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学生幼儿舞蹈创编技能多维度提升的教学路径研究

2021-11-30欧阳明月金啸峰

大学·社会科学 2021年10期
关键词:教学路径学前教育高职

欧阳明月 金啸峰

摘  要:幼儿舞蹈创编是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必需的舞蹈实践能力,也是未来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必备的核心职业技能。幼儿舞蹈创编技能的学习过程是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过程。本文以高职院校幼儿舞蹈创编教学为研究方向,通过观察、实验、比较等研究方法,分析幼儿舞蹈创编课程的培养目标、重要性、教学现状及问题,从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方法、教学实践等不同方面,多维度探寻有效提升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幼儿舞蹈创编技能的教学路径。

关键词:高职;幼儿舞蹈创编;教学路径;学前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J7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1)37-0143-03

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中的一个特殊层次,主要培养社会所需的应用型人才,学前教育专业应当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导向,培养学生具备胜任学前教育工作的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随着近几年我国学前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不断深入,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综合能力提出了更高、更严格的要求,特别是要求学生具备更专业的职业技能和艺术素养。对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来说,扎实的幼儿舞蹈表演和创编能力尤为重要,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未来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立身之本。这就要求学前教育专业的舞蹈课程要不断提升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幼儿舞蹈创编的综合能力。

一、幼儿舞蹈创编教学的培养目标及重要性

幼儿舞蹈创编能力是幼儿教师必须具备的职业素养,对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说,能否具备良好的幼儿舞蹈创编能力,是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其是否能够最终成为一名合格幼儿教师的重要因素[1]。因此,明确幼儿舞蹈创编教学的培养目标及重要性,对学生职业技能的提升至关重要。

(一)幼儿舞蹈创编教学的培养目标

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舞蹈课程内容的设置比较综合,主要包括中国古典舞、芭蕾舞、中国民族民间舞、幼儿舞蹈以及幼儿舞蹈创编等内容,其中,幼儿舞蹈创编课程一般安排在学生大三阶段,课程时间为一学期。但舞蹈课程教学的最终教学目标并非让学生掌握所有的舞蹈种类和舞蹈技巧,也并非将学生培养成专业的舞蹈演员,而是需要培养出具有基本舞蹈素养和组织舞蹈实践活动的幼儿教学工作者。

幼儿舞蹈创编作为舞蹈课程中的主要教学内容,培养目标大致有三个方面:第一,学生需熟知幼儿舞蹈创编基础知识。只有认识并了解幼儿舞蹈创编的概念、指导思想、创编原则等知识,对幼儿舞蹈创编具备全面的认知,才能够为幼儿舞蹈创编实践奠定良好的基础。第二,学生需掌握幼儿舞蹈创编的基本技法。幼儿舞蹈创编技法是学生创作思维与想象的依据,也是激发学生创编意识和创编能力的重要途径,熟练掌握创编技法,才能为创编实践做好准备。第三,学生需灵活运用幼儿舞蹈创编技能[2]。让学生依据所学舞蹈知识,将创编技巧灵活运用于实践,才是幼儿舞蹈创编学习的最终目标。

(二)幼儿舞蹈创编教学的重要性

幼儿舞蹈创编技能对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艺术修养以及未来胜任幼儿舞蹈教育工作来说,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第一,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必须要具备的舞蹈美育能力。学生在幼儿舞蹈创编技能训练中不断提升舞蹈审美的欣赏力、感受力、创造力以及审美的人生观,最后将舞蹈专业知识和教育原理相结合,把美育教学运用到专业实践中。第二,是学前教育学生必不可少的职业能力。根据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的目标要求,幼儿舞蹈创编是学生必须学习的专业技能,也是开展幼儿园全方位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只有扎实地掌握幼儿舞蹈创编技能,才能够在幼儿教育教学工作中有序、充实、精彩地开展舞蹈活动。第三,是学生考证就业的必备条件。自2015年起,教师资格证书国考政策推行,对师范生各方面的技能水平均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在这一前提下,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如想顺利通过教师资格证考试,就必须熟练掌握幼儿舞蹈创编技能,确保自身在未来考证、就业以及工作上获得更多主动权。

