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内部治理,激发办学活力
2021-11-30赵卫群
赵卫群
教育部等八部门颁发了《关于进一步激发中小学办学活力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落实中小学办学主体地位,增强学校发展动力,提升办学支撑保障能力”。我们要落实学校办学主体地位,充分激发学校和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基础教育公平发展和质量提升。要在坚持全面质量观、坚持正确的评价导向、强化校内激励作用、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加大学校文化引领力度等方面积极做好学校治理内功,激发办学活力,提升办学品质。
内生力:坚持正确的评价导向,激发师生发展内生活力
关注学生评价。“没有分数,没有地位;只有分数,没有品位。”学校育人目标定位要平衡现实需要与未来发展的关系。初中学校虽有学业压力,但如果不转变单一的评价标准,发展之路会越走越窄,学校会越来越没有活力。在新时代背景下,转变学校的教育观,改变以分数给学生贴标签,把考试升学建立在全面发展素质教育的基础上,把五育并举的工作做实。
学校关注学生的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等综合素养评定,创新德智体美劳的过程性评价和表现性评价的操作途径,关注学生的体验感、获得感、快乐感。杭州市第十五中学教育集团(简称杭十五中)倡导“自律、自治、自强”三自管理,关注过程中的评价。目前,学校构建“星级学生”的全面评价体系,不仅对学业成绩进行评价,还要对学习习惯与学习品质进行评价,更要对学生的劳动教育等实践活动品质进行评价。
对于学生的学期综合素质评定,实施分类评分,涵盖了“道德与素养”“劳动与技能”“实践与探究”“交流与合作”“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艺术”五方面的评价。学校对每周的个人行规分、小组行规分进行记录,通过学生自评、小组互评相结合的形式进行量化考核。每一次评价,就是学生自我成长和教师自我成长的过程,它促进了学生的学习,激发了师生的课堂活力。
关注学习过程的表现性评价。如我校美术学科的3Q课堂实践评价单,评价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的IQ(智商)、EQ(情商)和LQ(爱商),关注学生的学科知识评价,更关注对学生小组合作过程表现出的尊重、友爱、感恩等爱商指标的评价。3Q课堂实践单是小组合作形式的评价单,它有组员发言记录,有发言要点关键词的提炼,有组长对每一位组员课堂参与表现的评价记录,更有小组对其他小组3Q最强组的评价。更让人欣喜的是,评价单还专门设计了学生对教师课堂是否生动有趣、通俗易懂等项目的评价。每一次评价,成为学生自我成长和教师自我成长的过程,它促进了学生的学习,激发了师生的课堂活力。
关注教师评价。学校要树立全面评价的典型和榜样,善于从教师的平时实践中挖掘并宣传先进的评价理念和实践。学校对教师的评价要有明显导向,把“立德树人”作为评价教师的重要标准,多把尺子衡量教师。评价教师,首先看他的师德师风是否符合标准,看他的政治活动、爱岗敬业、廉洁从教、为人师表、团结合作方面的表现。再看他的“能”,除了教学、科研能力,还有他的教育能力。评价班主任,看他是否真正爱他的学生,看他在日常管理的一线学生工作,如家访率、家校联系等。
创新力:优化课程顶层设计,激发课程建设创新活力
2020年11月26日召开的浙江省教育评价培训大会,对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进行了细致的解读。方案提出了评价改革要破五唯的评价顽疾,不能把时间禁锢在狭窄的空间里死记硬背,拼命刷题,隔断学生向生活、实践学习的空间,影响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
课程成就人生。坚持全面质量观,最关键的是对学校课程建设进行科学的顶层设计。正确处理课程顶层设计与学校发展、学科课程建设与课堂教学改革的关系。课程作为基础教育的核心工程,是实现教育目标的基本途径。
学校要激活办学活力,需要构建能体现基础性、实践性、多样性和选择性的学校课程体系,实现学校育人模式的创新。建设“以人为本、自主选择、多元文化”的现代课程观,为学生搭建自主选择学习的平台,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基于五育并举,学校十四五规划围绕育人目标,提炼十五中学子“人格健全、主动学习、合作参与、实践创新、个性发展”五大核心素养,构建“求是课程”“扬善课程”“创新課程”三大课程,着力“三自”管理(自律、自治、自强),培养学生“三力”(自主学习力、自主发展力、终身学习力),旨在让学生参与自己的学习进度和学习关系的建构,激发学习动力,培养自主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引领学生主动学习、合作学习和深度学习,挖掘学习过程中的育人价值,让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具备高阶思维能力、高潜能释放,高自我效能感和高社会责任感,成为“人格健全、人文丰厚、人生幸福”的杭十五中品质学生。
转型力:让学生站在课堂中央,教学转型激活教师专业活力
“让学生站在课堂中央”是杭十五中课堂教学改革提出的口号。学校主张适应学生人性、自然性和社会性,以学生为本,一切相信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在学情把握和学习共同体建设的基础上,适性而导,适需而分,适合而评。
尝试“四元素+三载体”课堂教学改革。在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方面,聚焦学生学习主体,以“教与学过程中的实证数据”视角研究“学为中心”的落地途径,创设“生活、情境、活动”三载体,逐步形成“自主、合作、展示、反馈”四元素注入的课堂教学转型。
开展深度学习和项目化学习,让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在相对复杂问题的解决中,通过合作学习和展示活动,让学生的内隐思维外显化,让学生思维碰撞,培养批判性思维,培养合作能力、交流能力和高阶思维能力。这种课堂学习是一种关注学生深层理解、学生全面发展的学习方式,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方面有重要作用。
让学生站在课堂中央,激发师生的课堂生命活力,需要学校管理者有一个系统思考的认识。通过校本研训,让教师把“备课、上课、作业、辅导、测评”等教学五环节中的每一环节都置于整个教学体系内考察研究,借助于线上线下的学情诊断、作业设计、评价量表等数据采集及分析手段,在教学的不同环节加入数据和实证的支持,充分挖掘五环节间的相互作用关系,真正改进教学五环节,促进学教方式的变革,提升教学质量。
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激活教师活力的根本动力,而学校教学管理的转型,是初中教育崛起的关注点。只有改进教学管理,教师的投入才有成效。教师的专业能力越强大,教师的活力和潜能越能激发出来。教师专业发展不仅需要个人的力量,更需要学校层面注入的强大力量。
生命力:强化文化引领,为激发学校办学活力赋能
人的蓬勃发展才能带来学校的活力,学校管理重在激发人的生命活力。尊重教育的主体,以师生为中心,让师生有更多的自主管理、自主评价空间,从而成为一个相对完善的教学、管理、评价组织。从规定底线、价值引领、分层激励、有效支持等多方面,强化内部督导的过程性。学校的一切工作以学生的成长为中心,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工作;要充分给师生自由,调动积极性和主动性,每个人都要有活力。
学校的十四五规划目标,最大限度地促进每一位教师、学生和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塑造十五中名校品牌形象,共同构建一所“会生长”的现代化高品质学校。我们要努力创建高品位的校园软环境,实施高标准的学校管理,深化高体验的课程改革,追求高效率和高质量的教育结果,形成高口碑的社会效应,探寻适合师生可持续发展的高品质教育之路。
学校的一切工作以学生、教师的成长为中心,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工作,为学生成长提供广阔的舞台,师生得到可持续性发展。聚焦学生的学习力,提升教师的专业力,最大限度地促进每一位师生的可持续发展。完善校内激励机制,充分激发广大教师的教育情怀和工作热情,让教师精神成长和专业发展同步进行,增强教师职业荣誉感和幸福感,真正激发教师生命个体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