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养成教育的省思与实践研究
2021-12-01王雅茹赵天武
王雅茹 赵天武
(湖北开放大学,湖北 武汉 430074)
目前,中国制造业正由“大”向“强”转变,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迈进,必然需要更多大国工匠投身建设。高等职业教育肩负培养创新技能型人才的使命,对高职学生进行工匠精神养成教育不仅有助于学生提早适应与融入社会,更是推动高职院校内涵式发展的良好手段。
一、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养成教育的现状
(一)“工匠精神”的内涵
目前,学术界对“工匠精神”研究成果层出不穷,社会对“工匠精神”话题越来越关注。对于“工匠精神”内涵的解读,大致可以归纳为两种说法:一种是从职业的特点入手进行分析总结,认为“工匠精神”就是一种创新精神,是专业技术人员推陈出新的一种职业热情。另外一种认为“工匠精神”是对工作态度严谨、敢于奉献、乐于奉献,对职业充满自豪感,对自身身份高度认同;在技能上专注提升自身技能水平,不断超越;在职业操守层面,严格遵守职业道德规范,具有较高的职业涵养,能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二)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养成教育的现状
为调查现阶段高职学生对“工匠精神”养成教育开展的情况,进而把握研判“工匠精神”养成教育的培养路径,笔者针对H学校的200名高职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实际回收有效问卷177份,有效率为88.5%。在被调查的高职学生中,9.6%的学生对“工匠精神”的认知十分清晰且明确;13.6%的学生对“工匠精神”较为了解;32.8%的学生不太了解“工匠精神”,只是听说过;44%的学生对“工匠精神”完全不了解。从本次调查数据反映,大部分学生对于“工匠精神”的内涵及定义知晓程度较低。由此可见,“工匠精神”虽然在高职院校养成教育中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和诠释,但实际情况是,由于专业能力薄弱、缺乏创新能力和专业素养等,还存在学生对“工匠精神”的内涵及定义认知匮乏情况。
二、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养成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高职学生对“工匠精神”认知匮乏
“工匠精神”是高职院校开展职业技能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和内在发展驱动力,学生只有在思想意识上对“工匠精神”充分认同,才能内化于心,接受并善加运用。但当前,高职学生对“工匠精神”认识匮乏,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学生自身的局限性造成。
高职学生对于“工匠精神”养成教育积极性不高,对完善自我认知不够清晰。相较于高中紧张的学习氛围,高职阶段则显得较为轻松。部分学生由于缺乏自制力,缺乏职业规划,缺乏学习目标等原因,在生活和学习过程中逐渐沉迷于网络游戏、娱乐节目等,滋生出意志消沉、态度散漫、作风懒散的不良习惯。在学习上表现为上课刷手机看视频,下课打游戏;知识只学习皮毛,考试前突击复习,以求考试及格,除必修课外,几乎没有学习其他能够提升自我综合素质的技能,这是与“工匠精神”中的钻研理念背道而驰的。
(二)高职学生专业能力培养较为薄弱
专业是高职院校培养职业技能人才的重要载体。从职业范畴而言,工匠群体遍及器物与精神领域的创造、设计、生产、劳动、流通、销售、传播等各行各业。工匠精湛的专业技能是实现其社会价值的有力支撑和保障,但就目前的人才培养情况来看,高职学生的专业技能养成教育并不深入,在专业技能养成教育中还存在诸多突出矛盾:一是高职学生实践锻炼机会较少,专业技能得不到相应锻炼。学生在校期间主要是学习理论知识,实操课程也仅限于操作学校的实习实训设备,对其专业技能提升效果不太明显。二是高职学生基数过大。据统计,2019年全国高职院校达1418所,全日制在校人数约为1280万人。面对如此庞大的学生规模,高职院校无法提供充足的实习实践岗位,也不能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得到合适的专业技能锻炼机会。部分学生需要自行解决实习单位,这就产生学生所学专业与顶岗实习专业不对口的情形,进而造成专业技能养成教育未达到相应效果。三是高职教师实践能力较差。随着高等教育普及化程度越来越高,高职院校教师一般都具有研究生学历,硕士或者博士学位,他们都具有丰富专业理论知识体系,所缺少的恰巧是熟练的动手实践能力。
(三)高职学生缺乏职业素养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劳动者素质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至关重要。技术工人队伍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基础,对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立德树人是高等学校培养人才的目的之一,学生的品德教育十分重要。“工匠精神”不仅仅是专业技能方面的要求,更是匠人职业素养的综合要求,“工匠精神”中的匠人职业素养以高尚的职业操守为核心,涵盖对待工作的严谨态度、恪守职业规范和生产规范、精益求精继而创新。通过对近三年毕业的学生进行跟踪调查发现,有近三分之一的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后,对工作态度不认真、不严谨,不能较好地发挥“工匠精神”,甚至于有部分毕业生在工作岗位经常出现纰漏,造成严重后果。