二、幼儿舞蹈创编教学的现状及问题

尽管学前教育舞蹈课程近几年在师资队伍建设、教学资源建设、理论及实践教学改革等方面均已取得了一定的发展和进步,但幼儿舞蹈创编教学依然存在着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生舞蹈基础薄弱

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生源大部分来自普通高中,在入学前几乎没有经过专业的舞蹈训练,完全是零基础起步。学生的身体条件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部分学生虽然没有舞蹈基础,但肢体协调性和灵活性相对来说较好,在学习上占有一定的优势。也有部分学生自身条件相对比较薄弱,甚至还存在一定的体态问题,这种情况在短时间内其实很难纠正。当然,还有一部分学生在学习观念上存在认知的薄弱,对舞蹈学习的热情不足,甚至存在偏见,认为舞蹈技能学习并不重要,可有可无,更有一部分男生认为舞蹈学习是女生的事情,与自己无关。

(二)课程教学课时偏少

舞蹈创编能力的提升需要达到一定训练量的积累,才能够发生质的变化,但在课程教学的安排上,部分高校每周仅有2课时,且创编课程教学还仅仅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这对技能型专业课程来说,教学课时的安排确实太少,学生很难在有限的课堂时长内掌握所有的专业知识,也很难实现质变的飞跃[3]。

(三)理论实践教学脱节

学前教育专业的舞蹈课程属性一般是理实结合的教学类型,但实际上在创编教学过程中,教师经常存在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教学情况。要么出现理论教学偏重于实践教学,要么出现单一的实践教学,又或者理論与实践知识点不对等的教学情况。所以,学生经常会出现熟悉理论知识,但不清楚在实践中如何运用,又或是专业实践活动不科学、不符合幼儿舞蹈创编原理的问题。

(四)专业实践活动不足

专业实践活动可以让学生更清晰了解自己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也可以训练学生将创编技能运用于专业实践中的能力。所以,舞蹈创编技能的有效提升一定离不开专业实践活动。很多教师往往忽略了这一点,在舞蹈教学过程中很少或几乎没有相关的专业实践活动安排,也较少为学生提供舞蹈观摩和舞台表演实践的机会。学生参与专业实践活动的机会几乎无从获取,幼儿舞蹈创编技能无法得到充分的磨炼和提升。

三、幼儿舞蹈创编技能教学多维度提升的有效路径

本研究基于幼儿舞蹈创编教学的现状及存在问题的研究与分析,以技能提升为要求,并依据幼儿舞蹈创编课程的特点,结合学生的整体情况,从教学的内容、形式、方法、实践等方面,提出有效提升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幼儿舞蹈创编技能的教学路径[4]。

(一)丰富教学内容,扎实舞蹈基础

丰富的教学内容,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索的欲望,有利于学生主动提升专业技能和文化修养。当前,学前教育舞蹈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也在不断推进,教师首先要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不断夯实学生的舞蹈基础,综合提升学生身体的软开度、灵活性、协调性以及舞蹈的表现力等内容。教师还要创研教学资源,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除了要教授传统的创编知识和技能之外,也要与时俱进,教师教授新兴的创编方法。例如在教授创编知识时,可以结合文学、美术、音乐等内容,采用多学科渗透法进行幼儿舞蹈创编训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还可以尝试将童话故事或童话剧与幼儿舞蹈创编结合、儿童画与幼儿舞蹈创编结合,绘本与幼儿舞蹈创编结合、游戏与幼儿舞蹈创编结合、童谣与幼儿舞蹈创编结合等等,将一些新兴、前沿的幼儿舞蹈创编方法尝试运用到创编课程中,发散学生的创编思维,提升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学生都能够在自己擅长的领域找到创编技能提升的兴趣点和着力点。

(二)改进教学形式,延展学习时间

舞蹈创编技能的学习与积累是一个长期发展的过程,针对每周2课时的有限学习时长,学生确实很难掌握舞蹈创编技能学习的全部要求。因此,教师需要尝试改进教学方式,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充分利用好固定课堂时长之外的教学机会,将教学扩展到生活和网络等多个层面,拓宽教学渠道,延展学生的学习时间。例如抓住课前、课后的教学机会,充分利用线上学习平台、网络学习资源、微课、慕课等形式,尝试加入线上先导教学、拓展教学等教学形式,开放学习时间,拓宽幼儿舞蹈创编课程学习的空间,增强学习的弹性和延续性,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学生不仅可以在线下课堂内学习幼儿舞蹈创编技能,还可以随时在线上课堂外学习创编技能,或是进行课程相关的拓展练习。教师在教学形式上基于课程教学内容、教学目标以及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进行改进与完善,一定程度上弥补课程教学时长较少的缺憾。

