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图书馆勤工俭学工作现状及其对策研究

2021-11-30江桂英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1年41期
关键词:馆员岗位考核

江桂英

[摘           要]  结合扬州市职业大学图书馆的实际情况,分析高职院校图书馆学生参加勤工俭学工作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根据工作实际提出了切实、科学的管理意见和有效措施。

[关    键   词]  高职图书馆;勤工俭学;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  G258.6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41-0212-02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模式的多元化发展,注重学生的社会化认知与实践能力培养已成为教育方式变革的大事,现今越来越多的学生参与到勤工俭学的大军中,正是这一教育变革的具体反映之一。学生参与勤工俭学一方面赚取了更多的生活费用,减少了自己的生活经济压力;另一方面在工作过程中提高了自身的社会化认知与实践能力,为以后真正投入工作做好了一定的准备。扬州职业大学图书馆(以下简称“我馆”)设置了勤工俭学岗位,学生参与图书整理、卫生清洁、读者咨询、接待参观与讲解等图书馆基础服务工作,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由于图书馆缺乏对勤工俭学学生的培训、考核、激励等方面的有效管理,致使其应有的功效未能充分展示出来。如何有效管理,让勤工俭学学生通过其自身的行为实践,既能有效促进高职院校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又能对读者起到一定的教育、引导作用,无疑是高职图书馆管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高职图书馆勤工俭学工作的现状及问题

以我馆为例,现有勤工俭学学生50名,主要设置的岗位有:阅览室值班管理岗、采编助理岗、报刊收发管理岗、办公综合助理岗等。参与勤工俭学的学生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家庭贫困,希望通过勤工俭学减轻家里负担;另一类是家庭条件尚可,希望通过勤工俭学增加自己实践机会,为将来踏入社会打下一定的基础。勤工俭学学生的招录主要通过校勤工俭学管理处、各学院学工处推荐及学生自主报名。笔者作为勤工俭学工作的管理者,总结本馆勤工俭学工作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管理制度不健全,缺乏约束机制

高职图书馆勤工俭学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根源往往就是管理和制度。目前我馆暂时没有出台学生勤工俭学管理制度,对学生勤工俭学的管理方式较为松散,没有正规统一的考核、奖惩机制,也没有针对工作岗位制定工作职责、工作流程、工作规范、权责说明等。学生在勤工俭学的过程中随意性较大,迟到、早退、旷工现象比较明显,到岗工作的任务主要取决于值班馆员口头下达,若馆员未布置具体工作,学生就静坐值班到规定时间离开,没有主动积极性,也没有多少责任心,根本谈不上工作质量和效率。

(二)工资待遇较低,缺乏工作积极性

目前,我馆勤工俭学学生工资以每小时8元计,而且学生无论在哪个工作岗位上,工资待遇都一样,不能充分体现“按劳分配”的原则。由于工资低且待遇上没有差别,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没区别,这就导致学生缺乏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科学评定学生的劳动成果给予恰当的报酬,一定程度上可提高學生工作积极性,是高职图书馆需要解决的问题。

(三)学生素质参差不齐,缺乏岗前培训

我馆开展勤工俭学,除一定程度上为了弥补馆员数量不足,缓解图书馆日常工作的压力外,主要还是为了解决我校贫困生生活上的困难,以促进其顺利完成学业。推荐报名的学生一般按登记报名的顺序直接安排上岗,没有经过考核挑选,在学生上岗之前也没有对学生进行相关的培训,基本上是由老师引领到各个不同的岗位,工作主要由当班馆员临时下达,带领学生边劳动边示范边讲解,然后任由学生自行摸索。因此,由于缺乏岗前专业技能培训,导致学生不了解工作职责、不明确工作事项、不熟悉安全制度等,熟悉业务慢、出错率高,工作质量效率低下就成为必然。

(四)各自为政,缺乏规范管理

由于图书馆工作部门较多,如文献资源建设部、图书流通部、期刊管理部、技术部等。不同岗位的学生分别由不同岗位的老师负责管理,多头指挥的现象不可避免。在实际工作中,学生的工作内容、工作时间、工作态度、工作表现等完全由各自岗位的值班馆员说了算,有的馆员全凭对学生的印象打分,这就使勤工俭学考核工作主观性、随意性较大,考核标准不一,导致不同岗位学生互相攀比,意见较大,不利于勤工俭学工作的和谐健康开展。

