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向参与视角下高校学生工作模式的现状及对策
2021-11-30赵路
赵路
[摘 要] 面对社会转型和教育体制改革深入发展的新形势,大学生在自身不断发展和成熟的过程中,受时代特征以及社会环境的影响十分明显。由于大学生的思想呈现个性化、多變性的发展态势,所以高校学生需要接受的挑战也是比较突出的[1]。分析当前高校学生工作的现状,分析基于逆向参与视角中的高校学生工作管理模式和干预策略,以期带给管理者有针对性、有价值的工作指导。
[关 键 词] 逆向参与视角;高校学生;工作模式;现状与对策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41-0222-02
逆向参与属于先进的管理模式,而且遵循“自上而下”的原则,需要管理人员在群体中进行深入,它具有主动性特点,并不是坐享其成。作为一种重要的公共参与模式,显著地有别于政治参与“自下而上”的工作模式[2]。为了促进高校学生管理质量的不断提升,我们必须努力革新工作理念,运用逆向参与的思维模式,综合多方面加强分析和考虑,以促使工作模式获得科学的转变。
一、逆向参与概况
逆向参与的内涵,即管理人员需要将传统的惯性思维——群众参与管理的被动反应式、事件驱动式思维加以摒弃,采取一种具有前瞻性的思维和行动,这种思维具备主动性的特点,可以在群众之中进行更为深入的参与,并通过实践调查研究,进而得到保障群众利益的正确决策。在高校学生的相关管理工作中,我们可以采取逆向参与模式,管理人员在大学生群体中应该主动地深入,不断加强互动交流,制定出台促进大学生共性、个性发展的政策文件,处理好各种关于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问题,并辅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让他们对未来有一个良好的人生规划以及适合自身、社会发展的客观需求,最终达成使大学生自我发展、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教育目标。
二、现行高校学生工作模式的不足分析
(一)思维模式缺少前瞻性的特点
在当前高校学生工作模式中,一些管理者还是在沿用传统的工作方式,思维比较被动,往往是在发生问题以后才进行思考,工作中不能主动考虑学生工作的发展规律,以及不思考现代社会大学生成长的特点,所以导致服务工作存在相对滞后的问题,通常会在事后处理。另外,高校学生工作缺少前瞻性,不利于发现新时期大学生思想、行为的多样化,就不能针对性地做好预测、分析等工作,这样做阻碍了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发展,最终影响到大学生的综合发展[3]。鉴于这种情况,高校学生工作管理者,应该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水平,能够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工作,运用创新的思维模式思考工作,促使学生的职业能力不断增强,进而带给学生更加丰富、更加优质的服务。
(二)缺乏引导性的教育模式
分析当前高校学生教育的工作模式,不难发现它是一种偏向说教式的教育模式,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并无主体地位,其主要是充当着倾听者的角色,所以不利于发挥出独立的主见,而且不能辅助其进行理性的思考,阻碍其思考能力的建立。研究当代大学生的发展规律,其主要的特点就是思想呈现出多元化发展趋势,而且他们的性格独立,具有独具个性的想法,行为不受拘束,并且更希望获得人们的认可,能够认真倾听他们的见解[4]。所以,为了更好地帮学生获得个性化发展,需要采取科学的措施强化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正确引导,采用先进的思想道德教育机制,促进学生真正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促使其可以做到更加科学的自我管理和自主发展。
(三)管理模式比较被动
在当前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之中,管理者主要注重制度管理以及依法治理。对学生工作规章制度的制定,主要采取邀请学生代表座谈讨论相关规章制度的方法,但在这一环节中,很多学生往往不愿意真正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想法[5]。基于此种管理模式,学生并不能高度认可管理者制定的规章制度,管理者并未对学生实际情况展开调研,也就不能确保规章制度代表学生的切身利益,阻碍了学生对制度的深刻理解,最终导致的后果就是,大学生不能深入地理解制度,进而不愿接受、更不能有效地履行相关制度,导致制度形同虚设。
(四)有待健全情感型的服务模式