高职院校不仅承担着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任务,更要担当塑造学生人格品质的重任。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市场经济的趋利特性严重影响了社会风气,高职学生现阶段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未成型,容易受到社会中的各种因素影响。一是市场中的趋利行为使得市场参与主体为了攫取更大的利润,不惜违背公序良俗、法律法规。反映在高职学生身上表现为学生为了获得各种荣誉及奖学金,不惜在日常生活和考试中作弊,寄希望于通过非正常手段达到目的,这无疑是直接受到社会不良风气影响,与“工匠精神”内在要求是相悖的。二是受到部分教师不良风气影响,正所谓“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教师作为学生的表率,其言行举止都会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部分教师在授课和指导学生实习实践中表现出的随意、马虎等行为都在潜移默化地对学生产生不良的影响。在日常与学生交往中,部分教师表现出来的人格魅力十分有限,且未为人师表,更有甚者上课迟到、早退,教学内容枯燥无味,出现低级错误等等,这些都在无形中影响学生观念的形成和发展。三是部分学生个人主义观念强烈。目前,在校的高职学生多是95后甚至00后,他们中多数是独生子女,从小娇生惯养,受到两代人的溺爱,从小就养成了“唯我独尊”的不良观念,个人主义、享乐主义倾向严重,部分学生“拜金主义”思想严重,这些都是造成高职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思想价值观发生偏移的诱因,也是造成高职学生进入工作岗位缺乏职业素养的原因之一。
(四)高职学生创新能力不足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创新是社会进步的灵魂”。创新是驱动发展的不竭动力,创新更是未来国家实力竞争的核心要素。“工匠精神”不仅要具备严谨的态度,更要在踏实工作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方式方法。当前,高职院校学生在职业技能运用和创新方面劣势明显,主要表现在缺乏系统的知识结构,缺乏整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究其原因主要是高中教育阶段的“应试教育”对学生形成的学习惯性,在大学学习期间,由于受到之前学习的固定思维影响,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并不会关心所学习的知识会不会应用到日后的工作中,而是过多地将精力放在考点知识上,关注如何能够取得更高的考试分数。
三、高职学生开展“工匠精神”养成教育的意义
(一)“工匠精神”养成应当是高职学生的必然追求
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已经由精英化向大众化发展,由点及面扩散,由粗放式转变为向内向深处发展的优质教育迈进。教育部《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指出,高等职业教育以专业建设为重点,提升要素质量。融人文素养、职业精神、职业技能为一体的育人文化初步形成,增进社会对其认可度。首先,“工匠精神”的养成教育对于培养高技能高素质的高级职业技能人才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一定程度上激励高职院校将“工匠精神”融入日常教育教学活动;其次,高等职业教育兼具“高等”和“职业”两个特性,对高职学生进行“工匠精神”养成教育,既能够对高职学生的学习及生活习惯进行及时的规范和引导,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又能够引导他们爱岗敬业,提前进行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培育,引导他们既成人又成才。最后,“大国工匠”因其精湛的职业技能和高尚的职业素养成为高职学生的必然追求。
(二)“工匠精神”养成有利于提升高职学生综合素质
众所周知,“工匠精神”的养成目的在于培养德才兼备的高技能人才,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大国工匠”,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在培养人才方面不仅需要重视专业技能培养,更要注重道德品质以及职业素养的养成教育。一是“工匠精神”囊括的既有实践精神理念也有人文气息,有利于推动高职学生综合协调发展,助力高职学生全面发展。二是素质教育从本质来说,就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目标的教育。高职学生作为素质教育的教育对象,是检验素质教育质量的试金石,“工匠精神”的养成教育在强调专业技能和高超技艺的同时,对综合素质也提出了相应的要求,这也是适应时代发展需要所作出的变化。
(三)“工匠精神”养成推动高职院校内涵式发展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实现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式发展,就是要在教育理念、教育文化、教育教学质量水平、人文关怀等“内涵式”项目上下功夫,注重高职教育的“软实力”建设。“工匠精神”作为高职院校持续发展理念,是高职院校坚持以人为本的根本。当今世界发展变化万千,国与国之间的实力对比已经从“硬实力”向“软实力”转变,与高职院校开展“养成教育”推进内涵式发展的路径不谋而合。高职院校确立可持续发展道路,坚持调整优化教育教学模式、深化特色创新,以质量提升发展的内涵发展模式,既能避免高职院校同质化局面,做出品牌和特色,更能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将教育教学、人才培养和文化建设等方面有机结合,不断优化人才培养的过程和模式。