二、高职图书馆勤工俭学工作对策及方案

(一)完善勤工俭学岗位管理制度及激励机制

高职图书馆对勤工俭学应该有完整、合理的考评制度。图书馆要对学生的勤工俭学工作情况进行定时的考核,结合工作中的表现进行相应的奖励和惩罚,要根据工作量和工作强度给不同的工作岗位制定不同的工资标准,适当提高劳动强度大的岗位的工资待遇。我馆设置安全保障部,指定专人负责勤工俭学学生管理工作,制定《图书馆勤工俭学学生管理制度》《图书馆勤工俭学考核和奖惩办法》等规章制度,明确管理办法。比如根据岗位开放时间、工作强度等核算制定各岗位基本用工总时长;制定值班用工考勤表,每次值班学生登记日期、到岗离岗时间、工作内容等,而老师负责检查核实签字确认并记录学生工作表现情况等信息;制定奖惩机制,每年读书月按比例评选出一定数量优秀名额,颁发奖金或奖品作为鼓励,同时在图书馆网站、微信公众号、电子大屏等宣传他们的事迹,鼓励更多的学生来参与图书馆勤工俭学。而对于工作上表现消极怠工的学生,给予批评教育,适当扣减工资,屡教不改者进行劝退。通过奖惩结合、赏罚分明,充分调动学生的工作积极性。

(二)重视岗前培训,提升岗位技能

岗前培训是图书馆工作的起点,是做好勤工俭学工作的重要前奏,不仅要对他们进行图书馆业务知识和业务技能的培训,还要培养他们的责任心、服务意识、团队精神、工作能力等。我馆实行二级培训及老带新制度,首先由安全保障部全面负责培训学生图书馆基本业务工作技能、相关的管理规章制度、工作要求、消防安全等;再由岗位指导老师负责传授具体的岗位工作职责、技能要求等,最后安排老勤工俭学学生一带一示范一段时间,直至独立上岗。

(三)分层分岗管理,落实人员责任

我馆勤工俭学学生最多用工达到60人,人员分布分散,为避免多头领导情况的出现,根据我馆的情况,制定分层分岗管理办法,逐层逐级监督检查,落实各岗位人员职责。首先由馆领导为第一层管理,全面负责检查审核勤工俭学工作及工资发放情况;其次设立安全保障部为第二层管理,全面负责勤工俭学日常工作管理,包括学生的招聘、岗位安排、考勤审核、工资奖惩发放等;再次成立学生组织为第三层管理,每天负责检查核实各岗位值班学生考勤、工作完成登记情况等;最后由各岗位值班老师为第四层管理,具体负责安排学生的工作并进行检查考核登记,认真记录学生的到岗离岗时间、主要工作内容、工作表现等并进行签字确认。通过四个层面的逐级考核检查监督,实现分散集中统筹管理,从而保障考勤、工作量核算等公平公正地实施,全面保障勤工俭学学生的个人利益,促进勤工俭学工作和谐健康发展。

(四)开展人文关怀,加强教育和管理

馆员与勤工俭学学生不是单纯的工作关系,也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师生关系,为了顺利开展工作,两者之间需要建立一种融洽的人际关系,形成一种融洽的工作和学习氛围。勤工俭学学生大多是贫困生,图书馆要对他们多加关心,多与他们沟通和交流,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对他们学习、生活、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困难等给予适当的帮助和解决,同时要给予学生充分的尊重。充分发挥他们作为图书馆读者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使他们既能把图书馆各种信息传递给读者,又能把读者建议和需求及时反馈给图书馆,促进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不断改进和完善提高。

勤工俭学工作是高职图书馆一项重要的工作,其工作效率的高低对整个图书馆的工作起到重要影响,它不仅解决了贫困学生一定的经济问题,也为学生提供了施展能力的实践平台,同时让馆员也有更加充裕的时间提升自己的业务工作水平,更好地为学校教学科研服务。但是勤工俭学工作不能视为学生提供的一种经济援助,而应看作是促进学生奋发向上、努力奋斗的一种措施。因此,建立健全勤工俭学管理制度,促使学生树立良好的精神风貌和工作责任感,科学安排、正确引导他们参与到图书馆勤工俭学实践中来,并充分解决这一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是高职图书馆必须要做好的一项重要任务。

参考文献:

[1]袁春强,沈戈鹰.高校图书馆勤工俭学管理工作研究[J].管理观察,2019(21):145-149.

[2]农燕.高校图书馆勤工俭学工作质量的提升:以广西财经学院图书馆为例[J].西部素质教育,2019(10):133-134.

[3]黃敏,李一新.图书馆勤工俭学科学管理机制的探索与实践:以琼台师范学院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19(2):10-11.

◎编辑 张 慧

猜你喜欢

馆员岗位考核
恩施市 “四变”树考核新风
信息时代院校图书馆馆员的职业素养
360度考核的自我校正机制
关于义务馆员参与高校图书馆服务建设的思考
基于个人发展困境与人力资本视角双维度考量的青年图书馆员培育对策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中国古代的考核制度
我为什么不能享受事业单位八级岗位退休待遇
试论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的素质构建
国务院扶贫办:政府扶贫考核脱贫成效占逾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