目前高校学生工作的服务模式是一种事务驱动型的方式。而高等教育已经转变为大众化教育,这就赋予新时期大学生思想发展方向更加具有多样化和多元性。比如在心理问题、日常学习生活障碍、就业方向、贫困资助等问题上,复杂性、多变性不断增加。但是高校学生工作管理者在处理各种困扰问题期间,只是运用传统的办公室事务驱动型服务模式,实施“就问题解决问题”的滞后性服务模式。在此环境下,学生管理不能实现学生工作管理者和学生之间的双向感情交流,学生并不愿意提出内心的想法以及阐述问题,长此以往就会降低大学生对管理者的情感信任度,也就削弱了此工作效能[6]。
三、逆向参与视角下高校学生工作模式的科学对策
(一)积极转变观念并加强职业责任
高校学生工作中,管理行为需要基于素质教育的理念实施,其最终的目标就是实现学生综合素质水平得到提升,建立起良好的满足教育规律的、顺应大学生发展的先进化工作理念[7]。高校学生工作者全面革新思想,将职业理念定位在“为学生工作”角色,积极地学习高等教育理论,按照自身的特长选择工作方向,并且合理地明确主攻范围和研究方向,采取专业的知识对大学生的发展规律实施总结,并对大学生发展预期进行前瞻性地思维预测,给学生做出科学的事前分析并提出合理的对策与建议。
(二)加强双向互动同时健全完善政策规定
高校学生工作管理者应该跟大学生建立起良好的交流关系,积极地深入到大学生学习以及生活中,便于及时地了解各种困扰问题,切实为学生解决实际难题。管理者跟学生以平等交流的心态进行沟通,乐于倾听,了解学生的意见或者建议,掌握其愿望、要求,然后做好记录、总结,在此基础上进行严谨的分析,构建起系统化以及条理化的规章制度,有效地满足实际发展需要,最大化地维护学生利益,真正做到促使学生全面发展[8]。
(三)加大专业引导促进教育模式不断革新
高校学生工作者工作期间,应该让教育模式更具备人性化,凸显出柔性化的管理效果。在了解到学生的困扰问题以后,可采取疏导式的教育方式,做到源头治理。也就是提前预防、提前干预,引导大学生展开自我分析,挖掘大学生的潜能,让其运用自身的智慧,在自主思考以后,做出深刻的剖析,再基于问题的本源,讲出内心困扰以及问题的产生根源,并共同探讨解决的办法,由此提升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提升信心。
(四)加强情感交流以此提升服务效能
在逆向参与视角下进行高校学生工作,需要学生工作管理者将学生作为主体,将以往的事务驱动型服务模式积极地转变主动性服务,转换思想,换位思考,实现学生工作的做实、做深、做细、做透的管理目标。工作期间,要做到以情动人、真心对待,耐心地沟通和交流情感,促使学生敢于讲真话、露真情,发挥出大学生工作人员作为知心人和引导者的工作潜能,并且强化服务性能,将发现的问题有效扼杀于摇篮之中[9]。
四、结语
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和时代不断进步的大背景下,以服务学生全面发展为主的教育—管理—服务模式,是新的发展趋势。基于逆向参与视角下的高校学生工作模式,需要不断地适应新时期学生工作的特点,应该积极渗透进柔性的观念,施展“自上而下”的管理优势,可以有效地保障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促使大学生全面发展,进而确保大学生管理中的服务效能得到切实有效的发挥。
参考文献:
[1]孔令辉.对“扶困·励志·强能”三位一体高校学生资助工作模式的几点探讨[J].经济师,2021,9(2):211-213.
[2]赵山,白仲琪.构建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服务体系的探索与思考[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60(6):107-112.
[3]周举坤.“以学生为中心”的高校学生工作适应性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0,9(15):54-57.
[4]宁先圣.立德树人视域下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发展研究[J].系统科学学报,2020,28(4):60-64.
[5]周倩,石耀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研究:内涵演变与本土发展[J].教育与教学研究,2020,34(1):61-74.
[6]钱程.基于“三体双通道”模式的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工作探索[J].江苏高教,2020,5(1):72-75.
[7]刘宏达,闫丽莉.网格化管理理论及其在高校学生服务管理中的应用:以湖北省8所学生网格化管理试点高校为参照[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9,8(13):14-18.
[8]沈輝,邱玉珊.逆向参与视角下高校学生工作模式的现状及对策[J].老字号品牌营销,2019,5(6):73-74.
[9]葛骁欧,唐德先.内涵式发展背景下高校学生管理的价值导向与改革路径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8,36(11):55-58.
◎编辑 郑晓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