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华南植物园拉丁美洲生物多样性国际合作

2021-11-30

生物进化 2021年3期
关键词:拉丁美洲华南植物园

余 艳

加拉帕戈斯群岛的仙人掌

拉丁美洲是全球生物多样性和生物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也是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的热点地区。欧美等国家从十八世纪开始在拉丁美洲进行生物多样性调查,而我国在这一领域的合作研究薄弱。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从2008年开始与拉丁美洲国家相关科研机构合作开展生物多样性研究,经过十多年的努力,通过初期的沟通交流,加深了双方的了解和信任,在人才培养、双边合作协议、联合科考、标本采集和实验室建设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进展。这为中国科研机构在拉丁美洲开展国际合作构建了合作网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生物多样性是生物及其生存环境构成的生态复合体以及与此相关的各种生态过程的总和,是生态文明建设和民族永续发展的保障,在经济发展、林业建设、海洋生态和水土保持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受人类活动的影响,当前全球生物多样性正面临巨大的挑战,据统计,全球15 000多个物种正在消失,而物种的灭绝速度被认为是人类主宰地球之前的1 000倍。早期主要基于形态特征的物种分类研究,全球已有120万—150万个物种被有效命名,但是保守估计地球上物种数量共计有200万—800万个。我国是全球生物多样性及遗传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从1959年开始编撰的《中国植物志》在2004年最终完成,共记录了312科、3328属、31365种的高等植物,《中国植物志》的完成标志着中国的植物学家对中国植物资源的摸底工作已经完成。

拉丁美洲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拥有“地球之肺”之称的亚马孙热带雨林和占全球58.3%的超级生物多样性,是现代农作物最主要的起源和驯化中心。原产拉丁美洲的玉米、马铃薯、红薯、木薯、辣椒、番茄、菠萝、番石榴和烟草等重要作物在中国和其他国家被引种栽培,不仅增加了我国作物的种类,而且对我国当时的农业发展、人口增长以及经济社会的进步均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类活动的加剧,拉丁美洲近年来森林面积逐步减少,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大力开展拉丁美洲丰富而且独特的植物资源调查研究,对我国生物多样性相关学科如植物学、生态学和农学等学科发展将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一、我国与拉丁美洲国家生物多样性合作基础薄弱

2008年以前,中国民众对拉丁美洲基本情况的认知度整体偏低,我国与拉丁美洲国家的科技合作非常薄弱。另一方面,拉丁美洲各国民族主义情绪高涨,在西方某些媒体的所谓“中国威胁论”的影响下,部分拉丁美洲人也非常警惕中国在拉丁美洲的发展,需要进一步沟通,在政治和战略上建立他们对中国的信任。2008年,中国发布首份拉丁美洲政策白皮书《中国对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政策文件》,提出建立和发展中拉平等互利、共同发展的全面合作伙伴关系,将中拉关系提升至战略高度,中国与拉美国家的文化交流和军事交往不断扩大,截止到2009年中国在拉丁美洲地区建立的孔子学院有近20所。

由于历史原因,拉丁美洲国家的生物多样性研究主要由欧美发达国家主导。欧美国家从十八世纪开始对拉丁美洲国家生物资源进行采集和研究,各大标本馆都收藏了大量来自该地区的植物标本。我国主要植物园对植物资源丰富的拉丁美洲等生物多样性热点国家和地区的引种还只是处于起步阶段。据初步统计,中国植物园引入的约1 200种境外植物主要来自亚洲,尤其是来自东南亚地区,引种地域相对窄小。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于2008年在中国驻秘鲁大使馆、中国科学院国际合作局的支持下,启动与秘鲁国立农业大学在生物多样性领域的合作交流,迈出了与拉丁美洲科研机构在生物多样性保护国际合作的步伐。

二、华南植物园合作项目进展情况以及遇到的问题

1. 项目起步阶段(2008—2010年):合作对象困难

2008年以前,华南植物园科研人员尚未与拉丁美洲的科研人员有过合作与交流,科研人员发现拉丁美洲大学和科研机构网站基本上都使用西班牙语,少有英文版,中拉之间存在语言障碍,为科技人员之间的交流带来了不小的困难。通过多方努力,华南植物园最终在2008年初与秘鲁国立农业大学取得了联系,开始建立互访。同年底,华南植物园科考队应邀访问秘鲁国立农业大学,对该大学在San Ramon和Satipo的两个野外观测站进行调研和实地考察。随后华南植物园与秘鲁国立农业大学正式签订了谅解备忘录,开启了与拉丁美洲国际合作的第一步。

