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男篮抢攻战术的运用研究——以第18届亚运会男篮比赛为例
2021-11-30王旭王国军
王旭,王国军
中国男篮抢攻战术的运用研究——以第18届亚运会男篮比赛为例
王旭1,2,王国军2
1.湘南学院体育学院,湖南 郴州,423000;2.湖南工业大学体育学院,湖南 株洲,412000。
采用独立样本检验、球权效率值评估计算法和录像分析法,对第18届亚运会中国男篮与竞争对手抢攻战术使用的总次数、抢攻总得分、抢攻发起阶段、抢攻参与方式、抢攻结束阶段等多个指标进行了多维度的分析。结果表明,中国男篮运用抢攻战术具有全队快速进攻意识强、在多人次参与抢攻时成功率高、抢攻时主要以后卫进攻为主、三分球为主要抢攻得分手段等特点。存在抢攻中使用集体配合比例偏低、使用抢攻战术时由发端线球发起的抢攻较少、球员个人能力不够全面和突出有待提高、进行抢攻时过于单一缺少层次感等问题。提出了要强化快速进攻意识,树立球队“快、准、灵”风格;坚持科学的训练方法,设置情境化抢攻训练;注重球员个人能力,培养后卫核心球员;注重球队整体长期建设;教练团队的结构性和稳定性等发展对策。
中国男篮;抢攻;亚运会;战术;对比
2017年,中国篮协迎来巨大变革,姚明全票当选中国篮协主席,中国再次迎来“姚明时代”。国家队从征召制改为邀请制,建立双国家队训练模式,旨在通过新的模式带来更多的良性竞争,双国家队制给教练员和球员带来更多的锻炼机会[1]。第18届亚运会是双国家队体制提交答卷的时候,中国男篮凭借高效的抢攻战术夺得冠军。抢攻战术简单高效,更容易创造得分机会。本文以第18届亚运会中国男篮比赛为研究对象,通过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等对中国队抢攻运用情况进行分析。
1 第18届亚运会中国男篮与竞争对手5场比赛抢攻战术分析
1.1 第18届亚运会中国男篮与竞争对手5场比赛进攻、抢攻基本情况
抢攻又被成为“衔接阶段进攻”,最早由国外学者提出,传入中国后学者们逐渐使用“抢攻”的概念。是指在快攻受阻后,抓住现有时间、空间等机会进行的个人或集体的进攻,为了方便统计时间一般规定在5-8s内[2]。对本届亚运会中国男篮5场比赛的进攻次数、进攻得分、抢攻次数、抢攻得分等基本数据进行了统计,结果如下:
注:*表示P<0.05差异显著,**表示P<0.01差异非常显著。
由表1可知,中国男篮场均进攻次数为83.4次,高于竞争对手为81.6次;中国男篮场均进攻得分86.6分,高于竞争对手的68.8分;中国男篮场均抢攻次数为14.2次,高于竞争对手的9.2次;中国男篮场均抢攻得分16.8分,高于竞争对手的8分。而且在抢攻次数占比、得分占比方面也都优于对手。通过观察录像发现中国男篮在抢攻战术使用上要好于对手,为了能客观的分析出中国男篮各方面数据与竞争对手是否存在差异,对抢攻次数、抢攻得分、进攻得分等指标进行了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如下:抢攻次数不存在显著差异,抢攻得分存在显著差异,进攻得分存在极显著差异。在抢攻得分出现显著的情况下,进攻得分已出现极显著差异,说明抢攻对比赛的进攻得分影响是比较大的。杨伟青对第15届世锦赛统计时发现,前8强队伍抢攻得分占总得分的均数为14%[3]。抢攻使用效率和得分占比可以客观反映出球队的进攻实力。中国男篮在场均抢攻次数无显著差异情况下,场均抢攻得分出现显著差异值,抢攻成功率好于对手。为了能从多角度分析抢攻战术使用情况,又采用了球权效率值分析法。
1.2 第18届亚运会中国男篮与竞争对手抢攻效率对比分析
表2 中国男篮和竞争对手5场比赛抢攻效率统计
美国教练Ron Ekker提出的“球权效率评估”法,是用总进攻和抢攻得分除以总的进攻和抢攻球权数目,得出进攻和抢攻效率值;以1为标准,高于1属于高效,低于1属于低效[4]。由表2可知,中国队的进攻得分效率值1.04,抢攻得分效率值为1.18;竞争对手进攻得分效率值为0.84,抢攻得分效率值为0.87。从效率值可看出,中国队进攻和抢攻都要优于对手,中国队和竞争对手抢攻效率值都高于得分效率值,说明在比赛中运用抢攻战术的得分效率是要高于其他进攻。抢攻可以创造出更多的未受干扰的投球机会,比赛的命中率高低往往取决于未受干扰的投篮次数。整个亚运会比赛中,中国男篮一改以前依赖内线进攻的特点,高效率的使用出抢攻战术,使比赛流畅度大幅提高,最终5战全胜获得冠军。
