵌”的理念设计具体活动、工作方案,最大程度地增加各族学生的交往、交流、交融的机会,扩大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覆盖面和影响力,增强民族大家庭的吸引力和内聚力。校园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目的在于育人,育人的功夫在日常、在细微之处。辅导员在日常的工作实践中,应始终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将马克思主义“五观”培育、习近平民族团结教育观、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中华文化浸润工程等主题教育(活动)有机地融合成为一项系统性的教育活动,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各项教育活动融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形成育人合力,促进各族学生的健康成长。
总之,面对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时代新任务,高校辅导员只有从根本上认清其对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作用,才能真正感受到自己所肩负的时代重任,认清工作重点和努力方向,坚持以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行之有效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大学生成为具有坚定共同理想和担当精神的有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