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泽生命,奠基璀璨人生
2021-11-30贾大为
贾大为
润泽,意为不干枯而富有光泽,体现的是一种生命状态,它是和谐、快乐、闪耀光泽、具有正能量的,也是一种行为方式。一方面是个体从外部环境汲取能量,浸润、吸纳、丰盈和成就自我;另一方面是个体向外部社会释放自己的能量,关爱泽被他人,惠泽集体和社会。
北京市通州区漷县镇中心小学秉承“润泽生命,奠基人生,让每一个生命都精彩”的办学理念,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办学质量,全面增强师生素质,全面和谐自主发展”为办学宗旨,用“润泽儿童生命成长的教育”理念统领学校工作,全力搭建“润泽教育”平台,追求一种温润柔和的教育效应和如水的教育境界,让学校成为“润泽生命”的文化场域,成为师生共同成长的精神家园。
立德树人,构建润泽德育体系
立德树人是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小学又是铸魂育德的拔节孕穗期,小学德育工作对学生成长成才有着奠基性意义。学校长期以来重视和发展学校德育队伍建设,在德育评价和家校协同育人方面取得一定成效。
促进德育队伍专业化发展。学校进一步加强德育队伍建设,保障立德树人工作的全覆盖。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发挥骨干班主任示范引领作用,通过名师成长大讲堂线上+线下专业培训以及举办班主任基本功大赛等途径,不断提升全体班主任带班育人的能力和水平。通过大中队辅导员专题培训与业务交流、辅导员基本功竞赛等途径,提高少先队辅导员履职能力。引领学科教师积极构建“1+N”全科融合的育人模式,以《道德与法治》为主,其他学科有机渗透,挖掘所任教学科的育人资源,将德育渗透到课堂教学各环节。
推动德育评价一体化发展。要提高德育评价在学校整体评价中的比重,教师要明确教育教学中的德育功能,通过教师评价案例、评价课展示等活动,提升德育评价的基本能力与意识。以《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手册》为基础,结合学校育人目标,探索开发立体交互、多元参与的德育评价体系,充分发挥学生、教师、家长、社会等在德育评价中的角色作用,突出过程性评价,为学生的道德发展奠基,为学生的道德人格形塑赋能,提升学校德育工作实效。
促成家校合作,协同育人纵深化发展。学生的成长离不开家庭的支持和配合,离不开积极健康的社会环境。学校积极争取家庭、社会共同参与和支持学校德育工作。通过家长学校提高家长教育水平;盘活家长资源,让家长进课堂,使家长主动成为学校教育的参与者、协作者与支持者。重视传统家访,架起家校沟通桥梁;通过家长会、校园开放日等活动,促进家长对学校工作的了解、理解与支持。建立健全家长委员会,保障家校紧密配合,推动学校健康发展。加强与社会相关部门和机构的合作,建立多方联动机制,挖掘社会资源共享共建,共同搭建育人平台。
变教为学,润泽生命成长课堂
为了实现“让每一个生命都精彩”的办学追求,学校从构建课堂文化入手,以“变教为学”的教学理念为引领,构建促进学生生命成长的“润泽课堂”,让每一个学生受到关注、每一个学生都有活动、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促进每一个生命在“润泽课堂”中展现自我的精彩。基于“润泽课堂”的理念,确定“润泽课堂”文化的具体表象指标为:生本、互动、求实、开放。
生本就是课堂教学中要以学生为本。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合作者和引导者,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生本课堂是教师要营造浸润着民主、平等、激励、和谐的人文课堂环境,是在具体、有意义的情境下自主发生的学习过程。
互动是指课堂教学中师生交流和生生交流。师生、生生互动是师生共同探讨,互相促进的一种学习形式。这种互动的学习形式因需而生,建立在明确的探究目标和民主的探究氛围之上,它强调真互动、真收获和真体验。动有其法、动有所思、动有所评,是思维的碰撞和相互的赞许。
求实即追求学科本质,体现学科特点。课堂教学中要做到内容充实,训练扎实,目标落实。
开放即创设开放的课堂。开放的课堂教学是指,在体现学科知识本质的基础上,挖掘渗透学科蕴含的文化。开放的课堂要融合不同学科,体现学科和生活之间的关联。
六润育人,培养灵动精彩少年
水是生命的源泉,充满灵动的气息,给人无尽的希望。学校立足润泽教育办学理念,从“内在的灵质”和“外显的灵秀”两方面制定全面、系统、多元的三级评价标准,构建“六润”育人体系,帮助学生成长为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多元发展的灵动好少年。
润德养志——明德少年。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深入开展中华传统美德教育,以通州区《十德树人美德读本》为蓝本,开设《十德树人》校本课程。以中华传统节日为活动主线,深入挖掘节日文化背后的传统文化精神,引导每一位学生树立家国情怀和远大志向。
润智慧心——博学少年。学校以培养具备国际视野和家国情怀的多元发展的学生为己任,努力创建有利于学生个性特长全面发展的现代化教育模式。学校将科技创新作为帮助学生“瞰世界”的切口,开发模型校本课程、发展蕴之星科技社团,以科技活动探索学校创新教育;以自编《经典诵读读本》作为校本课程和活动载体,在传统文化的长期浸润下,培养学生的内在气质与修养。
润美怡情——创艺少年。学校将美育作为立德树人的重要载体,坚持兴趣导向、面向全体。开展以“丹青慧心”为主题的书法、绘画艺术竞赛,以“乐舞生命”为主题的合唱、舞蹈、戏剧、器乐为主的艺术兴趣课程,提升学生对美的理解与认知;通过举办充满活力的学生艺术节、开展丰富多彩的乡村少年宫活动等不断发展美育,陶冶学生情操,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文化观。
润行赋能——雅行少年。在小学阶段抓好习惯养成教育,加强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是促进学生和谐统一与发展的有效教育手段。学校通过“起步滋润”的准备期教育、“水到渠成”的良好习惯养成教育等举措,利用《好习惯养成手册》落实各年级学生的习惯培养。学校通过常规检查、评比、推进养成教育纵深化发展,逐步培养学生良好习惯;重视劳动实践、志愿服务等活动,开展体验教育,将所学知识内化为学生素质,外显于良好行为能力。
潤心养正——阳光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是帮助学生建立自尊自信的个人信念,掌握理性平和的情绪管理能力以及塑造积极向上的处世态度的教育。学校重视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通过校本课程引导学生自尊自信;组织专业团队对学习困难者、情绪管理困难者提供诊断、评估和干预;成立心理辅导驿站,对教师进行儿童心理发展专题培训,提升心理健康辅导能力。
润体强魄——活力少年。“让青少年健康成长,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所系”。健康第一,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学校体育工作开展的宗旨和目标。学校通过开展体育教育教学,培养学生的运动能力,促进健康行为的养成,塑造积极进取、遵守规则的体育品德。
“润泽生命,奠基人生”是结合漷县地域特色和学校发展实际所提出的特色办学理念,是关怀生命、提升生命质量的教育。未来,学校将继续把润泽教育与水文化有机融合,将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多元发展的灵动少年作为育人目标,充分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建立多元的评价标准、开展多彩的教育活动,不断挖掘和发展学生的潜能,增添学生的灵气,激发个体生命活力,促使每个学生都成长为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