2009年,华南植物园得到中国科学院国际合作局的支持,积极推进与秘鲁国立农业大学的合作,但是秘鲁合作方7月来信告知因为中方投入的研究经费没有达到该大学的预期,所以中断了合作。刚刚起步的中秘合作一下子陷入了僵局,华南植物园科研人员只好再一次从零开始,重新寻找新的合作单位——秘鲁国立圣马可斯大学,并将这所美洲大陆最古老的大学最终变成了华南植物园的新合作伙伴。2010年8月,由华南植物园科学家组成的科考队与秘鲁国立圣马可斯大学自然历史博物馆的植物学家一起,对秘鲁西北部、中部进行了植物学野外考察。在近一个月的野外考察过程中,科考队克服了高寒缺氧、交通不便等困难,圆满完成了考察与采集任务,为深入理解该区植物区系的多样性奠定了基础。

2. 项目磨合阶段(2010—2014年):签证困难

2011年开始,签证问题成了华南植物园与拉丁美洲合作的最大困难。秘鲁签证要求提供经过秘鲁外交部认证的邀请信,国内任职单位出具的在职证明、单位相关资质证明等也都要求翻译、公证并经过我国外交部认证,还要求到北京面签,这导致签证需要很长时间。原计划在2011年下半年开展的第三次考察,因签证原因被迫延迟到2012年4月才成行。哥伦比亚、哥斯达黎加等国家的签证申请也是非常困难,华南植物园2013年第一次哥伦比亚出访计划因为签证问题并未成行,直到2014年才得以成行。签证办理问题成了2011—2014年期间中国科学家与拉丁美洲科学家合作的拦路虎。

拉丁美洲野外考察风险随着考察项目的实施开始显现出来,拉丁美洲地区对于中国科研人员来说有太多的未知因素,野外考察的安全风险问题成为了中拉两国科学家在项目执行过程中必须考虑的要素。每次考察前,我方与拉美科研人员在科考的路线、地点等方面都做到多次协商,尊重文化差异,确保科考工作顺利完成。

3. 项目执行顺利阶段(2015年— ):国际合作平台体系建立

华南植物园分别于2014年和2015年与秘鲁圣马可斯大学、哥伦比亚植物园联盟、玻利维亚圣安德烈斯大学,于2019年与哥伦比亚Rosaro大学、厄瓜多尔天主教大学等签署合作协议,为合作提供了有力保障。2015年5月,华南植物园与圣马可斯大学关于“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秘鲁圣马可斯大学分子系统与进化实验室”协议书在秘鲁总统府正式签署,2016年9月该实验室正式挂牌。2017年度华南植物园和国际植物协会(IABG)阿根廷理事共同推动书籍出版工作,资助出版有关阿根廷植物园的书籍El Jardín Botánico Arturo E. Ragonese等。

华南植物园在2014年成立了所级“南美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从机制与人才队伍方面为华南植物园与拉丁美洲的合作提供保障。华南植物园还在园区建设拉丁美洲植物专类园,展示了约300种来自拉丁美洲的植物,按照蔬菜、水果、花卉、特殊生境等功能区进行展示。该专类园面向游客开放,既可以做科学研究,又向社会大众展示来自拉丁美洲的植物。

三、年轻科研人员的培养对拉丁美洲科技合作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面对与拉丁美洲合作的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我们发现根源在于合作基础薄弱,科研人员相互沟通交流太少,因此人才的培养成为与拉丁美洲合作的关键。2009年华南植物园首次承办了商务部援外培训班,18名来自拉丁美洲、非洲以及东南亚的科技官员和科技工作者来到华南园进行培训。第一届培训班中的拉丁美洲学员都是第一次来中国,对中国非常陌生。到中国培训之后,学员们对中国经济和科技发展都有了深刻的印象,通过近距离接触中国历史和文化,对中国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到2021年,华南植物园已经承办国际研讨班5次(2020年国际研讨班因为疫情推迟),协办商务部国际培训班1次,共计培养了100多名“一带一路”暨发展中国家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与管理方面的科研人员。学员分别来自阿根廷、玻利维亚、巴西、厄瓜多尔、哥伦比亚、秘鲁、墨西哥、缅甸、巴基斯坦、斯里兰卡、印度、越南、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泰国、马达加斯加和尼日利亚等18个国家,其中来自拉丁美洲国家的,为40多名青年科研人员。通过调研我们发现来自拉丁美洲的学员90%以上都是第一次到中国进行科技交流。通过举办国际研讨班,来自各国的学员深刻理解了中国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管理方面所做的工作,在课程研讨中了解了中国专家的能力和中国政府的意向,回去后积极促进与我国的交流与合作。在华南植物园的多次拉丁美洲科考中,大部分学员都是重点参与人员,为科学考察的顺利进行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人才的培养为华南植物园在拉丁美洲开展生物多样性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项目成效以及分析