1.3 第18届亚运会中国男篮抢攻战术发起来源的分析
对抢攻战术发起来源的三个指标进行了独立样本检验。由表3可知,由后场篮板球发起的抢攻得分P值为0.002,具有极显著差异,其他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从检验结果来看,中国队在比赛中后场篮板球发起的抢攻得分效果比较好。从效率值方面分析:后场篮板效率值为1.26;后场端线球效率值为1;抢断与封盖效率值为1.11;均为高效率指标。竞争对手后场篮板效率值为0.5;后场端线球效率值为0.87;抢断与封盖效率值1.6。竞争对手在抢断与封盖后发起的抢攻较好,属于高效率进,其他两项效率值属低效率。抢断与封盖的效率值竞争对手优于中国队,但在篮球比赛中抢断和封盖的次数占比较小,从整体来看中国队抢攻发起来源优于对手。
表3 中国队与竞争对手抢攻战术发起来源统计
注:N表示:次数;P表示:得分
1.4 第18届亚运会中国男篮抢攻战术参与过程的分析
抢攻参与过程分为抢攻参与人数和进攻方式。参与人数主要是指抢攻时处在进攻位置的人数,进攻方式指个人进攻和集体进攻。由表4可知,中国男篮参与抢攻意识积极,5人次参与43次,4人次参与18次,3人参与9次,2人参与1次。进攻方式上,中国队个人能力进攻53次,集体进攻18次,偏向于个人能力进攻。竞争对手在抢攻参与人数上的分布为:5人参与28次,4人参与9次,3人参与9次,同样多人次参与占比较高。进攻方式选择上,个人能力进攻35次,集体能力进攻11次。抢攻多人次参与更利于得分,应主要抢攻中基础配合的使用。同时要注重球员的个人得分能力训练,在比赛中个人能力的高低直接决定抢攻的得分效率。
表4 中国队与竞争对手抢攻参与过程统计
1.5 第18届亚运会中国男篮抢攻战术结束方式的分析
抢攻结束方式分为3个指标:中投、篮下、三分。由表5可知,中国队在篮下进攻、三分进攻的次数和得分都与竞争对手无显著差异。从效率值分析,中国队三分效率值为1.56;篮下效率值为1.07;中投仅此1次,未得分。竞争对手三分效率值为0.95;篮下效率值为0.83;中投效率值为0.67。中国队抢攻结束阶段各方面数据都优于对手,结束抢攻以篮下和三分为主,三分球效率值比较突出,篮下进攻成功率有待加强,进攻方式缺少多样化。
表5 中国队与竞争对手抢攻结束方式统计
2 第18届亚运会中国男篮抢攻战术运用特点分析
2.1 中国男篮抢攻运用意识强,具有突然性特点
抢攻场均得分、场均次数等指标中国队都优于对手,中国队具有很强的抢攻意识。发起抢攻迅速,且具有突然性,经常让对手措手不及。抢攻要培养队员良好的快速进攻意识,在比赛中高效使用。抢攻需要根据场上情形判断,节凑上有一个降速迷惑对手的过程,降速并不是真正的把速度降下来,而是欲擒故纵让抢攻更具有突然性。本届亚运会中国队在快攻受阻后不放弃现有时间、空间优势直接转入抢攻,强烈的抢攻转换意识是中国男篮的突出特点。
2.2 抢攻参与过程中人数多成功率高
中国队4人次参与有18次,5人次参与达到43次,5人次参与得到59分,占总抢攻得分的70%。抢攻参与过程中,集中在4人次、5人次参与,大部分的得分也产生在多人次参与抢攻中。从数据上看,多人次参与有利于提高抢攻成功率,中国男篮在这方面表现较好。本次亚运会中国男篮通过多人次参与抢攻,创造出了很多良好的抢攻机会,为比赛最后的胜利提供了重要的保障。
2.3 抢攻运用中外线球员进攻能力稳定,三分球命中率高
中国队在抢攻使用中很多关键球都是由年轻的外线球来处理。外线球员凭借敢打敢拼的精神,和稳定的投射能力打进很多关键球,帮助中国队在比赛中的危险时刻扭转局势,把握主动权。抢攻中三分球发挥稳定,尤其是在决赛中三分球5投5中,以超高的三分球命中率击败伊朗队。三分球是扩大比分和进行追分的有效手段。精准的三分球使球队实力显著提高,奠定的亚洲霸主的地位。让这支缺少了易建联、郭艾伦等国家队优秀球员的中国男篮红队一样夺得亚运会冠军。
2.4 抢攻运用中球员位置趋向模糊化