四、实现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养成教育的路径
(一)提前做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从近几年高职毕业生就业情况来看,多数毕业生因为在学校学习期间没有确立自身的就业和发展方向,造成毕业后就业的“真空期”。为此,一是高职院校应当在学生入学后,及时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深化以“工匠精神”为核心的养成教育,让学生以“大国工匠”为目标,通过宣传先进人物的事迹,在日常学习中,勉励广大高职学子不断靠近目标,提早确定好未来就业的方向和道路,并为目标的达成不懈努力。二是要深化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内容,兼顾职业性与人文性。传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往往只能授学生以“鱼”,而忽视学生“渔”技能的培养,为学生描绘未来,树立目标,却很少告知学生实现目标的方式与方法,更忽视学生职业情操、个人品质的培养。
(二)提升职业教育社会认可度和吸引力
就目前而言,我国的职业技能型人才享受的待遇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还比较低。在国民教育系列中,高等职业教育仅仅作为低于本科层次的系列存在,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职业教育认可度较低。一方面,国家发展迫切需要高级技能人才,而高等职业教育恰巧能解决这一困境,高职院校培养面向生产一线,对接市场的技能人才。另一方面,高等职业教育的社会认可度还比较低,这与传统文化中的“学而优则仕”等历史观念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我们发现,多数企业招聘对高职层次的学生依旧存在着歧视。在薪资待遇方面,高职学生的起薪则远低于本科教育层次的毕业生,客观上已经设置了标签,对于高职学生来说,是极其不公平的。这就要求国家层面必须从认知和价值观方面来提升社会对高等职业教育的认可度,通过广泛宣传、积极引导等方式潜移默化地改变社会对高等职业教育的误解,营造出崇尚工匠的整体氛围,逐步提升职业教育的社会认可度和吸引力。
(三)完善社会与学校双导师制
“双导师制”是目前高职院校在培养人才过程中比较常见的人才培养模式之一,但是就目前调研的数据结果来看,双导师制度在施行上的效果不尽人意。一是由于目前遴选的部分社会或企业导师专业不对口,不能有效地对高职学生进行技能指导,加之导师整体素质参差不齐,对学生的影响或好或坏,难以保证。二是在双导师背景下,学校教师和社会导师未形成有利补位作用,在“工匠精神”引领下,学校教师偏重理论文化培养,而社会导师重视技能培养,在衔接方面处理不完善,容易产生真空。因此,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必须要完善社会与学校双元导师制度,做好衔接,真正把“工匠精神”养成教育深入到每一个环节。
完善双导师制一是要提升双导师专业教学能力的专业教学匹配度,高职院校应当定期安排专业教师深入到生产、管理、服务等一线了解企业运转模式的全过程,也可以适时安排企业导师到校进行必需的理论培养,互通有无,共同进步。二是需要改进高职学生培养成效,利用好“双元制”培训模式,使学生在接受职业技能锻炼的同时,增加理论知识学习。
(四)营造校园工匠文化氛围
先进文化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结晶。“文化上的每一个进步,都是迈向自由的第一步”,文化氛围对身处于当中的人的思想行为、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等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高职院校应当充分发掘资源,通过标语宣传、环境铺垫、文化氛围营造等方式,润物无声地影响广大师生的思想和行为,妥善地引导学生对工匠文化加深认识,培养工匠的精神气质与精神风貌,形成以工匠文化为核心的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层面,要引导学生确立远大志向,将大国工匠作为奋斗目标。宣传大国工匠的高尚品德和精湛技艺,例如突破极限精度,将“龙的轨迹”划入太空的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第一研究院首席技能专家高凤林;守护岁月通明、灯火万家国网山东电力检修公司的王进,通过各类网络通信平台和宣传栏等方式,为高职学生树立典型和榜样。制度文化是通过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来规范高职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行为。行为文化是培育高职学生的整体协调能力,统筹事务的协作应用能力,进而提升个人综合能力。
五、结语
当今世界,国与国之间的较量,归根结底是人才的比拼,谁掌握了人力资源谁就掌握了话语权。虽然我国现在是制造业大国,但却不是制造业强国。国家实现“中国智造2035”急需大量大国工匠参与,高等职业教育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在此背景下,高职院校必须抓住机遇,以培养大国工匠为最终目的,以“工匠精神”养成教育为抓手,实施双导师制度,在做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同时积极营造崇尚工匠精神的良好氛围,进而引导学生认同工匠精神,崇尚工匠精神,将成为大国工匠作为目标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