(三)优化教学方法,实现理实结合

目前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舞蹈课程属性一般要求理实结合的教学形式,即舞蹈理论知识与舞蹈实践理实一体化的综合性教学。学生只有清晰掌握了相关的理论与实践内容,才能更好地运用幼儿舞蹈创编技能。因此,教师应优化教学方法,把以理论为主、单一实践为主或理论与实践不对等的教学方式转变为理论与实践深度、紧密结合的教学方法,实现以学生为本、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知能并重的教学过程。例如在教授舞蹈创编技能时要将其创编技法的理论依据、特点、使用情况、优缺点等内容讲解于学生,除此之外,还要将优秀创编舞目示例分析、运用创编技能等环节进行同步授课,把碎块的知识点和内容依据教学需要科学、系统地串联起来。如此,在教学上实现理论与实践结合,学生在进行幼儿舞蹈创编活动时才能够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掌握全面的创编知识和技能,创编出科学、合理、实用的幼儿舞蹈作品,最终实现将幼儿舞蹈创编技法更好地运用到舞蹈实践活动中的目的。

(四)加强教学实践,提升技能水平

教学实践能力是师范生作为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一环,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价值追求[5]。师范生教学实践能力的形成和发展不能一蹴而就,需要经过长期的训练与打磨。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适当增加教学实践能力的提升环节,不仅要提高教学实践知识在课堂教学中的比重,还要给学生提供锻炼教学实践能力的机会和平台。例如教师可以经常组织学生进行舞蹈表演、幼儿舞蹈精品课程教学的观摩和交流活动,提高学生的舞蹈欣赏能力和幼儿舞蹈创编的认知力。教师还要经常为学生提供舞蹈表演的平台和创编实践的机会,提高学生幼儿舞蹈的综合表现力和创新力。教师在教学课程中还应插入幼儿舞蹈创编模拟授课环节,锻炼学生幼儿舞蹈创编的实用能力和课堂教学能力。总之,教师需从多方面采取有效措施,提升学生的综合技能水平,锻炼学生幼儿舞蹈创编实践的综合能力。

四、结语

幼儿舞蹈创编是一门知识与技能并重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艺术课程。学生需掌握舞蹈艺术的基本知识,习得幼儿舞蹈创编技能,发展舞蹈艺术审美能力和艺术教育能力,并能够将幼儿舞蹈创编技能运用到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当然,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幼儿舞蹈创编能力的提升需要教师在教学内容、方法、方式、策略等方面不断研究与创新,也需要学生及学校等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学生只有通过专业化、系统化的学习,才能具备过硬的舞蹈专业实践能力,从而更好地胜任未来从事的教育教学工作。

参考文献:

[1] 苏卫涛. 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研究[M]. 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

[2] 马小雨. 学前舞蹈教育的意义及创新策略研究——评《舞蹈基础与幼儿舞蹈创编》[J]. 教育发展研究,2020(40):86.

[3] 刘璐. 学前教育专业幼儿舞蹈创编课程存在的问题与改革探索[J].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0(04):165-166.

[4] 韦薇. 以實践为导向的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模式的探究[J]. 教育观察,2021(20):119-120+126.

[5] 杨先琳. 多元化教学方法在高职院校舞蹈教学中的运用体会[A]//福建省商贸协会. 华南教育信息化研究经验交流会2021论文汇编(四)[C]. 福建省商贸协会:福建省商贸协会,2021:4.

[6] 金庆玲. 学前教育专业“幼儿园舞蹈教育活动设计”教学模式的研究与探索[J]. 高教学刊,2017(05):79-81.

(荐稿人:王小平,镇江市高等专科学校副教授)

(责任编辑:秦雷)

猜你喜欢

教学路径学前教育高职
高职数学教学和创新设计的渗透
wolframalpha在高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妇产科临床护理教学路径的建立与应用研究
人文精神关怀下的德国音乐学教育
浅论五年制师范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管理
论语言教学活动中教师的引领艺术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教学路径研究
强化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路径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