在快攻战术和阵地进攻战术的制定下,球员长期执行固定职责和固定移动路线,使球员的个人技术呈现出自身相对应位置的特点。本届亚运会中国男篮在抢攻战术运用中球员位置职责趋向模糊化,内线球员不仅要控制好篮板球保障抢攻发起来源,同时又要在抢攻中兼顾着快下、跟进、远投的职责;外线球员在履行好自身位置职责的同时,还要兼顾着节凑变化、冲击内线、创造空间的任务。随着篮球运动从高度向速度的转变,场上球员位置职责向模糊化发展是大势所趋,抢攻战术与其他战术一个重要的区别,就是在使用时球员位置模糊化原有场上职责发生改变,中国男篮使用抢攻战术过程中就是因为适应了球员职责的变化,所以才在抢攻方面占据优势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3 第18届亚运会中国男篮抢攻战术运用存在的问题
3.1 抢攻中使用集体配合比例偏低
中国队本次亚运会使用集体配合进行的抢攻只有18次,占比25.3%,远低于个人能力的抢攻的53次。部分球员抢攻配合意识不强,快攻受阻后不清楚是继续抢攻还是转阵地战,不能积极主动寻找区域的基础配合,而是在寻找转入阵地战后自己的位置。从得分效率上来看,集体能力进攻的抢攻得分效率是要高于个人能力进攻的,增加使用集体能力进攻的抢攻可以达到更好的抢攻效果。
3.2 抢攻中由发端线球发起的抢攻较少
从抢攻发起来源来看,中国队主要是以后场篮球发动抢攻,在以后场端线球发起抢攻次数上是低于竞争对手的。在对手进球后,中国队有时会停滞,没有去主动快速发球寻找快攻和抢攻的机会。在亚洲赛场,中国队的整体实力占优势,抢发端线上的消极并不会影响到球队最后的结果,但是在奥运会或者男篮世界杯的赛场上,中国队就会完全是处于弱势,这时抢发端线球发起抢攻的作用就会体现出来。
3.3 球员个人能力不全面
中国队球员大部分都是有自己的专长但是并不全面。本次亚运会中国队的后卫有着良好的控球技术和持球突破技术,但在身体对抗上和投篮精准度上还有待提高;主力内线队员的特点是身高臂长和一定的远投能力,但是内线背打能力还是有所欠缺的。从整体上来看,目前中国队技术较为全面的球员并不多,身体对抗能力整体偏弱,教练团队应对每个队员的实际情况进行补短训练,不能一味只重视战术上的训练忽略个人技术的提高。没有全面的个人技术,制定的战术将会大打折扣。尤其是在抢攻这样对队员个人能力要求较高的战术使用中,个人的全面能力将直接影响的抢攻的效果。
3.4 抢攻战术运用时缺少层次感
中国队在本次亚运会比赛的抢攻中缺少进攻的层次感。抢攻发动时大部分都是由后卫快速运球带动,然后依靠后卫的个人能力突破上篮或者创造出空间传给空位球员投球,抢攻时进攻方式比较单一缺少层次感。中国队应该在训练时注意培养抢攻的层次感,应以持球队员为第一层次进行抢攻,如果不能创造出良好的机会,再进行有球区域内的基础配合进行第二层次的抢攻,如果还未创造出良好机会,应将球交给本队核心队员完成最后层次的抢攻。按层次的进行抢攻战术运用,可以使抢攻成功率大幅提高,有利于球队取得比赛的胜利。
4 中国男篮抢攻战术运用的对策
4.1 强化快速进攻意识,树立球队“快、准、灵”风格
篮球运动是一项复杂的运动项目,不仅考验着球员的智力、技术、身体素质等多方面能力,还要求教练团队有科学的训练和正确的指导思想。现代篮球朝着快节奏、快速度、高命中率和简单灵活的球风发展,我国球员在身体爆发力和力量上比较欠缺,理应向快速、灵活、多变的球风发展。教练团队要坚定全队的快速进攻的思想,培养全员快速进攻的意识。目前的中国队走向世界赛场时并不占优势,强化全队快速进攻意识,树立“快、准、灵”的战术风格有利于提高中国队在世界赛场上的竞争力。
4.2 坚持科学的训练方法,设置情境化抢攻训练
训练方法的科学性,直接影响着球员和球队的竞技水平。国内训练方法创新很少,基本还是沿用老一套的方式。训练量大、时间长、效率不高,且容易让球员感到疲惫。球员吃苦耐劳的训练精神固然重要,但是科学有效的训练方法更加重要。情景化训练方法当下正在被广泛使用,情景化训练方法就是把比赛中可能会遇到的情境搬到训练场上,让球员在训练场上就能体验到比赛中的情境,它可以让球员熟悉比赛中会遇到的阻碍,当真正在比赛中遇到时也就能轻车熟路的应付。
4.3 注重球员个人能力,培养后卫核心球员
抢攻如果没有精湛的个人能力作保障一切也都是空谈。球员的个人能力直接决定着抢攻的效果,抢攻的时机稍纵即逝,要求球员要有敏锐的洞察能力,而且经常会出现单打的情况,这就更加要求球员有精湛的个人能力了,即使是运用基础配合进行抢攻,球员也须要保证有良好的配合跑位意识和精准的投篮。抢攻对个人要求是比较高的,在抢攻中往往是由后卫队员所带动起来,所以要想发展好抢攻,建立一支快节奏进攻的队伍,就必须培养出优秀的后卫核心球员。