华南植物园从零开始,经过10多年的努力,从最初搭桥联系、建立信任,到共同培养人才、双方签署协议、联合科考、标本采集和建设联合实验室等,合作取得了良好的进展。华南植物园分别与秘鲁、哥伦比亚、玻利维亚、厄瓜多尔等国家相关科研机构和大学签署合作协议,并共同组织多次拉丁美洲野外联合调查,为今后开展关于全球变化对该地区生物多样性影响的研究奠定基础。同时华南植物园还与哥斯达黎加、古巴、厄瓜多尔、巴西、阿根廷、智利等国家的合作者进行了前期学术交流,构建了拉丁美洲生物多样性合作网络。

华南植物园在2015年还承担了科学技术部国际合作司“中外创新对话专项”美大地区研究课题“中国与拉丁美洲地区在生物多样性和种质资源领域的科技合作政策和机制研究”,调研了中国热带农科院、中国科学院相关单位与拉丁美洲国际组织、大学与科研机构的合作进展。通过与拉丁美洲的合作以及对我国部分科研机构与拉丁美洲的合作调研,我们发现拉丁美洲国家无论是私立研究机构还是公立大学或者科研机构现在都有着共同的特点,在过去多年与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和地区保持长期的合作与交流关系,如华南植物园合作方秘鲁圣马可斯大学与美国Smithsonian,加拿大Biodiversity Institute of Ontario长期合作等。拉丁美洲国家科研人员教育经历很多都具有欧美留学背景,对中国的了解非常少,对中国科研更是比较陌生。对于年轻科研人员,由于文化和语言的原因,更多愿意到欧美留学或者攻读学位。目前拉丁美洲国家很多科研机构面临生物多样性研究资金投入有限、国际合作资金注入减少等困境,大多数拉丁美洲国家对与中国科研机构的合作还是抱有积极的态度。

拉丁美洲在英语使用上的局限性也给我国与拉丁美洲的国际合作带来了一定的障碍。绝大多数拉丁美洲国家依然处于英语熟练度低水平和极低水平国家行列,如秘鲁、玻利维亚、巴西等国家英语熟练度都低于拉丁美洲地区平均水平。建议我国研究生教学增加或加强西班牙语和拉丁美洲文化的内容,让国内的年轻人主动先从语言和文化上认识和了解拉丁美洲国家。现在短时间内虽然无法增强多数拉丁美洲学生到中国攻读博士学位的意愿,但是短期的人才培训、学术和文化交流是非常重要的,是建立合作关系的重要举措。

五、后新冠时代的拉丁美洲国际合作思考

新冠肺炎可能将会永远改变世界的格局,国际合作未来将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科学》杂志再次发布的全世界最前沿的125个科学问题中,“How many species are there on earth?”位于其列。现今全球生物多样性持续减少,急需全人类共同采取有效行动,共同应对全球生物多样性所面临的挑战。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生物多样性公约》正式开放签署,推动国际社会在保护生物多样性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2021年第15次缔约方大会(COP15)将在我国举办,对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现状以及未来所采取的策略和行动进行讨论,提升政治重视程度。没有生物多样性,就没有人类的未来,因此对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方式以及对生物多样性的保育将不再是一国范围之内的事情,必将为国际社会所共同关注。

习近平主席在近年来的拉丁美洲之旅中会晤了巴西、委内瑞拉、阿根廷、厄瓜多尔、秘鲁和玻利维亚的首脑,与拉丁美洲国家签订了政府间科技合作协定。2015年1月,中国-拉共体论坛首届部长级会议在北京召开,2015年9月首届中国-拉共体科技创新论坛在厄瓜多尔基多召开,都标志着中国与拉丁美洲的合作由构想变为现实。中方愿通过双边以及多边的科技合作,促进同拉丁美洲国家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气候变化应对、生物能源和资源环境技术等领域的深层次合作。加强我国在境外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的生物多样性考察和共同合作研究,争取我国在上述地区的科技合作主动权,共同应对全球生物多样性面临的挑战,也是我国履行国际义务的必要体现。

猜你喜欢

拉丁美洲华南植物园
植物园的“虎”明星
华南广州 国家植物园揭牌
大暑傍晚的中山植物园
华南风采
记华南女院前三任校长
华南掠影
苏萌娜 初心不渝 情牵华南
拉丁美洲正进入低速增长周期