4.4 注重球队整体长期建设
随着双国家队制、国家队邀请制等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终于有了一些改变,让更多年轻的队员有了展示机会。中国队想要保持稳定的竞技成绩,一定要注重球队的长期建设,不能急于一时的功绩。需要国家层面去解决体教结合、少儿体育的发展的问题;选拔国家队人才时教练团队要注意年龄结构,让年轻队员有展示的平台,让老队员发扬传帮带的精神。注重球队整体长期的建设,中国队才能长期稳定在世界前列的竞技水平。
4.5 教练团队的结构性和稳定性
教练的选拔和任用一直是非常困扰中国男篮的问题,双国家队制除了让球员有更多的展示机会外,更主要的就是为了选拔出优秀的教练团队。近年来中国男篮的教练员队伍一直不稳定,这使得中国男篮的球风也难以稳定。以本土教练员为主教练,融合国外的战术教练、体能教练等打造的教练团队是比较合理的,如果只因一时的成败就完全否定一个教练团队,则客观的给教练团队带了极大的压力,在理念的灌输中和球队的管理上,教练员都不敢大胆的尝试,就很难取得有突破性的进展。所以,教练团队合理的构成和执教后的稳定性存在是中国男篮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5 结 语
通过对第18届亚运会中国男篮与竞争对手各项指标进行方差齐性检验和T检验,抢攻次数没有显著差异,抢攻得分存在显著差异,进攻总得分存在极显著差异。在抢攻发起阶段,主要是由后场篮板球发起,有良好的主动发起抢攻意识。抢攻参与过程来中,队员参与意识积极,多人次参与占主要;进攻方式上,偏向于选择个人能力进攻,基础配合进攻较少。抢攻结束阶段,各方面数据均无显著差异,但从球权效率值计算分析,三分效率值和篮下效率值都优于竞争对手,三分球优势明显。双国家队训练制的改革确实给中国男篮带来收获,让年轻球员得到了锻炼机会,球员大赛经验是中国队最缺少的。改革没有一蹴而就,在改革的道路上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不能因一时的得失而否定中国篮球改革的成就。
[1] 冯利正. 中国男篮赛事运营分析及对策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8.
[2] 高 治,任 波.第30届奥运会中国男篮和对手抢攻战术运用的比较[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3,47(03):88~92.
[3] 杨伟青. 第15届男子篮球世界锦标赛中国队与世界强队抢攻战术运用比较研究[J]. 温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9(01):52~55.
[4] RON EKKER. NBA篮球训练法[M].化学工业出版社.2013.
[5] 谢叶寿,陈 钧. 第28届男篮亚锦赛中国队攻防能力分析[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6(03):125~129,136.
[6] 左 伟.从第28届亚锦赛看亚洲篮球格局和中国男篮现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6,33(04):490~499.
[7] 王培菊,李大新. 第28届亚洲男子篮球锦标赛中国男篮与对手攻防竞技能力比较分析[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6(12):131~138.
[8] 约翰.伍登. 约翰·伍登的UCLA大学进攻战术体系:现代美国篮球进攻战术理论与方法解析[M]. 人民体育出版社,2007.
[9] 回 军,甘荔桔,白 莹.第26届男篮亚锦赛中国队与对手攻防技术指标的对比分析[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3,32(02):124~126+132.
A Study on the Use of the Tactics of Chinese Men's Basketball Team——Take the Men's Basketball Competition of the 18th Asian Games as an Example
WANG Xu1,2, WANG Guojun2
1.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 Xiangnan University, Chenzhou Hunan, 423000, China;2.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 Hun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Zhuzhou Hunan, 412000, China.
By means of independent sample test, ball efficiency evaluation method and video analysis method,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total number, total score, starting stage, participating mode and ending stage of the Chinese men's basketball team in the 18th Asian game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hinese men's basketball team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trong sense of quick attack, high success rate when many people take part in the attack, mainly defensive attack and three-point shooting.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in the Chinese men's basketball team, such as the low proportion of collective cooperation in the attack, the few attacks initiated by the starting line ball in the attack tactics, the lack of comprehensive and outstanding individual ability of the players, and the lack of hierarchy in the attack. Put forward to strengthen the consciousness of quick attack, set up the team “quick and accurate spirit” style; Adhere to scientific training methods, setting up situational attack training; Pay attention to the individual ability of the players and train the core players of defenders; Focus on the long-term development of the team; The structure and stability of the coaching team and other 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s.
Chinese men's basketball team; Attacking; Asian Games; Tactics; Comparison
G841
A
1007―6891(2021)06―0067―05
10.13932/j.cnki.sctykx.2021.06.16
2020-02-28
2020-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